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心理自救指南(套装共10册)-电子书下载

励志成功 2022年7月15日

简介

《沙发上的心理学》内容简介:本书是《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的作者菲利帕·佩里的新作,从人人都会遇到的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入手,虚构了一位患者与一位医生的心理治疗故事,将心理知识融入故事情节,解析30多个心理学专业名词、展现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过程和模式。 《你的第 一本抑郁自救指南》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抑郁研究所在近两年内对国内抑郁症患者和治疗现状的调查和研究,不但告诉你抑郁症是什么,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如何告诉家人你得了抑郁症等,还分享了各类典型抑郁人群的故事,为不同阶段抑郁症患者开具了应对的方案。 《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苏珊娜·卡哈兰基于其个人经历及对精神病学史的深入调研,为我们打开了精神病学神秘的大门,让我们对精神病史及精神病诊断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获得了更多的启发。 《管理敏感》内容简介:《管理敏感》这本开创性的书,通过完整严谨的脑科学和精神医学理论体系告诉我们,敏感是可以管理的。一个人性格敏感,说明他的精力没有用在恰当的地方,而且消耗速度比普通人快。敏感还和过去的某些心理创伤有关,需要我们勇敢正视。 在这本书中,全教授通过特别挑选的40个案例和16条法则,告诉我们如何管理敏感,善用敏感。 《睡个好觉》内容简介: 本书将澄清失眠患者常见的误区: 为什么不能自行服用安眠药? 为什么不能在床上玩手机? 为什么提前上床不利于恢复睡眠? 为什么补觉是个伪命题? ……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释疑,两位作者详细介绍了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的7项安眠训练,旨在帮助怀疑自己有睡眠问题或已有睡眠问题的读者发现失眠的征兆和根源,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根本上克服失眠的难题。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埃伦博士将其前沿的研究成果与真实案例结合在一起,以幽默的笔触,带领读者发掘社交焦虑障碍产生的根源以及焦虑持续存在的原因,她提出了有关社交焦虑障碍的6大陷阱。她在书中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技巧与方法来锻炼大脑,让大脑产生新的连接,从而帮助我们平息内心的自我评判,轻松地战胜社交焦虑障碍,重拾自信,拥有正常、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内容简介:传统心理疗法通常过度关注患者的消极因素,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或缺陷,通过治疗心理创伤、减少痛苦等方法,达到恢复患者功能性失调的治疗目标。 然而,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与塔亚布·拉希德教授基于其数十年的深入研究发现,通过积极心理治疗,对患者的性格优势进行评估及培养,能够让患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掌握实用的个人技能,进而提升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认识脑电波》内容简介:思维的边界在哪里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这是一本揭开人类思想之谜的书。 大脑是产生人类思想的器官,20世纪初期,对脑电波的检测是神经科学史上的重要进展之一。然而,人们对脑电波的意义甚至脑科学都知之甚少。那些位于神经科学领域的塔尖的科学家都在做什么?R•道格拉斯•菲尔茨博士的这本书带你一探究竟。 《思维的囚徒》内容简介:本书作者亚历克斯·佩塔克斯师从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本书与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脉相承,将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应用到了现代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启发读者发现工作和生活当中的意义,并通过“意义”来对抗焦虑、抑郁和空虚。 《深度休息:在焦虑时代治愈自己的10个心理学方案》内容简介:现代社会有很多休息方式,但是我们仍然觉得不够,觉得在现在生活压力之中身心疲惫。克劳迪娅•哈蒙德(Claudia Hammond)与一批科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诗人和艺术家合作设计的一项调查,他们集中花了两年时间,对跨越135个不同国家的18,000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哈蒙德分析了全球“休息测试”投票最为安心的10项休息方式,伴以真正有效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穿插了历史上有关休息的各种方式和趣闻,为读者提供更好地休息的科学之方法。

部分摘录:
“哇,我太开心了。”奥利维亚欢呼,“我一直想要一块劳力士手表。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我现在迫不及待想给朋友看看。”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得到某件心仪的新东西会令人何等兴奋。特别是如果我们对某个东西期盼已久,得到它之后就会更加兴奋。这是因为承诺和对快乐的期待吸引着我们。但快乐本身十分短暂,常常难以捕捉。尽管我们会对得到某种令我们感到愉悦的东西兴奋不已,但兴奋劲儿很快就会消失,我们最终可能还会感到不满。许多人都陷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他们刚开始陶醉在对快乐的期盼中,然后为事情的进展和实现高兴激动,但当他们的新奇心理消失时,就会悲观失望,而当他们再一次寻求快乐的高峰体验时,就像是坐过山车一般,这已经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让我想起了希腊英雄西西弗斯。西西弗斯奉诸神之命把一个巨石推向山顶,结果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石头从手里滑落,滚下山坡,如此周而复始,劳苦不已。同样,我们在追求幸福和快乐时,生活会变成一件永远枯燥乏味的事情。
享乐意志 幸福和快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问题是,它们只是人们的瞬间感受,来去匆匆,且完全取决于具体情景。我们或许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感到满足快乐,但这种满足和快乐只是一种感受,我们并不能领会其深层或内在意义。幸福和快乐只是暂时的,它们会随着追求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且受到外部环境、事件的制约。只注重享乐是有害无益的。如果只图享乐,那么我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就会避开冲突或矛盾,选择掩盖问题。但是,这样我们就无法与别人进行交流,而只有交流才能实际促使我们与别人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帮助我们在精神和感情方面真正成长。如果只图享乐,那么我们可能会错失良机,无法锻炼或强化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学会应对挑战必需的应对技巧。
说起享乐,很多人都会提到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把他与享乐主义联系在一起。享乐主义被定义为按照一种能让自己从生活中得到最大快乐的方式去生活。享乐主义者是出了名的生活艺术鉴赏家,他们的特点包括过度沉迷于饮食,生活颓废。事实上,伊壁鸠鲁最初的哲学思想是,快乐的生活就是我们摒弃了多余的欲望,只关注自己内心的安宁或平静,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伊壁鸠鲁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去建立深厚的友谊,而不是追求美食、好酒和性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短暂的快乐。他还暗示我们,实现真正快乐的方法就是生活朴素,控制自己的欲望。伊壁鸠鲁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基本信条是,我们可以通过避开痛苦来实现快乐。(这个信条或许已经让你对他的学说有些迷惑不解了。有些人可能已经将这个信条理解为,为了避免痛苦,比如饥饿之痛,他们应该沉迷于甚至过度沉迷于美食。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沉迷于美食的误解,在我们传承伊壁鸠鲁享乐思想的过程中会显得十分突出。)
奥地利维也纳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维克多·弗兰克尔同时代的人,也是弗兰克尔的早期导师。弗洛伊德也关注享乐,他把追求享乐看成人类生存的主要动机。弗洛伊德在写到“享乐原则”时,也像伊壁鸠鲁一样暗示我们,人的意识会自然而然地或本能地选择最大限度地享受快乐、避免痛苦。他认为,人生来就需要通过追求享乐来不断获得满足感,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只有等我们逐渐成熟,我们才能学会阻止或延迟满足这种基本的人类需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法(一种通过病人和心理治疗师进行对话来诊疗的方法)的创始人,他花了数年时间来考察享乐意志,认为享乐意志是人类动机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维克多·弗兰克尔与弗洛伊德及其理论的大部分支持者不同。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在人类动机和精神分析实践方面创立了自己的理论流派。他没有追随“最简主义”人性观,这种观点只关注人类动机和本能的满足,比如与享乐意志有关的动机或本能的满足。弗兰克尔坚信,人类实现意义意志的潜能(也就是真正恪守对有意义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承诺)是人类主要的内在动机。换句话说,弗兰克尔是在从一个整体的视角审视人类的处境。他并不赞同弗洛伊德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就像迷宫里的老鼠,只是他所说的本能驱使下的“二次合理化”。[1]因为在精神疗法的目标方面,弗洛伊德和弗兰克尔的哲学思想和研究视角存在严重分歧,所以最后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
权力意志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也是一位维也纳精神病学家,同时还是弗兰克尔的早期导师。阿德勒创建了一个精神治疗流派,该流派认为意义意志才是人类动机的主要驱动力。阿德勒还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坚信,人们生来就有一种自卑感,所以会用一生的时间来获得优越感,以克服自卑感。其实,意义意志认为,人类有影响和控制他人以及环境的需求,人类受到这种需求的驱动而影响和控制他人。然而,弗兰克尔认为,阿德勒的意义意志与弗洛伊德的享乐原则(享乐意志)十分相像。阿德勒无休止地重复追求权力的主张恰恰表明他的内心已经缺失某种东西,这种做法真的只是在掩饰现实罢了,但无助于填补内心的空虚。
在当今社会,恃强凌弱是滥用权力的主要表现。恃强凌弱者是指使用武力、威胁、操纵和胁迫方式试图恐吓或控制他人的人。校园和职场的恃强凌弱事件的报道数量在不断上升。恃强凌弱者会使用各种权力战术,比如四处散播恶毒的流言蜚语、大肆批判诋毁他人、占用资源或信息、排除异己,以及做出一些其他卑鄙行为,目的就是要削弱别人的信心,破坏别人的表现。
弗兰克尔认为,不择手段地、无休止地追求财富也是一种十分原始的意义意志。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多人都已经习惯性地认为拥有金钱和物质是成功的象征,而且越多越好。拥有金钱和物质已经成了我们的终极目标,因为我们可以计算和统计自己的财富,然后再拿我们拥有的去和别人比较。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或者如果我们的财富或物质没有别人多,我们自然就会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种自卑感证实了阿德勒的理论,即我们获取权力和金钱是为了克服我们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追求权力密切相关的是贪婪,贪婪也有多种形式。但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贪婪源于恐惧——我们担心自己拥有的东西不够多,担心自己不够成功,担心自己不被人重视。贪婪也源于一种观念,即我们认为自己不是生活在物质丰富而是物质匮乏的时代。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不断参与激烈的竞争去寻求合作共事的机会(贪婪在这里是一个存在现象,它的存在也说明,我们的生活缺少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意义)。
问题是,拥有多少金钱才算够?不管是计划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不管是显性还是隐性,为了赚取更多金钱,我们花费的成本之高简直令人吃惊。很多人忙于寻求和积累财富,不得不推迟享受快乐。我们在积累财富的时候往往也会忽略人际关系。同样,为了获得更多,我们也会忽视自己的健康。有些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积累财富,到头来却发现,由于担心失去财富,他们反倒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保护自己的财富。遗憾的是,除了财富之外,他们可能还会失去自己的“身份”。我们知道,通过金钱或其他方式追求权力与追求享乐十分相似。两者追求的都是身外之物,与我们的真实自我无关,而且它们“无处不在”。人们总是渴望拥有权力去控制别人,比如员工、老板、客户、股东、孩子、饭店的女服务员或者零售商店的售货员。权力,往好了说,是一种错觉;往坏了说,非常具有破坏性。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拥有权力,但却永远无法确切地知道我们是否会拥有权力。即使我们知道,在权力的游戏中也会遇到强劲的对手。而且,总有人会伺机而动,游戏的场地也会时刻发生变化。追求权力是一个令人身心俱疲的游戏。权力与快乐一样,转瞬即逝,而且会受到不可预见的力量的制约。
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动机或驱动力是意义意志,而不是权力意志。由于阿德勒和弗兰克尔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也存在分歧,最后两人也被迫各行其道。弗兰克尔从他的导师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他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弗兰克尔明确坚持并致力于促进人类去追求意义,他的毕生事业和思想遗产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呼唤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他的讲座、演讲以及1978年出版的第一本书中,都郑重地提醒我们关注“对意义的无声呼唤”。他认为对意义的呼唤主要是由抑郁、好斗和瘾症三个症状引发的。弗兰克尔将这些社会症状称为“大众神经三联征”。我们需要在潜在的存在虚无语境下来理解这种呼唤。如今,集体对意义的呼唤比它被弗兰克尔首次发现时得到了更加普遍的运用,而且还不会很快消失。
现在许多美国人拥有的物质财富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都要多,但我们却感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与别人失去了联络,甚至也不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年轻人的自杀率不断升高,贫富差距不断增大。尽管经济不景气,但我们还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满足广泛的医疗护理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但是,现在“只为金钱”的价值观已经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甚至已经取代了对人性的尊重。
事实上,随着生存竞争的消失,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谋生的手段,但却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2]
弗兰克尔在他的书里说,随着人类基本生存竞争的消失,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活着?虽然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谋生的经济手段,但他们还得面对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而活?尽管我们的物质财富很丰富,但我们内心空虚,或用弗兰克尔的话来说,“存在的虚无已经成了迫切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弗兰克尔认为,弗洛伊德的享乐意志和阿德勒的意义意志都表明,人们的某种东西已经缺失。弗洛伊德认为,人有追求享乐的需求或动机,阿德勒则认为人对权力有不懈的追求。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只是在试图掩饰他们内心的空虚罢了,而不一定会让他们找到个人生活的意义。因为他们的意义意志遭受了挫败,出于种种原因,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而他们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前提是,享乐或权力(或两者)能够替代他们曾经失去的东西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人们感到内心空虚的时候就会向外寻求帮助。他们会追求舒适安逸、物质丰富的生活。他们会确保自己大权在握,保证自己可以掌控别人和周围的一切。他们认为,只要他们能找到快乐或者掌控一切,他们就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很可惜,他们的想法是错的。
意义意志 意义意志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有我们才能发现它,控制它,实现它。不管我们一生会拥有多少权力和欢乐,真正支撑我们走完一生的是意义。最重要的是,意义会帮助我们成功摆脱无法逃避的痛苦与磨难。乔恩·卡巴金在他的大作《多舛的生命》中写道,不管我们的健康、幸福和福祉遭遇何种挑战,我们都要与最初的完整自我保持联系。他在书里研究了很多人的生活,正是一些危及生命的疾病让他们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带着宽恕仁爱之心,不仅与别人建立了联系,而且也与自我保持着联系。有些人战胜了病魔,活了下来,有些人则被病痛夺去了生命。尽管他们遇到了各种不同的挑战,但他们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生死关头实践了对意义的承诺,从而加深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如果我们花点儿时间去培养与最初的完整自我的关系,那么我们所有的经历就建立在了意义的根基之上。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观察过那些囚犯的行为举止,所以对他来说,情况就是如此。对卡巴金书中接受过采访的人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对任何一个幸免于难、在悲痛中敞开心扉怀有恻隐之心的人来说,情况也是如此。一旦仁爱恻隐之心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就会爱自己,爱别人,宽恕自己,原谅别人。反之,如果痛苦封闭了我们的心门,就会把我们与自己隔离开,与别人隔离开,最终与意义本身隔离开。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识这样一些人。他们经历了人生不幸但却能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我就认识这样一个人,她叫夏绿蒂。她二十一岁的儿子因患有自闭症于不久前刚刚去世。夏绿蒂坦率地给我讲述了抚养自闭症孩子的经历,说这么多年来她和她丈夫过得很不容易。她还多次回忆起当时阅读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情景。她还强调,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这本书对她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为人母的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挑战,夏绿蒂都能发现生活更深层的意义。她在精心照料患自闭症的儿子的过程中,对人性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当她的儿子突然英年早逝时,儿子留下的精神遗产自然就成了她后半生生活的支柱。值得注意的是,她后半生从事的都是需要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有意义的工作和社会活动。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