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古文化的器物和你我之间相距并不远,想知道汉字的笔划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须回到古代的生活现场。许进雄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重新揭开古文化的面貌。与许进雄老师一起,回到中国古代,发掘不为人知的古文化,揭开隐藏其中的文字奥秘,解开古器物的来历与现代汉字的身世之谜。
《回到石器时代》
古文化的器物和你我之间相距并不远,想知道汉字的笔划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须回到石器时代的生活现场,认识远古时期的甲骨文世界。许进雄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重新揭开古文化的面貌:从石器时代先人的生活器具,推敲现代汉字原始的起源。与许进雄老师一起,回到石器时代,发掘不为人知的古文化,揭开隐藏其中的文字奥秘。实例解说石器时代的文化,解开古器物的来历与现代汉字的身世之谜。
《战国重金属之歌》
冶金术的发明使人们走出漫长的石器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商周时代,中国的工艺技术进入全新境界,“青铜器”成为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当时许多的文字,也围绕着青铜生活而造形。在本书中,国际汉字权威学者许进雄老师,向读者展示了商周先民们与现今大为不同的生活与绝妙思维。每一件商周文物都有它隐藏的趣味,每一个汉文字都有它演变的智慧,让我们依着许进雄老师的指挥,一起聆听文字与文物协奏出的磅礡乐音,享受这场汉字与文物的盛宴!
《返来长安过一天》
汉唐时代是历史上最多元、最开放,也最充满逸趣的时代。当时传入许多新的思维,激发了人们的想象,萌生许多不同于前代的文化、艺术与工艺,从而让汉唐时代的文物与文字,都焕发出与商周时期大为不同的光彩。新的字应运而生,旧的字也产生变化,着迷于这些字的想象,国际汉字权威学者许进雄老师带领我们重返汉唐盛世,鬼斧神工的艺术巧思、与时俱进的汉字趣味在在让人惊艳。
《紫禁城外一抹清脆》
宋元明清时代,中国文物迈向颠峰,伴随着中国瓷器的世界足迹,景泰蓝、青花瓷、景德镇等享誉国际。大气恢弘的帝国文化,催生出奇颖巧艺;深厚的人文素养,透过文字一一展现。弹指间悦耳的清音,令人沉吟念想,永难忘怀围绕着紫禁城的一抹清脆!借由文物与文字的指引,许进雄教授带着我们穿梭在宋元明清的富丽宫廷,体验窑场间百花齐放的妙思灵想,生活与艺术的自然结合,文物与汉字的精巧美丽。
作者介绍
许进雄 “中国好书”获奖作者,甲骨文权威学者。 1941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准备大学联考时,读到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从此踏上研究中国文字奥妙之路。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就学时,开始研读甲骨学,专精甲骨文学。中文研究所毕业后,受聘于加拿大多伦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进修博物馆学,整理馆藏的甲骨。在博物馆研究阶段,得到重要发现——“以甲骨上的钻凿形态作为断代的新标准”,此一发现影响文字学界甚巨。被安阳博物馆甲骨展览厅评为“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 其《文字小讲》入选2017年度“中国好书”。
部分摘录:
前往石器时代 远古人利用自然的材料来制造工具和武器,是他们谋生活的方式。最容易被远古人利用的材料大概就是木材和石材了。捕杀野兽,石头远比木料有用,因为石头既厚重又坚硬,可以给予野兽致命的伤害。破裂的石块由于有锐利的棱角,也是理想的切割工具;它便利于砍伐树木、剥取兽皮,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器具。
二三百万年前,当人类晓得利用敲打石块的方式来制作工具时,就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之后,当人们学会“使用石头摩擦石头”制作更方便有效的工具时,就来到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能使石头的形状变得更理想,成为有专门用途的器具,可以增强刃部的锐利度,减少使用时的反弹力,发挥更大的作用。“石”字的字形就表现出人类日常生活使用有棱角的锐利石块。
石头是远古时代重要的生活器具 甲骨文的“石”字:有锐利边缘的岩石一角的形状。
人们后来进步到用石器挖掘坑洞、陷阱,建筑房子和捕捉野兽,于是就加了一个坑陷的形状,表达石器用于挖掘的新用途。后来这个坑陷的形状在小篆中讹变成圆形,被误会为“浑圆的石卵”,失去了古人重视石头原始价值的含义。
石块虽然是容易找到的材料,但是各种石头具有不同的性质。有些石头容易打造成条形的刮削器,有些则可以用来制作敲打器;有锐利棱角的石头可以制作成切割器或钻孔器,某些质料细致的石头则可以琢磨成美丽的装饰物。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远古时代的人们渐渐开始讲求工具的效能,他们寻找适当的石材,打造合适的工具。但是不同性质的石材很难在同一个地区取得,很可能因此促成交换石材或成品的商业行为。进一步推测,讲究合宜的石材以及掌握石材的知识,也可能促进了冶金术的发明。石头是人类最早倚重的材料,也是早期交易的媒介。
小篆的“质”字:组合了两把“斤”和一枚海贝。
甲骨文的“斤”字:象形字,一把装有木柄的石锛。
甲骨文的“贝”字:某种在中国南方海岸地区取得的海贝的腹部形状。
中国古代的贝是来自远方地区的海产,人们拿来作为装饰品,是很珍贵的东西。所以发明“质”字时的创意,指出“两把石斧,可以交换一枚海贝”。石斧和海贝都是人们经常用来以物易物的东西。石斧为日常必需品,海贝为珍贵罕见的物资。远古人类非常依赖石头这项资源,所以从旧石器时代起,就有专门的石器制造场。但石头本身有重大的缺点:一是笨重,不方便大量携带;二是打造费时,尤其是细小对象,更要加倍用心;三是细长的石器物容易被折断;四是大多石材看起来朴素无纹,不美观。所以一旦有了更理想的材料可以取代石头,除了那些价格低廉又笨重的生产工具到青铜器时代仍在使用,石头制的器物几乎被人们遗弃了。
何谓石器时代? 简而言之,石器时代就是以石头为原料制作工具的时代。大约开始于二三百万年前。各地区进度不一致。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
使用直接打击的方式所制造出来的石器,具有“锋刃”,或者可使用间接打击的方法,制造更精致的器具。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也会使用骨器(用骨头制作的器具)。
北京人遗址:遗址的十三层以上约在70万至20万年前,十三层以下则时代更早。房山周口店,1918年以来几次发现遗物,由加拿大人步达生(Davidson Black)命名,属于直立人。1929年,裴文中发现完整的头骨五个,但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遗失。脑量1043毫升。出土文物为:石制品、灰烬、烧骨、砍伐器、刮削器、尖锥、石砧。死亡率高。
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人遗址顶部山洞,距今约1.8万年,出土有石器、骨角器、多件穿孔饰物。从出土文物来看,山顶洞人已有爱美观念,且当时已有两面对钻穿孔的技术。此遗址为迄今发现的最早墓葬,人骨上还撒有赤铁矿粉末,据推测,可能是基于信仰的原因。另发现有骨针残长8.2厘米,可能是利用植物纤维来缝制衣物(在另一处4万~2万年前的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发现三根完整的骨针。象门齿,长7.74厘米,孔径0.16厘米;长6.9厘米,孔径0.07厘米;动物骨,长6.58厘米,孔径0.21厘米)。在该遗址中也发现了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遗骨。
二、细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
形状细小的打击石器,使用间接手法(用另外一件石头作为凿子打击,以做出更精致的石器)打造,存在时间不长,有些地区跳过此一阶段。
三、新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的石器,形状比较规整,使用上也较为安全,效率更高。出土的砍伐工具有斧、锛、凿;农耕工具有铲、刀、镰、磨盘等;兵器有矛、镞、斧等;仪仗器有斧、杖、圭璋等;装饰物有珠、璜、佩、玦等。新石器时代的人已开始烧造陶器。新石器时代是开始进入农业时代的标志,大约1.2万年前在华南地区开始。后来可能因为气温急遽上升,南方地区的人分两路往华北内陆与东海岸发展农业,后来形成东西两个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