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宗教简史》:目前所见的宗教史,多为某一宗教的专史。系统全面地介绍宗教历史的著作,还不多见。《宗教简史》以宗教意识的发展为线索,按照宗教自身的历史演进过程,将已知宗教大体分为原始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和新兴宗教四类,勾勒出其主要特征和兴衰演变,揭示了宗教变迁与当时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李申专著的《宗教简史》视野开阔,论述精当,深入浅出。既适含一般读者阅读,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士参考。
《儒教简史》: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儒教简史》分九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道教简史》: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广泛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作者介绍
李申,1946年生,河南孟津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宗教和自然科学。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国儒教史》(上下卷)《宗教论》(三卷本)《隋唐三教哲学》《简明儒学史》《道教本论》《气范畴通论》《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等。
部分摘录:
孔子以前的宗教传统
一 绝地天通
任继愈先生把秦汉以前称为“前儒教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我们称之为“传统宗教”。传统宗教不是一个宗教的名称,而只是说明这个作为儒教前身的宗教,乃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宗教。如果不顾及一些小的曲折,也可以同意何光沪的看法,称它为儒教。
传统宗教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有文字记载、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宗教改革的重大事件,就是所谓“绝地天通”。据《尚书·吕刑》载:
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
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鳏寡无盖。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这里说的是在蚩尤作乱的年代,苗民丧失了道德,以致采用了残酷的刑罚,使许多无辜百姓蒙冤。上帝哀怜民众,于是命令重、黎绝地天通。天神不再下降,下界的君主们也就努力搞好政治,百姓们也都改邪归正,安居乐业。
其中“皇帝哀矝……”,有的版本作“君帝……”。而据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则两处“皇帝”在《今文尚书》中都作“帝”,指天帝、上帝。孔颖达《尚书正义》用古文本,并据伪孔传,认为“君帝”或“皇帝”是指帝尧。从下文“乃命三后”恤民的情况看,皇帝应当指尧,或者说可能指尧。但若连上文“上帝监民”,则命绝地天通的应当是上帝。
其中的“重、黎”,伪孔传据《尧典》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以及《国语·楚语》观射父解“绝地天通”有“尧复育重黎之后”语,认“重黎”就是“羲和”,而“皇帝”或者“君帝”就是帝尧。郑玄据《国语》,认为皇帝就是颛顼(1)。
重黎是不是羲和,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这里的帝是上帝、帝尧,还是颛顼?诸家说法的混乱,则表明上古人帝和天帝难分的情况。那最高的君主,生为人帝,死为天帝或上帝,当是比较普遍的情形。所以尧可以命羲和,颛顼可以命重黎绝地天通。至于“绝地天通”的意义,在《国语》中有一段比较明确的解释:
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
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谓之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曰:‘重实上天,黎实下地。’遭世之乱,而莫之能御也。不然,夫天地成而不变,何比之有?”
依《国语》所说,则绝地天通在颛顼时代,尧,不过是“复育重黎之后”。也就是说,这场宗教改革发生在更为遥远的古代。而它之所以发生,乃是因为当时破坏了古代“民神不杂”的格局,成“民神杂糅”、“民神同位”的时代。所谓“绝地天通”,就是恢复“民神异业”、“无相侵渎”的格局。后来《史记·历书》采纳《国语》的说法,认为是颛顼命重黎绝地天通,其后“尧复遂重黎之后……立羲和之官”,以“明历正度”。把司天司地演化为制定历法的行为。
所谓“民神杂糅”,就是“夫人作享,家为巫史”。韦昭解道:
夫人,人人也。享,祀也。巫主接神,史次位序。言人人自为之。
那么,绝地天通,就是不再允许人人都可以和神灵交通。人不得随便祭神,神也就不再轻易下降。于是天地交通断绝,民神不相侵扰。
联系到后世儒教的天子祭天,诸侯祭境内山川的祭祀制度,可知这绝地天通当是儒教祭祀制度的发端。依照这种宗教制度,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祭祀自己该祭的神。不该自己祭祀的神却硬要去祭,就是渎神,就是淫祀。
在古代社会,祭祀权利也是一种世俗权利,而且是一种最高的世俗权利。把祭祀权利收归部分社会成员所有,其他成员不得享有,乃是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反映(2),也是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和国家产生的前兆。
《山海经》关于重黎有这样的记载: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次。(《山海经·大荒西经》)
郭璞注,认为这说的就是颛顼命重黎绝地天通事件:
古者人神杂扰无别,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重实上天,黎实下地。
按照郭璞的意见,所谓绝地天通,要解决的,主要也是古代“人神杂扰”的问题。
二 以德配天
绝地天通以后,传统宗教还经过了哪些变革,现在还只能说是不得而知。学界认为,商周之际是社会思想发生激烈变革的时代,其主要标志就是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思想。
以德配天的思想见于《尚书·多士》,周公告诫商朝的“顽民们”说:
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
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兹大丧。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
所谓“以德配天”,就是说,只有德行,才是获得天命的首要条件。不重视德行,就得不到上帝的保佑。
把德行视为取悦神祇的最重要的条件,可说是原始宗教向高级的人为宗教过渡的重要标志。在原始宗教中,神也是拜物重利的。神未必聪明,所以常常和人发生冲突;神也未必正直,所以常有邪恶行为。神与人的关系,也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人的祭品丰富而洁净,是讨好神祇的基本方式。神也是根据祭品的状况,来决定是降福还是降祸。
而在高级的人为宗教中,神重视的是人的德行,而不是祭品的丰盛。人的德行好,神才会享用你的祭品,并且降福于你;德行不好,即使祭品丰盛,也得不到神的保佑,神甚至根本不会接受此人的祭品。
但是,是否重视对神的祭祀,也是德行的重要方面。所以就在《多士》篇中,紧接着“明德”之后,就是“恤祀”。恤祀,在儒教中,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德行。儒教一方面反对不修德行,仅仅依靠频繁祭祀和祭品丰盛讨好神祇,一面也反对不事祭祀,并且把是否按规定祭祀作为德行的一个重要方面。祭祀次数的多少、祭品的数量,都用礼仪制度规定下来。
因此,“以德配天”既是中国思想史上重大的思想变革,也是在传统宗教内部的变革。其实际内容,就是把德行,而不仅仅是把祭品的丰盛作为讨好神祇的条件。
《尚书》中《召诰》、《无逸》等篇,都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召诰》篇中,老臣召公反复叮咛年幼的周成王说:皇天上帝,改了他的长子大殷国君的命,您现在接受了这个天命,一定要谨慎小心,要高度重视德行的修养,假如您不修养德行,就会丢掉天命。您一定要非常注意德行修养,祈求上帝永远保持对您的任命。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
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无逸》篇中,周公反复叮咛成王,一定不要贪图享乐。一定要知道耕种的艰难,要关心百姓的疾苦。殷朝的先王,是非常勤奋的,但是后来的殷王,就贪图享乐,不知耕种的艰难,不关心百姓的疾苦,所以他们都非常短寿。他告诫成王可千万不要像他们那样喝酒享乐:
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初其他文献中,也都充满了类似的告诫。因此,说周人重视以德行求得上帝的佑护,是正确的。
学界一般认为,商代是个宗教气氛浓重的时代,那时的人们特别重视祭祀。几乎是无日不祭,无事不祭。并且祭祀规模宏大,祭品的数量众多。至于德行,则未见他们有何表现。所以,重视德行,是周人鉴于商代的失败而提出的新思想。商周之际,就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然而,这个结论可能是片面的。
“商代宗教气氛浓重”的结论,得自甲骨文。而甲骨文乃是祭祀活动的记录,而不是记录商代一般社会生活的文字。从记录祭祀的文字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主要是商代的宗教生活。把商代的宗教生活当做他们社会生活的全部或者主要部分,自然会得出当时宗教气氛浓重的结论。
据《尚书·多士》,商代也是“有册有典”的。也就是说,商代除甲骨文之外,还有其他用于记事的材料记载着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内容。《多士》篇的记载,很难说是后人的向壁虚造。据研究书写材料的学者的判断,“简牍可能在商代就已有了,经西周到春秋、战国时已经盛行”(3)。但是这些简牍没有能够流传下来,所以我们也无法得知商代祭祀以外的社会生活的内容,或者只能通过祭祀的文字去寻觅当时其他社会生活内容的只鳞片爪。这是直接导致我们的片面性的因素。
商代是否“有册有典”,是否有“简牍”,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商代的社会生活还有祭祀之外的内容,当不会有错。而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即使在最原始的民族中,他们的生活,也不都是宗教或巫术。在知识和力量都能达到的领域,他们过的也是一种理性的或者说是世俗的生活(4)。商代自然也是如此。要估计商代宗教活动在全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我们至少对他们的世俗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才行。
反之,对于周代,由于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文献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我们又过分夸大了当时理性的一面。我们常常根据某些思想家的理论著作,把其中的宗教内容仅仅看做过去的残余,并且推而广之,认为当时人们的看法都是如此。于是在商、周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然而实际上,这种反差往往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据《尚书》记载,重视德行,在古代已经有了一个悠久的传统。《尚书·尧典》中,当尧要让出帝位的时候,诸侯们说:“否德忝帝位。”即他们认为自己的德行不足以居于帝位。当尧要把帝位让给舜的时候,“舜让有德”,也是认为自己德行不够。在《皋陶谟》中,皋陶说:“允迪厥德,谟明弼谐。”并且说:“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也认为上帝是喜欢有德者,而惩罚有罪者。因此,要取得上帝的信任,只有依靠德行。《甘誓》中,指责“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不论“五行”是什么,这里都是一个德行问题。《盘庚》篇中,盘庚说“先王有服,恪谨天命”,要求臣子们“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这些文献,很难说都是后儒的伪造。
因此,我们可以说,绝地天通之后,中国古代宗教曾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就教义来说,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在讨好神祇的方式上,由重视物质祭品转变到重视个人的德行。
这个转变何时开始?它经过了怎样复杂的过程?今天我们都已无从知晓。但这个转变到周朝初年就已经大体完成,则有文献可查。因此,《尚书》中周初的那些文献,当是这个转变过程的终点,而不是这个转变过程的始点。而在这个转变中,商朝灭亡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自然是促成这个转变的重要因素。这个因素,促进周初的思想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更加自觉地把天人关系,也就是一般宗教中神与人的关系,奠定在德行的基础之上。或者说,把以德配天的思想发展成熟。
在以德配天思想成熟的同时,传统宗教礼仪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依孔子所说,三代都有自己的礼仪制度,但周代礼仪更臻于完善: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一般认为,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周公制定的:《礼记·明堂位》载:
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周公制礼的内容,从《汉书·郊祀志》的论述可见一斑:
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而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士、庶人祖考而已。各有典礼,而淫祀有禁。
《汉书》在《郊祀志》外,单设有《礼乐志》。然而《汉书》没在《礼乐志》中谈周公制礼作乐事,而在《郊祀志》中谈制礼作乐,这就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周公制礼的主要内容,就是祭礼。《礼记·祭统》道: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礼,是治理国家的最主要的工具。它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体制化表现,也是对现实等级尊卑关系的整饬和规定。这些规定,最鲜明也最集中地表现在祭祀的过程之中。在祭祀过程中,现实的等级尊卑关系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可以看见,甚至可以摸着,从而使人无比鲜明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养成遵守社会秩序的习惯。这是古人把礼作为最重要的治国工具的原因,也是祭礼得到特别重视的原因。
这样,所谓制礼,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制定祭礼。而周公制礼,就不仅是社会意义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更是传统宗教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据孔子所说,周公制礼不是一种宗教上的革新,而是对以往的改进和完善。因此,这次制礼和“以德配天”思想的强调,不是传统宗教改革的开始,而是传统宗教长期发展过程的完善和成熟。而成熟了的传统宗教,为以后的儒教准备了可行的蓝本,它的基本原则,成为儒教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可以把它称为儒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