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内容简介: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诚如比尔·盖茨在书中一再强调的,实现零排放并非易事,但如果我们遵循他给出的计划,这个目标定会实现。无论你是政策决策者、企业家,还是忙于生计的普通民众,你都可以贡献力量,一起帮助这个世界避免气候灾难。 《微积分的力量》内容简介:微积分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思想成就之一,也是数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中和大学时期,尽管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对这门课程退避三舍,但斯托加茨用一种新颖独特和接地气儿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微积分的历史。相信在读完《微积分的力量》后,我们都会对微积分有更加立体生动的认知,就像欣赏名画、名曲那样发现微积分之美。 《贪婪的多巴胺》内容简介:多巴胺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是一种快乐分子。它其实是一种欲望分子,在我们已经获得很多的同时,让我们有更高的期许、更大的目标。多巴胺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追求更高的目标,但也同时让人欲望无止境、不知道满足。它既能让你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让成功变得平淡无奇;它让你投入一段感情,但也能让当初的深情被岁月磨平;它能让你获得超高的智商,但也让你与疯狂一步之遥…… 了解这种物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决策和生活的,能够帮助我们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在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表现。 《永不停歇的时钟:机器、生命动能与现代科学的形成》内容简介:中世纪以来盛行的自动机械人偶,曾让欧洲的皇室和宫廷贵族着迷发狂,传教士甚至将其作为贡礼献给中国皇帝。从雅凯-德罗兹的写字小男孩儿到坎普林的下棋机器人,人和动物的形象,被频繁地制成荒诞而逼真的机器,仿佛有了“能动的生命”。所有这些都源于“万物机械说”的大行其道,它牵涉出的是困扰人类始终的问题:生命是什么?机器会拥有生命吗?事物运转的动力来自内部还是外部? 人和机器、物质和灵魂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争论不休。 理解现代科学的历史,对于思考当下、想象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本科学史著作不仅将颠覆我们对现代科学的认知,还将成为我们理解当下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问题的思考利器。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内容简介:一部写给全人类的警醒之作,来自备受尊崇的大卫·爱登堡爵士一生的独特见证和思考。 人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加速”使这个世界滑向失控和衰退。 现在,大卫·爱登堡站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上,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人类对地球的行为正在复制导致二叠纪大规模生物灭绝的风险条件。如果环境照此恶化下去,在未来100年内,地球将再次经历生物大灭绝,而此次矛头直指人类。 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 大卫·爱登堡怀抱对生命世界的敬畏和热爱,呼吁人类捐弃分歧,联起手来应对共同的命运。他提出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包括采用甜甜圈模型,转向绿色增长,变革饮食结构,让出更多空间等。未来已来,时不我待,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这是这位已过鲐背之年的老人给予我们的深切叮嘱。 《生命的起源》内容简介:这本书要讨论的东西,的确是非常古老的。 所以,如果要追究遥远的冥古宙是如何出现了第 一批细胞,我们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能够潜入细胞里面的微观世界,从那形形色色的分子与反应中探寻起源的蛛丝马迹。 因此,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生命科学在最近60年中取得的许多成果,尤其是最近20年来的突破,其中的大部分还没来得及与公众“见面”。 要理解它,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接触许多陌生的知识,尤其是要接触许多化学的术语,这或许会让有些读者感到厌烦与抵触,但这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我们已知的一切生命都是化学反应的集合,要了解它的起源却不想接触化学,这与修建空中楼阁是同一种不可能的贪婪。 但愿这会成为一本值得你在许多年里反复阅读许多遍,仍能找到新的收获的书。 《戒糖:改变一生的科学饮食法》内容简介:“戒糖”是不是不吃糖? 代糖不含糖,可不可以随便吃? “戒糖”就能让人变瘦、皮肤变好吗? …… 关于“戒糖”这一热门话题,人们有很多困惑与问题。 全面梳理戒糖的底层逻辑与背后原理,为你积累“戒糖”基础知识。 还将为你提供食品标签怎么看、4种不同热量需求的美食食谱、喝了不发胖的甜蜜饮料、正确的买菜顺序等实用科学饮食解决方案。 本书将助你找到饮食与身体的节律,学会用一种审慎的态度看待糖,逐渐养成受用一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癌症·免疫与治愈》内容简介:这本书是一部免疫肿瘤学的演化史,主要讲述了免疫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功——尤其是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包括人类对癌症的理解如何演变,以及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动态相互作用如何得到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狡猾的细胞:癌症的进化故事与治愈之道》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理解癌症的入门读物,将癌症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为我们娓娓道来,同时提供了看待和理解癌症的新视角。 癌细胞其实是非常聪明的细胞,它们善于伪装和欺骗——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癌细胞能够骗过人体的免疫系统(也会骗过其他宿主),让免疫系统以为自己是正常细胞,继续从人体中汲取养分,然后不断生长。而且,癌细胞的这种欺骗能力也会随着情况变化变得越来越高明。其实在与癌症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人类其实并不孤独。任何形式的多细胞生物,都会受到癌症的困扰。而我们与癌症的关系,也塑造了我们自己。要真正地了解癌症,我们就要理解它的进化史,以及这一路走来的我们是如何与癌症共处的。 读完本书,你就会明白癌症究竟从何而来,知道它为什么会存在,同时了解到关于癌症的新研究。 《中国前沿:不如问问科学家吧》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人类对未来生活无限畅想的“人机共生”、“太空探索”、“生物治疗”“粪菌移植”等方方面面的十大前沿黑科技主题。 在内容上,不仅囊括作者本人多年来科技领域的所见所闻,更有深入各大前沿科技实验室的探访实录,与专家面对面探讨科技,同时辅以热门科幻电影盲区解读,既有着引人入胜的接地气内容,又可真实再现当今前沿科技探索历程。 不管你是想拥有一位双商均高的人工智能助手,还是一直梦想着到太空生活,亦或渴望通过生物医疗来改写生命密码从而实现逆生长,这本书里都有你所好奇的答案。
部分摘录:
人工智能会变“坏”吗? 人工智能的善与恶,要看人类怎么定义,如果人工智能想当人类的伙伴,就要符合人类的道德伦理框架。
郝景芳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人类构成威胁吗?当人工智能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约束时,我们又该怎样看待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
曾毅 提到人工智能的道德学习,就不免要说到“道德机器”。但是人类的价值观本身在不同文化面前就存在差异,那这些机器到底能不能对此进行学习?
首先,它能不能够真正地理解人类的价值观?
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工智能如何学习这些差异。
比如把遛狗这一简单的人类活动交给机器人,在遛狗的过程中,狗突然咬伤在草坪上玩耍的儿童,这个时候机器人是选择立刻上前施救,还是仅仅因为一个“禁止践踏草坪”的道德约束,就不去阻止狗伤人呢?这个场景看似简单,但其实它背后的处理决策过程足够复杂。这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的道德决策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真正让一个机器“理解”抉择,而不只是遵守规则,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再来说一个场景,比如让我们构建的护理机器人照顾老人。老人说进来先敲门,应门后才能进入,机器人照做了。但有一天老人病了,机器人敲门了却无人应答。那机器人会怎么做呢?它明明“知道”里面的老人可能病了,发不出声音了,但它还是选择继续在门口等。它认定的模式是“老人应允后才能进门,在他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时,我不能进去”。这样对吗?所以看似普通的生活场景,背后隐含着我们对人类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真正理解和嵌入。
再比如,你去参加跑步竞赛,为了拿到第一名以最快的速度奔跑。这时如果突然出现一个6岁孩童挡住了你的去路,你是一心只想赢得比赛,直接推开他,还是哪怕速度过快不慎摔倒,也都本能地避开他?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是后者,没必要为了比赛的输赢而故意伤害一个孩子。所以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思路跟现代计算机是完全不一样的。计算机为了得到最大的奖赏,或者最少的惩罚,就会以解决目标问题,尽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人们为它设立的预期目标。那么这样的话,它做出的选择极有可能是把孩童推开,这是最省时省力又能赢得比赛的方法。这就是看似智能的信息系统,与我们人类解决问题时的最大差距。
2019年高分科幻电影《吾乃母亲》5 影片讲述一位少女在人类灭绝后,被一个用于构造生命让人类重现于地球、被称为“母亲”的机器人创造,而被人类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母亲”在对人类“女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独特的道德问题:假设有五个患者正在焦急等待不同的器官救命,这时出现了第六个病人需要被治疗,可第六个病人身上的器官跟前五个病人刚好兼容。是救第六个人,还是拖着不治以其器官拯救前五个病人?
关于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愿景,可以参考日本的模型。他们将人工智能比喻为“人类的准成员”,即人类的伙伴。这样的设定也是比较有特点的。这也不难想象,我们从小看的日本动漫作品《机器猫》和《铁臂阿童木》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早在几十年前,日本对人工智能的设定就是人类的朋友。但是,如果人工智能想当人类的伙伴,就要符合人类的道德伦理框架。
所以如果有一项技术,能实现人类跟机器人价值观的校准平衡,我觉得这是未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圣杯,也许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向伦理道德观的框架倾斜,是它必须具备的一个组件,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组件。否则的话,人工智能系统恐怕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人类真正的伙伴,这也说明了发展人工智能伦理道德观的重要性。
未来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所面临的任务,可能更多的是“纠正”,而不是“模仿”。
郝景芳 埃隆·马斯克说过,如果人工智能未来会消灭人类,可能不是因为恨人类,只是因为它需要完成一个目标,一不小心或者不得不把人类消灭了。比如,当人工智能得到的任务是在地球种满番茄,结果你挡了它种番茄的路。当你成为它完成这一既定目标的障碍时,如果没有相应的“优先次序”伦理道德观提前嵌入,你就会被牺牲掉。这会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的一种潜在危机。
其实,我比较推荐在有关人类的生死安全问题上,对人工智能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提前“意识植入”或程序设定,像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1]。但是其中比较复杂的地方在于,如果不设置生死,而是其他的一些道德准则,它就会面临选择问题了。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小孩有一个机器人朋友,小孩做了一些不想告诉妈妈的事,比如偷拿了家里的钱财物品。他跟机器人说:“你千万别告诉我妈妈。”而此时,这个机器人就遇到了一个道德问题,但有一些道德律令可能是已经在程序中形成的,即它知道偷拿东西是不对的。但是,这个机器人也面临着另一个道德抉择:“如果小孩是我的朋友,忠于朋友也是一种道德准则,那到底是遵循看到有人偷东西要举报的准则,还是自己应该忠实于友情的道德准则?”
对大众来说,这其实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选择,那机器人该如何去判断?这不涉及保护人类生命的“圣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会频繁遇到的,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两难选择。面对这种情况,人工智能究竟要怎么办?这也是未来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好好解决的问题。
曾毅 这就是现在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最关键的一个伦理问题,即数据的偏见问题。基于统计大概率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它就是还没有具备真正的理解力,或者说远未达到人类想要的程度。
所以现在很多人用智能推荐系统求职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求职者是女性的话,系统会推荐一些含底薪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求职者是男性,那么会出现高管、总监等要求领导力、行动力的工作岗位。有人说人工智能有偏见,实则不然,有偏见的是它基于的大数据。可能同类职业显示90%是男性,人类社会中的偏见被数据捕捉到了,而数据的特征被人工智能学到了。所以人工智能不具有偏见,具有偏见的是这个社会。
类似这样的人工智能数据捕捉,其偏见都是由于对真实世界的理解能力远远不够,如果未来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真正帮助人类社会纠正偏见,就会更有意义。对于应该给女性求职者推荐有底薪的基础性工作这种情况,如果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告诉你“这样的判断是具有性别偏见的,你不可以做这样的决策”,那才是真正的智能。
郝景芳 但前提条件是,我们需要一个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告诉它不应该有性别偏见。可是如果制造人工智能的人认为女性应该从事低薪行业,男性应该从事高薪行业,他本身就觉得性别偏见是正确的,认为男性应该统治世界,那么他赋予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观就是不平等的。我们怎么来决定谁给人工智能输入正确的代码呢?
曾毅 我国知名哲学家,社科院(社会科学院的简称)的赵汀阳老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拟人化的人工智能是一条错误的发展道路,因为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就是我们仇恨、敌视的来源,所以模仿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机器人,会像我们现在的人类一样危险。”他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对人类失望,而是说人类不完善的那一面,有可能被计算机学到,特别是我们所说的人类不好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自身的价值观是不正确的,那么生产的人工智能系统就非常危险。
根据阿西莫夫的三大定律,为什么是保护你而不是保护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