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内容简介:《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考古的故事》内容简介:1922年冬天,霍华德·卡特成为第—个窥见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陵墓的人,他眯起眼睛,凑在他打开的小洞上,借着蜡烛的微光往里面看。到处都能看到金子的闪光。挖掘行动的赞助人卡那封伯爵拽着卡特的衣服,连珠炮似的问道:“你看见什么了?你看见什么了?”卡特费尽力气才说出:“我看见了奇妙的东西。”古老而美丽的事物令人颤栗,吸引着一代代人接近它们、挖掘它们。这本书涵盖世界上二十余个主要的考古胜地,以及重要的考古发现,我们将看到埃及法老的黄金面具,希腊帕提侬神庙里的大理石雕像,墨西哥丛林中的祭献品……这些文物将尽可能客观地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过着怎样的生活、创造过怎样的文明,其中的一些文明又为何走向毁灭。这也是一群“寻宝者”——考古学家——的传奇故事。1872年,谢里曼为寻找特洛伊,在土丘上挖开伤口一般的大沟;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人亚丁带领考古队攀上马萨达陡峭的山顶,用筛子筛了约3.8万立方米的泥土来寻找文物;2010年,这本书的作者克莱因与“太空考古学家”萨拉·帕卡克凝视卫星图像,在田野中发现公元2世纪罗马“铁甲团”的兵营遗址。书中还展示了不断进化的考古技术,比如空中勘察、激光雷达、碳-14测年法,它们让更多遗址被发现,也让文物说出更多故事。作者还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回答了普通人的常见疑惑:你怎么知道在哪里挖掘?你怎么知道某件东西年代有多久?你找到的东西归你吗?就这样,考古的故事带领我们向人类历史的上游跋涉,并为我们带来关于未来的启示。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内容简介: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考古“寻秦记”,根据秦兵马俑近30年及秦咸阳城遗址60年的考古发掘成果,拼合出史书上缺失的秦国匠人、军官、公务员、贵族的真实生活场景,发现秦国崛起的秘密,秦人的细致浪漫、超前的节约理念以及对外来文明的兼收并蓄。真正的考古一线,有太多小说家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来的趣事。秦朝的“中央银行”的造币机竟然是在砖厂垃圾堆被发现的;为了尽力保留兵马俑彩绘,医用手术刀替下了考古手铲;考古专家和村民喝酒,跟盗墓者争文物,与建设方抢工期,在挖掘机铁爪下抢救秦砖,向房地产老总讲述管仲的城市建设理念……在博物馆柔和灯光下展出的是国宝,而不被人注意的烂土、残砖、石块同样镌刻着独有的秦国密码。考古从来不是为了探宝,而是透物见人,与古人对话。无论是展出的精美文物,还是无法移动的遗址遗迹,考古人都亲手抚摸过,研读过,唤醒他们内在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故事。 《谁在收藏中国》内容简介: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在盗宝者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斯坦因、华尔纳、卢芹斋,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黑手”?两位作者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期,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一段历史,这些文物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中国人依靠艺术市场促使国宝回归的努力。 《邂逅秦始皇》内容简介:《邂逅秦始皇》是中信出版集团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出品的一本全面展现秦始皇其人其事的通俗读物。秦始皇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秦始皇,他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抑或有更多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从秦始皇的身世谜团说起,正说秦始皇功绩、澄清秦始皇背的千年黑锅、认真回应八卦,再到秦始皇的朋友圈。*后拜见秦始皇,从秦陵考古的视角来看秦始皇生死观的转变。邀请著名学者王子今、段清波等领衔,青年作家张不叁、柳馥、左丘萌、林屋公子等参与撰稿,更有人气插画师呼葱觅蒜参与插图创作。另外还采访了影视、企业家、文博工作者、作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说说他们心中的秦始皇形象。轻松的形式、有趣的话题、正经说历史,带领读者一本读懂中国超级英雄秦始皇。 《简明大历史》内容简介:比尔·盖茨推荐读本,大历史创始人大卫·克里斯蒂安主编,汇集大历史、全球史领域众多创始级学者研究精华。探究宇宙、地球、生物和人类起源,搜索人类未来的种子。 《简明大历史》是大历史理念提出者大卫·克里斯蒂安主编的大历史经典读本。大历史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迅猛的新兴学科。它从137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打通时间线,将人类历史置于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历史之中,并融合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多种学科前沿成果。在一个知识日益碎片化的时代,大历史试图打破学科界限,提供统合性的知识体系。《简明大历史》史家云集,全球史奠基人威廉·麦克尼尔,著名环境史大家约翰·麦克尼尔、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等参与其中,撰写了重要的章节。从宇宙学、创世神话和“盖亚假说”到冰期、灭绝、移民和人类世,科学家与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为什么当今那么多研究人士认为在工业革命一开始,这个世界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地质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不知不觉成为生物圈变化的关键力量。《简明大历史》尝试使用通用模型,梳理宇宙与人类的时间线,以轻松明快的叙述风格,树立全新观念与思考视角,更新既有知识体系。正如维特勒森奖得主沃尔特·阿尔瓦雷兹院士所说:大历史旨在使用可靠的经验证据和学术方法来理解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综合历史。这一经典定义已被国际大历史协会(IBHA)采纳,成为大历史学科公认的核心理念之一。 《访古寻城》内容简介:一座古城,我们旅途探寻的目的,它的传统既显然,又是看不见的。古城的每一块地砖的下面,是否都有同样深度的历史地层?被密密封存的记忆,将流传还是终丧失?我们来处的“我们”,是否还是同样的我们?在《访古寻城》一书中,作者带领读者探访世界12座名城古迹,见证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城市沧桑,探求历史与现实之间更真实的联系。 《埃及诸神》内容简介:关于埃及的神明,这本书给出了到目前为止**全面的介绍。作者详尽地讲述了各个神明的故事,将神话传说与历史考古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展示神话演变的脉络,挖掘诸神的信仰与古代埃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书中包含上百幅插图,其中有大量精美的彩图,部分章节提供了象形文字碑文及详尽的翻译和解读,形象地展现了埃及神话的内涵。
部分摘录:
奇妙的东西:图坦卡蒙和他的陵墓
图坦卡蒙的黄金遗容面具
1922年11月26日,霍华德·卡特第一次窥见了图坦卡蒙国王陵墓的内部。他眯起眼睛,凑在他打开的小洞上,借着手中蜡烛的微光往里面看。他看到墓室里从地面到房顶塞满了各种物品,其中不乏金制品;到处都能看到金子的闪光。挖掘行动的赞助人卡那封伯爵(earl of Carnarvon)迫不及待地拽着卡特的衣服,连珠炮似的问道:“你看见什么了?你看见什么了?”卡特回答说:“我看见了奇妙的东西。”[1]
当时,卡特和他的赞助人卡那封伯爵为寻找图坦卡蒙的陵墓已经忙了5年,最后发现它原来就在他们的营地下面。每个挖掘季他们都在同一个地方扎营,在国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中隔着尼罗河与如今的卢克索(Luxor)遥遥相对。他们不知道陵墓就在脚下,部分原因是陵墓上面盖了一层厚厚的碎石,那是图坦卡蒙陵墓建好约200年后,工人在修建拉美西斯六世(Ramses VI)的陵墓时倾倒于此的。
卡特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挖掘图坦卡蒙的陵墓。墓中的文物都送到了开罗的埃及博物馆,今天仍陈列在那里。然而,卡那封却没能活着看到这一切。图坦卡蒙陵墓被打开后不久,他就于1923年4月初去世,死因是意外——他在剃须时割破了蚊子咬的一个包,造成血液中毒。他的死立即引起了谣言,说陵墓带有诅咒。自那以后,陵墓打开时在场的人中只要有人死去,媒体就大加渲染。卡特本人在发现图坦卡蒙的陵墓后又活了17年[2],证明这个传言毫无根据。巧合的是,现在关于图坦卡蒙死因的最可靠猜测也认为他死于受蚊子叮咬[3]而染上的疟疾。
图坦卡蒙在位的时间属于埃及的新王国时期。他是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那个王朝始自公元前1550年,终于公元前1300年之后不久。第十八王朝出了几位埃及最著名的统治者,包括在位20年的著名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她的继子,征服了今天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所在地区大部分土地的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人称“异教徒法老”的阿肯那顿(Akhenaton),可能是他发明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一神教;还有阿肯那顿的美貌妻子奈费尔提蒂(Nefertiti)。阿肯那顿和奈费尔提蒂很可能是图坦卡蒙的父母[4]。
图坦卡蒙年方8岁就登上了法老的宝座,时约公元前1330年。10年后,他突然身亡,下葬在国王谷。后来,他的陵墓遭碎石掩盖,逐渐被人遗忘,3 500年后才重见天日。
卡特初次踏足埃及时才17岁。1907年,他已成为名重一时的埃及学家。然而,卡那封找到他的时候,执拗暴躁的卡特却处于失业状态,因为他与一群法国游客起了争执后拒绝道歉,结果失去了在政府的工作。于是,卡特每天只能靠画水彩画来打发时间。卡那封则是因为在一次车祸中肺部受创[5],遵医嘱不能在英国过冬,必须去埃及。
两人在几个不同的遗址合作挖掘了10年后,决定去国王谷寻找图坦卡蒙的陵墓。自公元前1500年开始,新王国时期的埃及法老大多埋葬在这个与今天的卢克索隔河相望、布满石块的干燥山谷中。许多在山腰上挖出的陵墓几世纪前就已经被盗墓者发现并劫掠一空,但仍然有几个陵墓未被发现。图坦卡蒙陵墓就是其中之一。
5年的漫长寻觅成果甚微,卡那封的资金即将告罄,他本人也开始有些意兴阑珊;此时卡特才忽然想到谷中还有一个地方没有找,那就是他们每年安营扎寨的地方。他们从1922年11月的第一天开始挖掘。仅仅3天后,11月4日星期六上午10点钟,就发现了向下通往图坦卡蒙陵墓的第一级台阶[6]。
那天剩下的时间内和第二天一整天,卡特沿着台阶一级级挖到了陵墓的入口处。11月5日太阳落山时,他看到了封闭墓道的灰泥上王室墓地的印章,这表示墓主一定是位大人物。他叫停了当天的工作,给仍在英国的卡那封发了封电报。他在日记中逐字记下了电报内容[7]:“终于在谷中有了大发现。壮观的陵墓封印完好。留待你来。恭喜。”
他没有告诉卡那封他担心这可能是一座空墓。虽然守墓人在墓门上打下的封印没有损坏,但是卡特在封闭的墓道上方可以看出,墓地曾两次被打开后又重新封起。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墓在古代遭过盗。不知里面还有没有东西剩下来。
卡那封11月23日到达了挖掘现场。工人们立即开始继续挖掘。第二天就可以确认这是图坦卡蒙的陵墓了,因为在皇家墓地的印章下方可以清楚地看到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11月25日,他们终于打开了沉重的石门,发现面前是一条填满了泥土、石块、灰泥以及碎砖烂瓦的近10米长的墓道。第二天,工人们开始清除堵住墓道的渣土。渣土好像怎么也清不完,在陵墓入口外堆成一座越来越大的小山。下午两点,他们挖到了第二条封闭的墓道,它通往现称为墓室“前厅”(Antechamber)[8]的房间。
至此,他们仍然不能确定等待他们的到底是本世纪的重大发现,还是早就被古代盗墓者洗掠一空的墓室。能够肯定的是,卡特没有猜错,陵墓曾两度被破。第一次显然发生在刚下葬后不久,当时墓口的通道还是空的,只放着一些盛放防腐香料的瓶瓶罐罐。第二次发生在进入墓门的通道填满了碎石之后。盗墓者在左上方挖了一条隧道,卡特和卡那封在清除渣土时看得清清楚楚,因为那条隧道在后来某个时候被填上了深色的燧石片和硅石片[9]。
卡特扒在第二扇门上打出的小洞向内张望时,如释重负地发现“前厅”仍然装满了东西。后来,他写道:
起初我什么都看不见,墓室中泄出的热气吹得蜡烛的火焰不断摇晃,但过了一会儿,随着我的眼睛适应了墓室内的光线,里面的情况逐渐从黑雾中显现出来,我看到了奇怪的动物、雕像和金子——到处都金光闪闪。一时间——对我旁边的人来说一定如永恒那么久——我惊得目瞪口呆。当卡那封勋爵心痒难耐地问道“你看见了什么?”[10]的时候,我费尽力气才说出“看见了奇妙的东西”这几个字。
卡特在11月26日的日记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听起来如同好莱坞电影的情节,不过这是真事,不是虚构的。他们把墓门上的小洞扩大了一些,以便卡特和卡那封两人能同时看到里面,又加上了一个手电筒和另一支蜡烛来照明。眼中所见使他们二人大为震惊,那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宝库”。卡特这样写道:“黑暗中浮现出两个奇怪的国王雕像,通体乌黑,脚穿金质凉鞋,手持权杖和狼牙棒;几把奇形怪状的镀金躺椅,上面雕刻着狮头、哈索尔(Hathor)[11]头和地狱中野兽的形状;……雪花石膏花瓶,有些刻着精巧的莲花和莎草图案;奇怪的黑色神龛,里面盘着镀金的蟒蛇;……精雕细刻的椅子;一个嵌金宝座;……各种形状的凳子,有普通材料做的,也有罕见材料做的;最后是东倒西歪、支离破碎的几架战车,上面的金子闪闪发光[12],那堆战车下还压着一个人形雕像。”
卡特在那段日记结尾时[13]好像仍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我们堵上了小洞,锁好了第一条墓道上的木栅门,骑上毛驴踏上归途,一路上脑子里全是刚才看到的情形。”卡特和卡那封二人多年来寻寻觅觅,经过无数次失望,终于发现墓中宝藏。那一瞬间的感受,旁人难以想象。他们的梦想终于成真了,而且远超预期。
后来,卡特带队搬运第一个墓室中的物品时,发现了用一条围巾的残存部分系成的一个小包[14],里面包着8枚纯金戒指。卡特猜想,也许发生了这样的情形:一群盗墓者被发现后,这条包着戒指的围巾被后来的闯入者或当局顺手扔进了一个盒子。
陵墓第二次被盗时,盗墓者进入了后面的几个墓室,包括现在被称为“侧厅”(Annex)和通称“宝库”(Treasury)的墓室。尽管那几个地方被盗的程度比“前厅”轻一些,但是卡特估计盗墓者还是偷走了“宝库”中60%的珠宝。
不过,墓室中仍然留有许多文物,卡特用了几乎3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登记分类和搬运的工作。1923年2月中旬,他终于进入了安放棺椁的墓室。他在1923年2月15日的日记中只写下了“准备打开通往墓室的封闭墓道”的字样。16日,他仅写了“打开了封闭的墓道”[15],并记下了那天和他一同在场的人的名字。
在场的人见证了被《纽约时报》称为“埃及考古史上最不寻常的一天”。卡特和其他人后来就此做了更加详细的叙述,特别描述了围绕在图坦卡蒙棺椁周围的巨大镀金神龛和墓室别处堆放的无数物品。
后来,事情横生枝节,法律纠纷不断。过了两年左右,直到1925年10月,卡特才终于看到图坦卡蒙的木乃伊。木乃伊安放在一个套一个的3层棺材之中。外面的两层为木制,上贴金箔,最里层的棺材乃纯金制成,重量约113千克。图坦卡蒙的尸身仍然躺在棺材之中,脸上戴着黄金的遗容面具[16],面具上镶嵌的青金石和蓝色玻璃仍未脱落,面具以下的躯体和双腿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柏油(沥青)。
为了把木乃伊弄出棺材,卡特用尽办法,甚至试过在棺材下生火,但均不见效。最后,他决定在原地对木乃伊进行检查。他在1925年11月11日的日记中虽然矜持自制,却仍难掩激动:“今天是考古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17],也是考古发现史上的伟大日子。做了这么多年的挖掘、保存和记录工作,我一直渴望看到原来的猜测成为事实,所以今天对我来说更是个特别的日子。”卡特和助手们忙了9天,小心地打开图坦卡蒙的木乃伊外面的包布,对其进行研究,也记录下了包布内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