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冷战的终结:1985-1991-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13) 171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2015年英国《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1991年12月26日,锤子镰刀旗最后一次在克里姆林宫上方降下。然而,就在六年前,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并任命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为外交部长,冷战似乎会在世界政治中永远存在。在冷战结束之前,西方和苏联的政治家们均没有预见到,两个超级大国经过数十年在安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各领域的斗争,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结束对峙。同样不可预知的是,苏联政治领导层会实施巨大的内部变革,以及核战末日的威胁会和平地消失。
借助开创性的档案研究,罗伯特•瑟维斯对冷战最后几年扣人心强的调查明确了罗纳德•里根、戈尔巴乔夫、乔治•舒尔茨和谢瓦尔德纳泽之间的非凡关系,他们在那个全世界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找到了合作的方法。《冷战的终结》展示出一小圈子运筹帷幄的政客是如何坚定地在他们任期内结束冷战,不可逆地改变全球政治图景。
冷战的结局已广为人知,并且被像点彩派画家那样细致地讲述出来……一部令人钦佩地客观记录,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陈年秘密的概要。——《华尔街日报》
《冷战的终结》是一部对苏联帝国最后岁月的厚重的新研究……英国历史学家罗伯特•瑟维斯细查了最新公开的政治局会议记录、近期才可见的被出版的日记,以及详细的谈判记录。——《波士顿环球报》
《冷战的终结:1985—1991》详细、权威且有启发性地记录了那场长达四十多年、定义了世界政治的竞争的结束过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冷战的终结:1985—1991》提醒我们,鹰派对里根对苏外交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而且终究是不准确的……瑟维斯给读者们提供了一份关于苏联解体前几年会议和讨论的全面记录。——《华盛顿邮报》
瑟维斯使用了关于冷战结束的大量文献,增添了新近可得的档案资料,并将它们融合成一部关于“华盛顿和莫斯科如何将不可能的和平变为现实”的厚重历史……为了涵盖如此多的内容,瑟维斯的写作非常紧凑,即便是这样一本大部头:因此,与其说本书的每一段文字,不如说是每一句都饱含深意。——《外交事务》
年度最佳非虚构图书……一次对塑造世界的大事件的严肃而迷人的探索,无可挑剔。——贾斯汀•韦伯(Justin Webb),英国《泰晤士报》
权威、学术造诣高……《冷战的终结》正确回答了所有重大问题。这个世界很幸运,那些领导人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半个世纪的噩梦,读者们感激罗伯特•瑟维斯清楚解释了这如何和为何发生。——《克莱蒙特书评》
罗伯特•瑟维斯的著作是一项伟大的调查性成就……在细节上,这本书不可能被超越……——《图书论坛》
一次引人入胜的阅读。——英国《电讯报》
一部史料丰富、组织严密的著作。——玛丽•杰耶夫斯基(Mary Dejevsky),《独立报》
一部关于人物和思想的大师级编年史……1991年12月苏联和冷战一同终结。写过列宁、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著名传记作者写出了一部关于这一令人意想不到的终结如何和为何发生的绝佳著作。——弗拉基米尔•蒂斯默内亚努(Vladimir Tismaneanu),《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
引人入胜,史料的运用令人敬佩,本书注定会成为冷战历史著作中的经典。——《国际事务》
本书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给人极佳的阅读体验。篇幅很长但不会让人感觉疲倦,是一本内容紧凑、没有一句废话的好书。——《BBC历史杂志》
瑟维斯以其关于列宁、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内容翔实的传记而为人所知,因此,在这段复杂的历史中,他把对结束冷战起了关键作用的“四巨头”写得如此立体鲜活,也就不足为怪了。——《星期日电讯报》
一部记录现代史转折点的权威著作,其学术上的严谨性让它无可挑剔。——谢拉德•考珀-科尔斯(Sherard Cowper-Coles),《旁观者》
细节翔实、清晰……他的优势在于挑战了西方的冷战必胜信念所依据的陈词滥调和神话迷思……瑟维斯提出了具有权威性、更细致的观点。——维克托•塞巴斯蒂安(Victor Sebestyen),《星期日泰晤士报》

作者介绍

罗伯特•瑟维斯(Robert Service)是英国历史学家、学者和作家,对苏联历史,尤其是从十月革命到斯大林逝世时期,著述颇丰。瑟维斯著有十二部专著,包括《间谍与人民委员》(Spies and Commissars);享有盛誉的《列宁传》(Lenin: A Biography)《斯大林传》(Stalin: A Biography)和《同志:世界共产主义史》(Comrades: A History of World Communism)。他目前是英国牛津大学俄国史教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部分摘录:
苏联的军事信条是苏联可以在一场核战争中打败美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没什么秘密可言。总参谋长尼古拉·奥加尔科夫(Nikolai Ogarkov)在他的一本小册子中写道:
苏联军事战略的出发点是如果苏联不得不打一场核大战,那么苏联人民及其武装力量需要为应对最严峻且持久的磨难做充分的准备。苏联及其兄弟般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相较于帝国主义国家,拥有明显的优势:既定的正义目标,以及社会和国家制度的先进性。这些为它们赢得胜利创造了客观的可能性。[1]
作为华约的领导者,苏联极力倡导共产主义,宣称它的传播是势不可挡的。对于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接受其领导地位的盟国,以及参与“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势力和党派,苏联均提供援助。它将美国描述为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是军国主义的和帝国主义的。与此同时,它声称自身恪守和平承诺,认为苏联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强能够降低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但是奥加尔科夫强调,如果将要爆发这样一场战争,那么苏联有能力成为胜利的一方。
尽管在公共视野中,他赞同打一场能取得成功的战役的理念,并为“有限的”核冲突做准备,但是在私底下,他摒弃了所有这些在他看来不切实际的想法。他认为苏联别无选择,只能做好与美国全面开战的准备。他的副手谢尔盖·阿赫罗梅耶夫(Sergei Akhromeev)则不这样认为,他希望按局部冲突的程度备战——他研究了莫斯科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使用SS-20导弹。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Dmitri Ustinov),在斯大林时期任苏联武器装备人民委员(People’s Commissar of Armaments),开始对他人的反对意见越来越不耐烦。因此可以理解,他更喜欢与阿赫罗梅耶夫而不是奥加尔科夫探讨战略问题。[2]虽然阿赫罗梅耶夫会将谈话内容告知奥加尔科夫,但是奥加尔科夫和乌斯季诺夫之间的关系依然剑拔弩张。[3]
奥加尔科夫和阿赫罗梅耶夫均认同任何形式的核战争都将是灾难性的这一理念。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曾力劝苏联领导人用更坚决、更严厉的方式与美国人打交道。他呼吁莫斯科做好准备,对美国进行先发制人的直接攻击。总参谋部驳回了他的提议,主要考虑到核辐射将给他的小岛带来毁灭性的生态后果。因此,卡斯特罗才不情愿地安静了下来。[4]然而,奥加尔科夫和乌斯季诺夫的关系却持续恶化,1984年9月,乌斯季诺夫提请政治局让奥加尔科夫退休,并提拔阿赫罗梅耶夫为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立即做出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基本决策。苏联军事技术人员当时正在设计“死手系统”(Dead Hand system),这一系统将在美国准备开战并消灭掉苏联政治和军事领导人的情况下,自动发射苏联的洲际导弹。感觉探测器将对光、地震运动和辐射做出反应。当奥列格·巴克拉诺夫(Oleg Baklanov)在苏共中央国防部批准这一项目时,阿赫罗梅耶夫介入进来并推翻了它:他认为消除人在军事指挥上的主观性,将整片国土和全世界暴露于可能因电子装置失灵而爆发战争的危险之下,是十分恐怖的。因此,“死手系统”触发机制“从来没有完全实现”。[5]
20世纪80年代早期,北约基于华约可能在欧洲“部署至少90个师”,其中包括13000辆坦克(以T-64s 和 T-62s为主)的假想进行战略规划。[6]这给了苏联及其盟国巨大的数量优势,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伯纳德·罗杰斯(Bernard Rogers)私下承认,他的部队只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使用常规武器进行成功的防御。[7]在与华约开战的情况下,北约军队的军火弹药只能够维持30天。为了弥补缺口,人们设想新的补给可以从美国12家大的军需品工厂订购,但是罗杰斯意识到,它们从生产到运输都将耗费时间。[8]美苏军方都有指挥官认识到正在实施的方案的不可实践性。没有人去考虑在遭受战争破坏的国土上进行物资、人力运输的困难,难民将无处不在,多雪的冬季、潮湿泥泞的春秋两季都会让高速运输成为不可能。[9]在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下,让局面更糟糕的往往是在发动战争之前,北约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来与其成员国协商。
计划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大批东方军备在质量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军备,数量无法决定一切,西德国防部有关这一方面的秘密报告在1983年为众人所知。[10]北约的技术情报旨在评估武器的设计和能力,计算军队数量和对它们在各区域的调遣进行追踪。可以理解,最高指挥部都希望避免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但问题是,苏联总书记可能会自己一时心血来潮或者被他人说服——发动一次突然攻击。尽管华约的军事装备情况已经被揭露了很多,但即便是西德的报告,也低估了处于战备状态中的苏联军队的劣势。回到苏联本土,正如总参谋部无奈地了解到的那样,它的很大一部分要塞都缺乏基本的必要装备。虽然大量资金已拨付用于增强武装力量,但对于达到打赢当代常规战争的要求而言,资金永远是不够用的。这些军事指挥官还透露出他们没有足够数量的训练有素的士兵。[11]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将迅速地转为依靠各自的核武器。北约是这样做的,华约同样如此。西德将领利奥波德·夏卢帕(Leopold Chalupa)直截了当地说:西方国家在常规军事力量的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不具备生物武器,因而在军队指挥方面,就必然需要部署处于美国控制之下的导弹。[12]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苏均在欧洲部署了中程火箭,以这样一种危险的方式实现并稳定了军事力量上的均势。苏联通过部署它的SS-20导弹开启了这一进程。即使被置于苏联领土之上,它们也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到达西欧。作为回应,美国人说服他们的盟友接受潘兴-2导弹,以对苏联构成适当的威慑。英国和西德则允许在本国内设立美国军事基地。中央情报局的威廉·奥多姆(William Odom)告诉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Brzezinski),如果将它们设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如葡萄牙或者设得兰群岛,它们会发挥更好的作用。[13]莫斯科和华盛顿所做出的决策都带有些许宿命论的意味。政治家们似乎发现,一旦武器被生产出来,就很难不去部署和应用它们,不论要面对对手怎样的反应。[14]
苏联政治领导人已经对搞清楚他们到底将预算用于何处感到麻木了。勃列日涅夫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柯西金(Alexei Kosygin)在1972年共同出席了一场苏联军事演习,了解到了苏联遭受美国的第一次打击后可能面临的后果。总参谋部的设想是,届时能够展开行动的武装力量将只有和平时期的千分之一。八千万平民百姓将惨遭核武器的荼毒。苏联将仅能保有其15%的工业能力,其领土的欧洲部分也将遭受毁灭性水平的核辐射污染。当苏联的洲际导弹开始实施报复时,结果将是美国遭受更大范围的攻击。作为尊贵的主宾,发射这些导弹的设备被转交到勃列日涅夫手中,尽管他知道他们只有仿真的弹头,但一想到要按下发射按钮,还是觉得不寒而栗。他的手颤抖着,反复地去寻求安德烈·格列奇科(Andrei Grechko)元帅对这一程序是完全安全的保证:“安德烈·格列奇科,你确定这只是一次演习吗?”[15]
总参谋部对勃列日涅夫的反应十分担忧,因此用和缓的措辞向政治局的各位领导人做了汇报,以便将他们的不安降到最低。[16]对他们而言,这群政治家是不喜欢被试探的,他们不希望听到任何令人过于心烦意乱的东西。
根据上将安德里安·丹尼列维奇(Andrian Danilevich)的说法,整个政治局,从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不加干涉地让总参谋部独自起草并制定可行的方案:“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过问我们在做什么”。结果就是,政治官员们对在紧急情况下可采用的行动激活计划所知甚少。[17]即使是国防部部长乌斯季诺夫,对于可能遭遇的毁灭性程度也仅仅是略知一二。[18]别的不说,苏联的政治领导人希望能够避免搅动起民众对战争惨烈后果的焦虑,公共舆论被牢牢地控制在党的领导之下。因而,对于战争后果的讨论被限制为针对“文明的毁灭”的泛泛之谈。没有任何关于伤亡人数或城镇攻击目标的预测性言论出现,也没有出版物或者文章着墨于广大民众的战后医疗、食物供给以及农业或者交通情况,但是保障国家精英们的秘密安排已经开始推行。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秘密报告,苏联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中央及地区的领导人们建立1500处避难设施。专门为最高领导人修建的地下避难所则位于沙拉波沃(Sharapovo)和契诃夫(Chekhov)。[19]
苏联的总参谋部和最高指挥部将一份来自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格鲁乌(GRU)的报告作为机密隐瞒起来,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战时环境污染将会给整个地球带来灾难。华约国家将遭受毁灭性打击,不论它们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施以怎样的报复和伤害。这些信息太让人不安了,所以不让大多数将军和统帅知道这些信息被认为是谨慎而明智的做法。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保持自信心。华约武装力量总司令库利科夫元帅(Marshal Kulikov)威胁着要让首席研究员陆军中校维塔利·齐吉奇科(Vitali Tsygichko)退休,除非他同意柔化自己的研究结果。尽管齐吉奇科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是他并没有强行宣传和散播其研究成果的权力。他的结论是最高指挥部在应对修改传统军事信条的挑战上畏缩不前,惧怕任何缩减军事力量预算的可能性,他们死守着僵化的保守主义。在安排军事演习方面,他们坚持认为华约军队能够敏捷地规避核辐射的气圈状区域。军事指挥官们将武装部队——从顶层官员到底层士兵——训练得足以“对雷鸣般的核打击进行攻击”,这真是与等着天上掉馅饼一样天真的想法。[20]
华沙条约组织的计划只对与北约开战后的初期行动做了细节说明。根据雅鲁泽尔斯基的说法,东德的防御得到了很多关注。计划中允许北约国家在发起攻势后,它们的传统武装力量顺利推进40英里。这可能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波兰军队将与苏联军队会合,共同阻止进攻。北约同时发动针对更南地区——比如始于希腊或者穿越高加索——的行动的可能性并没有被排除在外。华约国家的反制计划是派遣军队一路打到莱茵河,这一行动预估需要10天到15天的时间。任何抵抗都将被碾碎,苏联军队及其盟友的坦克将击退并打败进攻者。雅鲁泽尔斯基认为,这样一场战争毫无疑问将不再局限于只使用传统武器的范围之内。他总是对从苏联最高指挥部那边得到的消息持怀疑态度:“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就会意识到即使是在那时,这也是不现实的!毋庸置疑,北约将使用核武器,我们也会如此。预计在这片有限的地域内将发生数百次的核爆炸。这真是太荒谬了!”[21]
波兰的塔德乌什·皮乌罗(Tadeusz Pióro)将军赞同这种分析,他将华约内部的军事准备描述为“科幻小说”。[22]每一位敏感的指挥官都可以看到这份战争计划所暗含的灾难。但是鉴于雅鲁泽尔斯基在与苏联合作时将这些计划抛之脑后,塔德乌什·图查普斯基(Tadeusz Tuczapski)将军认为需要找到替代计划,让波兰民族存续下来。他知道即使是小数目的核爆炸,也会彻底摧毁波兰境内的所有人。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