简介
公元8 世纪到10 世纪,唐朝盛极转衰,西域局势动荡不安。在盛唐漫长的身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葬身海洋的中东船长塔泽纳、败走铁刃城的吐蕃士兵赛格拉顿、远赴漠北的太和公主,一生飘零的妓女莱瑞诗卡……无论是贵族还是民众,都在试图抓住命运的节奏,努力活下去。正是这样一个个生命轨迹照亮了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随着历史涌至现在。
编辑推荐:
★ 以五万件历史材料为基础,还原一座真正的海市蜃楼。
★ 用十二个人的身份和视角,全景体会唐朝生活。
★ 吐蕃士兵在戍堡中坚守,在一场败仗中死里逃生。
★ 中东的商人迷恋出海,最终葬身其中。
★ 大唐公主为了国家利益远嫁外国,渴望平淡的生活却不可得。
★ 西域的漂亮歌姬流落长安,倚楼卖笑。
★ 敦煌当地的大画家董保德生意兴隆,作品颇受高官贵族欣赏。
各界推荐:
本书的一大优点在于,它充满想象力地重建那古老的过去、那遥远的地方。对于要讲授或学习相关知识的人来说,这本书有趣又实用。
——大卫·克里斯蒂安
(国际大历史协会主席)
本书读起来就像在看《坎特伯雷故事集》一样。历史在这本书中重现,在这举世瞩目的迁徙之路上,曾有过形形色色的人、语言、宗教,他们关心的和做过的事五花八门,全都在这本书中活了过来。
——《星期日泰晤士报》
妙笔生花,活灵活现。不论是足不出户的卧游者,还是渊博的历史学家,都会喜欢它。
——《亚洲研究期刊》
作者介绍
魏泓(Susan Whitfield),国际知名的敦煌学家,英国国家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IDP)负责人,代表作有《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Life along the Silk Road)、《丝绸之路上的斯坦因》(Aurel Stein on the Silk Road)、《丝绸、奴隶和佛塔:丝绸之路上的物质文化》(Silk, Slave, and Stupas: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ilk Road),主编论文集《敦煌伪卷》(Dunhuang Manuscript Forgeries)。
部分摘录:
撰写此书的最初目的,是想利用敦煌等中国西北地区遗址发现的写本及别的原始材料(包括文本的和物质的),从宽广的视野(即丝绸之路)出发,对这一带的复杂历史做一次简明可靠的介绍。本书的第一版是由英国一家商业出版机构约翰·默里(John Murray)公司发行的,因此书上不宜添加注释。现在总算有机会补上,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尽可能一一标明所有原始材料的出处(包括文本、图像和物品)及那些文本的译文出处。这跟我当初的愿望是一致的,即把丝绸之路的研究普及给更多的受众。为了靠近这个目标,那些翻译成果及文章,只要网上有的,我都加上了链接,此外还添补了一些图片链接,让读者可以一睹丝路沿线出土的写本与艺术品。这些材料很多都可以从国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IDP)的官网上免费获取。
第一版出来后不久,我开始筹备大英图书馆的一个展览,对书中的研究成果加以利用,书中涉及的器物很多都出现在了展览上[1]。之后我又在布鲁塞尔举办了一个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新发现[2]。这两个展览都加深了我对公元第一个千年物质文化的理解。除了新的发掘与新的考古材料,还出现了新的文献材料,令我得以对第一版做些补充,并修改之前的一些释读。同样令我欣喜的是,现在可供学生参考的二手文献比以前要多许多,其中相关的著述我都在书中引用了,因此第一版中我认为必须介绍的历史背景,这次也可以删去一部分。但相对来说,这个研究领域仍然是一片尚待垦殖的荒土。例如,尽管现有材料充足,至今却尚未有一部英文专著来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各个古国。
有赖于这些新发现、新著作及其他学者的新研究,我对中亚的认识渐长,但也清楚自己还有不少知识仍待填补。我踏上中亚这片土地,留下较此前更广、更远的足迹,我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考察了众多重要的考古遗址,还到访中亚的其他遗址。我重走了汉人与吐蕃士兵的战争之路(见《士兵》一章),从今天阿富汗的阿姆河到巴基斯坦亚辛河谷的古代王国,其中有一段路要经洛瓦里山路进入奇特拉尔地区(见《朝圣者》一章)。这次重访之旅令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在这一地区旅行的艰险,对古时丝路旅人也生出极大的敬畏之情。
在写第一版时,我将地理范围限制在中亚东部(中国西北),还包括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由于我对塔里木盆地与敦煌的一手物质材料较为了解,要接近这些材料也比较方便,所以我叙述的焦点也放在这一带,而且我决定不把发生在古高昌国的故事写进去。尽管相关材料十分丰富,但这个地方的日常生活在其他学者的英文著作里已有详尽的讨论,韩森(Valerie Hansen)就做过出色的研究[3]。当时,我还将时代限定在公元第一个千年的最后二百五十年。部分原因在于一手材料有限,同时也是我自身学力不逮。不过这样一来,章节间会有所交叉,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同一事件,读者反而更能理解这段复杂的历史,对当时各个人群和文化有更深的体会。本书旨在揭开丝路历史的一个侧面,让读者大体了解其面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实际上,就在这些真实故事发生的时候,丝路也在经历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一些文化凋零了,如在早期贸易中起关键作用的粟特人;新的力量在草原上崛起,伊斯兰势力进驻这片土地,佛教和其他宗教随之走向衰落。
在这次修订版中,我添加了一章(仍在原来的时间框架里,但地理范围有所延伸)和序章(故事年代比原来的时间框架早约两个世纪)。我之所以撰写这些新的章节,是希望在聚焦中亚和塔里木盆地的基础上,把草原与海上丝绸之路也融合进来,并将非洲与欧洲纳入丝路故事中。不过,我在写作时就决定要把时间范围限制在10世纪以内,尽管10世纪以后的一手材料比比皆是,但我还是拒绝了这个诱惑。再说,关于10世纪以后及蒙元时期(当时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置于蒙古政权的统治之下)中国海上丝路与印度洋贸易的发展状况,如今已有一些杰出的研究。如果读者想做进一步探索,可以参阅《尾声》一章,我在里面做了概述,还列出相关参考资料。
新添的序章《船长》将把我们带到6世纪初,提出丝绸之路研究中常常被忽略(虽然如今正在改善)的两个方面:一,丝路有非洲商人的参与;二,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是相互依赖的。这一章还会谈到基督教和犹太教。尽管多年来我对阿克苏姆王国一直抱有兴趣,也参观了一些遗址,但这实在不是我的专长,因此不得不大量依赖二手材料及热心同事提供的见解。若出现任何错漏,无疑都是我个人的责任。另外,涉及海上航行的资料可供参考的不多,因此我无法在这一部分提供很多细节。万幸的是,海洋考古正不断发展,从海底发掘出的物质资料越来越多。可以想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能够知道更多的信息。
新增加的一章《作家》将带我们到10世纪初,来到波斯城市伊斯法罕,当时这座城市名义上属于阿拉伯帝国。这一章旨在打开读者的眼界,看看伊朗、阿拉伯、中国三者是如何交流联动,中亚是怎样衰落的。我们将随着这位作家及他提供的材料一起旅行:从伊斯法罕出发,沿着伏尔加河,来到可萨人和不里阿耳人建立的草原王国,再从那里到达波罗的海东部海岸,抵达欧洲的边缘。现代好几个作者已经发掘出这些丰富的资料,并以此为素材撰写自己的历史作品与文学作品,他们的作品也让我获益匪浅。只是,目前还没有什么文献把上述这些路线跟本书讨论到的其他已有贸易网络联系起来,因此我决定增加这一章。
我还对章节顺序做了些微调,这样一来,书的前半部分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而本书最后四章则是主要依据敦煌的材料写成。
我撰写第一版的时候,“丝绸之路”这个术语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对其意义和作用的争论也逐渐增多。到了今天,“丝绸之路”甚至成了一种营销手段,随处可见。对此,我在修订版的引言里做了简要的讨论。
本书的修订工作让我意识到一点。自1997—1998年我开始研究、写作这本书以来,我学到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对本书唯一的希冀是,它能为读者提供某种“快照”,把公元一千纪欧亚非大陆内部的某些联系呈现出来。但是无论拍摄得多么用心,任何快照都只表现了时空中的一瞬间,而且都是拍摄者选择的结果。我所处的背景、文化及时代塑造了我的学识与研究观点,而这难免会在这本书里有所体现。我希望,本书呈现的这幅“快照”足以激起读者对这段迷人历史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做更多的了解。
在撰写第一版时,由于成稿仓促、知识欠缺,行文出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凡是我注意到的,都改正了。一众同事阅读了我的修订稿并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在此我要对他们致以十分的感谢。如果还有错误没改正过来,或添了什么新的错误,那都是我的责任。时间不够、知识欠缺,这永远是我生活中的两个常态,因此本书也必然只是一个仍待加工的半成品。
在过去二十年中,我在国际敦煌项目的研究与工作得到了不少帮助,由于人数太多,我不能在此一一致谢,但你们的支持和慷慨我全都铭记于心,感激你们如此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知识。我还要特别感谢国际敦煌项目的成员,以及大英图书馆的同事,尤其是约翰(John Falconer)、威克(Vic Swift)和萨姆(Sam van Schaik),感谢你们的耐心、支持和友谊,令我得以在极为紧凑的日程中挤出时间来做研究与写作,并在艰难时刻警醒我、保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