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2年前 (2022-07-11) 146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时代高歌猛进,却并不全然美好。面对这个浮躁而迷茫的世界,我们质疑,我们妥协,但总有那么一群人挣扎出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时代,又回应时代。
“这时代”毋宁说是“我时代”,他们的人生选择如此不同,但又彼此互为参照。与他们对话的记者、编辑,也都是80后和90后,在彼此“陌生化”的碰撞中,或许可以一窥时代的真实样貌。
文学、文艺或许无用。我愿意把时代与文艺比作钢筋与花朵的关系,如果本书能唤起你一点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让你知道还有人这样思索时代、审视时代,进而生出些悲悯心、反省心、进取心,便是我们的幸运。
莎士比亚说,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从事这样的行业,出这样的书,也是命该如此。

作者介绍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
野 夫,原名郑世平,网名土家野夫。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当过警察、囚徒、书商。曾出版历史小说《父亲的战争》、散文集《江上的母亲》(获台北2010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大奖,是该奖项第一个大陆得主)、散文集《乡关何处》(被新浪网、凤凰网、新华网分别评为2012年年度好书)。
齐邦媛,1924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1947年来台湾,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內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著有自传体长篇作品《巨流河》。

部分摘录: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序言中写道,“半个世纪以内所发生的急剧变迁,大大超过平常十代人的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一代文豪,终于无法承受战前“欧洲文化之花”被无情摧毁的事实,于1941年在异乡巴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朋友阿福的父亲老黄,山东人,1968年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伟大号召,随组织来到贵州深山老林开办煤矿。老黄还记得,那时的贵州确实没有驴,但能听到狼嚎。在那里,老黄遇到了同是从北方南下的阿福母亲,生下了阿福兄弟。他们在这里出生、成长、读书,直至长大成人,再次“逃回”大城市。老黄有时感慨自己是经历过“大时代”的人: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三年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六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最近流行一句话:“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据说这是当下世界最为正确的人生观。老黄的人生轨迹,既不算美好,也未必正确。然而,那是他命定的时代。 这两位毫无关联的人物,在生命轨迹上都被深深印刻了“时代”的痕迹。和平繁荣年代的年轻人,大概再也无法理解什么是深切的“时代感”。我们如今确乎已经进入了“美丽新世界”。埃德加·莫兰在《时代精神》一书中指出,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主题便是“投入世界的当前生活中”、保持一个“总是新鲜的现在”。如今,时代新鲜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收入多了,享受多了,选择多了,个人意识觉醒,个人价值明确,个人前途无限——一个遍布黄金的“小时代”铺展在我们眼前。 然而当我们谈论“时代”的时候,我总是想到顾长卫导演曾经弃用的一个片名——“魔术时代”。这四个字精准地概括了我们所处这个时代的种种,以至于在午夜梦回时都不由得生出些生之无奈的荒谬感。前所未有的城乡、代际、阶层、人群分化,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和巨大落差,将“中国”塑造成一个巨大的共同体,又切割成无数个碎片。时代,一边裹挟着你加入共同体,亲耳聆听这交响合奏,一边又将你困在碎片中,隔绝于时代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是“大时代”的亲历者。 在这个巨大的肌体内部,我却知道还有一个没有被完整表达的世界。于阿福而言,世界是1970年代末降生于斯的贵州煤矿,是随“三线建设”而来的大批矿工和他们的家属,是因为辍学离家出走而永不知所踪的矿山少年,是小镇深夜死于他杀的小卖部老板娘,是终年在煤矿井下匍匐的同班同学,是楼上每个周末为邻居做大碴子粥的东北老乡,是初中毕业后便走上不同命运轨迹的同桌,是把青春岁月永远埋葬在深山老林里的老黄一家…… 如果我不说,你就不知道这些事情。如同我亦不一定知道更多的角落,和那些无力的挣扎。我们在同一个世界上,同一个时代里,却对彼此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与你看似相连,其实是彼此隔绝的。 “文化”之所以超越世俗,在于它包含了了解“月之暗面”的能力。文学或曰文化的力量,就在于这时代复调式的激荡乐章,能够诱惑着探索者一遍又一遍地探寻着它的本质所在。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导演拍不出好电影,责怪审查制度听起来怎么都像是找借口。这个时代的魔幻程度早已成为文学影视不能承受之重。我们不缺少时代的景观,却缺少反思与超越进而转化的能力。 关于“世界”和时代,早已有不少著名的阐释与追问。林则徐在洋枪洋炮的进逼之下被迫“睁眼看世界”;茨威格为追缅一战前尚未被摧毁的欧洲文明而写下“昨日的世界”;赫胥黎则为人类预测出似乎已近在眼前的“美丽新世界”;中国古人知“天地”而未必知“世界”,当感叹人生多艰、生活无奈之时,也难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所幸在当下,已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时代进行审视与反思,并屡屡发出“警世通言”。就像本书中,野夫说“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陈丹青毫不客气地批评“中国人还没醒来”,苏童怀疑“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言虽逆耳却铮铮。 本书所精选的,是凤凰网文化频道《年代访》栏目的名家访谈。“这时代”毋宁说是“我时代”,他们的人生选择如此不同,但又彼此互为参照。与他们对话的记者、编辑,也都是80后和90后,在彼此“陌生化”的碰撞中,或许可以一窥时代的真实样貌。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