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并不是一本“恶趣味”向的小册子,用来给你周末的闲暇时光增添几分“味道”;这也不是一本通过系统性地阐释“臭”的来历,从而得以让你科学除臭的行动指南;当然,者甚至不是一本以臭为线索贯穿始终的书(虽然相关的内容你也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但这本书所真正好奇的,是一大堆关于我们自己的“为什么”:
或许你问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黑暗中看东西没有色彩?或许你一直在好奇:为什么打哈欠很容易被传染?或许你曾经幻想过:假如有一天脑袋真的裂成了两半?或许你经常会困惑:梦里发生的一切是否预示着未来?
在本书中,我们会试着回答各种奇思妙想的问题和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不要觉得这些问题很傻很幼稚,科学家们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了好多好多年。其中有一些,我们已经能够给出答案,而另一些,还只是停留在猜想和推测阶段。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得到一些答案,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这是一件好事。记下这些问题,然后慢慢去试着回答它们。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本书会因为你的新发现而重新修订。
作者介绍
旭岽,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科学工作室总监、首席主持人,中国天文学会会员、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会员。主持有《十万个为什么》《科学魔方》《极客秀》等多档高热度科学类节目。访谈过数百位科技领域工作者,撰写的科普节目文案超200万字。多次获得上海新闻奖、广电奖、科技新闻奖等奖励、2017年获颁上海科普贡献奖(个人)一等奖。2014年,利用业余时间创办科普自媒体“旭岽叨科学”,以严谨又有趣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听众、五年多的时间《原来是这样》专辑,全平台已累计收获近200万订阅,总播放量近三亿。五年多的时间,全平台已累计收获近200万订阅,总播放量近三亿。
部分摘录:
现在,跟脑子有关的新兴词汇多了起来。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词,叫“脑洞大开”,还有之前的“脑残”“脑补”……跟脑子有关的各种词语在网上流行。在我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在做数学题时会说:“哎呀,我的脑细胞都要死了。”当我们大量使用脑力、处理高强度的运算或是强记大量内容时,是不是真的会死掉很多脑细胞呢?当然不是!脑细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脆弱,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伴随我们一生。
严格来说,“脑细胞”是我们大脑中所有细胞的统称,不过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说到“脑细胞”时,通常指的是“神经元”。神经元是一种特异化的电功能细胞。它的样子怪吓人的,有点像外星人,从一个核心向四周分散出很多触手。很多神经元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我们之所以会思考、会运算、有很多认知,是因为神经元的作用。
神经元的工作原理有一点像电话交换机。打电话的时候,家里的电话线输出的号码不是直接连到对方的电话,而是进入一个交换机,每个电话号码在这个交换机里是有编码的,交换机就是一个二传手。神经信号在我们的大脑中就是这样传递的。一个神经元可以和20万个神经元联接,这些联接形成一个高速网络。
在我们的身体里,每天都有细胞大量死亡,新的细胞也源源不断被制造出来。不过,神经元有点特别,绝大多数神经元一旦死了,就是真的死了,只有两类神经元是可以再生的,一个是嗅觉细胞,另一个是与记忆有关的海马体中的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