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内容简介:
——方法反思——
《社会学家的窍门:当你做研究时你应该想些什么?》(豆瓣8.7分) ·帮助研究者从研究问题的提出开始就通盘进行思考,完善研究计划。 ·作者简介:霍华德·S. 贝克尔,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人。
——方法论和基础方法——
《研究社会的方法: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告诉你怎样找出合适的资料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作者简介:钟伦纳,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博士。
《社会研究方法(第2版)》(豆瓣8.6分) ·介绍了研究方法论、选题与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测量与量表、资料分析、论文写作等。 ·作者简介:仇立平,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
《管理学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豆瓣9.2分) ·由浅入深,让读者对如何做管理研究有全面理解。 ·作者简介:罗胜强教授, Iowa大学博士,师从计量研究方法大师Frank L. Schmidt教授。
——论文写作指导——
《期刊论文投稿解惑与写作建议》 ·介绍了论文发表的基本知识,也探索性地讨论如何更好地做好研究。 ·作者简介:赵联飞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MBA学位论文研究及写作指导 : MPA、MEM、MPAcc等专业硕士均适用》 ·论文不是像作文那样写出来的,它主要是研究工作的结果。 ·作者简介:李怀祖,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质性/定性分析方法——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原书第5版)》(豆瓣8.4分) ·收录了不同学术和专业领域的50余个已发表案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罗伯特.K.殷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案例研究:原理与实践》(豆瓣8.7分) ·对案例研究提供总体理解,为成功实施案例研究提供工具和技术。 ·作者简介:约翰·吉尔林,波士顿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豆瓣9.0分) ·作者总结和传授了近二十年来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的实战经验。 ·作者简介:周翔,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量化方法/统计分析/软件操作指导——
《用问卷做实验:调查-实验法的概论与操作》 ·调查-实验法巧妙运用问卷,使社会科学的实验操作被普遍应用成为可能。 ·作者简介:任莉颖,美国匹兹堡大学政治学博士,统计学硕士。
《调查方法》 ·突出对调查设计的基本原则的阐述。 ·作者简介:罗伯特·M. 格罗夫斯,密西根大学调查中心主任。
《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原书第3版)》(豆瓣7.3分) ·揭开社会测量的神秘面纱,联系常人的生活经历,强调对测量概念的理解。 ·作者简介:罗伯特•F.德威利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
《倾向值匹配法的概述与应用:从统计关联到因果推论》(豆瓣7.8分) ·作者分享多年来使用倾向值匹配法的经验与教训。 ·作者简介:苏毓淞博士,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基础篇》(豆瓣8.6分) 《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进阶篇》(豆瓣8.8分) ·《基础篇》介绍潜变量建模的常用模型和Mplus分析过程。 ·《进阶篇》分为混合模型篇、多水平模型篇和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篇。 ·作者简介:王孟成博士,广州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部分摘录:
我是在芝加哥大学念的本科。那时,学生一遇到困难的概念性问题,就爱模仿学术权威的口气说:“该问题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术语。”这话说得没错,但对我们没什么用,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怎么专业地下定义。
后来,我留在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认识了埃弗里特·休斯(Everett C.Hughes)先生,他成了我的导师,最后我俩还成为研究伙伴。休斯是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先生的学生,学界公认帕克是社会学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的开山鼻祖。休斯教我把自己的社会学血统,顺着休斯和帕克,一直追溯到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先生。这位伟大的德国社会学家,曾是帕克先生的老师。我至今仍以这条谱系为傲。
休斯对抽象的理论没有好感。有一次,我们一群学生在课后围着他,提心吊胆地问他如何思考“理论”。他气呼呼地瞪着我们,反问:“关于什么的理论?”他认为世上有和特定事物相关的理论,比如有关种族、民族(ethnicity)或工作组织的理论,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虽说如此,但当整个班或某位同学陷入我们认为是“理论性”困境,比如如何定义想法或概念这类问题时,他也知道如何帮我们解围。比如,我们想知道如何定义“族群”(ethnic group)这个概念,如何知道一个群体是不是“族群”?休斯通过他写的一篇论文,讨论了加拿大的民族关系,指出了我们长期以来所犯的错误:
几乎所有使用“族群”这个术语的人都会认为,族群可以用下列一个或多个要素,和其他群体区分开:生理特征、语言、宗教、习俗、制度或“文化特质”。(Hughes,[1971]1984:153)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可以用一个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比如“非民族”群体)的“特质”来定义它是“民族”群体。一个群体之所以是族群,是因为它和其他群体不同。
但是,休斯解释说,我们颠倒了定义的顺序,只要用一个简单的窍门就能解决这类定义难题,那就是把解释的顺序倒过来,并将差异看作身处群体关系网络中的人们所下定义的结果:
一个族群之所以是族群,不是因为它和其他群体之间的那些可测量或可观察的差异水平。恰恰相反,是因为群体内部和外部的人,都知道它是族群,所以它才是族群;还因为群内人(ins)和群外人(outs)在言谈、感觉和行动时,都俨然把它当成是独立的群体。(Hughes,[1971]1984:153-154)
因此呢,法裔加拿大人是一个族群,不是因为他们说法语而其他加拿大人说英语,也不是因为他们通常是天主教徒而加拿大人一般是基督教徒。如果他们是一个族群,是因为法裔和英裔加拿大人都认为他们互相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我们用语言、宗教、文化以及其余要素来界定族群的差异,这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这些要素的差异只是因为这两个群体视彼此为不同,而必须要“有方法可以分辨出谁属于这个群体,谁不属于这个群体,并且如果一个人很早很深刻地就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群体,这种归属一般是不可改变的”。这个定义窍门可以应用于其他所有定义问题(比如我在这本书后面部分将会讨论的越轨问题),其核心在于,我们要认识到,研究族群不能只单独地看族群,而必须要从它与其他群体的关系网络中,探索来自关系网络的“族群性”(ethnicity)。休斯说:
要形成族群关系,需要有一个以上的族群团体。我们无法只研究一个群体或者只通过其他群体来了解群体关系。这就像研究化合物不能只研究当中的一个元素,或是看拳击赛时不可能只观察一个拳击手就窥知全貌。(Hughes,[1971]1984:155)
这就是窍门:通过简单的小策略,帮助你解决大难题(在上述例子中,策略就是寻找定义生成和被使用的网络)。每个行业都有其解决问题的特有窍门。这些问题,外行人百思不得其解,对内行人来说则是小菜一碟。社会科学这一行和管道工、木匠活一样,也有自己的窍门,用来解决行内的特殊问题。有些窍门是从经验总结出来的法则,比方说在回邮信封上贴一张色彩鲜艳的纪念邮票,这个小建议会吸引更多调查对象将问卷寄回。有些窍门则来自对于问题形成情境的大拇指规则 (1) ,就像朱利斯·罗斯(Roth,1965)所建议的,研究者不要把调查访问员的作弊看成是需要报案的问题,或者非得设法查出不负责任的员工不可。调查出现问题,可能只是因为调查访问员对工作没兴趣,或这工作和他没有利害关系,接这工作的唯一动机是出于经济因素。
本书中的窍门,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思考上的难题,也就是社会科学家通常视之为“理论性”的这类问题。通过寻找一个术语在生成这个术语的关系网络里的意义,对这个术语下定义,就是我要谈的一种窍门,但它不是通常用来解决理论问题的方法。社会科学家经常用玄奥的方式讨论“理论”,把理论看成是有其独立合理性的主题,这和我们做研究的方式相一致,可是又并不真的相关。默顿(Merton,1957:85-117)的两篇经典论文,概述了他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理论和研究彼此间应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做研究的学者很少采用这种观点,反倒是为考试而读书的学生经常会用这些观点。休斯把自己的方法论研究定位在世态人情这类应用问题上,他总嚷嚷着要写一本“理论小书”,囊括他理论立场的精华,而且还会和那些分散在他各种论文与著作中的、关于社会学的概推的东西有所不同。
休斯的学生,包括我在内,都希望他把那本理论小书写出来。因为我们知道,当我们听他讲课、阅读他的著作时,我们就是在学习理论,即使我们无法用语言说出理论是什么(后来John Michel Chapoulie[1996]敏锐地分析了休斯关于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可是他从来没写。我想,是因为他不像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那样有系统性理论。更确切地说,休斯有的是理论无处不在的研究方式。他的理论不是为了把真实世界填充进去的各种概念组合。相反,休斯的理论是他用来思考社会形成的窍门集合,这些窍门帮助他解释资料,并找出这些资料的一般性意义。这种协调性在休斯的论文(Hughes,[1971] 1984)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由于他的理论由诸如此类的分析性窍门,而不是抽象性的理论组合而成,学生们需要通过围绕着他,学习运用他的窍门才能习得。这种学习方式就像徒弟跟着师傅学艺,学徒看着师傅如何熟练运用这些窍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边看边学。
我和休斯一样,对抽象的社会学理论化也持很深的怀疑态度。我以为它至多是必要之恶,是为了完成研究而需要的一些手段。但同时,这个工具很可能会失去控制,导致脱离社会生活日常的、非具体的论述,但扎根社会生活日常,恰恰是社会科学的立足点。我自己也试着去驯服理论,把它看作窍门的集合,看作帮助研究者面对具体研究问题时让研究有所进展的思维方式。
我再详细地说一遍,窍门是一种专门操作,这种操作为某些共同困难指明出路,并提供一个相对简易的程序,解决看似棘手且顽固的问题。以下这些窍门可以处理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领域的许多问题,我把它们大致分为:意象(imagery)、抽样(sampling)、概念(concepts)与逻辑(logic)。
我经常援引各种实例来描述这些窍门。这些实例的作用,就像库恩学派(Kuhnian)所持观点的原范(examplar),在你遇到相似问题时,可以依葫芦画瓢运用这些原范。我的教学经验使我更偏爱引用实例,而不是一般化的定义。在写《艺术界》(Art Worlds )(Becker,1982)这本书时,我正好承担艺术社会学的教学工作,我迫不及待和学生分享这本书的理论架构,这种架构将艺术理解为一种社会产物。为了充实上课的时间,我当然要讲很多故事。其中最棒的一堂课是关于华兹塔(Watts Towers)的讨论。1930年代,一位从意大利移民来美国的石匠,在洛杉矶造了这座不可思议的建筑,等建好了,他就撒手不管,任它自生自灭。我边播放建筑的幻灯片,边讲述他的故事。我指出,就艺术作品的社会特征而言,这是个有局限的案例。西蒙·罗迪阿(Simon Rodia)是真的自己独立完成华兹塔的建造,没有任何人帮忙,也没依靠任何艺术理论、观念、艺术史、艺术品供应店、博物馆、艺廊,或任何与艺术有关的机构。我分析了这件作品是如何展现独立这一特性的,并展示了如何观察大多数艺术品在创造过程中依赖上述那些因素的痕迹。对于我而言,观点就是我们辅以一个案例去分析其他案例的方式。所以,之后当学生告诉我,他们这堂课真正记住的东西是华兹塔时,我有点挫败感。一些学生记住了这个故事,也记住了我以华兹塔为例费力阐述的观点,但大部分学生只记得有这么一座华兹塔,以及这个疯狂的家伙和他那疯狂艺术作品的故事。这件事教会我,故事和例子才是人们所关心并且能记住的。所以这本书也到处是故事和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