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温疫论》,明代吴有性(字又可)撰于崇祯十五(1642)年,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著作,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全书二卷,上卷主要论述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变证、宜忌,以及温疫与伤寒的区别。下卷重点叙述温疫的种类、传变、治疗原则,各种兼证、变证的治疗和调理。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创立了“戾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由此创立了表里九传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以“驱邪外出”为中心,创制了达原饮等治疗温疫的有效方剂。这些方剂和治疗思路对后世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中医仍然在使用这种思路和这些方剂。 三全译注者《温疫论》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吸收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白话翻译。 题解部分凝聚着译注者多年行医的实践经验、体会和读书心得,或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原文,或指明思考的方向。《温疫论》与《伤寒论》是中医发展的两条不同路径的代表性著作,后出的《温疫论》对《伤寒论》多有借鉴和发展,因此,译注者在题解部分对二者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提示。 《温疫论》涉及的众多方剂和中医术语是理解的最大障碍,因此注释除了注释疑难文字外,主要注释中医术语和方剂,并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而非引经据典、追根溯源地延伸,甚至掉书袋。同时,为免于读者翻检之劳,同时便于读者加深认识,一些相隔一定篇幅的中医术语和方剂不妨重出,益于读者在不同场景下深入理解这些术语和方剂。 译注者在译文方面用力颇深,努力追求信、达、雅,并试图用简练的语言揭示出原文后的思维方式和深刻内涵。
部分摘录:
原病 【题解】
本篇是对瘟疫为病的综述,也是《温疫论》全书内容的总纲。
此前医家论瘟疫的起因,不外乎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要么就引《黄帝内经》“非其时而有其气”之论。在吴又可看来,这些都无以解释瘟疫的特殊和惨烈。吴又可发现,导致瘟疫的,别有一种疠气。
这股疠气从口鼻而入,潜伏于膜原,阻闭气机,它往表游溢,则会出现三阳经症状;往里传变,则会导致各种里证。要治瘟疫,必须把邪气排出体外,而逐邪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审时度势,看清病邪的来龙去脉,因势利导。
本篇出现的内容,在后文各条还会有详细阐述,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有疑惑,可默而存之,随着继续学习,可以豁然而解。
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①,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得非时之气,长幼之病相似以为疫。余论则不然。
【注释】
①非其时有其气:某个时令出现了本不属于这个时令的气候。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例》有:“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译文】
瘟疫的来由,过去人们都以为是因为某个时令出现了本不属于这个时令的气候,春天应该温暖却很冷,夏天应该很热却很凉,秋天应该凉却很热,冬天应该冷却很暖,人遇到了不属于这个季节的气候,于是老少同病,病情相似,这就叫“疫”。我的观点却不是这样。
夫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①。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②,在岁运有多寡③,在方隅有厚薄④,在四时有盛衰。
【注释】
①损益:这里指一年四季的寒热温凉,会根据天气阴晴风雨的或多或少,而稍有增减。损,减少。益,增多。
②疠气:指天地之间的某种不正之气,容易导致瘟疫。后文又作“戾气”,意同。
③岁运:不同年岁的大运气候特点。
④方隅:方位,地区。
【译文】
春暖、夏热、秋凉、冬寒,是一年四季的常规,因为风雨阴晴,会有所出入。比如秋天如果热,肯定是晴天多,春天如果冷,肯定是因为经常下雨,这也是天地之间的常事,未必会导致瘟疫。伤寒和中暑,都是人体感受天地之间常规的气;瘟疫则是感受天地间的疠气,疠气会根据每年的大运气候特点而或多或少,在不同的区域会有厚薄,在一年四季也有盛衰。
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①,去表不远②,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③。
【注释】
①夹脊:此处相当于膜原,处于半表半里之间。
②去:距离。
③《针经》:又称《灵枢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南宋史崧将原《灵枢经》改编为二十四卷本,成为了现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灵枢》版本。膜原:清代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讲:“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膜原也泛指伏邪在人体内潜伏的部位。
【译文】
这股疠气一来,无论老人少年,无论身体强弱,只要碰到,都会得病。邪气从嘴巴、鼻孔进入后,既不停留在内部的脏腑,也不停留在外面的经络,而是停留在夹脊之内,离体表不远,在胃附近,是表里的分界之处,所以叫半表半里,也就是《灵枢经》所说的“横连膜原”处。
胃为十二经之海①,十二经皆都会于胃,故胃气能敷布于十二经中②,而荣养百骸③,毫发之间,弥所不贯。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注释】
①海:汇聚。《黄帝内经·灵枢经·海论第三十三》:“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从经文字面意思看,胃是水谷之海,冲脉才是十二经之海,但因为以冲脉隶于胃,全赖胃气,所以也可以说胃为十二经之海。
②敷布:即普遍而周全地分布。
③百骸(hái):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统称。
【译文】
胃是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的精气都可以汇聚于胃,所以胃气也能普遍而周全地分布到十二经脉中,去营养全身各处,哪怕再细微的地方,都无所不到。但凡邪在经,都可以看作在表,在胃则为在里。现在邪在膜原,为经和胃之间交界的地方,所以是在半表半里。
其热淫之气浮越于某经①,即能显某经之证②。如浮越于太阳,则有头项痛、腰痛如折;如浮越于阳明,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如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③。大概观之,邪越太阳居多,阳明次之,少阳又其次也。
【注释】
①热淫:指热邪过盛。淫,过多的意思。
②显某经之证:按照中医六经辨证理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各有特定的症状。
③寒热:即寒热往来,身上寒与热交替出现。
【译文】
邪气在膜原,郁而生热,过多的热邪往哪一经浮越,就能显示出哪一经的症状。比如,如果浮越于太阳经,则会出现头疼、后项痛,或腰痛得好像断了一样;如果浮越于阳明经,则有眼睛痛、眉棱骨痛、鼻中发干;如果浮越于少阳经,则有胁下痛、耳聋、身上一会儿觉得冷一会儿觉得热,恶心呕吐,而且口苦。大致而言,邪热往太阳经上浮越得最多,阳明经次之,少阳经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