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小镇美国-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2年前 (2022-07-14) 149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在美国,超过3000万人居住在小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原本可以去城里生活,赚更多的钱,享受更便捷的生活,得到更广泛的教育机会和更全面 的医疗保健。但他们依然选择了小镇。
历时5年,访谈700多人,覆盖43个州的数百个小镇,综合30年人口数据,伍斯诺全面考察了小镇的日常生活、社区领导、宗教信仰、种族和移民问题、道德和经济的衰退、子女教育等问题,用生动的故事与精准的数据,展现了小镇生活的愉快与艰难以及小镇居民内心的希望与恐惧,为美国小镇描绘出一张细致且真实的全景图,既展示了小镇脆弱的一面,也探讨了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介绍

罗伯特·伍斯诺(Robert Wuthnow),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著述丰硕且关注社会问题,享有崇高知名度。作品有《小镇美国》、《被遗忘之地:美国农村的衰落与愤怒》(The Left Behind: Decline and Rage in Rural America)、《粗野的国家》(Rough Country)、《同情的行为》(Acts of Compassion)等。其中,《同情的行为》曾获普利策奖提名。

部分摘录:
想象一下,你生活的地方没有火车,没有轻轨,没有公共汽车,事实上那里没有任何一种公共交通工具,连一辆出租车也难觅踪影。最近的飞机场在200英里以外。想象一下,你生活的小镇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商品价格高,本该新鲜的农产品其实不怎么新鲜,选择的余地也很小。如果家里不做饭,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快餐店饱食一顿高热量的餐食。要想找一家优雅的餐厅,或者去沃尔玛超市和商场,就得跑上40英里。如果你正好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那么对你而言,最好的工作莫过于去公立学校、银行、政府部门或是养老院。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收入都会比生活在城市里的同行低30%~40%。你的孩子可能在高中学业出众,擅长体育,也许毕业的时候还是个优等生,进入了大学,但是他们并没有上过大学先修课程[1],大型州立大学带给他们的不只是兴奋,还有很多困惑。他们不太可能再回到小镇定居。你渐渐老了,孩子一年只会回来一两次。身边有医生和养老院,你会感到很欣慰。医生是全科医生,最近的专科医生离你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如果你不巧犯了心脏病,拨打911,调度员会电话通知志愿者开车把你送到停有急救车辆的消防站。如果你还活着,直升机会飞过来,把你送到100英里外的医院。
如果就是这样,很难想象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在小镇生活。然而,还是有至少3000万美国人依然居住在偏僻的小镇上。他们中许多人本来可以选择去其他地方生活,或者和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生活在城市或郊区,这样的话,他们原本可能有更高收入的工作、更加便捷的购物、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专业医疗设施,不论有钱没钱,商场、餐馆和医院都近在咫尺。他们原本可以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大量不同的人当中挑选朋友,享受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也很可能去体验不同的工作、娱乐和休闲活动。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为什么?仅仅因为他们曾在这里长大成人吗?还是因为他们出生在小地方,别人都向前迈进,而自己被落下了?因为家庭状况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还是工作限制了他们的选择?或者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只能待在农村?抑或是曾经慎重考虑过,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在他们看来乏味的城市和郊区生活?镇上的各类设施与服务足以弥补好工作的缺失和商品与服务的匮乏吗?
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他们重视社区,珍视社区所给予的支持,所以他们愿意在小镇上生活。他们本可以选择在其他地方生活——事实上,有许多人的确曾经在其他地方生活过——但是,社区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所以他们更喜欢生活在小镇上。他们彼此认识,在后院的烧烤活动、学校的活动或者教会里,都会和邻居们见面。社区有一种亲切感,他们了解社区,珍视如家。社区里的居民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比今日,那是一种更为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1
但是这些很容易做出的关于社区的断言必须经过仔细的考量。大多数人对于小镇社区的了解都来源于新闻报道,例如煤矿事故、枪击事件或者作为竞选的背景报道提供的来自内陆地区的引述,又或者这些观点是从民意测验中得来的,那些民意测验总是以概括的方式提出问题,只能让人们对美国人民如何看待自己的居住地有一个总的认知。2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去弄清楚到底小镇居民是如何看待和谈论社区的。
近一个世纪以前,社会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aul Douglass)曾经写道,小镇——美国各地大约有12000个小镇——普遍被认为是“失去性别特征的生命体”,这里既没有乡村的浪漫,也没有城市的魅力。这种观点在谚语中也随处可见,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但是魔鬼创造了小镇。道格拉斯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他看来,美国的希望就蕴含在小镇里。3
引发道格拉斯对小镇产生兴趣的问题与现在我感兴趣的地方完全不同。他主要的研究兴趣在于小镇居民与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但是,他也发现了这些小镇各自永久性的差异。重要的是这些小镇是一体的,人们既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生活,只是规模较小,不像在乡村那样,工作地点和生活区是分开的。融为一体才是最重要的。“每个小镇中都还有一个小镇。”他写道,想要找出小镇中的小镇是非常困难的事情。4
新近的文献显示,社会科学研究的很大一部分兴趣主要集中于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在社区中的作用。毫无疑问,社会资本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相互联系的人们更倾向于从事社区项目,在社区做志愿者、投票选举、关注政治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感觉更好。随着电子邮件与在线社交网站日渐流行,有关交友模式与团体会员身份的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对网络的兴趣日渐浓厚。但是,要了解社区,社会资本和社交网络绝不是最重要的。5
要了解小镇,就必须关注赋予小镇意义的文化建构。文化建构是各种想法或概念,赋予了小镇居民一种身份认同,让他们知道如何自我定义。我们只有对社区的文化有了认识,才能明晰社区文化在小镇居民生活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社会交往加强了小镇居民的社区意识,但是他们对社交网络的依赖比我们想象的低很多。社区通过像小镇节日这样的象征和仪式来保持身份认同,这样的活动并不需要占用居民很多时间。社交网络的研究表明,社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会花费很多的时间认识新朋友、拜访老朋友。但是社会网络理论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即使人们彼此并不认识也能表现得好像他们之间非常熟稔,也没有说明为什么哪怕是邮局相遇时,简短地交换对社区话题的看法也胜过其他场合下的冗长交谈。
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小镇居民来说,朋友和邻居是至关重要的。生活在社区之中对于他们来说也同样重要。小镇的身份就如同一个社区,它的意义深藏在小镇上一些特殊场所和这些场所某些具象、可见的方面——公园、学校建筑、主街上的商店。节日、球赛、小小的善举、灾后重建以及与此相关的故事都进一步强化了小镇的身份认同。这些故事经由小镇上的文化领袖反复传诵,才得以保留下来。此外,小镇还可以通过它们“不是”什么来定义——不是城市,不是陌生的地方,不是大政府。正是这些故事,正是这些不同的象征性标志,把一个地方定义成了社区。
小镇的衰落是真实存在的现象还是人们的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样也要考察社区文化建构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研究社区衰败的问题时总会紧盯着调查问卷中的某些问题,因为这些数据是可以拿到的,例如,志愿机构的成员数量、投票的人数、与邻里相处了多少个晚上等等。有趣的是,在和成百上千个小镇居民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人确实认为他们所处的社区在逐渐衰落,
或者许多和他们一样的社区都在逐渐消失。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到上述那些标准的数据指标。真正重要的是社区公共符号的变化。小镇在衰落,主街上的五金店如今已经人去楼空,原来药店的所在地也空空一片,学校关门了,或者即使开着,也是由几个指定地区合并成的学区,学生中包括了其他地方来的孩子们。提到社交活动,那绝对不是指缺少志愿组织和晚宴聚会,而是说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再也看不到街上聚集的人群。
小镇居民描述他们的社区时,你会听到小镇对每个人的意义所在、丰富的故事、家族历史,还有个人经历。人们会向你讲述,没有了城市的纷扰,移居小镇、抚养孩子长大是种怎样的体验。他们承认,在大城市失去了工作,躲到房价便宜的地方来。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希望在父亲或是叔叔们退休之后接管家族的农场,于是就这样来到了这里。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决定要结婚了——也许内心还在挣扎是否应该放弃远大的前程——或者他们决定要住得离生病的亲人近一点。
深入观察可以发现,社区不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小镇上的人总是会说,他们认识镇上的每一个人,但是,我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有谁已经被排除了,这一点在路边聊天的细节以及对参与社区活动的期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尽管不论小镇还是其他的大地方,不平等都真实存在,人们还是会说小镇上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对何以如此我们获得了某种理解。同时我们也看到,小镇人民在生活方式、职业生涯、家庭结构、兴趣爱好和个人经历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多样性。
小镇居民是社区的近距离观察者。在外来人的印象中,小镇的生活节奏要比城市慢许多,但是倾听了人们的心声之后,我们才真正明白慢节奏生活的意义所在,了解慢节奏生活被珍视的原因。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许多美国人认为小镇是抚养儿女长大的好地方,但是对于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来说,到底是否如此,还是要听听父母这一辈的亲身经历。6
如何找寻到小镇上的社区,这就需要关注它到底缺失了什么。当小镇居民描述自己的社区时,那些从未在小镇生活过的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好场景变得更加微妙。小镇居民充分认识到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镇上的一家店关门了,主街上留出的空缺就像人们心理上的伤疤,狂风暴雨、洪水泛滥之后的满目疮痍需要很长的时间修复,初来乍到之人觉得融入小镇的群体难之又难——这更多是因为他们只是认识这里的居民或者交了一些朋友,却还没有学会如何把握对社区生活的微妙期许。
人们希望,有朝一日要是美国能够复苏小镇价值观,重新唤起更为强烈的社区意识,那该有多好,可是,当小镇居民分享彼此的见解之后,这种希望也就渐渐破灭了。他们第一个认识到,小镇种种境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其规模。由于小镇人口的规模,人们只认识自己的邻居,也只被社区里的其他成员所认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小镇居民就在镇上工作,有着相似的职业和背景,尤其是,他们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这些特质正是城市和郊区生活无法复制的。
小镇本身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小镇的人口在慢慢减少,有些小镇渐渐地被蔓延的都市所吞噬,有些小镇有了更多的新移民,各个种族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道路设施的升级、更加便利的交通让许多小镇变成了“卧室社区”。互联网、农业的转移正在重新打造小镇的经济基础。在某些偏僻的地方,人们正在利用可持续能源和新技术进行全新的试验。小镇有着异常强大的适应能力,留住历史的同时,也在拥抱未来。许多在小镇长大的人还是会选择留在小镇,还有一些人则选择从城市或郊区移居至此,希望能够寻找到那些地方所缺失的部分。7
询问小镇人民为什么要生活在小镇上——生活在小镇的意义何在——就好像问人们为什么要成为基要主义[2]清教徒或者加入犹太教正统派一样。这是大多数美国人,尤其是从世俗的标准来看,那些积极进取、有见识、事业成功的人士都不会选择的道路。美国有成百上千万的人选择保守的宗教信仰,这个事实让人们看到了许多关于美国社会的有趣问题。8是否美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同,或者是被一个颇具规模的少数群体所摒弃?又或者保守的宗教仅仅是几乎人人都认同的价值观下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不过,人们选择何种宗教重要吗?他们接受教育、富有成效地工作、养家糊口的机会会减少吗?他们是否持有不同的政治见解?他们的投票也会影响国家的政策吗?
在小镇生活的决定激发起我们在理解美国社会时一些同样的疑问。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不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多数美国人生活在城市和市郊,像他们这样生活在小镇上的人只是少数,了解了这一点对他们的人生观会有怎样的影响呢?他们是否感觉到困扰、被遗忘或者被忽视呢?他们是否乐意成为这样的少数派?如果他们乐意如此,做出这样的选择价值又何在?这是否会对他们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或者成为一个优秀美国人的认知产生影响?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