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甲骨文·人物传记(全7册)-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022年7月15日

简介

《托马斯·克伦威尔:亨利八世最忠诚的仆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拿破仑大帝(全2册)》 《拿破仑大帝》是一部关于拿破仑的最新叙述体传记,安德鲁?罗伯茨基于拿破仑基金会新近编辑出版的33000封拿破仑信件等诸多材料,以拿破仑一生参与的60场战役为主线,围绕“拿破仑是摧毁者还是建设者?是解放者还是专制者?是政治家还是冒险家?”展开论述,其间驳斥了许多围绕在拿破仑身边的“黑色传奇”,认为他称得上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开明独裁者和马背上的启蒙者,也确实当担得起“大帝”的名号。 《恺撒:巨人的一生》 本书旨在根据西塞罗、普鲁塔克、撒路斯提乌斯、苏埃托尼乌斯等人的记述以及恺撒本人的作品《战记》,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社会的大背景下,复原了恺撒的一生。作者将恺撒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从童年到成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在此过程中恺撒展露了其政治才能;成为执政官后如何通过对外征服确立其崇高的威望,在此过程中,他展现了与其政治才能相当的军事才能;最后,通过内战战胜其政敌,恺撒成为事实上的君主。 《奥古斯都:从革命者到皇帝》 奥古斯都(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凭借其掌握的丰富古代史料和娴熟的叙事技巧,以奥古斯都的军事和政治生涯为中心,全面、连贯地呈现了奥古斯都的一生。作者对奥古斯都的解读,既关注其戎马生涯,也注重他的从政经历;聚焦于奥古斯都本人,又将其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中,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生动的,集军阀、独裁者、“祖国之父”形象于一身的奥古斯都。 《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 这是一部关于一战期间驰骋中东战场的英国军官——T.E.劳伦斯的最新传记作品。“阿拉伯的劳伦斯”在西方世界以及中东国家极为出名。作品中描写了劳伦斯以雄伟气魄发动的长途奔袭亚喀巴、大马士革土耳其守军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与阿拉伯枭雄费萨尔王子的友谊等诸多历史细节,突出剖析劳伦斯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他内心对于英帝国中东政策的反抗与挣扎。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 本书全景式地记述了二战中最有才干的将领、苏联红军传奇人物朱可夫元帅的一生。作者根据朱可夫本人未经删节的回忆录以及近年来公开的苏联档案,对朱可夫从一名农家子弟到成长为传奇人物的波澜起伏的一生进行了精彩记述。本书材料详实,叙述简洁,评论公允,拨开了围绕朱可夫的夸大之词,揭示了围绕朱可夫生活和事业的许多生活,并在他与斯大林、赫鲁晓夫及艾森豪威尔的关系上提出了新的洞见。作为一部权威性的传记,它恢复了朱可夫在20世纪军事万神殿中的应有位置。
部分摘录:
这位后来成为英格兰最有权势的人的出身是如此卑微,以致没有人能够确定他出生的时间或地点。在对16世纪殉道者的记述中,约翰·福克斯把克伦威尔描绘成“一个血统和出身都很卑微的男人” [1] 。他的出生年份最有可能是1485年,这一点如果属实,倒也恰如其分,因为都铎家族正是在这一年掌权的。亨利·都铎(Henry Tudor)在博斯沃思战场上战胜理查三世(Richard Ⅲ)之日素来被称为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这场胜利结束了玫瑰战争,即金雀花王朝两个敌对王室分支(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使英格兰分裂超过30年之久的战争。不过,在那个时候,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威尔士人、这位王位继承权存疑的兰开斯特派会建立一个统治英格兰并影响欧洲政治、宗教和社会超过一个世纪的王朝。
虽然值得注意,但是1485年8月在遥远的莱斯特郡领地一个新的王朝的开端在生活在帕特尼的人看来一定非常遥远,那里正是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的家人居住、谋生的地方。克伦威尔如果不是在这个位于伦敦以西的小村庄,就是在温布尔顿附近出生的。约翰·福克斯记载克伦威尔出生于“帕特尼或者其周边一个身份低微的、名不见经传的家庭”。 [2] 传说克伦威尔的出生地位于帕特尼荒野(Putney Heath)边缘的帕特尼山上,那是个臭名昭著的强盗聚集地。 [3]
克伦威尔家族的祖籍并非位于伦敦西南,而是诺丁汉郡的诺威尔。当时克伦威尔家族既有财富又有地位,约翰·克伦威尔(John Cromwell,克伦威尔的祖父)大名鼎鼎且备受尊重。1461年,他与族人以及姐夫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一起迁至温布尔顿,在那里,坎特伯雷大主教租给他一个漂洗作坊和一栋房舍。 [4] 他的长子约翰搬到兰贝斯成了一个富裕的酿酒商,后来成为大主教的厨师。 [5] 而他的次子沃尔特留在温布尔顿,或许做了他姑父的学徒,因为他将史密斯的姓放进了自己的名字里。
沃尔特·克伦威尔(Walter Cromwell)和其妻子凯瑟琳·梅弗莱尔(Katherine Meverell)唯一的儿子便是托马斯·克伦威尔,有记载显示他是三个孩子中最为年幼的。托马斯有可能是意料之外的孩子,因为他比姐姐们小了许多。在唯一一份提及他母亲的记载中,托马斯不是很确定地说母亲生下他时是52岁。 [6] 同时代的文字记载中能够找到的关于凯瑟琳的唯一信息是她是来自德比郡威克斯沃斯的尼古拉斯·格洛索普(Nicholas Glossop)的阿姨,她在1474年左右出嫁时住在帕特尼一位名叫约翰·韦尔贝克(John Welbeck)的律师家里。尼古拉斯比他的表弟大30多岁,这更加证实了托马斯是凯瑟琳所有孩子当中最年幼的。
沃尔特·克伦威尔是一个非常有进取心的人,从事多个不同但据推测有互补关系的职业,比如铁匠、酿酒商、漂洗工(布料加工工人)。根据当时的资料,沃尔特曾在博斯沃思战役中作为亨利·都铎军队的一名蹄铁匠参军。以他的出身几乎不可能参与最激烈的战斗,但有意思的是他选择了,或者说被选去为进攻一方的都铎军而不是为占优势的国王理查三世军效力。从沃尔特儿子的职业发展来看,推测克伦威尔家族在踏上英格兰土地之后便开始为都铎家族效力是非常合理的。
克伦威尔家族在帕特尼经营一个漂洗作坊长达50年。沃尔特还拥有一间名为“锚”的旅店、一座啤酒厂和两威尔格(60英亩)土地。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的密封敕令中,沃尔特被记为一位“啤酒酿造商”。 [7] 作为一位当地商人,他的成功受到认可,经常被叫去做陪审员,1495年被任命为帕特尼的治安官。他很快获得了新的土地,截至1500年,他拥有八威尔格土地(土地面积大到需要两头公牛耕种)。克伦威尔家族宅邸和酿酒厂位于一条名副其实的酿酒巷(Brewhouse Lane)的两端。这条酿酒巷至今仍然连接着帕特尼桥路和泰晤士河。河边是在泰晤士河作业的渔船的停靠码头,这里也是从伦敦返回西萨里以及其他郡城镇与乡村的行人们的驻足地。如果是在现代的帕特尼,河边的一栋房舍售价不菲,但是这个区域在16世纪并没有那么宜居。酿酒巷的另一端紧邻渔场,所以克伦威尔家族的宅邸应该经常受渔场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困扰。
关于宅邸的样子并无文字记载,但是考虑到沃尔特在当地社区的地位以及各种商业所得,他的宅邸应该比帕特尼其他大多数居民的更舒适一些。当时大多数房舍是由木料、枝条和粗灰泥而不是砖块建成的。木质框架表层通常会涂有黑色的沥青以防止腐烂,框架之间是刷白的墙壁。因为房屋主要是用木材建造的,所以易燃,假使沃尔特·克伦威尔的铁匠铺紧邻宅邸的话,他们家的宅邸着火的风险会比其他大多数宅邸更高。普通的房舍通常只有一间房屋,作为厨房、盥洗室、卧室和起居室使用。稍微大一点的房舍,比如克伦威尔家族可能拥有的房舍,也许会有一到两处隔墙来隔开这些功能空间,同时像大多数房舍一样,配有一个室外的厕所。在都铎时期,壁炉及烟囱在较为富裕的家庭得到了广泛普及,取代了常见于中世纪和当时较为贫穷的居民房屋中央的开放式火炉。即使如此,这两种房舍一般阴冷、透风,很多居民冬天会把牲畜牵入室内帮助取暖。诸如长椅、木凳、桌子、木箱之类的家具稀少而简陋。人们在用稻草填充的、满是各种寄生虫的床垫上睡觉。地毯是富裕人家才有的奢侈品,普通人家会在屋内地面撒上灯芯草、芦苇和好闻的草药。这些草药用来遮盖各种难闻的气味,其中有用动物肥脂制成的脂蜡或者灯芯草蜡的气味,也有不常盥洗的居民身上的味道。
安德烈亚斯·弗朗西斯库斯(Andreas Franciscius),一位意大利的旅行者,于1497年11月描述了托马斯·克伦威尔青少年时期所熟悉的伦敦。“它的位置如此舒适宜人,很难找到比伦敦更便利、更有魅力的地方,”他写道,“它屹立于英格兰岛最大的河流——泰晤士河的岸边,而泰晤士河将伦敦一分为二。”弗朗西斯库斯估计当时的伦敦城区方圆不超过3英里,但是他补充道:“伦敦城的郊区是如此广阔,它们极大地增加了伦敦的地域。”他继续描述了伦敦一些较著名的地标:
伦敦筑有雄伟的城墙,其中尤以伦敦城北部最近重修的部分最为美观。矗立在其中的是位于泰晤士河岸边防卫森严的城堡——伦敦塔,英格兰国王和王后偶尔会在那里居住。还有其他一些宏伟的建筑,尤其是一座横跨在泰晤士河上的大桥,它外观宏伟、交通便捷,由很多大理石桥拱构成,桥上有很多石砌的商店和住宅,还有一个相当大的教堂。我没有见过比它更好、更壮观的大桥。
因为没有现代防洪屏障的阻碍,所以每天涨潮时场面壮观:“伦敦城离大海60英里,尽管如此,满潮时涌入泰晤士河的海水仍如此汹涌,不仅令河流停滞,还推动河水逆流而上,构成一幅宏伟的图景。”
弗朗西斯库斯继而描述了“很多从事各种机械工艺的工匠作坊”,这些工匠包括像克伦威尔的父亲那样的铁匠。甚至伦敦的食物都得到了这位旅行者的赞许。
他们喜爱宴会以及各种各样的肉类和其他食物,他们烹饪的食物极其丰盛,无与伦比。他们经常甚至过度宴饮,尤其钟爱小天鹅、兔子、鹿和海鸟。他们经常食用羊肉和牛肉,据说这里的羊肉和牛肉是世界上最好的。这主要得益于他们优良的牧草。他们拥有各种各样、数量众多的鱼类,还有海上运来的大量牡蛎。虽不能说每个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喝我之前提到过的“麦芽酒”,并且有各式各样的酿造方式。因为英格兰岛上没有葡萄生长,所以葡萄酒非常昂贵。 [8]
然而,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合弗朗西斯库斯的心意。
所有街道铺设得如此简陋,稍有一点儿水就会变得泥泞,因为大量运水的牛群经过,加上英格兰岛本身降雨丰沛,所以街道经常泥泞不堪。大量气味难闻的淤泥随之形成,这些淤泥总要很长时间,实际上需要将近一年才会消失。因此,居民为了清理这些淤泥和靴子上的污垢,常常在各个房屋的地板上放置新鲜的灯芯草,每逢进入房屋的时候都会在灯芯草上清理自己的鞋子。
同样,他为伦敦人“火爆的脾气和刻薄的性情”而震惊,他也很厌恶伦敦人对自己孩子的轻视和疏于照料。
沃尔特·克伦威尔看似属于这一类型,尤其是在他跟儿子托马斯的关系上。不过他至少为女儿们都找到了不错的夫家,虽然他这么做或许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出于对女儿们幸福的考量。长女凯瑟琳嫁给了一位胸怀壮志的威尔士律师摩根·威廉斯(Morgan Williams),他的家族由格拉摩根郡迁至帕特尼。摩根的哥哥是内兰德领主约翰·斯凯尔斯(John Scales)的管家,是帕特尼一位有名望的人。凯瑟琳的妹妹伊丽莎白嫁给了一位牧羊的农场主威廉·韦利费德(William Wellyfed),后来他跟着岳父一起做生意。
尽管沃尔特其人在当地社区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他经常卷入法律纠纷。1475~1501年,他因“违反麦芽酒法定标准”被庄园法庭处罚6便士不下48次,这意味着他一直在用水勾兑自售的麦芽酒。 [9] 15世纪以来,诸如此类的违法行为日益常见,促使酿酒者行会颁布了一系列严格的条例,确保所有“从事酿酒工艺者”生产“优质的麦芽酒,使酒的浓度和纯度与麦芽酒的价格相称”。此外,行会还任命了正式的品酒师对该城的酿酒商进行随机抽查。所以沃尔特的这种牟利方式很快被发现了。 [10] 他的妻子可能协助他经营酿酒生意:酿酒是为数不多的鼓励妇人们参与的行业之一。诗人约翰·斯凯尔顿(John Skelton)创作了一个脾气暴躁的酿酒作坊女主人的讽刺形象,她醉酒的滑稽姿态给这类从事酿酒业的女性带来了(往往不是她们应得的)不好的名声。虽然当时有像沃尔特和他的妻子这样的本地酿酒商,但英格兰真正的优质酿酒中心仍然是修道院。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出身酿酒作坊的托马斯·克伦威尔一手策划了修道院的衰败,进而给整个国家的酿酒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沃尔特·克伦威尔的违法活动并不止酿酒一项,他还时常因为放纵牛群在公共土地上任意吃草而被申饬。他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发生在1477年,他因“抽取”了一名叫作威廉·米歇尔(William Michell)的男子的“血液”而被判犯有人身侵犯罪,并被处以罚金20便士。沃尔特和他的父亲约翰同样也因为过度放牧给帕特尼的公共土地“增加负担”、过度采割荆豆和荆棘而经常被起诉至当地法院。 [11] 1514年,因为在当地社区越来越不受欢迎,在“用欺骗手段”修改与租赁期相关的文件之后,沃尔特最终被逐出承租的庄园。 [12] 他所有的土地都被没收,并且之后的文字记载中再未提及他,这说明在这之后不久他可能就去世了。
很多年后,沃尔特的儿子托马斯在一次耐人寻味的谈话中暗示他继承了父亲身上一些不好的品质。他向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默(Thomas Cranmer)吐露“他年轻时是多么无法无天”。 [13] 神圣罗马帝国大使尤斯塔斯·夏普伊也曾说“克伦威尔年轻时行为不端,在一次入狱服刑后被迫离开英格兰”。 [14] 虽然没有其他证据可以佐证,但在当时一个父亲是可以避开合法程序把自己的儿子送入监狱的。
虽然没有其他关于托马斯童年和教育经历的记载,但是考虑到沃尔特在社区的地位以及他的多项收入来源,可以合理地推断他为儿子的教育做了一些投资。但是根据1715年出版的关于克伦威尔生平的记载,“这位伟大男人的父亲从事的工作如此卑贱,没有能力为儿子的教育投入许多”。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的编年史家拉斐尔·霍林斯赫德 [15] 也曾暗示克伦威尔是自学成才,他写到克伦威尔的“满腹学识,是通过勤恳、刻苦的努力积累而得”。当时,孩子们在7岁到9岁之间离开家乡去“其他人家辛苦劳作”是常见的现象。这些学徒期通常持续7年或者9年,“在此期间他们从事最低贱的工作”。虽然并没有关于克伦威尔当学徒工的记载,但是霍林斯赫德写到“很少有人能够幸免”。 [16]
有文件记载暗示了克伦威尔家的这两个男人之间关系紧张。如果说托马斯跟他的父亲很像,那么显然这并没有帮助他赢得父亲的喜爱,或许正是他跟父亲之间的一次争吵促使他决定于1503年前后离开帕特尼。与克伦威尔同时代的意大利小说家马泰奥·班戴洛(Matteo Bandello)称克伦威尔逃离了父亲。 [17] 约翰·福克斯则描绘了一个美好得多的图景,称“在其成长时期,随着年龄增长和成熟,他脑海里冒出了要去游历他国、一览外面的世界并增加阅历的想法”。 [18]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