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综合类文摘类杂志。月发行量突破一千万册,居中国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三位。多年来,《读者》杂志以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不渝地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的宗旨,发掘出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深刻的人文关怀;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以渐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赢得了海内外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2013年读者杂志社以全新的视觉,全新的设计倾力推出高端版本《读者》(月刊)。此《读者月刊》创刊号杂志已隆重面市。《读者月刊》是专为高端人士,商务人士奉献的高品位杂志,她不仅提供最新的时尚信息;最有权威的广告宣传,同时通过有深度的、感性的文章,令读者对年龄、人性、自由和欲望重新审识,从而更加智慧、达观、自信地面对事业和人生。尤其是《读者月刊》创刊号,被誉为杂志中的收藏珍品。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世界华文第一期刊,中国甘肃的《读者》杂志创刊时也曾用“读者文摘”这个名字,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同名发生法律纠纷,于1993年7月改名《读者》。《读者文摘》杂志于2008年登陆中国,与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管,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主办的上海普知杂志社实行了版权合作,以名为《普知》 [4] 的杂志,在中国大陆发行《读者文摘》的简体中文版。
部分摘录:
动物园的领导是一个野心家,对他来说,园中的动物不过是自己的进身之阶。至于他所管辖的单位应该具有的教育年轻人的职能,他一点儿都不在意。动物园的长颈鹿脖子很短,獾没有自己的窝,旱獭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极少叫唤。这些情况不应该出现在动物园,尤其是在这座经常有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的动物园。 这是一座省级动物园,但是缺少几种基本的动物,例如大象。但他们饲养了三千只野兔,以此暂时顶替。然而随着国家的发展,动物园也要逐渐完善。终于轮到填补大象空缺的时候了。恰值七月二十二日,动物园接到通知,大象的配给批文终于下达。动物园的那些全情投入此事的工作人员感到无比高兴。然而他们得知动物园的总经理给华沙方面写了一封请愿书的消息时,感到十分惊诧——这封请愿书拒绝了大象的配给,还阐述了用更加经济的手段获得大象的计划。 请愿书是这么写的:“我和全体工作人员都意识到,饲养大象会给波兰的矿工和炼钢工人带来巨大负担。我们想降低自己的成本,建议用‘我们自己的大象’来替代批文配给的大象。我们可以用胶皮制作一头大象,按照真大象的尺寸来做,内部充气,并用围栏将其围起来。这头‘大象’在细节处理和描绘上也力求逼真,即使从近处审视也无法辨别其真伪。让我们记住,大象是一种笨重的动物,不会进行任何跳跃和奔跑的动作,也不会打滚儿。我们还要在围栏边立一块牌子,说明这是一头非常愚笨的大象。由此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制造一架新的喷气式飞机或者修复一批教堂古迹。请注意,这个创意以及本计划的编制都是我对我们共同事业和战斗的微薄献礼。”下面还有签名。 这封请愿书显然到了一名尸位素餐的官员手上,这名官员并不探究事情的本质,只是遵循节省成本的原则接受了这个计划。在得到肯定的批复后,动物园总经理就命人制作巨大的橡胶皮囊,然后充上空气。 给大象充气的任务交到了两个看门人手上,他们从皮囊的两端分别往里充气。出于谨慎考虑,这项工作必须在当夜完成。城市的居民已经知道动物园要来一头大象,都想先睹为快。此外,总经理也在催促施压,因为他期望获得一笔奖金——如果他的设想获得成功的话。 两个看门人把自己锁在工棚里,开始充气,这里是一个手工工作间。然而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他们发现,灰色的皮囊只是在地面上方凸起了并不明显的一点,形成了一个扁平的鼓包,根本看不出大象的样子。夜越来越深,喧嚣和嘈杂的人声早已隐去,动物园里只飘荡着胡狼的号叫声。两个筋疲力尽的人休息了片刻,还要提防着好不容易充进去的那些气跑掉。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并不习惯干这样的体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