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讲述了公元581年到公元907年间,大隋和大唐两大王朝的辉煌历史。 全书从隋文帝杨坚开始写起,再写唐朝,从唐高祖李渊和杨氏家族的恩怨、夺取江山的创业史、武则天的人生历程剖析、到马嵬坡之变的惊天内幕,再到李唐皇族逃离长安、直到梁代唐兴,事无巨细的展现精彩纷呈的大唐盛世。 本书突破了就事论史、断章取义的历史割裂观,以历史事件为主脉络,辅以丰富的历史细节描述、人物形象刻画,借助历史观分析,用缜密的逻辑还原隋唐的精彩历史。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壹》 本册是大唐历史的序章,讲述了与唐朝紧密相连的隋朝历史,隋文帝杨坚建立大隋王朝的艰辛,隋炀帝杨广的守成与改革、李渊的初出茅庐。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贰》 本册讲述了唐高祖李渊的创业之路以及玄武门惊天之变。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叁》 本册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以及千古女帝武则天的历史风云。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肆》 本册讲述了晚年武则天的帝王大局观、女人干政时代的终结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登场。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伍》 本册讲述了安史之乱以及李隆基之后的四位李唐皇帝历史事件。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陆》 本册讲述了大唐最后十位皇帝的执政历史。
作者介绍
九皋寒叟,中国人民大学硕士,青年历史作家,致力于隋唐史研究。天涯高人气作者
部分摘录:
隋开皇元年(581),杨坚登基称帝;隋仁寿四年(604),杨坚驾鹤西去——短短的二十四年时间,杨坚统一中原,在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客观地说,杨坚的政治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事实,碍于本书的篇幅限制,无法面面俱到,只能挑选最重要,尤其是和后世紧密关联的事件来说。比如中央集权、行政改革、经济改革、灭南陈、开皇律法。
先说说中央集权吧。
北周王朝的官职设置沿用了《周礼》古制,融合了天地时令,崇尚原始自然的风格,最终设置了周礼六官。当然,这么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北周的统治者是鲜卑人,汉族的地主阶层是他们极力拉拢的对象,《周礼》这样的经典正好拿来引起他们精神上的民族共鸣。
天官府:首领叫大冢宰,职责定位有点模糊。比如说大冢宰除了参与政务的决策之外,还管着宗室成员的教育、宫廷医疗保健、宫廷警卫以及全国的财政收支。还有,给文武百官发工资的事儿,也归天官府来管。
宇文护执政的时候,天官府凌驾于其他五官府之上,大冢宰就是朝廷的首席宰相(国务院总理)。宇文护驾崩之后,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收回了部分相权,天官府和其他五官府并行,不再享受特权。
杨坚执政之后,大冢宰又成了北周的首席宰相,这也就罢了,杨坚站稳脚跟之后,自封为北周的大丞相,直接把自己定位成了当朝的周公。总而言之,朝堂的官职制度,完全看执政官员的地位和心情。
地官府:首领叫大司徒,主管土地、户籍、赋役等事务。
春官府:首领叫大宗伯,主管礼仪、祭祀、历法、乐舞等事务。
夏官府:首领叫大司马,主管军政、军备、宿卫等事务。
秋官府:首领叫大司寇,主管刑法和狱讼、少数民族、大国外交等事务。
冬官府:首领叫大司空,主管工程事务。
杨坚是北周朝廷的资深“玩家”,深知朝廷制度的弊端。别的不说,他为什么能够夺权做了皇帝?还不是因为权力没有制度的牵制,可以为所欲为。
再者说,周礼六官的名字虽然很好听,可权责划分不是很清楚。打个比方,天官府有户部,又有内务府,还有禁卫军总管的职能,大冢宰又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实际事务的执行者,根本就是运动员和裁判员兼之的角色嘛。
没有权力的牵制,想要干点无法无天的事儿,还不是易如反掌?咱大隋朝不搞这套虚的,六官制度必须得改,尤其是首席宰相什么的,通通取消,以后不可能再设这样的岗位。这样吧,将周礼六官改为“五省六部制”。
内侍省:专门管理皇宫大内的事务,首领叫内侍监,官居从三品,皇帝的大管家。内侍省一般由贴身宦官,或者御用文人掌管。总而言之,宫廷之内你们说了算,宫廷之外,你们闭上嘴巴,不可谰言。
秘书省:掌管朝廷的书籍和历法,首领为秘书监,官居从三品。
这两个部门,基本上不参与任何政务,真正有影响力的,是以下三个:
内史省(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中央的政令,既然能替皇帝起草诏书,自然有政策的影响力,首领叫内史令,官居正三品。
门下省:负责政事的审议和监督,首领叫纳言(两个编制),官居正三品。
尚书省:负责执行朝廷的政令,首领叫尚书令,官居正二品,还有两个副手,分别是左、右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主管中央政府的具体事务,首领都是正三品的级别。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
民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
礼部尚书: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
兵部尚书: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兵籍、军械等。
刑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
工部尚书: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经过杨坚的一番折腾,纳言、内史令、尚书令、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瓜分了首席宰相的权力,这五位大佬互相分工,互相牵制,看起来好像都有政治地位和话语权,可干起活来,却都没有地位和话语权。
这,就是中央集权的精髓所在。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尚书令的级别是正二品,就算是尚书左、右仆射,也是从二品的级别,比纳言和内史令的级别还要高。杨坚为何要这样设置,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历史遗留问题,也许是杨坚有自己的考虑。
不过,咱们可以稍微猜测一下:隋朝的“三省六部”沿袭了汉、魏的制度,可毕竟是开创性尝试。新的东西,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古往今来都一样。
站在杨坚的角度,尚书省和六部都是干活的部门,地位肯定最重要,门下省和中书省嘛,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杨坚还没有办法去评估,尤其是杨坚想要大搞中央集权,更不可能给内史省太大的决策权力,因此才设定了这样的级别。
为了保险起见,杨坚在执政的二十四年中,并没有任命过尚书令,至于尚书省的工作,由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去完成,大家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客观地说,“三省六部”制的诞生,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原因很好理解,如果杨坚没有经历过北周高层的动乱,或者经历了北周的动乱,没有思考过权力体系的构建,三权分立的事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
从这一点来说,杨坚对后世的中央集权统治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说好的中央集权,不能就在长安城搞搞,地方官员也得动起来吧。想想看,如果大隋王朝有数千个地方政府,皇帝如何去管理?连管都管不到,还算哪门子中央集权?啥也别说了,地方的蛋糕也得动。
隋开皇九年(589),隋军渡江灭陈,基本上完成统一,行政合并的事儿提上了议程。当时,全国一共有二百四十一个州,六百八十个郡,一千五百二十四个县。也就是说,一个州下辖两三个郡,一个郡下辖两三个县,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州、郡太多,地方政府管理半径太小。
杨坚发话了,直接裁撤吧。一部分郡改为州,一部分郡直接撤销,只保留州和县两级行政体系。这样一来,郡级政府的公务员数量急剧下降,中央政府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郡的编制被撤,县级政府自然也得跟着动。改革的原则很简单:人口少的县直接合并到人口多的县,相邻的小县直接合并,至于县级政府的从业人员,对不起,你们另谋他路吧,朕管不了了。
就这样,朝廷又省了一笔支出,难怪隋朝的财富呈指数级增长啊。
客观地说,杨坚想要推行改革,却担心下面会爆发群体事件,因此始终控制着改革的节奏。隋仁寿四年(604),全国一共有二百九十七个州,一千三百二十八个县,这便是他的改革成果。
如何对官员进行管理呢?
北周以前,州刺史、郡太守、县令就是土皇帝。比如县令大人,如果要给自己找个县丞,不用通过中央政府的任命,托人在当地找个熟人,就可以直接上岗干活。这样一来,中央政府没法管理县丞和县丞以下官员的考核、升迁,自然也没办法约束他们的政绩,这还算什么中央集权?
于是,杨坚发话了:从前的咱就不管了,以后所有的官员,只要有品级的,一律由朝廷任命,什么刺史、县令,全都靠边站,跟着朝廷的精神走。
不仅如此,所有的州刺史,以及重要的佐官,每年都要到长安城述职,接受皇帝或者吏部大佬们的面试,只有政绩良好的人,才有可能继续回去做官。还有,如果刺史、县令的任期达到三年,佐官的任期达到四年,一律调换到其他的地方,什么百姓的请愿书,什么留任,一律不答应。
杨坚就是想针对豪门望族,你们不是想做地头蛇吗,允许你嚣张三年,时间一到,要么到别的地盘混饭吃,要么辞官归家。什么叫中央集权?由中央政府执掌地方官员的命运,才叫集权。
还有呢?
某某县令,你家中是不是有父母,还有15岁以上的男丁?对不起,如果你去洛阳为官,他们不能跟着你去,不过老婆和小妾可以同去,免得你在外面寻花问柳,破坏家庭的和谐。杨坚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执行这个政策。
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你就算有权势,家人也不可能跟着你沾光,想造反闹事,先考虑一下家人吧。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都不用下旨,老家的县令就会先控制你的家人,逼迫你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