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人间烟火-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年前 (2022-07-14) 174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史的通俗历史作品。
作者从古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等微观视角,对古代历史中个体命运的境况进行了透彻解读与深入关照。“人生代代无穷已”,正是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正是生活在奔腾不息的时间洪流中的寻常百姓,构成了历史上极为生动、持久,也极富生命力的画卷。“两种日常达古今”,也正是千百年来通贯古今的日常生活,将我们关注于眼下生活的视角引向了更远的过去,在鉴古思今的阅读中,深入体会文明跃进的脉搏与气息。
该书具有丰富的史料性与轻快的趣味性。作者通过对典型个案细致入微的讲述,打捞起沉潜于历史角落中被人们忽略的日常生活;通过带有温度的讲述,还原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她打破按时间梳理历史的传统思维,分门别类地拣选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典型案例,以故事的呈现方式对经典个案加以解读,展示出历史上绵延不断的客观真实的寻常生活。作者以历史学者的严谨视角解读古代寻常生活中的不寻常,以娓娓道来的文风展现古代颇为有趣的日常,而其带有问题意识的讲述方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更容易让读者参与。看向历史,关照现实,以带有温度的历史性书写,对那些寂寂无名的“微尘众”的命运和事件进行打捞,对“微观历史”做深入思考,具有浓厚的人文关照精神。
作者以经典的史实、新颖的史观、明快的解读,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通道。辅之以70幅高清彩插与插图阐释,图文并茂地诠释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古代日常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
曾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出版有《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与他的时代》《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大宋之变:1063—1086》等作品。
主修宋史,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态、社会生活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晚唐至北宋军事、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对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制度与人群的互动关系关注密切。

部分摘录:
饥饿史与饮食发达史 多年前,我跟一位德国的同行前辈感叹中国传统文化在进入现代之际所遭遇的断裂。他反驳说:“你说得不对。你看中国人的餐桌,文化就在那里延续。”我愣了一下,忽然有种“仿佛若有光”的感觉——也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不就是从南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吗?清兵入关,可以强令江南百姓剃发,却不能对他们的食谱做任何强横的约束。相较于庙堂宫廷的历史,日常饮食的历史是最顽强坚韧,也最具人民性的。营养的改善提振了人的健康水平和精神状态;知识的拓展、观念的转移及商业营销改变了食物的身价;餐桌上的礼仪奠定了一个人教养的基石,以及个体对社会秩序的最初认知;自幼熟习的配方和烹饪方式决定了我们衡量饮食优劣的标准。我们多半会说“中国菜最好吃”,但是也得接受一个意大利人说“意大利菜最好吃”——在味道的世界里,只有不同,无关优劣;来自异域的食物和菜式给口腔和肠胃以新的刺激,让我们了解世界的广大和文明的多元。尽管“从前慢”,但文明之间的饮食交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未断绝。乔治·奥威尔曾说,日常饮食的变化可能比朝代更替,甚至宗教变革来得更为重要。[1]
在讲述华夏饮食发达史之前,先简单地说说饥饿史和与饥饿做斗争的历史。中国史书记载了千千万万饿死的人,他们无名无姓,隐藏在一些数字背后,而这些数字出现在历史记录中,很少是出于哀悼或反思的目的,而是另作他图,比如表彰善举。《元史·朴不花传》记载,1358年前后,“京师大饥疫。时河南北、山东郡县皆被兵,民之老幼男女避居聚京师,以故死者相枕藉”。得宠的宦官朴不花“欲邀时誉”,大发慈悲,在皇室的支持下主持埋葬死者,“前后瘗者二十万”。在朴不花的仁慈背后,是惨绝人寰的灾难,那场历时三年的大饥荒,夺去了将近一百万人的生命。那些无名无姓的死者就长眠在了北京城下。
现代科技发达,各种文明间知识流通,我们因此得以知晓,中国历史上那些大规模的饥饿和由饥饿引起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地球气候的寒冷期。中国并非唯一的受害者——那是人类所遭遇的集体生存挑战,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之际、元末明初和明末。当气候变冷,强悍的北方游牧民族武力南压,华夏农业经济区粮食减产,华夏国家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受到严峻挑战,而这种时候又往往会出现吏治腐败、政府无能。比如说,东汉末年,黄淮海平原气候转冷,“至第四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那时年平均温度大约比现在低2℃—4℃;南北朝时期继续处于气候寒冷期”。[2]这是气候之变。与此同时,华夏国家管理能力下降。从公元189年董卓乱长安到589年隋灭陈的四百年间,有三百六十三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其间共发生较大规模的战争五百余次。人祸加剧天灾,“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文明悬于一线。生存的欲望压倒了人类的理智,于是出现了人吃人的极端状况:曹操军队的军粮“杂以人脯”;前秦苻登“每战杀贼,名为‘熟食’,谓军人曰:‘汝等朝战,暮便饱肉,何忧于饥!’士众从之,啖死人肉,辄饱健能斗”。[3]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用“天人感应”来解释天灾与人祸之间的关系,然而对大自然存一分敬畏之心、忧惕之心,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理性,却是必须的。
伴随着饥饿史的,还有华夏先民与饥饿做斗争的历史。传统时期,农业产量并不稳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人靠天吃饭。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明白,要建立丰富的粮食储备以备荒年饥岁,保持社会稳定。《淮南子·主术训》说:“故国无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之积,谓之悯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除了粮食储备,古人还尽可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开荒,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一是通过技术,比如轮作复种、灌溉、水稻育秧移栽,以及良种的推广等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追求最大收益。汉代在关中推广种麦,宋代引进推广高产的占城稻,明代白薯、玉米自美洲传入并推广,这一系列措施都大大缓解了粮荒。但总体而言,饥饿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等到现代,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要永远怀抱感激与敬意。
华夏饮食发达的历史,首先要提及的是食物种类的不断丰富。华夏民族的食谱对主食、副食有着明确的区分。主食以粮食制品为主,副食包括蔬菜和动物性食物。在农业出现以前,人们的食物来自采集和狩猎,以野生动植物为主,肉类的烹饪方法主要是烧烤,植物性食物则以烤制和生食为主。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农业开始产生,人类有了更为稳定的食物来源。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的食谱变得越来越丰富。在距今约八千年的河南裴李岗,人们种植粟,养殖猪、狗和鸡。到了距今约七千至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的食谱中增加了黍、麻、水稻和栽培的蔬菜。历史继续向前推进到距今五千至四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猪、狗、羊、牛、马、鸡六畜齐备,粮食富余到可以酿酒。
《屠房》为莫高窟第八五窟一幅晚唐时期的壁画。提到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食肉问题,我们会在一些古代画作中看到相关情景,敦煌壁画中的《屠房》便是其中之一。此画左上角有一段榜文,这段榜文其实出自佛经,意思是说,肉是污血混合物,人应该少食肉,多吃素。但画面中呈现的内容却正好与之相左——一位胖胖的屠夫正在宰羊,一旁的屠案上放着宰杀完毕的羊,后面的架子上也挂满了羊腿。画面中有两只狗,一只正在屠案下啃骨头,另一只趴在屠案一边,眼巴巴地瞅着屠夫,似乎希望屠夫扔一块骨头给它啃。在以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作为耕作动力来源的耕牛受到政策保护,不可随意宰杀。而猪肉因上层饮食习惯的洁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属于肉食的次要来源。于是,羊肉便成了贵族阶级青睐的肉食。此壁画生动地反映了晚唐时期的屠房内景,是了解中国古代食肉问题的重要的图像史料。
西周时,华夏先民的食谱仍然相对简单。主食以稷和黍为主,黍比稷贵重。稻与粱并称,是席上之珍。王公贵族祭祀,所用动物性食物有牛、羊、豕、犬、鸡、雉、兔、鱼。烹饪方法则以蒸、煮、烤、煨、干腊及菹酿为主。《国语·楚语下》曰“庶人食菜,祀以鱼”,普通老百姓日常饮食是主食加蔬菜,鲜少有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代。
麦取代粟成为北方人主食的核心,是华夏主食结构的一大变化。这一变化启于魏晋南北朝,至宋始告完成。先秦乃至魏晋南北朝,北人主食以粟为主,南人主食以稻为主。稻米在北方是稀罕物。《论语·阳货》载宰我问三年之丧于孔子,嫌时间太长。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食稻”与“衣锦”对称,可知在春秋末年,稻是珍贵的食物,非服丧者所宜食。隋统一之后,稻米在北方仍然是稀缺物资。陈的散骑常侍徐孝克入隋,居关中,徐母患病,“欲粳米为粥,不能常办。母亡之后,孝克遂常啖麦。有遗粳米者,孝克对而悲泣,终身不复食之焉”[4]。徐孝克以“常啖麦”来表达对亡母的追思,是因为粒食(非面食)的麦有着粗粝食物的文化符号意义。麦起初只是北方的备荒作物和穷人的食粮。魏晋南北朝时期,麦的地位开始上升,至唐宋时期成为北方的主粮,粟反而退居次要地位,“北方食麦,南方食稻”的主食结构由此形成,并延续至今。
“炒菜”直到今天仍被视为中华饮食最具特色的烹饪技法之一,油煎快炒之法并非自古就有,而是起于中古。要想“炒”起来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要有锅,能够胜任炒功的锅,战国时南方就已经出现了。第二要有油,魏晋时期,植物榨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提到用麻油来制作豆豉。锅里的油热了,炒却不会自然发生。要让炒真正成为主流的烹饪技法,还需要第三个条件——燃料匮乏。“炒”是一种更为节能的烹饪技术,要想让习惯了熬煮蒸烤的人们改变烹饪方式“炒起来”,还须等到燃料变得金贵起来,这恐怕是唐宋以后的事情了。形势比人强,许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都是形势倒逼的结果。
从宋到明,副食领域发生了一项有趣的变化,老百姓的当家菜从葵(冬寒菜)变成了白菜、萝卜。元代以前,葵一直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蔬菜。《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亨葵及菽”。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将葵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卷三《种葵》专门介绍了葵的种植要领。北宋黄庭坚有诗云:“附郭小圃宜勤锄。葱秧青青葵甲绿,早韭晩菘羮糁熟。”他的小菜园里种了葱、韭菜、葵和菘(大白菜),大白菜和葵已经并肩出现了。元代王祯的《农书》仍然将葵尊为“百菜之主”,说它堪“备四时之馔……诚蔬茹之上品,民生之资助也”。到了明代,葵的地位出现了戏剧性下降,李时珍《本草纲目》把葵降到了草部:“今不复食之,故移入此。”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1)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