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们的文字》成书历时一年,作者走遍中国各地,行程51496.5公里(能绕地球两圈),走访了11个省的50余个城市和乡村,采访了30余个非遗项目的37位传承人及专家,拍摄了400余小时的影像和口述资料。堪称上山入海,寻访我们遗失的文字。 书中以全新的视角讲述文字故事。内容纵向贯穿文字发展全部历程,横向覆盖了我国20余个民族所使用的30种左右的民族文字,涉及到10余种已经消失的文字,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字,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文字,中国的文字。本书还从文字与民俗、文字与艺术、文字崇拜、文字的传播等不同角度来解读文字主题,从仓颉、王羲之、蔡伦的传说,到各民族的造纸技艺;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篆刻艺术,到文字的避讳与文字的崇拜等,本书几乎涵盖了文字在我国得以传承的方方面面,也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本了解我国文字大家庭的微型百科全书。
部分摘录:
作为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古典文字,汉字为什么能流传下来?
为什么汉字是人类历史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属性?
汉字有什么样的独特身世?
汉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仍被广泛使用的语素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文字发明以前的口头知识不利于传播和积累,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传说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根据日月形状和鸟兽足印创造了文字,使得“天雨粟,鬼夜哭”。从历史的角度看,汉字系统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发明的,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被认为是汉字的创造者。有学者认为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是文字发明以前人类最早的文献,岩画中有鸟头、鸟面、圆点、星象、人面像和各种符号,有些岩画已与后来的文字十分接近。也有学者认为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刻文就是文字,它们与商周时期的象形文字一脉相承。
在中国,仓颉的墓地不止一处,陕西白水县,河南开封南乐县,山东寿光县、东阿县都有他的墓地。陕西渭南白水县史官镇北仓颉墓,与桥山黄帝陵遥遥相对,墓门上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现在史官镇还有仓颉墓和仓颉庙,庙内有《仓圣鸟迹书碑》,是在一块黑色的石头上刻有28个古怪的符号,相传这就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原始形状。
约翰·亚当斯大楼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三座馆舍之一,在其主要出口处的铜门上,镶嵌着12个对世界文字有影响的各国传说人物,其中就有仓颉(TS'ANG CHIE)。国会图书馆将仓颉称为“中国文字的庇护神”(the Chinese patron of writing)。与仓颉雕像放在一起的还有透特(埃及神话中的月神)、纳布(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人的神)、梵天(印度教三大神之一创造之神)、腓尼基王子卡德摩斯(希腊神话中能够“播种龙牙”的神)以及古代波斯人的英雄塔赫穆拉斯。
一、汉字的演变 汉字产生以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书写形态,从大约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至今日所用的楷书,字体的演变从未停息。
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龟甲兽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由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的。其出土的地点是殷墟,位于现在的河南安阳小屯村。迄今已发现大约10多万片甲骨,4000多个单字。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记载的内容不仅有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还有天文、历法、医药等。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凡事均要进行占卜,并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
在占卜的时候,先将龟甲或兽骨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就是“兆”。从事占卜的人,再根据“兆”字形状判断吉凶。甲骨文中的“卜”字,就像“兆”字。
甲骨文已经是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根据目前已经辨识的甲骨文字,汉字之“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原则均有体现,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甲骨文中,除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外,还有相当多的形声字,约占总数的27%,可见它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图1:甲骨文字举例“门”“矢”“眉”“象”“鸟”
甲骨文仍保留许多原始图画文字的特征。从甲骨文的书写风格,也可以看出商朝社会发展的一些历史轨迹。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金文
图2:毛公鼎拓片国家图书馆藏
金文,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也称金,故其铭文称为“金文”或“吉金文字”。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由于青铜器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成为青铜器的代名词,故金文又称“钟鼎文”。所谓青铜,其实是红铜、锡或铅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故称。
金文比甲骨文出现稍晚。其内容主要是关于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金文的书体,基本上属于“籀书”,或称“古籀”。商周时期,金文很多被铸在青铜器内侧,其铭文可能是按照墨书的原本先刻出铭文模型的陶范,再铸造出来的。
金文始于商代早期,下迄秦灭六国,大约有1200多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早在汉代就已有出土,至今发现的各种青铜器达数万件。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已识别的有2420多个。根据青铜器的年代与金文风格特点,金文大体可分为四种,即:殷商金文、西周金文、东周金文和秦汉金文。
商代青铜器铭文较短,最长的也仅40字左右。西周时出现了长篇铭文。如周康王时的小盂鼎,有400余字;最长的是周宣王时的毛公鼎,多达497字。西周金文大多为周王室官吏所作。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诸侯国的金文开始大量涌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金文逐渐开始衰退。
籀文 籀文是古代汉字的一种书体,因见于《史籀篇》,故称“籀文”,又称为“大篆”。《史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文献著录的一部字书。班固《汉书·艺文志》、许慎《说文解字》都认为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原有15篇,现存于《说文解字》的有223字。
籀文出现于西周晚期,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籀文字体与秦篆相近,而字的构形多重叠。籀文的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隋唐之际,在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发现了10个石碣,因形状有些像鼓,故名“石鼓”。每个石鼓上都刻有一首诗。这些石鼓文刻于春秋战国之际,是流传至今中国最早的刻石文字。北宋嘉祐、治平年间,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三块刻字石头,名为《告巫咸文》《告大沈厥湫文》《告亚驼文》,内容都是秦王诅咒楚王,后人称之为“诅楚文”,作于秦惠王或秦昭王时。
图3:《石鼓文》石鼓,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刻。共10件,高9 0厘米,直径60厘米。圆顶平底,状类鼓。唐初出土于陕西省凤翔县,今藏故宫博物院。记录秦君与周王使者游猎事,又称“猎碣”。此本为清初“氐鲜”二字未损的整幅拓本,国家图书馆藏。
《石鼓文》《诅楚文》皆战国中期秦国作品,两者皆属大篆,其中绝大部分和小篆字体相同。
六国文字 六国文字,即秦国以外的东方六国文字,又称“六国古文”。六国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战国时期,书写工具和材料发生了变化,用毛笔在竹帛上书写开始流行,各国文字呈现浓厚的地方色彩。除秦国文字墨守春秋以前正统文字的字形,六国文字与春秋以前的文字相差很大。
六国古文字体基本上比秦国大篆简化。现在所知六国文字,主要以孔壁古文为代表。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这些古书都是用战国时期流行的篆文写成,故名“古文”。《说文解字》中收录六国古文396字。
六国古文最可靠的资料,是散见于三国时魏国《三体石经》残石中的古文。所谓“三体”,即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三体石经》,又名《正始石经》《魏石经》,是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241年)所立。此外,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陶器、兵器、货币等上面也都有六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