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由学者刘东创办并主编、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自1988年起开始出版发行,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囊括了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宇文所安、易劳逸、韩书瑞、瓦格纳、杜维明、斯波义信、沟口雄三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持续的贡献,在学术界、出版界享有盛誉,成为公认的图书品牌。目前每年出版新书十余种,并推出了女性系列、海外学子系列、环境系列等子系列。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本书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选题,修订再版。作者周锡瑞在本书中以详尽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方法将义和团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作者对19世纪山东的社会、经济结构作了区域性分析,对中西文化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历史溯源,尤其是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鲁西北地区的民间文化,如社戏、话本、宗教、尚武、民谣等都作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宏观历史概括,认为鲁西北的社会结构、中西文化冲突和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间的“互动”,最终导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的浙江》 在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和帝制终结的影响下,20世纪最初的30年给浙江精英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书检视了地方和省级精英的社会背景、公共活动、事业、决策——所谓精英(elite),指的是在政府日渐繁多的问题导致公共职能的普遍崩坏后承担公共责任的非职业人士。萧邦奇教授根据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将浙江各县分成了四片区域,谨慎地分析了地方层面社会重塑的复杂过程。通过深入研究20世纪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他揭示了使中国成为世界性的重建、改革和发展过程之一部分的共同因素。
《1901——1909年的门户开放政策:西奥多.罗斯福和中国 》门户开放政策对清朝末年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目的是更为全面地考察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内的中美关系。本书的焦点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任上两国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关切点,其中一些问题在本书之前从未有人提及。作者强调,我们要建立一幅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关系的更完整的图景,特别是他和他的幕僚对中国的认知,及这种认知对制定对华政策的影响。作者认为,对清朝的刻板印象阻碍了西奥多·罗斯福的政策制定,美国应该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中国乡村的基督教:1860——1900年江西乡村的冲突和适应》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撷取了“教案”这一晚清中国社会*为敏感而且频繁发生的事件与关注重点,并针对以往研究者注重城市“教案”研究而忽略乡村地区的不足,对基督教在中国乡村地区的生存、发展及其在地方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乡村教案的本质内容等作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和透彻分析,尤其是通过对《教务教案档》中材料的梳理,揭示江西市镇和乡村天主教徒与非天主教徒之间丰富多变的的各种关系,努力还原一个处于内外交困、社会动荡中的晚清地方社会。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本书以1920—1930年代的为中心,在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其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历史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对其时中国的革命性大变革的专注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处理理论和历史问题的方式的。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本书是英文世界第一本对“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考察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本书解释了自1917年五四运动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期间“中国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不仅对主要海派作家的“现代主义”诉求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而且对主要京派作家的“现代主义”努力也作了颇具理论深度的分析。在有关现代主义的理论研究方面,本书则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国、日本与西方的现代主义的交叉之处,并且从多重殖民方式和文化相遇中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跨国路线图,进而解构了比较文化研究中所习惯预设的“中心/边缘”、“东方/西方”的二元对立。在殖民和后殖民理论研究方面,本书指出了现代中国的“半殖民主义”特点,认为后者是一套不同于正式殖民主义的文化政治与实践。
《内藤湖南:政治与汉学(1866-1934)》内藤湖南不仅是日本二十世纪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记者与公众舆论的“意见领袖”,而且也是当时日本最具权威的汉学家与历史学家。凭着记者的敏锐与历史学家的睿智,他不仅就时局提出了许多颇具预见性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极富创见的中国宋代“近世说”;同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他也提出了许多如今依然颇具争议性的观点。
《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本书是目前英文世界中唯一一本以北京大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不同以往的是,作者没有单纯从革命史和高等教育史的角度去解读北大的早期历史,而将北大看作是中国古代太学与德日现代大学的融合体。在近代中国的新旧辩证互动过程中,知识分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固守自己的精英主义传统,以北大为阵地教化天下。由此,无论是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还是不由自主的教授参政,均在其现代的外壳之下,显现出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中国近代历史的连续性(而非通常所说的“断裂”)在这里也得到充分彰显。
《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 》本书在考察中国近两千年的水利发展史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淮河的治理,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淮河治理的详细史料。全书分两大部分,部分考察了从公元前200-1927年淮河治理的历史变迁,第二部分聚焦于1927-1937年,分析清朝灭亡后国民政府是如何接管淮河水利并对其进行大规模治理的。作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1929年建立的导淮委员会上,将其置于国民政府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剖析围绕淮河治理所引起的国民党内部的政治纷争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
《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现实主义”,最初是作为一项文化变革的工具被引入中国的,但它的美学前提与它所承诺的社会使命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本书从这一角度入手,首先以“知识考古学”的方式,检讨了“现实主义”在中国被使用的情况,分析了其特殊的接受历史;继而,作者又以鲁迅、茅盾、叶绍钧、张天翼等作家的作品为样本,进行深入的文本阐释,关注小说叙述中种种有争议的、断裂的层面,从而揭示出作为一种“形式因素”的现实主义在小说中的渗透、变形,以及由此激发出的独特的美学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