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年前 (2022-07-14) 148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1539年,在奥拉斯 • 马格努斯绘制的《海图》中, 这里还是一片海上巨怪频出的边陲之境,沉睡近500年之后,一跃成为地球上幸福感最为强烈的地区,仅剩天堂可以与之媲美。
“北欧迷团”逐渐演变成为今日世界最令人沉醉的神话之一, 极光照耀之所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里的秘密 ,连距离最近的邻居也未闻其详,据直线到达距离最短的欧洲人明确表示,其实相比之下,他们还是更了解亚马孙雨林。
终于, 一位自认幽默、 勇敢又较真的英国人, 大胆走入这块披着面纱的传奇地域,径自推开神秘芳邻的窗扉, 苛求真相,一探究竟,为卷裹全球的现象级“北欧热潮”还原一段最为忠于原貌的解读。
假如幸福背后真的有迹可寻,这将是一场再值得不过的旅行。
如果你还没听说过“詹代法则”,那么以下是在阅读本书前作者以丹麦语给出的提示:
“Slap af(放松)。”
“Rolig nu(放宽心)。”
“Deter lige meget(其实没关系的)。”
“Glem det(把它忘了吧)。”

作者介绍

迈克尔·布斯(Michael Booth),一个相距北欧五国有着最近地理与心理距离,又全然不失客观的观察者。如果你有足够好奇与耐心,一路忍耐这个英国人的诸多挑剔、泛滥幽默,他将如实诚恳地为你讲述一个远比想象更为接近真实的北欧。布斯已出版四本非虚构类著作:Just As Well I’m Leaving,获《爱尔兰时报》主笔提名;Eat, Pray, Eat,获2012年度英国旅行类出版物奖提名;Sacré Cordon Bleu上榜BBC Radio 4读书栏目; Sushi and Beyond获2010年度美食佳作奖,并被拍成纪录片。现与妻子和孩子生活在丹麦。

部分摘录:
傍晚时分,浓重的雨云终于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抹湛蓝的天光。我们像怯生生的受到救护的动物,大胆地走出户外,站在天幕之下,呼吸着清凉潮润的空气,转而沐浴在日落前最后的温煦之中。天边泛起粉红色的霞光。夜幕降临,粉红色的霞光渐渐变成魔法般的、仲夏季节的白光。终于,墨蓝色的夜幕无边无际地铺展开来,宛若天象仪一般,漫天繁星闪烁其间。
仲夏节是斯堪的纳维亚日历上的一个亮点,它最早是异教徒的节日,后来被教会据为己有,并重新命名,用来纪念“Sankt Hans”(圣约翰)。在瑞典,人们头戴花冠,围着五月花柱载歌载舞;在芬兰和挪威,人们欢聚一堂,燃起篝火。我旅居丹麦,我们的仲夏节就在我朋友位于哥本哈根北部的消夏别墅的花园里庆祝,大家开怀畅饮啤酒和鸡尾酒。10点钟,我们围在篝火旁,唱起了“Vi Elsker Vort Land”(“吾爱吾邦”)和其他一些打动人心的民族颂歌。大家把用旧园艺用布和一把扫帚做的女巫像烧掉——我朋友8岁的女儿告诉我,这样女巫就被送到德国的哈尔茨山去了,那里是女巫聚会的地方。
丹麦人是举办此类欢庆活动的高手。他们对社交聚会郑重以待,喜欢纵情豪饮,参加社区合唱尽心尽力,对待朋友随和友善。他们举办非常热闹的庆典,称之为fest。我们这次庆典就专门安排了两名吧台招待员,布置了两台大烤架,上面炙烤着猪肉,肉块慢慢变成诱人的焦糖色,稍后还有最重要的nat mad,也就是午夜小吃——香肠、奶酪、咸猪肉和面包卷——这是为了给来宾解酒,也为了让大家能够熬到第二天早上日出时分。
事情经常是这样的,我发现自己在第三杯金汤力鸡尾酒下肚之后,脑海中就开始蠢蠢欲动地冒出一些犀利的人类学洞察。我突然想到,这次仲夏节的聚会倒是一次解剖丹麦人幸福现象的绝好时机。我这位朋友的联欢会鲜明地体现了丹麦社会让我肃然起敬的许多特点,我认为,正是这些特点让他们产生了那种被大肆渲染的满足感。我站在渐渐熄灭的篝火旁边,在脑海中逐一列举这些特点。
首先是这座郁郁葱葱的花园里的氛围,花园四周用高高的山毛榉篱笆围起来,入口处规定必须插一根旗杆,一面大大的红白双色的丹麦国旗迎风招展。酒水的供应源源不断,气氛十分轻松,没有人提高嗓门,也没有人借酒生事。
其次,孩子们四处跑来跑去,嬉戏玩闹。丹麦儿童被允许自由地游荡和冒险,在英国人看来这是很老派的做法;对于丹麦人,让孩子们参加仲夏节的夜晚活动却是极其自然的,他们和成年人一样是联欢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近午夜时分,孩子们还在奔跑嬉戏,大喊大叫,玩捉迷藏的游戏,差点要撞到可乐和热狗上。
参加聚会的人们大多早早下了班,用不着“开小差”悄悄地溜出去,也用不着假装生病。他们直截了当地告诉老板,自己要去参加聚会,要去海岸以北一小时车程的地方,所以必须早点下班,好作些准备。他们的老板——如果他自己还没有为了同样的理由提前下班的话——心平气和地同意让他们早走。丹麦人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种闲散的态度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会在后面看到,这种态度产生了重要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一面(幸福感),也有可能消极的一面(有时候,人确实需要鼓足干劲儿,全力以赴:比如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时期)。我在这个国家很少见到“活着是为了工作”的那种人;相反,许多丹麦人——特别是在公共部门上班的——对自己长期致力于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的态度非常坦率,毫无歉意,当然,前提是能够养家糊口和维持可接受的舒适度。丹麦人每周的工作时间几乎只有一百年前的一半左右,比欧洲其他国家短得多:欧盟的平均工时是1749小时,丹麦人只有1559小时(不过希腊人工作2032小时,所以,工时并不是一个衡量生产率的硬性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1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30个国家的工作情况。它指出,丹麦人仅次于比利时人,是第二懒的国民——这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排名。
在实际生活中,这意味着多数人下午四五点钟就下班了,几乎没有人承受不得不在周末加班的压力;到了星期五,更是过了下午一点钟,就可以把工作抛在脑后。年假经常长达6周,7月份,整个国家关门歇业,丹麦人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出行了,就像生性温顺的野羚羊,纷纷前往距离自己的住处大约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消夏别墅、房车公园或者露营地。
超过75.4万年龄介于15岁到64岁之间的丹麦人——占到了工作人口的20%以上——完全不工作,全靠优厚的失业补助或者伤残补助生活。《纽约时报》把丹麦叫作“全球最佳失业国”,它的失业津贴高达此前工资的90%,可以连续领取两年(这还是近年来进行了改革,过去可以领取11年)。丹麦人把自己的这种制度叫作flexicurity,这是个新造的词,它把丹麦公司可以临时通知、随意炒人而无须给予赔偿的灵活性(与瑞典不同,在瑞典,工作仍然是终身制)与劳动力市场所享有的保障结合了起来。人们知道,即使失业,维持生计也完全没有问题。
丹麦人感到幸福,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还必须把消夏别墅包括在内——这是一座朴素的L形单层建筑,每家每户都一样,成千上万座这样的别墅散布在海岛岸边。丹麦人来到这些砖木结构的秘密据点放松心情,他们头戴太阳帽,脚穿人字拖,烤几根热狗,喝几口廉价的嘶嘶冒泡的窖藏啤酒,惬意极了。即使他们自己没有消夏别墅,多数人也认识拥有消夏别墅的人,或者他们也许在某块露营地永久性占有一块地盘,或者在koloni have(即出租花园区[colony garden])拥有一间小屋。出租花园好似一块认租地,但更多地强调吃着热狗,喝着价格便宜、泛着泡沫的窖藏啤酒,无所事事地晒太阳,而不是在园田菜地里挥汗如雨地干活。
这座消夏别墅如同大多数别墅一样,用小古玩和宜家的多年生植物装点。一面墙是书架,架子上摆放着被翻过多遍的平装书;必不可少的橱柜里装满了各种棋类和拼图玩具,有些图板已经遗失;当然,还有壁炉,事先已经备好了木块,以便人们在海里游泳回来暖身之用。地面是不铺地毯的木地板,这样易于清除沙子和杂草。刷得雪白的砖墙上挂着“亲戚们”创作的艺术品——家庭成员当中有人涉猎油画和水彩画,这些作品通常是些故作天真的诡异的抽象画。
我前面说过,今天晚上,酒水的供应源源不断,像约旦河一样无尽地流淌。与这一地区的其他国家相比,丹麦对开怀畅饮的态度最为放任。不同于另外四个北欧国家,丹麦没有国有的酒类专卖机构。在这片嘉士伯的家乡,每家超市和街角店铺都出售酒水。瑞典人早早就成群结队地来到他们南边的这个邻国,这天晚上我就能看见厄勒海峡(Øresund strait)对岸的瑞典那明灭的灯光,他们抛开顾忌,无拘无束地体验一把他们眼中丹麦人那离经叛道、喜欢享乐的生活方式。(丹麦的年轻人则去柏林寻欢作乐。)
夜色渐浓,我们一群人一路说笑着来到海滩上,脱掉衣服,踮着脚走进水里。我下了很大决心才适应了裸泳,不过,裸体在这里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现在天色已经全黑了。海水淹没大腿的瞬间,我凉得一个激灵,恨不得拔腿就逃,赶快去穿衣服,但我终于还是鼓起勇气,潜入水下;全部没入水中以后,我才再次记起,丹麦夏天的海水是多么暖和,真让人意想不到。
在这样的夜晚,你很容易理解,过去的几十年,丹麦人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活如此满足。只要还没到付账的时候,身为人到中年、中产阶级的丹麦人,生活必然是相当美好的。事实上,很难想象生活怎么才能更好。但是,在丹麦这个国家生活,并非一向如此称心如意。为了达到目前的这种乐天惜福的状态,丹麦人承受过可怕的伤害、侮辱和失败。后来,培根肉出现,拯救他们脱离了苦海。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