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你要去相信-电子书下载

励志成功 2年前 (2022-07-14) 160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本书从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对心理资本进行深入剖析,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工具,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法,重获人生的信念,进而提升幸福感。书中,作者分享了大量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咨询案例,结合心理学原理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读者找到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

作者介绍

微奢糖
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少儿情商培训师、沙盘引导师、EAP(员工帮助计划)援助师、青岛总工会特聘专家组成员,开设有少儿情商培训机构,擅长从情绪入手进行心理咨询。壹心理、张德芬空间、心乐土、慈怀读书会、十点读书等平台签约作者,央刊妇联旗下《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撰稿人,自媒体“糖糖心理社”主理人,擅长结合当下热点解读心理学原理。

部分摘录:
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你觉得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是什么?
污染?战争?瘟疫?贫穷?其实都不是。据调查,21世纪,人类每年由于心理问题而自杀的人数将近100万,远远超过任何战争、瘟疫、饥荒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因此,可以说幸福问题不仅是个人的情感体验,更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生存挑战。
关于幸福感,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是这样解释的:“幸福感是我们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它是所有目标的终极目标!”[1]
“唯一”“所有”“终极”都是心理学避讳的词,但在“幸福”这个话题上,本-沙哈尔教授说得如此绝对,可见,幸福有多么重要。
那我们幸福吗?
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互动话题——你幸福吗?参与互动的人群涵盖了白领、科研人员、农民、企业家等。
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父母还没买房,我不知道我幸不幸福”“说不清楚,太麻烦”“我是打工的”“我要是高考多考几分就好了”等。
关于幸福,我问过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我说:“说到幸福这个词,你能想到什么?”她回答:“啊!我不幸福,我很辛苦。如果不练琴,我就幸福了。”
可见,不分职业,无关年龄,我们和幸福之间似乎总隔着遥远的距离,诸如成就、物质、遗憾等。
与拥有挂钩的幸福 有人说没房子不幸福,没好工作也不幸福,那有了房子,有了好工作是不是就幸福了呢?
其实不然。
来访者李姐因为儿子存在的问题前来咨询。李姐40岁,是一个企业家,开着百万豪车,住着高档别墅,还有一对健康的儿女。但在一个小时的咨询里,她一直说着儿子的拖拉和不懂感恩,说着老公的甩手掌柜作风,也说着不能照顾年迈父母的遗憾。总之,她一直在倾诉自己好苦,很不幸福。
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做点儿让自己幸福的事,她感慨:“哪有这个时间啊!”那么,有一个把所有时间、金钱都给自己的妈妈,孩子应该很幸福了吧!
我见到了她的儿子,15岁的小伙子,打扮得时尚帅气,也很有礼貌,在一所很有名气的私立学校读高中。说到幸福和开心,他只是不屑地哼了一声,然后说“学习不好,谁会看得起啊”“幸福就是有方法搞好学习”“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考了第三名”等。
在他的心中,学习好不好决定了他是不是有资格幸福。一个是事业有成、儿女双全的中年人,一个是家境优渥、备受关爱的高中生,他们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他们却感受不到幸福!
这是因为他们把幸福物化了。在妈妈的幸福观里,儿子学习好,她才幸福;在儿子的幸福观里,他有个好成绩才幸福。事实上,幸福不是如此定义出来的,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体验和感受。
我们之所以拥有很多却感受不到幸福,是因为从来不关注自己拥有和享受着什么,而是一味追逐着那些尚未拥有的东西。所以,我们常说:“要是……就好了!”“只有……我才会幸福。”带着这样的思维,我们只会沉浸在对未来的焦虑里,而无法享受当下的幸福。
带有目的性的幸福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幸福?有人说:“延迟满足的那一瞬间最幸福。”
那让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最期待的是什么?会让你觉得最苦的又是什么?
这个不难回答,最期待的一定是获得冠军,而最苦的无非就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这不行那不行的约束。
有个运动员就是如此,他很喜欢吃汉堡,但作为一名壁球运动员,他不得不控制自己的饮食,还要进行超强度的训练。
身边的人都安慰他,成功后一切都值得,他也暗暗发誓,比完赛就疯狂地吃喝玩乐。
很幸运,这一天在他16岁时就达成了,他获得了壁球冠军。
就像期待的那样,他冲进汉堡店,一口气买了4个汉堡,本想狼吞虎咽,但打开包装后,他却一点儿食欲都没有了。他说,丝毫吃不出随心所欲的味道。
躺在床上,夺冠的瞬间和索然无味的汉堡在眼前闪现,他哭了,他不明白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为什么丝毫不幸福?
这个人就是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他是哈佛大学幸福心理学专业的教授。那到底为什么,他在得到一切后,却陷入失落呢?
那是因为幸福背后承载了太多东西,一个是延迟满足的痛苦,一个是习惯。
可想而知,训练很苦,会让人想要放弃,而让他坚持下来的动力就是想象成功后的景象。因此,这个成功景象里有一份延迟的痛苦。不管多少人仰慕,也不管汉堡有多么诱人,想到这些难熬的经历,喜悦也就大打折扣了。
习惯不分好坏,会让身体产生记忆和适应,就像沙哈尔,他已经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和科学的饮食,而放肆地吃汉堡却成了一个熟悉但陌生的新行为。
所以,手握冠军奖牌,守着朝思暮想的汉堡时,他感觉到的只是空虚。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考试,备考时我们会幻想考完后的疯玩,但真考完时又觉得不知道干点儿什么。
为此,沙哈尔把幸福分成了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第一种是享乐主义,及时行乐,逃避痛苦;第二种是忙碌奔波,牺牲眼前幸福,追求未来目标;第三种是既不享受眼前从事的事情,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待;第四种是既享受当下从事的事情,也通过目前的行为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这四种方式很难说绝对好或绝对坏,但第四种无疑是最佳的——享受当下的同时,积累未来的快乐。
最宝贵的幸福就是做好当下你最能掌控的那件事。
偏离轨道的幸福 很多人都说“要是我能买个大房子就完美了”“要是有个幸福的家庭就好了”“要是有个女儿就好了”等等。但真实情况是,他们拥有这些后,会进入新一轮的“要是……我就幸福了”。
这种不幸福是一个假想,元凶是“反事实思维”。所谓反事实思维,是指人们会习惯性地否定眼前真正发生的,而寄希望于那个幻想中的完美之事。
有这种思维的人,会一直着眼于自己没有的,只能看到别人的老公很会做饭,别人的孩子帮忙做家务等,而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所以,如果不幸福成为一种常态,那可能不是幸福出了错,而是我们出了错。
那你的幸福又是怎样的状态?今天,我想跟你说的是,如果你觉得幸福没有如期而至,你可以进行自我检测。
首先,从模式上看,是不是价值外化?比如,妈妈以孩子的表现作为自己幸福的标准,以有没有结婚、有没有生子作为幸福与否的前提。如果是这样,请告诉自己:幸福是我自己的感受,它不是别人给予的。一旦把幸福和外界关联在一起,你就走进了被动幸福的怪圈。
其次,从心理上看,幸福背后有没有“反事实思维”?留意自己的语言里会不会经常出现“要是……就好了”“只要能……我就会很开心”这样的话。
我们能够平安地活着,本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有爱人相伴、孩子绕膝本就是幸福。
幸福既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看到这里,我希望你闭上眼睛,对自己说:“我值得幸福,我坚信幸福,我愿意为我的幸福负责。”接下来的篇章里,我将从心理资本建设的角度,来澄清我们对幸福的误解,纠正那些影响我们的旧模式,帮助你获得主动创造幸福的勇气和能力。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