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
豆瓣9.7高分推荐!BBC节目,纽约时报年度选书!前大英博物馆馆长、《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等畅销书作者讲述不一样的德国国家史、民族史!
一部国家史,一部民族史。
六大部分,三十个主题,建筑、雕塑、绘画、瓷器、啤酒、香肠、汽车、货币……以“物”串连起德国政治、文化、艺术等数百年历史变迁。
《魔术师时代:哲学的黄金十年:1919-1929》
豆瓣评分8.8,入选2019年度最受欢迎豆瓣书店图书。
长踞德国《明镜周刊》畅销书榜!唯一一本结合人物传记与思想史的哲学书!
引用作者艾伦伯格的原话,“这本书并不是给哲学学者看的,它面向的是所有对哲学感兴趣的人们。我认为讲故事是消除人们对哲学的畏惧、并激发兴趣的最好的方式。据我的经验,没有人对哲学不感兴趣,只是很多人会觉得哲学很难,因此畏难而退。所以我试图从哲学家的生活开始,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让读者了解到为什么他们能取得那样的成就,为什么他们的思想很重要,进而明白他们的思想对于我们也很重要。”
《人类的演化·鹈鹕丛书》
豆瓣评分8.9!选自企鹅兰登旗下经典非虚构出版品牌鹈鹕丛书——为纯粹的求知而出版。
作者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也是大众最熟悉的人类学家,著名的“邓巴数字”提出者,构建了社会大脑假说和时间分配模型,用来破解“人何以为人”这个谜团,将生理、社会、认知三个角度融合在一起,向我们描绘了整个人类演化的全历程。
《非凡抄本寻访录》
豆瓣评分8.7!甲骨文x企鹅图书联合推出!
伟大的抄本是欧洲文明和历史中隐秘的星。想要接触它们,就需要进入鲜有人能够进入的秘密花园。手抄本研究领域经验颇丰的英国学者哈梅尔为我们打开了秘密花园之门,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场深入中世纪社会的非凡旅行,领略千年欧洲史中不为人知的隐秘部分!
《政治的起源·鹈鹕丛书》
豆瓣评分8.7!我们需按照人类最好的本性去创造一种政治,以免然让政治按照最坏的本性去塑造我们!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梅丽莎•莱恩选取对当今政治思考至关重要的根源于希腊和罗马的八大主题,引领我们理解政治可能是什么。她追寻古典观念的现代回响,揭示古典政治和现代政治的一系列前提,以使我们发现它们的共同立场,辨明立场间的差异。不管个人身处何种政治环境,这是帮助我们思考政治的最佳方式。
《最后的冰川·鹈鹕丛书》
豆瓣评分8.4!为何北极冰川的命运至关重要?摆在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争论和复杂局面又是什么? 英国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主任、海洋物理系教授彼得•沃德姆斯,结合个人观察和权威的科考数据,描述了海冰的形成原理和关键作用,并指出海冰在过去30年中消退的速度,远超所有科学家和当权者的预料。当我们告别最后的冰川时,地球的生态危机已迫在眉睫。
《大脑的一天·鹈鹕丛书》
豆瓣评分8.4!企鹅图书经典非虚构经典之作!鹈鹕丛书——让知识触手可及!
意识是什么?大脑如何塑造我们的独特自我?
世界顶尖神经科学家的跨学科现实关切之作,从科学视角切入,讲述了科学界关于意识的新发现,并探究心灵哲学的基本问题,解开大脑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独特自我的奥秘,弥合生物学与心理学、客观生理结构与主观体验之间的鸿沟。
《基本收入·鹈鹕丛书》
豆瓣评分8.0!鹈鹕丛书最新之作!
埃隆·马斯克、扎克伯格都倡导的基本收入到底是什么?
全球基本收入研究推广组织“基本收入地球网络”(BIEN)创办人盖伊·斯坦丁,汇集三十年余年的研究精华写成。本书不仅解释了基本收入原理,也解释了相关的经济理论,并比较与其他社会福利制度的异同,阐述为何基本收入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还探讨了落实基本收入制度的实务挑战和政治挑战。是写给所有人的一部深思基本收入问题的完全指南。
部分摘录:
一、迄今为止的故事
现在是清晨,外面的世界依旧漆黑一片。你的心率降至每秒跳动一下,血压也降到此后15个小时中的最低点。你的呼吸减缓为每分钟12次,血糖也跌至低谷。你的膀胱和肠道在逐渐充盈,但还不足以鼓胀到干扰睡眠。尽管你所有器官精巧的生理功能在无休止地工作着,但很显然,你还处于睡梦中。在这种状态下,你的大脑甚至全身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暂时封闭的,处于一个私密的内部世界中,这个内部世界正是当今科学界最大的挑战之一。但在那随时可能嗡嗡作响的闹钟响起之前,这片特殊的领地将完完全全地属于你一个人。无论你与他人多么亲近,无论你的表达多么清晰、充满诗意、悦耳动听抑或富有同情心,你都无法将自己最直接的主观体验与他人分享。而就在此刻,以及此后一段时间内,你如同死去一般沉睡,对世界毫无知觉。
如果没有意识,活着便与死去毫无二致。正是意识状态让生活值得一过。但什么是意识?这种无形无质的内在之物究竟是什么?意识对于我们来说既难以理解又如此熟悉,以至于我们每天都将其视为理所应当。几百年来,我们的先辈一直试图定义意识并理解如何才能最好地掌控意识。在过去的四五十年中,随着神经科学的崛起以及人们对大脑认识的急剧增长,这一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在事实与洞见的大量积累下,一个日益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在你的大脑中,个人主观体验是如何转变为喷薄而出的化学物质和电信号的?以及相反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当谈到诸如时空穿梭或永动机等其他雄心勃勃的科学探索时,想最终实现这些可能性或许要违反物理定律,但至少在假设上如果有某个天才发明家将解决方案摆在你面前,你马上能认出它来。那么对于我们称之为意识的主观体验,什么东西能切实向你证明,一些科学家、哲学家甚至科幻小说家提出的是完整可靠的洞见呢?
刚刚得到这个发现的人,会挥舞着一张大脑扫描图,或是对着一个数学公式拍手叫好吗?这些所谓的解答无论多么精巧,都没有任何说服力,因为它们无法解释我们客观观察到的事件如何转变为对独特个人经历的第一手感觉。然而,一种主观的视角以某种方式在大脑和身体中产生了,我们几乎可以说这是“用魔法召唤来的”,但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对这种显而易见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给出任何令人信服的答案,有的只是假设。这一问题不仅对于科学家来说是最深刻的奥秘、最持久的难题,对于每一个思考它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你家卧室窗外的茫茫黑夜,相比知识领域内使意识概念进入无解死胡同的昏昧不明,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哲学家苏珊·赫尔利和我想到一个不错的主意,邀请神经科学家和哲学家在牛津大学举办系列研讨会,从不同方面探讨心灵和大脑。不出所料,我们在理解哪些大脑过程可能代表意识本身这一问题上没有取得什么进展,1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无论神经科学还是哲学,对于应该从哪里着手没有明确的共识;两门学科没有共同的开放性假设。尽管如此,研讨会却着实提出了一个让两门学科都感到十分头疼的问题:如何用一种客观的方式来探索主观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围绕更审慎、更具体的问题可以产生富有成果的跨学科辩论,例如机器是否会有意识,意识进化的动力是什么,以及语言对思维有何影响。
即便如此,通过展示大脑由于物理损伤产生的变化是如何与个体主观体验的变化相匹配或相关联的,神经科学已经开始向古老过时的大脑——心灵二元论、精神——身体二元论发起挑战。用一位与会哲学家保罗·希布莱特(Paul Seabright)的话来讲:“记忆是不亚于分子的物理实体,是物理世界中的一部分,但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学以外的名称识别它们。”
自从伟大的哲学家笛卡尔于17世纪首次将具有意识的心灵和生物性大脑相区别以来,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冲突似乎就变得不可调和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获得对现实的瞬时体验,而科学实验研究的特点则是以第三人称视角获取信息。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概念上的鸿沟是难以跨越的。当我们将人类或其他动物描述为具有“知觉体验”或“意识状态”时,我们所谈论的是那些将生物和非生物区别开来的最基本的特征。一块石头并不“关于”其他的事物,石头本身也没有主观属性,但某个人的知觉则“关于”他看到的(或体验到的)事物,因此具有主观属性,就好比我们是如何看见红色的。当我们以第一人称视角来观察世界时,这些特点对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当我们站在客观科学的角度以第三人称视角来看待它们时,我们会发现这其中存在一些困难。当我们谈到大脑的状态时,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为神经元放电和脉冲式地释放强效的神经递质,但我们却很难知道这些剧烈的神经生物活动是如何与那些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体验到的、习以为常的意识特征相联系的,例如品尝巧克力在你口中慢慢融化,感受阳光照耀在你的脸上,听海浪的咆哮声。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探索大脑内部生理活动的神奇之旅,在这段旅途中,你将看到当我们品尝食物时,小酌后微醺时,做梦时,出门散步时,又或是在办公室坐了一整天时,我们的大脑中会发生哪些生理活动。
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里,多种多样的因素会不断地使大脑进入一系列不同的状态,这是大量的脑细胞在极短的时间里共同工作发挥的作用。“神经元集合”是强有力的大脑进程,然而这种进程目前仍是相对未知的,对其研究不足。我们将一起看一看这些短暂而规模庞大的神经连接——神经元集合——是如何与我们对不同水平和不同状态的意识所产生的体验相对应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像罗塞塔石碑一样起作用的(古埃及人在罗塞塔石碑上分别用三种文字刻了一部法典,因此这一著名的历史遗物就给了我们揭开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的钥匙)。神经元集合通过将这些头脑中的新奇事件与不同种类的意识状态进行匹配,来达到一个一致的目的——让我们能够把一种“语言”(主观个人体验)转译成另一种“语言”(客观神经科学),反之亦然。毕竟,毫无疑问,任何对意识的所谓“科学的”解释都必须同等重视个人的主观体验。
科学家团体并不那么乐于接受主观性是对意识的理解的核心这一基本假设,因为实证研究方法是极度客观和中立的。有人曾一度将对意识的研究描绘为一种阻碍职业生涯的行为,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对于大多数因循守旧的人来说,对“非科学”的恐惧阻碍了他们对这一主题的进一步探索。“科学的”这一形容词,经常为各种各样的词语打上受人追捧的认证标签,尤其是“证据”一词,却很少能有人对其给出定义。我只想说,最重要的是科学家通常只报告研究结果中的客观发现——两名或多名研究者用同样的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测量,并最终得出一致的结果。然而,这恰恰是我们用常规的科学方法对意识进行研究时往往会感到非常棘手的原因,因为那些自诩为研究者的人必须首先承认,意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主观性。即使是那些敢于在这一领域进行工作的神经科学家——令人高兴的是,这个群体虽然目前人数很少,但在不断增长——也常常忽视个体主观状态的差异。我们反而将关注点放在我们早已熟悉的脑功能,以及那些我们便于测量的、早已明确的过程和效果之上,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二、梳理不同的术语
即使还没从衣架上取下你的实验服,你已经开始为如何定义“意识”的问题而发愁了。我们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用诸如“觉醒”、“认识”等显而易见的同义词进行替换并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备选项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令人满意,因为它们强调的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更加普遍而被动的反应,而我们更典型的状态是对外界具有不断变化的体验,以及对这种体验所产生的个体化的、独一无二的领会。想要澄清我们的意思,难点在于我们采用了一种最简单的策略来对事物进行定义。例如你可以说“飞翔就是我们在对抗重力”,但严格来说,意识到底是指我们在做什么呢?你不必做任何事,可以仅仅闭着眼睛安静地平躺着,然而此时你依然保持着清醒的意识。此类操作性定义是毫无用处的。我们也可以利用更高的种类或更宽广的范畴进行定义。例如:桌子是一件家具;爱情是一种情感;而意识是一种……一种什么呢?比意识更高、更宽的范畴是什么呢?答案是没有。
由于我们无法正式地给出意识的定义,剩下能做的就是,我们至少可以去厘清那些能够被弄清的混淆,它们是时常混迹于意识的同义词之列的术语,而事实上这些术语的概念也有其独特的内涵。举例来说,在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潜意识(subconscious)这一概念,意味着即使当你完全清醒时,你头脑中仍有一部分内容是你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可能是最终意识状态中的一项必要而非充分的成分,与失去意识相对,后者指深度睡眠或昏迷状态中意识的彻底消失。还有就是自我意识,这是每个人将自己感受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一种感觉,当这种感觉过度强烈时则可能导致个体产生不安甚至焦虑的感觉。自我意识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仅仅让我们每天都能意识到我们与他人是不同的,这必定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一般的意识——否则为什么还需要两个术语呢?让我们想一下非人类的生物吧:一只猫或一只狗,在其主人看来,显然都无可辩驳地是有意识的。然而同样地,如果说宠物能够充分认识到它们分别作为狗和猫的身份,貌似也不那么现实。毕竟,就连人类的婴儿都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尽管我们假定他们是有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