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从地理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每一次中国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各朝代的兴衰和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详尽而真实的叙述、珍贵而丰富的史料,让读者了解军事家们每一场战争的目的,最终理解历代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这是一本能看懂脉络的中国军事史,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讲故事,以故事带动知识,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作者历时多年实地考察,精心搜集各种资料,以此展现战争的逻辑,帮助人们理解战争这个宏大的主题,表达出“我们反对战争,但又必须了解战争,以免受人宰割”这一核心观点。
作者介绍
郭建龙,独立作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出版作品有: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亚洲三部曲”之《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人物传记《一以贯之》,商业传记《势在人为》,历史游记《穿越百年中东》,以及“帝国密码三部曲”之《中央帝国的财政 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部分摘录:
周文王觊觎商王朝的东方之地时,绝没有意识到造物主在西方已经给了他一份多么大的礼物。这个礼物叫作关中平原,也就是现代以西安为中心的平原地带。
这个平原宽五十公里,长三百多公里,以现代的眼光看并不算大。但在周代,关中之外的中国大部领土都处于蛮荒之中,仅有的文明区域只是现在的河南大部,以及河南与山东、河北、山西交界附近的领土。在这有限的已知世界内,关中平原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世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必然成为一代王国的开基之地。
在商周时期,以位于河南、陕西交界附近的函谷关、崤山为界,其西为关中,其东为中原地区。在中原,最重要地区大都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内。但并非整个河南省都很重要,现在河南省的粮仓是郑州以东的大平原,但在周代,东部却仍然是水网纵横、沼泽密布、坑坑洼洼的湿地,并不适合人们居住,只有在中部和西部靠近山区的土地上,才适合人们生存。这些土地大都位于现在的洛阳到郑州之间。
另外,还有一些适合耕种的土地分布在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带的山区,以及与河北、山东交界的山脚平原。
这些土地虽然适合耕种,却有一个最致命的弱点:缺乏地理上的安全性。
在周代之前,中国最大的城市是商代的首都商城(位于现在安阳的殷墟),这座城市规模巨大,被称为“大邑商”。然而,商城的地理位置却并不优越。它的西面是太行山脉,东面是黄河。在商代,黄河的河道并非今天的河道,而是沿着太行山东麓向北流去,在天津附近入海。(1)安阳位于黄河与太行山之间,属于这个区域中最安全的位置,如果从东方攻击大邑商,必须渡过滔滔黄河,从西方则需要翻越高耸的太行山脉。然而,大邑商在南方却有一个巨大的弱点:这里有一条天然的通道存在,进攻者只要顺着这条道路过来,就可以轻易到达首都。
这条通道也处于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位于黄河北岸。在山西、陕西和河南交界地带,奔涌的黄河从北方而来,突然拐了个九十度的大弯改向东流。在黄河的北岸是太行、王屋等山脉,但在黄河与这些山脉之间,有一条平坦的过渡地带一直在黄河北岸延伸,只需要越过几个低矮的山丘,就可以经过现在的河南济源、庆阳、焦作等地,畅通无阻到达大邑商。
周武王时代,周朝的军队就是从洛阳北上渡过黄河,在黄河北岸再沿着这条路东进,攻克了大邑商,建立了周王朝。
商朝首都尚且有这么大的弱点,其余地区更是无法安守。
崤山以东的区域没有形成封闭的防御地理,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却是天然的防御宝地。它形成了一个盆地地貌,在盆地的正中心,是海拔较低的关中平原,这个平原主要由渭河和泾河两条河谷组成,适合农业生长。盆地四周则是一圈易守难攻的高山,从地理上保护关中平原不受侵略。
在盆地的南方,是一道巨大的山脉——秦岭,诸多的山峰高达三千米以上,将盆地与陕西南部的汉江谷地分开。在盆地的北方,是一系列被总称为北山山系的山脉,与陕北高原隔离。在盆地的西方,宝鸡以西迅速爬升,进入了南北走向的六盘山,广义的六盘山又分成了两组山脉,北方是六盘山,南方是陇山,这两列山脉把盆地与西方的甘肃和宁夏分开。在盆地的东方,黄河以南,顺着秦岭余脉向东形成了几个小的山脉:小秦岭、崤山、外方山、熊耳山、伏牛山,黄河以北则是太行山、中条山,将中原与关中盆地隔开。
在中国古代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的时代,这些山脉构成了巨大障碍,任何人想攻打关中地区,都充满了艰难险阻,无法做到奇袭或者快速奔袭。
如果要攻打关中,在这些群山中只有几条孔道可以通过,这些孔道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关塞之地。在盆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关塞最著名,构成了著名的“关中四塞”。
在东方,洛阳和西安之间的黄河南岸,是著名的函谷关。黄河南岸有着典型的沟壑丘陵地貌,从远古以来,这里的大地上就充满了巨大的冲沟,高达数百米,任何人想要通过,都必须在这些巨大的冲沟中翻来翻去,把体力消耗殆尽。在这些冲沟中,在现在河南陕县与灵宝之间,有一条规模巨大的冲沟,如果军队顺着这条冲沟行走,可以较为容易进入西面的关中平原,这就成了古代人联通关中与中原的通道。人们走在沟底,望着两侧的山脉,如同走在箱子底部,这就是函谷关名字的由来。
自古以来,函谷关就是从关中到中原的必经之路。从关中盆地沿渭河进入黄河谷地,再顺着函谷关进入三门峡一带,最后离开黄河河岸,向南突破小秦岭和崤山,进入前往洛阳的大道。这条道路经历过无数军队、皇帝、文人墨客的造访,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连接两京(长安和洛阳)的大道。
在南方,庞大的秦岭山脉中,有几条河谷南北向纵切秦岭,成了古人翻越秦岭的孔道。最重要的有五条:
第一,在宝鸡附近有一个关口叫作大散关,从散关向南有一条通道到达汉中地区,这条路就是著名的散关道,也叫故道;
第二,在散关道以东,有两条山谷纵切了秦岭,它们分别是北面的斜谷与南面的褒谷,古人就从北方的斜谷进入,直达秦岭的山脊附近,再顺着褒谷下行,到达汉中地区,这条路也非常著名,被称为褒斜道;
第三,褒斜道以东,又有一对山谷纵切秦岭,连接了关中与汉中,这对谷地叫作傥谷和骆谷,因此道路被称为傥骆道;
第四,继续向东,又有一条叫作子午谷的山谷沟通了关中与汉中(也可以去往现在的安康地区),被称为子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