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关系陷阱-电子书下载

励志成功 2022年7月14日

简介

在家庭、婚姻、工作、恋爱等所有的人际交往中,我们都会常常陷入身不由己的境地,这是因为人际关系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关系陷阱。
这些关系陷阱,让我们常常深陷于被动的境地,委曲求全,无法挣脱。
著名心理咨询师,深度解析人际关系中常见的34种陷阱,并提供78个心理处方,让我们学会洞穿他人的真实意图,守护自己的界限与底线,摆脱关系中的隐形伤害,真正掌控各种局面。

作者介绍

台湾知名心理学家。中原大学心理学临床组硕士,现任养心心理治疗所心理师、桃园特殊教育团队特约心理师。
在《今周刊》、《大人学》担任专栏作家。文章持续受到《商业周刊》、《Cheers快乐工作人》、《业务讲堂》……等媒体转载,也是大学院校常邀请的心理学专家。
部分摘录:
为什么总是妈妈接学校老师的电话?爸爸呢? “刻板印象”决定了你的责任,框架了你的反应,影响了你的关系。
松绑就应当从此刻开始。
她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后,急急忙忙地向公司告假,抓起钱包、手机、钥匙,火速拦截一辆出租车,赶到了学校。
是的,儿子又闯祸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是与同学起了冲突,儿子坚决不认错、不道歉。双方僵持不下,导师只好“请”家长到校处理。
她的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和心酸。
为什么总是“她”接到电话呢?孩子的爸,是的,另外一位家庭合伙人正在家中享受着空调,玩着在线游戏。
她的先生、孩子的父亲失业在家已经两年有余,有着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然而却没有人会在第一时间去联络父亲。最快被想到,然后必须亲上火线的,往往是含辛茹苦、怀胎十月的母亲(哪怕她身心俱疲)。
她这根蜡烛为了工作,为了家庭,持续两头燃烧。
何止没有自己,即使即将燃烧殆尽,也没有人放过她,而她,也无法放过自己,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我们的社会对于关系角色及随之而来的认知、责任和期待,有着相当僵化的思维和刻板的印象。
例如,母亲就应该如何,孩子就应该怎样,女人就应当如何,男人就必须怎样。
所以,母亲就应该为了孩子,无私奉献一切;孩子就应该听话,当一个乖宝宝;女人就应当温柔顺从,不然会没人要;男人就应该刚强,流泪会被人嘲笑。
有人际关系,就会有相对应的角色和称谓,而我们往往受限于关系里的角色和称谓,被教育、被期待、被暗示、被安排、被指使,例如必须做出哪些反应,应当有哪些行为和表现才是正确的。
而且这一切还必须是自动化反应,不管是我们要求别人,还是我们要求自己。
所以,现代“母亲”的命运就是分身乏术,身心俱疲,捉襟见肘。
即使现在已是标准的双薪家庭时代,但孩子一有状况,无论是学校老师、公公婆婆,甚至是娘家亲戚,他们第一个问候、追讨责任,甚至兴师问罪的,往往还是孩子的母亲,也就是女性。
即使孩子是两人共同所生,但鲜少有人会主动并且立即意识到男性,也就是父亲的角色。除非是对于性别意识有特别关注的人,多数人还是被性别刻板印象牵着鼻子走,那是内化到骨子里的价值观,进而带出所有的行为反应。
进入21世纪,摊开来看,性别角色定位也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女性肩头上的负担加剧了,也让男性继续待在并且困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位置──跟孩子不亲近,跟孩子很疏离,他只是赚钱的工具,名副其实的提款机。
这些状况长期存在,日积月累,也严重影响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
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尔娜·多娜丝(Orna Donath),同时也是《后悔当妈妈》的作者,在她的书中提到,必须让女性从“母亲的功能性”中挣脱出来,必须让她们被视为独立的个体。女性不要再因为别人的人生,模糊了自己的人生焦点或失去自我。
让她们痛苦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母亲”这个身份,以及随之而来,被加诸的各种道德枷锁和无限上纲的责任。
◎ 父亲与母亲对孩子来说,都很重要,只是位置不同 我一直很欣赏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提到的一个概念,即“保护和支持的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它可以用来解释母亲,也可以用来解释父亲。父亲和母亲,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
我认为,一位父亲,所能提供和扮演的最好角色,就是能够在外围保护、支持妻子和孩子。当妻子与孩子彼此之间过分黏腻时,他有能力,也有意愿将两个人分开来,各自独立。
这个保护与支持是心理上的,而非传统上的认知:父亲只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已。
此外,刻板印象也让许多父母各自所擅长的能力无法发挥,也对父母的种种行为更为限制。
擅长的,不能做,因为会被取笑;不擅长的,你必须继续做,因为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爸爸就该是“那个”样子,妈妈就该是“这个”样子,所以很努力地挑起担子,希望能称职,但是完全不称心,以至于到了最后,也难以称职。
即使拥有自觉,想要抗争和改变,也往往事倍功半,徒劳而返,因为外界排山倒海而来的指责和批评,如同滚滚洪水袭来。
在如今的社会里,不是好母亲,比起不是好妻子更加失职,更是一件大事。
轻则招致闲言碎语,重则被谩骂与攻讦,只要孩子出了一丁点儿事,就是“你”没有教好。
不管是你太严格,还是你太放纵,或是你太疏忽。
怎么做,都不行,都有人嫌;怎么做,都不对——应该说,都不“够”对。
◎ 现代母职角色的矛盾困境,有谁看见,有谁怜 在过去大家庭的时代,出入都有亲戚和邻居互相照看,孩子无须随侍在后。
社会结构和环境变迁极快,很多女性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受过高等教育,在学校就有优秀杰出的表现,进入社会,进了职场,更是能够发光发热。
但是进入婚姻、家庭之后的角色认知、责任和期待,无论是作为一位妻子,还是作为一位母亲,都没有相对应的改变、调整和松绑。
甚至,连想要多请几次假都要被刁难,差别只是明着来,还是暗着来。
这更彰显了作为一位母亲的负担及无力感。
明明是男女同工同酬,却仿佛挂名般存在。看起来好看,却难用得很,甚至不能用。除非你有应对方案,要不然就很难承受这些不公平。
▶ 临床心理师的处方笺——
一起解放现代母亲的困境,从现在开始,由你、我做起。
1.妈妈互助团体
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妇女组织了读书会。
她们订出一个时间,选定一本书籍,学习并交流有关育儿、教养的最新知识,以及分享心得。
这不只是知识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这个具体成形的团体能够发挥出超越孤军奋战的效益和价值。
一个人阅读很容易纸上谈兵,但是一群人讨论,有更多实际案例可以作为参考或借鉴,并且互相加油,互相打气。
我们不仅要颜如玉,还需要有温度的情绪支持、反馈和鼓励。
2.释出亲职功能
你不是全能的,更无须万能。
我们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教养,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所以有时候看到丈夫照顾孩子时的粗手粗脚,或者粗枝大叶,往往会心生焦虑,看不下去,立刻拦过来,深怕孩子受一点儿伤、身上多一处瘀青。
身为女性,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局限。我们身边的人虽然有待训练,但他是一块璞玉,只要多加练习,就会是你的神队友、好伴侣。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留给孩子与父亲亲近、深化彼此关系的最佳时机。
松绑,由此刻开始。
让我们重新定义母职:让每一位母亲都能保有自己,在家庭里游刃有余。
为什么不敢结束痛苦的婚姻 锻炼“社交自我效能”,让自己有能力结束痛苦的关系。
从情窦初开的少年时代一直到完成学业、进入职场的成年时期,爱情是每个人一生关注的焦点。
对于多数人来说,幸福总是难以持久,所以许多人为情所困,更有许多人为了爱,夜不成眠。
在痛苦的关系里,过了一天又一天,低潮难熬的滋味,如同苦海无际无边。
然而,有些人却能壮士断腕,“主动”选择离开;有些人则会一忍再忍,即使每天都不愉快,或者一个不小心就会“擦枪走火”,陷入攻防战。长期郁郁寡欢,即使濒临抑郁症发作的边缘,仍旧无法离开一段食之无味,甚至有害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常见的姐妹淘下午茶或者心理咨询室里,永远能听到对感情议题的抱怨。
“太过分了!你知道吗?我老公为了证明他跟第三者断了奸情,竟然带着我到他们同居的地方,检查小三的内衣是不是已经扔干净;还跟我说天下男人都一个样,他只不过是在外头‘快活’了八个月,这不就回来了吗?”
咨询者一边回顾夫妻之间的对话,一边气得牙齿直打战。
不过,咨询者并不打算结束这段关系,尽管羞辱、委屈、愤怒以及不满排山倒海一般,侵蚀着她的情绪,啃噬着她的自尊。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