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数字时代商业银行转型-电子书下载

经营管理 2022年7月15日

简介

新科技革命正在颠覆经济世界,在全球疫情流行和世界经济震荡之后,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
《数字时代商业银行转型》作者提出了在数字时代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框架、数字化转型的路线图,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银行重点业务数字化转型、国际化经营、集团化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等策略。
《数字时代商业银行转型》对于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打赢这场“数字化转型”的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实用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春子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高级经济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历任中信银行董监事会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信银行总行办公室副主任,中信银行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中信国际研究所战略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出版《金融控股集团组建与运营》(著)、《金融控股公司研究》(合著)、《金融控股集团管理实务》(合著)、《发现利润区》(合译)、《财富管理》(合译)、《私人银行》(译)、《私人银行的行为金融》、《经济增加值》(合译)、《经纪、经纪机构、经纪人》(合著)、《银行创新与发展》(合著)、《投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合译)、《国际银行股权合作》(合著)、《上市公司私募》(合译)、《中国行业发展报告(银行卷)》著作和译著等近十余部,在《银行家》、《中国金融》、《国际金融研究》、“金融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国际经济评论》、《国际金融研究》、《新金融》等经济金融类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部分摘录:
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进入中速增长平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仍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经济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 1978年,中国GDP是美国GDP的6%,世界排名第15位,GDP总量为2 683亿美元,外汇储备为1.67亿美元。2019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为6.1%,GDP总量达到99.09万亿元,按照2019年全年1美元兑换6.8985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GDP总量约为14.5万亿美元。202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全球经济预测报告中指出,尽管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冲击,2020年全球经济将收缩4.4%,但中国经济仍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总量将达到15.2万亿美元(约合10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期美国GDP可能降至20.81万亿美元,中国GDP总量占美国GDP总量的比重将达到73.1%左右,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2%。预计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21年将达到26.8%,2025年将进一步升至27.7%。未来10年,随着数字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的不断强化,中国经济仍将是动荡的世界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将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
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主要经济体的战略利益博弈将是长期的、趋势性的,一旦条件具备,贸易摩擦、科技摩擦、金融摩擦可能再次升温,旷日持久的贸易摩擦和战略博弈给主要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性。但依靠中国庞大的内部市场和“双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动,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上升和崛起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中国经济将逐渐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经济增长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未来10年,经济增长动力和增长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等专家认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首要背景因素是现代服务业比重的相应上升,其中包括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以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第二个背景因素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为特征的新兴技术的加速推进,以及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数字经济的爆发式高速增长。第三个背景因素是全国大都市圈的升级和崛起。除了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之外,未来将会出现若干3 000万、5 000万乃至更多人口的大都市圈。第四个背景因素是全球化进程面临的冲击、调整和新机会。除了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外,发达国家减税、重振制造业、新技术革命突破,以及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链格局的重大调整等,都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压力,但如果我们应对得当,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压力也会成为中国经济再调整、再平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第五个背景因素是由理念到行动的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数字科技为支撑的高质量绿色经济发展成为与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相互竞争并必将获胜的新发展道路。
经济高质量中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平均8%以上的增速。其中“十五”期间平均增速为9.5%,“十一五”期间为11.2%,“十二五”期间为7.8%,“十三五”期间预计为5.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弱化了对“十四五”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相关表述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且在远景目标描述中首次使用“新的大台阶”。随着新发展理念的确立和发展环境的变化,经济政策的重点转向更强调发展质量和效率,突出内循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核心是突出强调经济金融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低资本占用和低资源消耗的数字经济的占比持续上升,国民素质和社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没有提出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但不提出具体的经济增速指标,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不重要,而是体现了我国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唯GDP论英雄,切实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发展阶段,抓住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优化,才是遵循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才是抓住了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预计“十四五”和“十五五”规划期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渐回归至5%左右的中速平台,略高于全球3%左右的平均增速。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分析,2020—2035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将达到4.8%左右,经济规模大致可以翻一番;2035—205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将进一步下降至3.4%左右。考虑到人口变动、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因素,中国2025年人均名义GDP有望达到2万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收入分类标准的变化趋势推算,届时人均GDP将明显高于世界高收入门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要提升到约相当于届时最发达国家人均GDP的50%左右。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开局和基础,预计未来15年只要我国能够保持4%~5.5%的平均增速,实现这一目标就有保障。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