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山河犹存:燃烧的中国魂:全二册》 北洋军阀的兴衰与末路;革命志士的抗争与探索; 国共十年的沉浮与教训;近代日本的崛起与野心……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近代中日两国发生的大事件,细致地还原了近代中国各大派系的发展进程,多角度、 全方位展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军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变化,展现了那个时期中国青年们的奋斗不息的精神。 书中附有不少珍贵报刊文献资料,为读者提供了看待那段历史的新视角,是了解纷乱复杂的中国近代史的极佳读本。
《陈舜臣说史记:帝王业与百姓家》 作品以《史记》记载的史实为依据,以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或人物为中心展开描写,讲述了商朝至汉朝的历史变迁和王权兴衰,全景式地再现了武王讨纣、吴越争霸、卧薪尝胆、屈原投江、合纵连横、荆轲刺秦王、楚汉相争、司马迁忍辱负重撰写史记等一系列历史故事,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宏图。
《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他是大一统思想的确立者、“皇帝”称号的发明者、中央集权制的开创者、万里长城的修筑者、“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创造者…… 秦始皇,这个谜一样的男人,究竟留下多少争论与迷思?大秦帝国,这个辉煌却短命的王朝,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本书以秦始皇之谜为切入口,全景展现了大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可以说,一部秦始皇,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
《走向辛亥:从孙文崛起看晚清日落》 本书对史料的研究堪比考古,且不是枯燥地堆砌,而是通过文学小说的方式进行演绎,引人入胜。 以辛亥革命为契机,百科全书式展现从晚清到民国的军政、经济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书中对慈禧、李鸿章、康有为、孙文等人进行了细致刻画,对各派系间的斗争进行了深度还原,并补充了一些被忽视的关键细节,是了解这段历史不可多得的通俗读物。
《太平天国兴亡录》 一部太平天国兴亡录,就是一部晚清中国大历史。 本书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为主线,全景式展现了晚清中国和世界局势。 作者对登场人物做了精准刻画,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石达开、杨秀清等,到清政府各级官员如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等,再到天地会、小刀会等社会组织的领导人,同时对各地历史文化进行了介绍。不歪曲,不编造,客观还原真实的细节。
《三国史秘本(全二册)》 本书共六卷。从黄巾起义始,以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终。 陈舜臣对史料的独特解读所形成的三国史观,既不尊刘,也不尊曹,从而能够比较客观自然地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来铺陈。正像作者自己说的:“不论这部书的好坏,在这里只是想说明,这本三国志故事是由陈舜臣本人创作完成的。”
《陈舜臣说十八史略:中国历史极简本》 在本书当中,作者选取了十则历史片段,以十位历史人物为中心,讲述了从战国到元朝、纵横十五个世纪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历史的简明通俗读本。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了解了西域历史,便掌握了东西方几千年的文明激荡! 汉武帝为何派张骞而非他人出使西域?班超何以威震边疆?传说中的香妃是否确有其人?玄奘与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渊源? 本书从政治权力角逐、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文化习俗上的碰撞融合等层面上,全方位立体描绘出了西域的前世今生。史料丰富,行文深入浅出,是了解西域历史及世界全球化不可多得的优秀普及读本。 作者简介:
陈舜臣,华裔日本作家,“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 他通晓日语、印度语、波斯语、汉语、英语五种语言,作品常呈现无国界的宏观视野。 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多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历史》《甲午战争》《太平天国兴亡录》《三国史秘本》等。
部分摘录:
秋风送爽,阳光温柔地洒在身上。追悼会的帐篷里也充斥着秋日的气息。
麟祥寺里的树叶还没有泛黄,但温世航已经感到了秋意。他已经好久没有如此真切地体会到季节的变化了。无法用岁月来衡量的时间洪流漫长而深邃,不由分说地横亘在他与整个世界面前。
温世航将视线从绿树移到了郭浩安泛着青黑色的光头上。他与郭浩安相识两年,却不知道他是僧人。郭浩安说自己是文科生,在早稻田学习哲学。他曾经挠着和尚头对大家说:“这样比较清爽,要是留长发就容易上火。我这人脾气暴躁。”世航相信了他的话。三天前,他才得知郭浩安是正式出家的僧人。当聚集在双烟馆的众人讨论有谁能参加追悼会时,郭浩安说:“我肯定要出席,他们请我去诵经。”在场的人全都一头雾水。
世航代表大家问:“你要去哪里诵经?”
郭浩安回答:“肯定是在追悼会上啊!我可是和尚,这边能用汉语诵经的人很少。”他说自己并不是刻意隐瞒的,而是以为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他反问道:“芳韵没跟你们说过吗?”他说自己是在普陀山剃度出家的,那时他受到陶芳韵父亲的不少照顾,所以芳韵知道此事。郭浩安也就想当然地以为芳韵告诉过大家,但芳韵不是这么多嘴的人。
关东地震到今天已经一个月有余,已经确定的死者有十四名,如今要为死难的中国学生举办追悼会。
死难者比想象中的少,但有些自费留学生与本国同胞的交流较少,难以查清他们的安危,所以实际的死难人数可能更多。而且,像吴康那样的失踪人员也没有计算在死难者中。这次“中华民国学生死难者追悼会”是中华学会主办的,在本乡区龙冈町的麟祥寺举行。
郭浩安平时都是平头,在那天特意理了光头,看起来完全是个称职的和尚。听他自己说,在三名导师、八名僧侣中,只有他用汉语诵经。世航想在众人的诵经声中辨别出汉语,但所有人的声音都交织在一起,无从分辨。
十四名死难者中有一名女性。这些人中没有世航熟悉的学生,不过他曾经与其中几个人说过话。商大的王宋混是湖北人,是个有血性的汉子。世航通过商大的李钦票认识他,如果再相处一段时间,他可能就会加入同舟会;王宋混的好友黎大康来自广西,是高工的学生。两人都在茨城县的北条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
留学生们每年暑假都会组织集体避暑旅行,今年去房州的馆山和茨城的北条。世航去年去过馆山,今年也受到邀请,但他因为有事而没有参加。邀请他的就是李钦票,他当时对世航说:“我也受到邀请,但我今年要回国,我已经两年没回去了。你要不要参加?我朋友王宋混会去,你也认识他。去年我们都去过房州了,茨城的筑波山应该也很好玩吧。”
今年,有六十人去了馆山,二十人去了北条。去北条的人们原计划八月三十一日回东京,但推迟了一天,所以在那边遇到了地震。二十人中只有王宋混和黎大康身亡。其余的十八名学生留在北条,协助受灾城市进行恢复工作,像是要为死去的朋友报仇一样。出于为亡友镇魂的心情,众人废寝忘食、不计报酬地工作。参加追悼会的北条代表也讲述了这段故事,感谢学生们的付出。
赵锡堂轻声说:“迟早也要办吴康的追悼会吧……”
温世航小声回答:“是啊。今天的名单中也没有王希天。”
王希天在留学生之中很有名,他是个热心肠的基督徒,而且为人仗义。他从名古屋八高毕业后没有进入日本的大学,而是决定前往美国。但这趟美国之行拖了两年之久,也是因为他为人仗义。
日本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利,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构成日本经济实力的要素中,廉价劳动力仍占据重要位置:与欧美各国相比,日本的人力费用低,也因此才能与发达国家竞争。日本的王牌在于可以迅速动员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来源就是近在咫尺的朝鲜和中国。“一战”结束后,日本经济没能保持景气状态,陷入了萧条。于是,日本便想利用这张王牌摆脱困境。由于制造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大量朝鲜和中国的劳工涌入日本。这些劳工为日本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也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占优。
但另一方面,劳工不可避免地受到压迫:因为可以轻易招到廉价劳动力,劳工的工资一直没有提高;不仅如此,失业人数也开始增加。前几年,日本政府以明治三十二年的敕令为借口,向中国劳工发出了驱逐令。那时,留学生站在了反对的最前列,而反对驱逐令运动的中心人物正是王希天。他从八高毕业后没有继续升学,可以自由利用时间,因而能够专注于反对运动。他没有一味地煽动反对声浪,而是利用日本的弱点,制定了有效的战略,促成了与外务省官僚面对面的谈判,并最终使日本政府撤回了驱逐令。
当时,王希天表示要召集各国政府,公开事情经过,这让日本外务省狼狈不堪。日本发出驱逐令的借口是“异族劳动者大量流入会造成社会紧张”,这一借口也可以被美国原封不动地套在日本移民身上。日本在发布驱逐令的同时也正在强烈反对美国对日本移民的排斥和限制,其武器就是人道主义。如果日本驱逐中国劳工的消息被报道出来的话,这个武器就会失去效用。王希天打算去美国留学就是为了以后能活跃在外交领域,所以他平时就十分关心国际问题,学习各种知识。他深知反对驱逐移民是日本重要的外交课题,因此做出了要大肆宣扬日本自身拒绝移民这件事的姿态。
王希天领导的运动让内务、外务二省及警视厅达成了共识:保留驱逐令,但不将其适用于中国劳工,即所谓的默许。日本政府随时都可以宣布驱逐令适用于中国人,而王希天等人也可以随时向世界公布日本的所作所为,双方在相互制衡下维持现状。
这样一来,反对运动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王希天没有止步于此。下达驱逐令的原因,表面上是中国劳工抗议工资太低,日本劳动力市场无法满足劳工的需求;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更深层的原因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蔑视。这种蔑视来源于偏见。王希天在一次会见时的演讲中说过:“我们也有不少需要反省的地方。中国人在生活习惯、社会伦理、卫生观念等方面的水平都有待提高。”在演讲的最后,王希天总结道:“我们的运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它将迎来新的开始。”
在这之后,王希天延后了美国之行,以自己所在的中华民国基督教青年会为基础,组织了留日中华劳动同胞共济会,并亲自担任会长。共济会与日本的其他各种团体也有联系,旨在改善赴日中国劳工的处境,下设教育、治疗和慰问三个部门。其中,慰问部门主要提供娱乐活动——很多中国劳工都有赌博的恶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
赵锡堂说:“过不了多久,中国同胞们就会为王希天举办隆重的追悼会吧。”
“王希天的追悼会一定会有很多人出席吧。但是吴康的追悼会……我真希望用不着办。”世航说着咳嗽了起来,线香的烟熏得他不停眨着眼睛。
2 麟祥寺的联合追悼会于下午两点开始,四点半结束。傍晚,同舟会的成员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温世航家中。
“王希天的名字果然不在其中。”在麟祥寺的追悼会上,留学生们就在对此事窃窃私语;回到双烟馆,众人就公开讨论了。
在日本的中国劳工约有两万人。在让日本政府撤销驱逐令之后,王希天从人道主义出发,继续关照着中国劳工。他并不满足于阻止驱逐令的实施,而是一心投入到共济会的工作中,美国之行也为此延期了两年。
在致力于共济会工作的同时,王希天发生了变化。虽然他自己什么都没说,但他身边的人都注意到,他与日本社会主义者的接触日渐频繁。对此,王希天大多数的朋友认为,共济会本身从事的就是与社会福利相关的工作,他与社会主义者的接触也是理所当然的。
“他果然是被杀掉的吗?”赵锡堂说出了自己在麟祥寺中默念过的话。他的声音沉重,但字字清晰。
“只能这么认为了吧。”世航的声音也很清晰,但他不能肯定。
赵锡堂接着说:“但是吴康不同。”
世航点了点头。
地震发生的当天——九月一日,吴康就失踪了;而王希天在地震之后仍在为共济会的工作四处奔走。他平时就很忙碌,地震后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不少人都看到过他擦着汗,精力充沛地说:“真是的,我要是有两个,不,三个身体就好了。”世航曾在神田三崎町的日华学会中与他说过几句话。当时有人问他习志野那边会不会出事。
那时,朝鲜人要暴动的流言四起,日本各地自卫队都在虐杀不会说日语的人。无论是谁,只要日语不流利就会被当场杀掉。天灾和战争一样使人疯狂。平时是好父亲、好丈夫的人,此时也拿起棍棒要打死无辜的人。共济会会长王希天与日本相关人士商议,决定将中国劳工集体送往习志野一带。习志野的厂舍是陆军演习用的设施,收容能力很强。由于各地发生的虐杀事件,日本政府也希望将朝鲜和中国的劳工集中在一处。
语言不通的中国劳工一般都集中居住在大型工地附近。王希天通过共济会充分掌握了他们的所在地和动向,向习志野转移的事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是习志野毕竟是军事设施,询问习志野会不会出事的人担心的也是这一点。
王希天笑眯眯地回答:“你问会不会出事?没有比军队厂舍更安全的地方了。”虽然军队让人畏惧,但当普通市民成为虐杀者的时候,军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你辛苦了。有你在我就放心了。”世航当时拍着王希天的肩膀这样说。
“习志野的事就交给我吧。”王希天拍了两三下自行车的车把笑着说。他一天到晚都骑着自行车四处奔走,皮肤被晒得黑黑的,看上去身强力壮。
世航说:“只要有我能帮上忙的,我都会尽量帮。”金顺记可以在经济上给予支援,世航是想传达这个意思,王希天应该也明白。
“嗯,我过几天可能会去找你。”这是世航听到王希天说的最后一句话。
之后世航就去了神户,他跟做记者的表哥连绍桓和李钦票一起回到东京时,才听说王希天失踪的消息。
“我会调查此事。”也许是出于记者的本能,连绍桓立刻开始着手调查王希天的失踪。连绍桓是基督徒,他还在东京留学的时候通过中华民国基督教青年会认识了当时还在一高特设预科上学的王希天。因为这层关系,连绍桓觉得王希天的失踪并非事不关己。
“连先生没来参加追悼会啊。”唐鼎权想起来。
“是啊。他现在脑子里只有王希天的事吧。今天的追悼会和王希天没什么关系。”女子医专生王瑶香说。
赵锡堂直起身子,微微晃着肩膀,说:“王希天是被自卫队杀掉了吧。”
王希天善于交际,日语也很好。就算自卫队无差别杀人,以他的日语水平,他应该也不会被怀疑。而且,随着人员都转移到了习志野,“狩猎朝鲜人”的活动也结束了。
朝鲜人来袭的传言是从地震的第二天——九月二日下午开始蔓延开的。当天傍晚发布了戒严令,各地以青年团和消防团为中心组织起自卫队,军队和警察为其中一部分人提供了武器。各地以防备“朝鲜人来袭”的名义设置了盘查点,甚至有日本人因为口音太重而被杀害。
“十日早上我在神田见过他。那天晚上在这里吃了饭,所以不会记错。他当时正在保养自行车,说要去习志野。我好像是最后见到他的人,现在还没有发现在那之后见过他的人。”郭浩安不时挠着光头说。
九月十日,农历七月三十日,同舟会的人在双烟馆一起吃了晚餐。第二天,世航就匆忙赶往神户了。
自卫队的野蛮行径被禁止报道,但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国际上。日本政府不得不镇压自卫队的擅自行事。因为没有新闻报道,人们只能从街谈巷议中得到消息:似乎直到九月七日,自卫队的野蛮行径才终于平息了下去。
“看来是针对社会主义者下得手啊!”刘继泰说。
世航咬着嘴唇,说:“我也这么想。只能希望他是被拘留了。”
郭浩安双手合十,说:“只能祈祷了吗?”
刘继泰歪着头问:“连先生查出什么消息了吗?”
张淑妍担心地说:“我也担心连先生。那帮人现在最害怕的不就是外国记者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连先生真的很危险。”
“我已经跟他唠叨过很多次要万事小心了。”世航也担心着表哥的安危。
一群人在这里简单地吃了晚饭。饭后喝茶的时候,连绍桓回来了。
郭浩安代表大家对他说:“太好了,大家都很担心你。”
连绍桓点了点头,说:“谢谢你们。不需要担心,事情并没有那么危险,这是我的工作。”
世航焦躁地说:“哥,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危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