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伟大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用37年,22笔投资,赚得了自己的第一个1亿美元。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再现了这一历程中巴菲特的进化、思考和他的投资路线图。
《金融时报》畅销书作家、金融学教授格伦·阿诺德,在系列书“巴菲特投资案例集”中,首次收录巴菲特投资生涯中的全部案例。系列书第一部《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展现了少年巴菲特从120美元的储蓄起步,直至达成第一个1亿美元的投资旅程。
1941~1978年这段时期,是巴菲特发展并磨砺投资哲学的成型期,这使他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如虎添翼。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巴菲特在这个过程中也曾犯错。可贵的是,他从错误中修正,甚至将失败的决策逆转为获利数百亿美元的投资杰作。
本书写作风格简明轻快,伴随着历史细节的披露,书中大量引用不同时期巴菲特致股东信的精华内容,讲述了每一项投资中巴菲特的思考过程和投资逻辑。书中不仅收录了耳熟能详的盖可保险、美国运通、喜诗糖果和《华盛顿邮报》等案例,也收录了起死回生的邓普斯特公司、令巴菲特陷入困局的洛克伍德公司的故事。在每一个案例结尾,作者都整理出学习要点,让读者能够从巴菲特经历过的成功和挫败中学习。
作者介绍
格伦·阿诺德(Glen Arnold)博士 英国索尔福德大学金融学教授,也是一位成功的职业投资人。他所领导的团队专注于研究证券市场的股票定价偏差。他撰写的大学教材《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是英国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最常用的教科书。他编写了《金融时报投资指南》,对投资和金融市场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他还著有《价值成长投资》。读者可以在www.glen-arnold-investments.co.uk看到他的研究成果及观点。
部分摘录:
1949年,年轻的巴菲特读到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随后选修了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1954~1956年,他作为证券分析师加入了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可以说,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奠定了巴菲特成功的基础。
在此期间,巴菲特除了在格雷厄姆这里学习之外,自己还做了一些出色的投资。例如21岁时,他短短数月时间从盖可保险股票上赚了48%(详见案例2)。24岁时,他抓住洛克伍德巧克力公司股票的投资机会大赚超过一倍,这为他不断扩充的资金,又增加了13000美元(详见案例5)。
格雷厄姆退休后,25岁的巴菲特返回家乡——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在那里,巴菲特和七位亲朋好友合资,成立了投资合伙公司,由巴菲特负责投资决策,合伙公司的启动资金为10.5万美元。
年复一年,合伙公司的投资回报远远超越股市大盘的表现,因为巴菲特总是能找到一个又一个便宜货,例如桑伯恩地图公司,其坐拥的净资产价值远远高于其股价——合伙人在这项投资上获得的回报超过50%,当时巴菲特29岁(详见案例6)。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巴菲特的成功,也想找他管理投资,于是巴菲特又成立了新的合伙公司。他发现一些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会因短期因素遭到华尔街的冷遇,例如美国运通公司(这只股票涨了三倍,详见案例8)、迪士尼公司(获利55%,详见案例9)。
从巴菲特成立合伙公司(1957年)到1968年年末,在这期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或简称道指)上涨了185.7%,而投给巴菲特的每一美元上涨了2610.6%。没错,如果在1957年投资1000美元,12年时间可以变成27106美元。扣除巴菲特的管理费后,一个从开始之初就跟随他的合伙人可以得到超过15000美元。相比之下,投资于道指的1000美元仅能得到2857美元。
图1-1显示了巴菲特合伙公司费前、费后的投资绩效,以及同期道指的表现。请注意,1962年巴菲特将几家合伙公司整合为一家巴菲特合伙公司(BPL),因此1957~1961年的绩效,是各个不同合伙公司的绩效整合得到的,它们各自的表现极为相近。
今天,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已取得了更加令人惊叹的成就。在美国当今的上市公司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名列第四(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总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每股价格已高达24.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