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宏观中国-电子书下载

经营管理 2022年7月14日

简介

全书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理性地分析了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的发展,认为公共疫情事件只会使经济增速短期放缓,暂时偏离已有的轨道。疫情结束后,只要政策调整及时得当,增长会反弹并恢复到原有的趋势上来。本书共12章,分为上中下三篇,每篇4章,分别讨论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作者认为,只有理解了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的逻辑,才能对短期经济走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只有全面、充分、系统地掌握了宏观经济形势,并熟悉政府制定宏观政策的思路与逻辑,才能对未来宏观政策走势进行更准确的前瞻;只有充分理解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现状与前景,才能制定更加合理准确的大类资产配置决策。

作者介绍

张明,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部分摘录:
为中国经济定位
在图P2.1中,横轴为产出水平Y,纵轴为价格水平P。假定一个经济体的长期均衡产出增速为Y*,均衡价格增速为P*,那么就可以把图P2.1中的坐标系分为四个象限。在象限I中,产出与价格水平均高于均衡水平,属于“过热”区间。在象限III中,产出与价格水平均低于均衡水平,属于“过冷”区间。在象限IV中,高产出与低价格并存,属于“理想”区间。在象限II中,低产出与高价格并存,属于最棘手的“滞胀”区间。
资料来源:笔者绘制。
图P2.1 宏观经济定位四象限
我们可以根据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速与通胀增速,把当前状态作为一个点放入图P2.1中去。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知道均衡产出Y*与均衡价格P*,而现实中均衡产出与均衡价格的确定通常备受争议。我们不妨使用一组替代指标。在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者第二年的全国人大与政协会议)上,中国政府都会公布第二年(当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与通胀增速目标。我们不妨把这一组目标作为图P2.1中的Y*与P*。例如,某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第二年的增长目标定为6%,通胀目标定为3%,那么坐标系中的Y*与P*就分别为6%与3%。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当前经济状态作为一个点定位到坐标系中去。
二、确定政策类型与方向
如果这个点位于象限IV,即“理想”区间,那么太好了,政府什么也不用干,坐享其成就好。如果这个点位于象限I,即“过热”区间,那么政府可以通过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同时降低产出水平与物价水平(请注意,我们这里用到了第五章中AD-AS模型[50]的有关结论)。如果这个点位于象限III,即“过冷”区间,那么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来同时提高产出水平与物价水平。
棘手的是这个点位于象限II,即“滞胀”区间。在这个区间中,经济增速较低,而通货膨胀较高。如果采用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这的确能使经济增速回归均衡水平,但同时却使通货膨胀进一步上升。如果采用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这的确能使通货膨胀率回归均衡水平,但同时使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这种政策困境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遭遇的现实。事实上,在滞胀状态下,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无效的。我们即将在第五章中指出,在滞胀情形下,只能通过移动总供给曲线AS,来推动产出与通胀双双回归均衡水平(详见第五章)。移动总供给曲线意味着政府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常情况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度远高于需求管理政策。
三、在约束条件下挑选具体政策工具
我们将在第五章中将宏观政策工具区分为需求管理政策(这种政策能够移动总需求曲线AD)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种政策能够移动总供给曲线AS)。
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最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财政支出与发行债券等。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有些国家也把汇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当需要扩张时,可以选择的政策工具包括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增发政府债券来为支出融资、降息、降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本币贬值等。当需要收缩时,可以选择的政策工具包括加税、削减财政支出、加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市场回笼流动性、本币升值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微观主体(包括劳动力、企业与政府)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具体政策工具大致包括:企业所有制改革、放松对企业部门的监管、打破垄断、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约束、增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打击腐败、适当提高公务员报酬等。具体到当前中国,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土地流转改革、更具包容性的城市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向民间资本开放公共服务业部门、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等。读者不难看出,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与我们在上篇第三章中提出的提高中国经济长期增速的政策建议重合度很高。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同时在短期与长期发挥效力。
每一项政策之下都有多种具体工具可供选择。在现实中政府究竟选用何种工具,主要取决于政府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例如,如果一国的公共债务已经很高,那么该国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就非常有限。又如,如果一国的资产价格泡沫已经很大,那么该国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空间就非常有限。再如,如果一国实施固定汇率制,那么该国就不能随意使用汇率变动这一工具。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实施难度较大,是因为这种改革很可能会损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从而必然会遭遇其坚决抵制。
即使政府已经确定了宏观政策的方向,但是在挑选具体政策工具时,政府必须全面审视自身面临的各类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挑选最适宜的政策工具。而在有些时候,政府必须在努力打破特定约束条件(如突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后,才能选择适宜的政策工具。
本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五章介绍用于研究经济波动的思想工具,包括宏观经济思想的演变,以及在政策分析中常用的一些理论模型;
第六章展示如何进行中国短期经济波动分析,包括如何从“三驾马车”的视角分析GDP短期增速变动、探寻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分析通胀与失业;
第七章评价中国政府常用的宏观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八章分析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并集中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际投资头寸表出发展开分析。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