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酒吧凳子为什么那么高?人一辈子可以看多少书?玻璃和写作有什么关系?防弹背心和写作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看似与学术无关,但其实都会给论文写作带来不小的启示,书中将会为你一一解答。
从一而终式写作,三步提问法,马奇故事三原则,选题四象限,兰德标题法,WSPC结构……一本书涵盖36大概念干货,从分野、风格、阅读、视角、提问、文献、论证、结构、流动、故事10个角度透析论文;《罗生门》《费马大定理》等46部电影,带你在电影中掌握写作要领;《不必读书目》《常识》《反常识》等80余本精心选择的阅读材料,参考书单不用愁;25幅清华美院艺术家精心绘制漫画,精准还原学生与导师的日常;还有10类短篇写作、26个辩题和问题、48次实操动手机会……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你不再因为写不出论文而掉头发的书。
作者介绍
刘军强
现为中山大学教授(卷毛教授)。生于耕读之家,依次毕业于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哈佛大学;当过县长,做过院长(均为副职),因长相憨厚、衣着朴素,屡屡被人喊为师傅;久之心安理得,遂“好为人师”。
研究兴趣为社会保障、卫生政策与组织分析,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及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沙滩上的大厦:中国社会保险发展与治理的跟踪研究》。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入选中组部、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
热心写作课教学,主讲的《大学写作通识》为中山大学核心通识课,在652门公选课中评教排名第—(百分位:0.15%)。
部分摘录:
我们如此沉迷于故事,必定有其原因。故事有多重功能,首先是教育功能。从小到大,各种道德训诫总是以故事作为糖衣喂进我们的头脑。我们不听话的时候,爸妈总是拿别人的例子来教训我们,这是在讲故事。当我们灰头土脸的时候,有各种鸡汤和鸡血等着我们,这也是在讲故事。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种成功学的著作,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无不以精挑细选的各种故事为佐料,炖成满满的鸡汤。
其次,娱乐功能。大多数人对八卦津津乐道,段子更是老少咸宜,笑话、脱口秀永远有市场。八卦、段子、笑话都是故事的不同形态。电影、戏剧、小说是故事的不同载体。这种对故事的热爱跨越不同种族、阶层、社会形态。人类学家发现,非洲原始部落白天的谈话和现代办公室里非常相似,超过34%的谈话内容是批评、抱怨和冲突(critism, complaint and conflict)。晚上,谈话内容中高达81%是在讲故事。[293] 没有叙事结构的信息罗列很难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过分喜好故事这一特点,甚至被认为是人脑的一个程序性缺陷。[294]
再次,故事还塑造我们。故事塑造我们的认同感,让我们认同某个群体。广为流传的故事会促成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山西大槐树的起源传说激励无数中国人寻根问祖,以回答“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虽然真实情况另当别论。认同感会影响我们的行动。战争期间,激发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征兵。交战双方无不以故事为载体发动对内和对外的宣传,以推动整个战争机器全速运转。科学实验验证了故事对人的影响:
叙事激活了大脑。观看叙事化片段的人们比那些观看非叙事化片段的人们有着强烈得多的大脑活动……叙事将一群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如果给一群人讲一个同样的故事,并且采用强烈的叙事化结构,他们的大脑将显示出相似的活动模式。[295]
最后,故事为我们工作。过去是一个卖东西的年代,但现在以及未来可能是一个卖故事的年代。褚橙的成功跟褚时健传奇般跌宕的人生轨迹密不可分。每个风景名胜总有一些神仙鬼怪的故事。在现代经济中,人们不断地听故事、评估故事。最典型的莫过于投资圈,个个都是编故事的高手,以至于故事已经沦为忽悠。
英国广播公司拍了一部非常有趣的纪录片:《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296]超级富豪们不差钱,吃饭没有预算限制,然而他们并不是单纯的穷奢极欲,而是讲求体验。每道菜背后都得讲出一些“由头”和“说法”,否则那些富豪会觉得没意思。可以说,这些富豪实际上吃的是故事。
总之,故事服务人类几万年了。讲故事是人类跟其他动物的一大区别。我们通过讲故事可以构建跨时间、跨地区的合作网络。故事塑造了人类,塑造了信任和预期。甚至可以说,故事就是人性本身。
(三)故事的元素
1. 故事的构成与张力
故事有4C原则:因果关系、冲突、多样性和角色。[297] 一个故事要有角色、事件,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冲突:“一个故事的主角想要完成某个目标,但他不能达到那个目标”。[298]正如伊朗电影《小鞋子》,小男孩把妹妹的鞋子丢了,导致一系列冲突。所有情节都围绕着两个小孩子“丢鞋—找鞋—赢鞋”的线索。
生活平淡无奇,总想找点刺激。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直播吃蝙蝠”且观者甚多了。我曾经读到这么一句话:若她涉世未深,就带她看尽人间繁华;若她阅尽人间繁华,就带她旋转木马。这句话刻画了两个世界:一个平静、一个骚动,一个单纯、一个复杂,总之是缺啥补啥。我在美国租房子时,看到房东们贴出的广告经常有这样一句话:别当事妈(drama outside)。这两个词完美地说出了我们对故事的态度:看热闹不嫌事大,但别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句话,我们都愿做吃瓜群众。
这些戏剧元素是什么呢?戏剧性来自紧张元素,即张力。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俏皮的说法,这里面大部分都有或明或暗的张力。例如:“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我不停地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爱丽丝梦游仙境》);“我不担心机器像人一样思考,但很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提姆·库克)。这样的说法让我们或者莞尔一笑,或者低头沉思,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诀窍就是张力,大致有三类:冲突、对立和矛盾。分别如下:
“冲突”就是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各种力量或需求之间的碰撞。但是请注意,冲突无须是像战争或饥荒那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可以是夫妻吵架或某人一心想要睡觉却无法入眠这样的小事。“对比”通常是把两种特性截然相反的事物并排在一起:重与轻、多与少,积极与冷漠,等等。“矛盾”就是与听众的期望相背而行。[299]
《中国梵高》是一部选题一流的纪录片,里面充满着冲突、荒诞和救赎。在深圳大芬村,赵小勇是一个初中没上完的农民工,也是一个画了20年梵高的熟练画工。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是:“我几乎把梵高所有的作品都画过了。《鸢尾花》《向日葵》我都画了两万幅。直到现在,我画梵高的画从来不用草图,可以直接在画布上落笔。订单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差不多可以画10幅梵高的画。”最充满创造性的艺术,如今却以最机械的流水线方式批量生产:大芬村生产了100亿幅“世界名作”,顶峰时欧美国家70%的油画由中国生产,其中80%来自大芬村的“赵小勇”们。这部电影跟《至爱梵高》对比来看,肯定别有一番风味。另有一本学术著作《梵高订单:中国和现成品》,搭配来读就更有意思了。[300]
2. 故事的结构与类型
张力总要以有序的结构呈现出来,这就涉及故事的类型和结构。故事也有套路,乔伊概括了五种基本情节:起源故事、白手起家的故事、重生的故事、战胜怪兽的故事和探索的故事。[301] 这仅仅是故事类型的一种分类而已。凯普顿把故事分为三种:类型故事、主流故事和文学故事。[302] 麦基对故事进行了极为全面的界定和分析,他直截了当地归纳了若干种剧本、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模板。[303] 语言学中,学者们也归纳了故事的语法。[304]
每种类别的故事中,张力都以差异化的方式显现。限于篇幅,我们无法一一介绍。简单地说,故事就是两类主人公,一类好,一类坏;坏的给好的使绊子,两人有交锋,最后有人赢了。从《喜羊羊与灰太狼》到《水浒传》,大多数故事都是这个模式,只不过有一些变化而已。
坎贝尔通过探讨搜索世界上的神话传说,总结了故事的模板,写成《千面英雄》。《星球大战》的导演模仿这个套路大获成功,使得坎贝尔的这个模式大行其道。概括来说,故事模式是这样的:
·介绍认识英雄的世界
·出发探险的召唤或意外事件打乱了英雄的世界
·英雄可能忽略召唤或意外事件
·英雄跨越界线进入黑暗世界
·可能出现一名精神导师教导英雄
·英雄多次遭遇黑暗力量
·英雄面对心魔必须克服心魔才能继续前进
·一样护身符会协助英雄战斗
·最后一战开打
·英雄回到自己的世界
被誉为西方“金庸”的斯坦·李缔造的漫威世界也未免于这些套路。细想夺得全球冠军票房的电影《复仇者联盟》,和上文列示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你回想一下自己看过的其他电影、读过的小说,是不是也大都符合这个模式?例如,《肖申克的救赎》《黄金三镖客》《流浪地球》。场景、情节可能会有变化,但是结构确实是相对稳定的。稳定的结构反映的是有迹可循的认知模式。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神话意指心智,而心智借助世界精心制作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