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592年,一场波及中日韩三国的大战,就在朝鲜半岛开打!丰臣秀吉挥兵朝鲜,朝鲜国王连夜出逃,使者急向中国求救,当时的大明王朝,救,还是不救?!
16世纪的东亚,朝鲜身为明朝藩属,每年派遣朝天使(后称“燕行使”)出使中国。这场惊动天下的“壬辰之战”揭开了本书的序幕,带出这群罕为人知的“朝鲜使者”的故事。
从元代到清末,从汉城到燕京,从倾慕到鄙夷,无数燕行使穿梭于贡道,越过高山与深河,传递最新的情报和中国观察。中国确曾居于朝鲜人世界观的中心,明亡清盛却成了极为严重的打击,以“小中华”自居的他们,一边咀嚼着明朝灭亡的悲伤,一边在思索该何去何从……
作者介绍
吴政纬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明清史、中国近代史、中朝关系史。著有《眷眷明朝:朝鲜士人的中国论述与文化心态(1600—1800)》(2015),以及期刊论文《“朝鲜”如何进入明清史家的视界》《论朝鲜清心丸的流行与清代辽东社会》等。
部分摘录:
如果让你编纂一本东亚的历史教科书,第一个登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始于1592年的一场战争。
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至今仍笼罩在东亚的上空,挥之不去。出于各种原因,这场战争有许多名称,如果按照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那一年是壬辰年,日本挥军攻打朝鲜,于是有人称之为“壬辰倭乱”。同时,这场战争入列明万历皇帝(1563—1620)在位的三大战役之一,于是被称作“万历朝鲜之役”。另一个参战国日本则是以天皇的年号命名,是为“文禄—庆长之役”。
三种命名方式,指涉三个政治实体。1592年,大明、朝鲜、日本,没有谁能够脱身,他们一同揭开这场“国际战争”的序幕。
历史学家对这场战争充满兴趣,它是一场跨国的“火药战争”,动用当时最先进的火药武器;导致大量朝鲜人被俘虏至日本,许多朝鲜的手工艺(如陶器)、图书艺术和儒学思想也传进日本国内;它促进大明和朝鲜两国的友好,在明朝灭亡(1644)之后,朝鲜君臣始终没有忘记这份恩情。更重要的是,四百年前日本攻打朝鲜,大明出兵相救,容易令人联想到20世纪初期的“日韩合并”、朝鲜战争时期的“抗美援朝”。1592年像是不断涌现泉水的历史古井,不断与世更新,时至今日仍值得深入探究。
关于这场战争的过程,可简单地归纳如下:
(一)1592年,丰臣秀吉(1537—1598)以征服大明为目标,出兵朝鲜。
(二)战争初期,日军连战皆捷,仅费二十日就攻下汉城。
(三)同年,朝鲜君臣逃到边境义州,向大明求救。
(四)大明出兵朝鲜,替朝鲜夺回平壤。
(五)之后两军僵持,互有胜负,进入和谈,间有小冲突。
(六)和谈破裂,开始第二次正面对抗。
(七)朝鲜名将李舜臣(1545—1598)在海上连战皆捷,大明—朝鲜联军占上风。
(八)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不久日军退兵,战争结束。
根据上述八点,三国的研究者耗尽精力,琢磨着如何还原战争始末,他们想知道是什么促使战争发生,更想找出是哪些因素造成最终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尝试研究丰臣秀吉的生平,试图在他卑微的出身上寻觅出那“征服大明”美梦的来源。此外,战争初期,日本势如破竹,为何最终没能征服朝鲜?大明朝廷为何愿意援助朝鲜?历史学家认真厘清当时战场上的配置:大明的军队在哪里?朝鲜的军队在哪里?谁是主力部队?哪个战术错误导致最终的结果?综观大部分的研究,他们的目标始终在“战场”上,关注于战场上的“英雄”,是他们的决定为战争画下句点。
这场战争不缺英雄,大明将军李如松(1549—1598)一日就攻下日军占领的平壤城,朝鲜名将李舜臣在海上从未战败,两位都是永载史册的人物。平心而论,即使作为侵略方的日军,如小西行长(?—1600)、加藤清正(1562—1611)亦是不可忽视的将领,倘若不是他们勇武有加,日军的推进岂能如此顺利。
然而,这就是战争的全部吗?诠释丰臣秀吉的心境,还原战场的配置图,分析重要将领的战术,借此断言谁胜谁负;进而纳入坐在朝堂上的各国官员,以及战场上的军人,串起整个故事。然而,是不是还有一些新的面向?本章就是解此疑问的一种尝试。
在战争结束之后,一如预期,李舜臣、李如松等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嘉奖,李舜臣虽然已在此役中殉国,但仍被朝鲜官方封为“第一等宣武功臣”,即荣誉最高的有功臣僚。值得注意的是,有另一群功臣不以“宣武”为名,却同样为朝鲜官方重视,他们的名称是“扈圣功臣”。单从字面上理解,扈圣可以说是跟随、拥戴朝鲜国王,也就是说这些人在战争期间,始终不离国王左右,尽心尽力辅佐。事实上他们做得更多,其中多位肩负重任,被派往中国,与大明的官员周旋谈判,请求尽快出兵。这些朝鲜使者在两国之间居中协调,不仅促成大明发兵,更帮助明军加速熟悉状况,毕竟大明的军人将踏上一片未知的土地,与一众未知的敌人决战。
故事将从一位被遗忘的功臣谈起,他的名字是郑昆寿(1538—1602),战后受封为“第一等扈圣功臣”,理由是他说服大明为朝鲜援兵。当他出发时,朝鲜国王曾说:“国家的生与死,就看你这一次了。”(国之存亡,在卿此行。)[注:郑昆寿:《赴京日录》,页三六一。]从后见之明看来,郑昆寿成功地完成任务,一切是如此顺利。然而,如果我们永远站在结果眺望过去,那将忽略许多“不如预期”的风景。大明真的会义无反顾地援助朝鲜吗?作为使者去中国求救是怎么一回事?郑昆寿的日记,以及他向朝鲜国王呈递的报告书,将带领我们深入1592年的北京城,体验历史的波折与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