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隋唐五代史(上、下)-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11) 194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册,有110多万字,对隋唐五代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交融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盛况作了详尽的阐述,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为同类著作所不及,充分反映了国内隋唐五代史研究的高水平。其中尤以较多篇幅叙述了隋唐时代空前繁荣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诗史词史达15万字左右,仅完整引述的唐五代诗词就有千首以上,堪称一部完整的唐五代诗史。

作者介绍

王仲荦(1913-1986)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37年上海正风文学院毕业。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文史哲》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长期从事文史教学和研究,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晚年致力于敦煌学和古代物价史的研究,写成《敦煌石室地志行记综录》。著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西昆酬唱集注》、《敦煌石室地志考释》等。另出版有《鹊华山馆丛稿》、《鹊华山馆丛续编》。

部分摘录:
隋王朝的建立 隋王朝第一代皇帝隋文帝杨坚,自称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坚五世祖杨元寿,北魏初任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乌兰不浪土城梁)司马,因家于武川。杨坚祖父杨桢,以军功为建远将军。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失败,柔然可汗进兵六镇,六镇荡然,无复藩捍,杨桢随六镇兵民就食河北,为鲜于修礼所杀。杨坚父杨忠,初为尔朱氏将领,后为独孤信得力部将(独孤信祖父独孤俟尼,北魏初也住家武川镇),随独孤信逃奔梁朝,西魏初年又跟独孤信从梁朝返回长安。宇文泰组织府兵,成立府兵统帅部,这支府兵,是以武川镇军官为骨干的,因此,独孤信以军功成为府兵统帅部八柱国之一,杨忠以军功成为府兵统帅部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也就成为关陇贵族地主统治集团中重要人物之一。西魏恭帝初,赐杨忠鲜卑复姓普六茹氏。北周初,杨忠位至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
杨坚是杨忠的长子,小名那罗延,译意是金刚力士。杨忠死后,坚袭爵随国公。坚娶独孤信第七女为妻。独孤信的大女儿,是北周明帝宇文毓(宇文泰长子)的皇后,第四个女儿是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儿子李的妻子,也就是后来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杨坚有个女儿,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因此,北周、隋、唐这三朝皇帝都是亲戚。杨坚在宣帝时,官至大司马、大前疑,“位望益隆”,可以说是关陇贵族地主统治集团后起一辈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宣帝宇文在位不到二年,于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五月病死,杨坚以宣帝后父的地位,联络典掌机密的近臣汉世族地主郑译、刘等,假称受遗诏辅政。时宣帝子静帝宇文阐继位,年仅八岁。坚自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至此,北周的国家最高权力,实际已经落入杨坚手中。
随着关陇贵族地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爆发,宇文泰外甥上柱国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上柱国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父王雄,府兵初期的府兵统帅部十二大将军之一),及静帝宇文阐的妻父郧州(治安陆,今湖北安陆县)总管荥阳公司马消难等相继起兵,反抗杨坚。杨坚终于利用了关中的府兵,派兵遣将,击灭了尉迟迥和王谦,并迫使司马消难奔往南朝,弭平了三方的叛乱,同时又把北周武帝诸弟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五王皆宇文泰子),明帝子毕王宇文贤,武帝子汉王宇文赞等都杀掉,尽灭宇文氏之族,完全控制住全国政治局势,并使之稳定下来。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建元开皇,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第二年,以长安旧城制度狭小,更在长安城东南二十余里,建造大兴城(包有今西安市和城东、南、西一带),遂移都大兴城。杨坚便是历史上的隋文帝。
杨坚取代宇文氏统治北朝,这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的。首先,北朝经六镇起义之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正在进行各族大融合这个过程,要完成这个历史过程的任务,如果由中原地区的汉世家大族即门阀士族大地主来完成,是完成不了的;如果完全由鲜卑勋贵来完成,也会有一些落后的东西被保存下来。只有像杨氏那样,既是中原大族,又曾久居六镇,沾染过鲜卑化习俗,明白有些落后的东西,在不伤害民族的感情下可以加以改革,这样就最为合宜。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正具备这些条件。其次,自宇文泰任西魏宰相起,组成了关陇贵族地主统治集团,这个集团既有武川勋贵,又包括关陇河东的世家大族。杨坚之父杨忠,就是这个统治集团的主要骨干,杨坚也是这个统治集团的后起之秀,由杨坚来挑起这副担子,建立王朝,从人地两方面来讲,也是非常适宜的。再次,北周武帝扩大府兵员额以后,“是后夏人(汉人)半为兵矣”(《隋书·食货志》),府兵内部,鲜卑化成分逐渐在减少,汉化的成分逐渐在加重,从而府兵统帅部的实际权力,也会有所变化,即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家中的汉族地主,会比鲜卑勋贵更显得重要起来,杨坚的父亲杨忠既是汉人,又是属于府兵统帅部早期统率府兵的十二大将军家,杨坚在北周宣帝任命他为大司马之后,又掌握了发调府兵的实际权力。北朝的军政大权落到杨坚手里,这更是水到渠成,势所必然的了。
北周、隋和唐,虽是前后三个王朝,但这三个王朝的创建者,都属于关陇贵族地主统治集团这个阶层,都属于府兵统帅部成立前期的最高层。北周是鲜卑勋贵而处于汉化过程中,隋唐是鲜卑化了的汉族地主分子,他们又都是互为裙带姻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这三个王朝又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同样以均田户为王朝的剥削对象,同样以府兵为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
隋的统一南北 早在西魏攻破江陵,杀梁元帝萧绎以后,梁武帝孙萧,被立为傀儡的梁朝皇帝,领有江陵沿江之地三百里,成为西魏、北周的附庸,史称后梁。自从隋文帝代周称帝,北朝和南朝的政权,同样是以汉族地主阶级为主体,南北对立的民族矛盾,已经消失。后梁傀儡政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后梁主萧琮(萧孙,萧岿子)入朝于隋,至大兴,隋文帝因留琮不遣,后梁亡(三主,共三十三年,公元554—587年)。
在隋文帝初年,隋王朝的统治权尚未完全巩固,塞外突厥贵族又频频侵扰边境,因此暂辍伐陈之谋。其后隋王朝的统治权日臻巩固,突厥汗国又因内争而削弱,隋王朝北方的威胁,已告解除,于是隋文帝就把统一南北这个重要历史任务提到日程上来。
在这以前,高曾进灭陈之策,他说:“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土热,水田早熟。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废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贼(指陈朝统治者)以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犹豫之顷,我乃济师。”(《隋书·高传》)崔仲方也进策:“今唯须武昌已下,蕲(州治蕲春,今湖北蕲春县)、和(州治历阳,今安徽和县)、滁(州治顿丘,今安徽滁州)、方(州治六合,今江苏六合)、吴(州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海(州治龙沮,今江苏连云港市南)等州,更帖(添帖)精兵,密营渡计。益(州治成都)、信(州治人复,今重庆奉节县)、襄(州治襄阳)、荆(州治江陵)、基(州治丰乡,今湖北钟祥县南)、郢(州治定城,今河南潢川县)等州,速造舟楫,多张形势,为水战之具。蜀、汉二江,是其上流水路冲要,必争之所。贼……终聚汉口、峡口(西陵峡口),以水战大决。若贼必以上流有军,令精兵赴援者,下流诸将即须择便横渡;如拥众自卫,上江水军鼓行以前。”(《隋书·崔仲方传》)以后隋文帝伐陈的军事措施,就是根据这些策略来筹划的。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诏数陈后主的罪恶,诏文中说:陈叔宝“据手掌之地,恣溪壑之险,劫夺闾阎,资产俱竭,驱蹙内外,劳役弗已。征责子女,擅造宫室……帷薄嫔嫱,有逾万数。宝衣玉食,穷奢极侈,淫声乐饮,俾昼作夜。斩直言之客,灭无罪之家……自古昏乱,罕或能比。介士武夫,饥寒力役,筋髓罄于土木,性命俟于沟渠。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家家隐杀戮,各各任聚敛……衣冠钳口,道路以目”(《隋书·高祖纪》)。这道诏文指出陈后主荒淫无道,众叛亲离,“取乱侮亡”,隋灭陈的时机成熟了。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