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陷入崩溃的边缘
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站起来
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再次踏上人生的旅途
人是社会性动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的存在与消逝都是不可逃避的问题,在我们这一生中,总要经历这样直面生命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这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答案。
1969年,生死学大师、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在其著作《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中提出哀伤五阶段理论。她认为,哀伤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
作为罗斯博士的得意门生,戴维·凯斯勒不仅传承并实践着哀伤五阶段的理论,还与罗斯博士合著了两本书。多年来,凯斯勒的哀伤治疗工作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与信任。2016年,凯斯勒的小儿子意外离世,这引发了他对于哀伤本质与死亡意义的更多思考。他发现,哀伤五阶段之后还有第六个关键阶段,那就是找寻生命的意义。当面对人生意外的、毁灭性的打击时,我们需要慢慢接受现实,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方式纪念逝者,找到能够与逝者保持联结的方式,并下定决心重新投入生活,用爱化解痛苦,认真书写余生。
作者介绍
【美】戴维·凯斯勒(David Kessler)
戴维·凯斯勒是美国知名哀伤治疗专家。数十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临终关怀、哀伤治疗以及逝者亲属安抚等工作。凯斯勒曾与生死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合著了《当绿叶缓缓落下》(On Grief and Grieving)与《人间生死书》(Life Lessons)两本书。他所著的《生命尽头的需要》(The Needs of the Dying)作为临终关怀类畅销书,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好评与肯定。
此外,伊丽莎白·泰勒、杰米·李·柯蒂斯和玛丽安娜·威廉森等知名影星都曾在亲友面临生死挑战时咨询过凯斯勒,请他提供专业服务。凯斯勒还与美国已故演员安东尼·帕金斯及迈克尔·兰登合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