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秘,其实你只是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IBS)!而你的肠道敏感,并不需要酸奶、高纤维食物、益生菌,而是精准断绝发酵性糖。 本书向肠易激患者介绍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科研团队提出的低发漫(Low-FODMAP)饮食疗法。5套方案锁定肠道问题+9条法则重建健康菌群+274种食物宜忌指导三餐。患者通过自查,从饮食上排除引发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敏感的发酵性糖,就能重新构建健康、稳定的肠道环境。
作者介绍
(日) 江田证 医学博士。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毕业。 日本消化系统疾病学会(JSGE)、日本胃肠镜学会(JGES)、日本螺杆菌研究学会(JSHR)、日本抗衰老医学会(JAAM)认证医生。 2003年,获得欧洲联合胃肠病学会(UEG)最佳摘要奖。2004年,获得日本消化系统疾病学会奖励奖。因首次发现与消化系统癌症有关的CDX2基因,在美国胃肠病学会(AGA)的期刊发表重要论文。迄今为止,在美国胃肠病学会组织的国际会议中共发表5次演讲,是美国胃肠病学会国际成员。
部分摘录:
一些肠道健康常识其实是错误的 日本人的肠道天生较为脆弱
你因为肚子不舒服去看病,医生却说“你的肠道没有任何异常”。
其实很多人都在为这样的问题苦恼。
例如,昨天还有点儿腹泻,今天就开始便秘,而且放屁也比较频繁……虽然检查不出大病,但这些症状总是让人状况百出、心情烦躁。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日本人的肠道天生就较为脆弱。据说每10个日本人里,至少有1个有肠道问题,这个比例远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的。
因此,对日本人来说,找到一种肠道的健康疗法——饮食疗法就变得更加重要。
然而,在此之前,日本并没有被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肠道饮食疗法。许多日本医生就算能够诊断出患者患有肠易激综合征(IBS),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给出具体的饮食建议。所以,长久以来,他们一直在给患者开具模糊的医嘱,比如“尽量多摄取膳食纤维,少吃油腻的食物”等。可是,这类医嘱并没有科学根据,也几乎没有效果。
而且,大部分医生坚信“肠道不适的原因在于精神问题”,他们对饮食疗法并不重视。
许多“健康疗法”其实是错误的
尽管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肠道健康疗法”方面的书,可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的肠道症状不见改善,并且他们对饮食疗法依然抱有疑问或不信任感呢?
答案很简单——许多宣称能够调节肠道功能的饮食疗法其实是错误的。
说得严重一点儿,由于采用了那些错误的疗法,你的肠道的症状反而加重了,甚至肠道受到了更大的伤害。大家认为正确的肠道疗法,其实有时与正确的治疗方法完全相悖。
明明检查结果没有异常,肚子却不舒服 多发于精英阶层的疾病——肠易激综合征
有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非常多。在日本,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受此病折磨。
它是一种肠道疾病,名为肠易激综合征。这种疾病多发于生活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高、收入高、学历高的人群。
该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据统计,全亚洲约有9.6%的人患有此病,在日本更是有约14%的人受其折磨。
近年来,该病患者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去消化内科看病的人中,有31%患有肠易激综合征。
该疾病的症状很常见,如肚子咕噜咕噜地叫、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然而,在做肠道内镜检查时,医生观察不到任何异常,但患者还是会被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困扰。
如果你的肠道问题也长时间不见好转,那么你有必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得了这种病。如果你还至少满足了下面提到的3个条件中的2个,那么你患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罗马Ⅲ标准】(2016年罗马Ⅳ标准公布)
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反复出现腹痛或肠道不适的症状。
① 排便后,腹痛等不适症状得到缓解。
② 腹痛时,排便的频率改变(便秘、腹泻)。
③ 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时,大便变硬或变为稀水状。
检查肠道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也很重要
若至少满足了上述条件中的2个,只能说你有可能患有肠易激综合征。不过要小心,身体患大肠癌等疾病时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因此,要先去医疗机构接受检查,确定肠道没有器质性病变之后,再采用低发漫饮食疗法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造成肠道问题的原因不只是精神压力
医学界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精神压力及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因为该疾病的患者多为性格敏感、精神压力较大的10多岁至30多岁的年轻人,在升学、就业、调动工作等人生的关键时期容易发病。
此外,医学界还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之所以在城市居民中多发,一是因为全球性城市化进程加大了城市居民的精神压力,二是因为PM2.5等环境污染物加重了人类肠道的炎症。
有个别医生说造成肠道问题的原因只有精神压力,但这一说法并不能让人完全接受。的确,精神压力有时确实会引发肠道不适,但如果医生总是把原因归结于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精神层面,那患者就会忽略许多现实层面的原因。
现在我要告诉你的真相是,造成肠道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食物在祸害你的肠道。
肠道细菌健康疗法有不为人知的缺陷 肠道细菌并不都有害
在街头巷尾,像“增加肠道细菌,恢复肠道健康!”之类的广告词随处可见。
简单来说,这类广告所要传达的理念是——只要增加肠道细菌的种类,就可以改善肠道环境,提升肠道免疫力,使肠道更健康。所以,商家不断鼓动大众购买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以及发酵食品等。
确实,在健康的肠道内,肠道细菌的种类越多,肠道就越健康。
近年来,人们还发现了肠道细菌的另一功能。研究证明,肠道细菌不仅能够加速大肠的有害物质排出,还能促进生成维持肠黏膜健康所需的代谢产物。
其中,最典型的代谢产物有四种——乳酸、丁酸、乙酸、丙酸。
• 乳酸:肠黏膜细胞的能量来源之一,可促进肠道干细胞增殖。
• 丁酸:肠黏膜细胞的能量来源之一,有助于调节炎症反应,促进免疫细胞生成,提高免疫力。
• 乙酸:可促进肠道干细胞增殖,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 丙酸:有助于调节食欲,抑制体重增长,减少内脏脂肪,减轻脂肪肝;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上面的内容专业性较强,通俗地说,肠道细菌并不只在肠道内安静地活着,还会生成各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说增加肠道细菌的健康疗法全都是错误的。
肠道细菌健康疗法并非对每个人都有效
让我来划一下重点——由于每个人身体里肠道细菌的种类并不相同,所以肠道细菌健康疗法的效果也因人而异,而且差别很大。
对肠道本来就比较健康的人来说,采用普通的肠道细菌健康疗法是很有效的。
然而,对被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问题折磨的人来说,情况却不是这样。他们体内的肠道细菌检查结果令人意外。
结果显示,这类人的腹泻、腹痛、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问题越严重,他们体内的肠道细菌所生成的代谢产物就越多。
也就是说,肠道不适的人体内已经有大量的肠道细菌了,它们生产的代谢产物是过剩的。
肠道里的乳酸、乙酸等代谢产物的量如果适中,对肠道就是有益的。但如果量过多,大肠内部就会变成酸性环境,反而加剧了腹泻、腹痛等症状。研究表明,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内,产生乳酸的乳酸杆菌与产生乙酸、丙酸的韦荣球菌非常多。
因此,对这类人来说,常见的“对肠道好”的食物吃得越多,身体反而越不舒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