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从1929年到1971年,埃勒里·奎因发表了数十部推理小说。 其中的9部“国名系列”作品和4部“悲剧系列”作品被认为是古典解谜推理小说最高水平的代表,是后人难以逾越的杰作。 十三部最知名作品阅读一气呵成!
X的悲剧 Y的悲剧 Z的悲剧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罗马帽子之谜 法国粉末之谜 荷兰鞋之谜 希腊棺材之谜 埃及十字架之谜 美国枪之谜 暹罗连体人之谜 中国橘子之谜 西班牙披肩之谜
作者介绍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 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名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奈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莱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成就了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部分摘录:
一九二X年的戏剧节开局便令人尴尬。尤金·奥尼尔 [1] 忘了及时创作出一部新剧,因此未能获得“文化人”在经济上的资助。至于“下里巴人”,观看了几出毫无激情的戏剧后,放弃了正规的剧院,径自去电影院寻找更单纯的乐趣了。
九月二十四日,周一傍晚,蒙蒙细雨笼罩着灯火通明的百老汇大街剧场区。从三十七号大街到哥伦布圆环 [2] ,到处可见愁容满面的剧院经理和导演。有几出戏当场被高层下了解约书,他们还指望上帝和气象局见证自己的狼狈相呢。凄雨把原本要看戏的人留在了家中的收音机和桥牌桌旁,只有少数几个人冒雨孑然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百老汇确实一片萧条景象。
然而,“白街”西侧的四十七号大街上,罗马剧院前的人行道却挤满了平时只在戏院节中期、天气晴朗时才出来的观众。在剧院入口处装饰华丽的遮檐下,《枪战》的招牌熠熠生辉。收银员手法娴熟地侍候着排在“今日演出”窗前唧唧喳喳的人群。看门人身穿黄蓝相间的端庄制服,待人态度因岁月的沉淀而温文尔雅,所以非常引人注目。他躬身将晚上来看戏的观众领进正厅前排座位。这些观众头戴高顶帽、身穿皮大衣,脸上带着满意的神情,仿佛恶劣的天气也无法阻止他们观赏《枪战》的演出。
在这座百老汇最新的剧院里,人们忙乱地寻找自己的座位,明显有些疑虑,因为该剧喧闹的特点尽人皆知。这时,最后一名聊天的观众也停止了窸窸窣窣,最后一个到场的观众被邻座的人绊倒,灯光渐渐变暗,幕帘也缓缓拉起。寂静中一声枪响,一名男子发出尖叫……演出开始了。
《枪战》是戏剧节第一部运用黑帮特有的喧闹声效制作的戏剧。自动手枪、机关枪、袭击夜总会、黑帮仇杀中致敌于死命的嘈杂声——将黑帮社会浪漫化的全部惯用手段贯穿在节奏明快的三幕戏中。它夸张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有些粗鄙,有点不入流,但总而言之,使看戏的观众心满意足。因此,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这部戏都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今晚剧院的情形就足以证明它受欢迎的程度。
演出进展顺利。第一幕在爆炸声中达到高潮时,观众一阵战栗。雨已停了,人们利用第一幕结束后的十分钟休息时间踱出剧院,呼吸雨后的清新空气。接着,幕布缓缓升起,第二幕开始了。舞台上的爆炸声更响了。随着舞台脚灯后面演员唇枪舌剑的对白,第二幕迅速进入重要时刻。剧院后面的轻微骚动并未引人注意,因为这在嘈杂声和黑暗中实属正常。似乎没人意识到有哪里不对劲,剧情仍在巨响中进行。但是,骚乱的声音逐渐变大。这时,左边后排的几个观众在他们的座位上躁动起来,愤怒地低声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种抗议极具传染性,很快就有几十双眼睛转向正厅前排座位。
突然,一声刺耳的尖叫响彻整个剧院。观众正为舞台上快速进行的一系列事件看得如痴如醉,这时伸长脖子满怀期待地朝叫喊声的方向张望,以为这是剧情的新轰动之处。
剧院的灯光毫无预兆就啪地打开了,照着一张张迷惑不解、恐惧惊愕和陶醉于剧情中,心满意足的面孔。在最左边紧闭的出口附近,一位身材高大的警察站在那儿,抓住一个神情略为紧张的男子的胳膊。这名警察用一只大手挡开一群追根问底的人,用洪亮的声音大喊:“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要乱动!”
观众哄然大笑。
但笑容很快消失了。因为观众开始觉察到连演员也一脸困惑,迟疑不决。虽然他们仍继续在舞台脚灯后吟诵台词,却不时地把茫然的目光瞥向正厅前排。人们注意到这一点后,从座位半站起来,在预料到的悲剧面前感到惶惶不安。那个警官威严的声音继续咆哮:“我说了,坐着别动!待在原地!”
观众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演戏,而是现实。妇女尖叫着拼命抓住同伴。楼上的观众也乱成了一团,尽管他们根本看不到楼下发生了何事。
警官猛地转向一个貌似外国人的男子,那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穿着晚礼服,站在一旁搓着双手。
“潘泽尔先生,我要你马上关闭每个出口,确保通通都锁好。”他吼道,“每个门口都安排一个引座员看守,告诉他们不许任何人进出。再派个人在外面守住巷口,直到警察赶来为止。动作快点,潘泽尔先生,要不就出大乱子了。”
一些兴奋的观众不顾警察的大声警告,蜂拥上来询问。那个皮肤黝黑的小个子男人挡开他们,匆匆离去。
那个警察叉开双腿,站在左边最后一排的出口,用庞大的身躯遮挡住一个瘫倒在地的人。那人身着晚礼服,躺在两排座位之间的地板上,姿势奇特。警察抬起头,紧紧抓着身边那位哆哆嗦嗦的男子,并朝正厅前排后面飞快地扫了一眼。
“嘿,尼尔森!”他喊道。
一位浅黄头发的高个男人急忙走出正门出口旁边的小房间,拨开人群,走到警官面前。他目光敏锐地看着地板上一动不动的尸体。
“发生了什么事,道尔?”
“你最好问这个家伙。”警察严肃地说。他摇了摇他抓着的那条胳膊。“有个人死了,而这位——”他朝蜷缩成一团的小个子男人恶狠狠地扫了一眼,“蒲萨克,威——威廉·蒲萨克。这位蒲萨克说,”道尔结结巴巴地继续说,“这位蒲萨克先生说,他听到死者曾小声说自己是被谋杀的。”
尼尔森盯着尸体,目瞪口呆。
警官咬了咬嘴唇。“真是麻烦透顶,哈里,”他声音沙哑地说,“这里只有我一个警察,还要管一大群乱喊乱叫的傻瓜……我想让你帮个忙。”
“你吩咐吧……这真是怪事。”
道尔突然生气地转过身,朝三排前一个刚站到自己座位上盯着这边看的男子大吼:“喂!你给我下来!嘿,还有你们,通通给我回去。回到自己的座位,快点!谁敢多管闲事我就揍谁!”
他转向尼尔森。“哈里,快回你办公室,给总部打个电话,报告这里有凶杀案。”他低声说,“让他们带一队人马过来——多带点。告诉他们是在剧院——他们会知道怎么办的。还有,哈里——拿着我的哨子,到外面使劲吹。我现在需要帮手。”
尼尔森穿过人群正往回走,道尔在他身后喊道:“哈里!最好让他们派老奎因过来。”
浅黄头发的男子消失在视线中,回到了他的办公室。不一会儿,剧院前的人行道上响起了尖锐的哨声。
那个皮肤黝黑的剧院经理按照道尔的命令派人守住出口和巷子,之后他挤过人群匆匆赶回。他的礼服衬衫有点皱褶,擦着额头,露出慌乱的神色。当他别过身子向前时,一名妇女拦住了他。
她厉声道:“潘泽尔先生,这个警察凭什么把我们关在这儿?我告诉你,我有权离开!我可不管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跟我无关——那是你的事——请告诉他别干这种拘禁无辜群众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