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文学批评入门-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2年前 (2022-07-13) 151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文学批评入门》教材相关课程为“文学批评”,供高等院校中文系学生使用,亦适合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本教材的重点不在批评理论的全面介绍,而在于引导学生将批评理论运用于实践中。教材一方面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并借助课后练习逐步提高学生撰写评论的能力;另一方面亦结合案例,对文学批评基本原理本身展开探讨,可用作西方文论等课程的辅助读物。

作者介绍

汤拥华,湖南常德人,1976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学理论,兼及文学批评。目前学术兴趣主要在英美文论,尤其关注实用主义关联域中的美国当代文论与批评,对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生成问题亦有所致力。

部分摘录:
为什么需要批评 虽然是“入门”的课程,我们不必假设本书读者对文学批评一无所知。事实上,小学、中学时的语文课一直在教我们怎样做文学批评。拿到一首诗,比方李白的《静夜思》,老师不会只让我们吟诵,还会要求我们注意李白是什么时代的人,一生有何种经历,他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性格特征以及他作品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然后一句一句疏通诗意,再归纳中心思想、分析修辞手法等等,最后还会对这首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做一个总体的评价,这就是文学批评。我们会发现,虽然大学期间的文学批评要比这复杂得多,但是中小学所建立起来的模式非常顽固,它构成了我们对文学批评这件事的基本想象。很多时候我们要利用这一想象,但有时又要尽力抵御它,这个以后慢慢讨论。
首先要打破一种刻板的印象:作家创作出文学作品来就是给人读的,偏偏有一些人不肯老老实实读,喜欢品头论足,于是额外多出文学批评这么个行当。我们要说的是,每个作家在从事创作时都必须立足于特定的文学传统,这个文学传统就同时包含着作品和评论。今天一个年轻的中国作家可以不看鲁迅的作品,但他不可能完全避开由鲁迅作品所引发的讨论,这些讨论不仅针对鲁迅本人,还关系着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现代、什么是个体、什么是民族等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他可以充耳不闻,但充耳不闻本身就是一种答问的方式。一个文学对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不管它是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还是一个事件(社团成立之类),都是形象和观念的结合体,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创作和批评的结合体。假如鲁迅从来没有被批评过,假如对鲁迅的这些批评从来没有影响到现代中国人的文学观念,那么我们拿到一部鲁迅作品的感受肯定与现在不同。哪怕一部作品刚刚来到世界,批评也早已为她准备好了贴身的衣物。这些衣物合身与否是另外一个问题,但谁会等小孩子生下来之后再去纺纱织布呢?
专业的文学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可或缺,文学批评却是文学活动内在的组成部分,文学作品的生产、阐释、评价、传播以及再生产,构成文学活动的整体。狭义的文学批评是文学研究者针对某一文学现象(主要是作家作品)撰写解释、分析与评价性文章,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有更为多样的形式,甚至可以是口头上的,如朋友交谈、沙龙讨论(如著名的“奥普拉读书会”)、课堂教学等。现在流行的豆瓣书评、网络日志等,也都是文学批评不错的载体。事实上,关注文学的人会注意到,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几乎无处不在,有时是独白,有时是争辩,有时可能只是朋友圈里一两百字的短评,有时可能是课堂上一段旁逸斜出的发挥,它们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的。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所言不虚:
谈论文学确实像文学创作和阅读一样也是自然而然的。文学体验乃是共有的——它要求通过论述被人分享。在任何发达的文化中,评论我们所读,重视他人之说,这一强烈的欲望,如同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发现了一种似乎是本能的愉悦,它不仅存在于阅读激起的情感,而且存在于读后感的互相交流;存在于理解为何我们会感同身受的努力,存在于感情测试——以他人告知我们的阅读反应来测试我们自己的感情;存在于对我们现有感受之外的可能有的感受的发现。而论述导致辩证性对话:我们的观察、他人的观察,我们的反应、他人的反应,我们的通则、他人的公式,互不服膺。这种活动本身妙趣横生,为我们的个人体验增添兴味和乐趣。[1]
有关文学批评的意义,不能说得比这更动人了。但是,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做“读后感的互相交流”,而是一本正经的专业分析,事情又好像没那么“自然而然”。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辩护的不是随机的、自发的对文学的谈论,而是作为专业甚至是事业的文学批评。此处我们就批评的功能交流两点想法,有些老生常谈,但这也不要紧。
其一,引导读者阅读。
一部作品写出来,大家去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有个特别的职业叫做批评家?让别人来告诉我们怎样理解作品,是否有受骗上当的风险?我们又何必一定要读自己读不懂的作品以至于盲从那些故作高深的评论?另外,有些作品我们自己已经判定它好或者不好,偏偏有些专家、权威来发表他们的意见,为什么要听取他们的意见?难道在文学阅读中也要分出高低贵贱不成?
老实说,是,文学批评就有这么一点“精英主义”,完全不想指导别人怎么理解和评价作品的人,恐怕不会费力去写一篇文学批评。大诗人、文学批评家T·S·艾略特是毫不含糊的“精英主义者”,在他看来,普遍原则比所谓“内心的呼声”更重要,批评的任务就是解说艺术作品,纠正读者的鉴赏能力。[2]这种表述可能过于强硬,但如果没有类似想法,现代意义上的文艺批评也就很难形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十八世纪英国知识界有关“趣味”的讨论)。相比一般读者来说,写文学评论的人必须更较真,一篇评论写出来,未必就是要“强迫”读者以与评论相同的观点去理解作品,因为批评家是导游而非警察,但他毕竟希望有所引导。而从游客这方面来说,有了好的导游的介绍,风景便带上了故事,游客面对风景便有了审美的框架,会知道该看什么,用什么眼光看,从哪里看起,从何时看起,原本一览无余的景物会生出层次与深度(正如中国山水画中的高远、深远、平远),这才是对风景的欣赏,好的批评正是要起这个作用。有时我们拿到一些艰深的文学作品,未免望洋兴叹,看了好的批评文章之后便茅塞顿开,这其实是极为常见的体验。有些评论确实让人胃口尽倒,正如有些导游让人游兴尽失,但这并不能否认这类工作本身的价值。
有些人读书太过信赖自己的趣味,殊不知在面对复杂对象时,趣味本身有一个调整的过程,未必总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艺术史大家恩斯特·贡布里希的体会是:“在艺术中,强行灌输思想是完全可能的;一个人只要努力,他就必定会使自己喜欢从前不中意的东西。”[3]正因为如此,批评家才会觉得自己英雄有用武之地,普通读者也才额外多出一份戒心。不过,灌输思想即便可能,也并不容易。有些读者本身有很好的文学感觉,却无法说出作品的好处,或者一说出来就卑之无甚高论,这是因为有感受力是一回事,能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他人是另一回事,后者离不开讲道理的艺术。我们之所以学习文学批评,不仅仅是为了做判断,更是为了学习如何论证判断,也就是如何为判断讲道理。虽然喜欢讲道理的人未必就更深刻,但感性和理性的协同作用是我们深度接近一个对象时的自然状态。当我们经过一番努力,真的能够把道理说通时(至少自认为如此),会感觉自身与特定的作者、作家以及某一文学传统有了更深的联系。那些曾经认真评论过某一作家作品并悟出了一番道理的人,往往会更为从容地对待其他读者的看法,不会动辄以“趣味无争辩”为由中止讨论。不仅仅是自说自话,更要观察别人的反应,倾听别人的道理,审视这道理是否与真实的阅读感受互为表里,然后反省自己对作品的接受方式是否得当——这就是文学批评所倡导的深度阅读。
学院派批评希望成为这样的深度阅读。虽然并不是每一篇文学评论都要写得像论文(对初学者尤其不需要如此),但是文章要写出深度和力度(所谓理论性),不能只是给文学作品贴一个“质检标签”,还要有一定的“问题意识”,比方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关注这篇作品,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的核心关切是什么,这种关切能否产生理论和实践的效应,对探讨文学的基本问题(文学的本质、特征、功能,等等)是否有启发,对了解某一时期、某一类型的文学的整体状况是否有帮助,如此等等。这些问题不能是虚张声势甚至装腔作势,而应来自于批评者比较持久的思考。有些批评者特别关心文学的真实性,有些则特别重视文学中的伦理,还有些人特别关心语言,有了这些特定的关切,就会注意搜集与研究相关的材料,并不断加强理论上的准备。一旦遇到与其关切相契合的作品,便会兴奋异常,不仅能够入乎其内,洞察各个细节;还能出乎其外,引发精彩议论。文学批评就是在具体作品与抽象观念之间摆动,一方面,观念引导批评过程的展开,作品细节在核心问题的引导下不断发出光彩,并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结构;另一方面,对具体作品的理解使既有观念得到丰富、调整和修正,获得新的内涵与活力。
不管今天的文化生态如何“平面化”,保持这样一种深度阅读,对文学事业有利无害。普通大众总是遵循流行观念的指引来阅读文学,社会就是一个大的观念系统,各种各样的概念、问题和道理轮转不停,大众不仅消费文学,也消费这些概念、问题和道理。任何文学作品要想被社会所接纳,就要充分观念化,以便在社会这个大的观念网络中获得定位,从而获得其符号价值。在日常言谈中,我们有可能用某个说法打发掉《阿Q正传》或者《红楼梦》,而无法照顾到它们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媒体则总是热衷于及时、醒目地给一部作品贴上标签。但是,要保持和彰显文学作品的丰富性、独特性,我们还需要更具辩证力量的批评,一方面充分发掘文学形象的观念价值,另一方面又能够让文学形象“如其自身”地存在,而非被观念简化和代替。
我们后面会讨论到所谓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简单地说,文学的内部研究强调文学作品自成一个世界,外部研究则把文学作品视为文化世界的一个环节。两者一个封闭一个开放,构成一组矛盾。既然是矛盾,就要既对立又统一。好的文学批评家应该既对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种种观念、思想的潜能有着敏锐的察知,又自觉维护文学之为文学的特殊逻辑。把文学作品简化为哲学观、政治观的例证,或者视为自我封闭、拒绝阐释的象牙塔,都会损害文学批评这样一种充满辩证张力的活动。文学批评同时服务于那些试图仅仅生活在文学中的人和那些自认为没有文学也能生活的人,使他们意识到文学与现实生活并非截然两分,而是互相渗透。文学批评直面文学的在场所激化的感性与理性、个性与共性、虚构与真实、审美与功利等诸种矛盾,并致力于揭示这些矛盾如何使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生气弥满,精彩纷呈。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