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45年,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11万人死亡。 3天后,另一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断送了四万人的性命。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二战正式结束。
广岛的这颗原子弹,爆炸前的116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究竟是正确的军事决策?还是违反人道的可怕决定?
本书从杜鲁门接下总统一职为起点,以倒数计时的方式揭开广岛核爆前的幕后故事: 是投放?还是等待日本主动投降? 投放,是会损害美国的对外形象,还是借此为日后对抗苏联展示了自己的武器实力?
知名记者克里斯·华莱士和米奇·韦斯合著,真实还原广岛核爆的投放决策过程,深入参与原子弹计划的多位难以捉摸的标志性人物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克里斯·华莱士(Chris Wallace)
迈克·华莱士之子,《福克斯周日新闻》节目主播。在福克斯工作的18年里,华莱士报道过几乎所有的重大政治事件。他在五十年的新闻生涯中采访过众多美国和世界各国领导人,包括七位美国总统。他拿过所有的新闻大奖,包括三次艾美奖、杜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奖银质奖章和皮博迪奖。著有《本拉登:将9/11幕后黑手绳之以法的247天抓捕经历》和《1945倒计时:原子弹爆炸与改变历史的116 天》。
米奇·韦斯(Mitch Weiss)
美联社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报道主题涵盖军内不端行为、政府腐败、白领犯罪、房地产泡沫和不安全的医疗设备。他独著或合著过九本书,是一名大受好评的作者。
部分摘录:
倒计时 116天 1945年4月12日 华盛顿特区
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需要喝一杯。这是他在副总统任上的第82天。他下午照例在参议院议事大厅,任务是主持一场与墨西哥签署水务协议的辩论。参议员的发言像蜜蜂一样嗡嗡响,他却神游去了母亲和妹妹身边,她们还住在密苏里州格兰德维尤(Grandview)的杜鲁门家祖传农场。杜鲁门掏出了纸和钢笔,尽管他正坐在高高的参议院议事大厅的主席台上。
他写道,“亲爱的妈妈和玛丽,一名夸夸其谈的威斯康星州参议员[1]”正在滔滔不绝地讲一个“他根本不熟悉的话题”。杜鲁门的职责之一就是主持这种会议。可他巴不得赶紧开完会,他还有别处要去。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会发生永远的改变。
现在马上要到下午5点了,参议院终于大发慈悲,结束了本日议程。杜鲁门独自一人穿过国会大厦,身边没有特勤局的保镖。他依次通过参议院、圆形大厅和雕像大厅,最后进了众议院。他和往常一样衣冠楚楚,双排扣灰色正装搭配白色手帕和深色圆点领结,永远行色匆匆。一部分原因是他走路快。
他从国会大厦公共大厅下到一层,走进众议院发言人萨姆·雷伯恩(Sam Rayburn)的私人藏身处,人称“教育委员会[2]”的9号室。这是国会大厦最为人所专有的一间屋子——只有雷伯恩邀请的人才能入内。大部分下午都有国会议员在办公时间结束后来这里商讨策略,闲聊八卦,“为自由一振”,也就是喝一杯,或两杯。杜鲁门是常客,他点了波本威士忌兑水。
教育委员会是国会大厦内的老牌休憩场所,长约20英尺[3],里面有多把大皮椅、一张长椅和一张兼作酒柜的桃花心木长办公桌。唯一不和谐的地方是画着花草鸟兽的华丽天花板。雷伯恩找人在房间的一端加上了一幅壁画,画中有代表着得克萨斯州的“孤星”。
杜鲁门进了屋,雷伯恩——“萨姆先生”——告诉他白宫正在找他。“史蒂夫·厄尔利(Steve Early)让你马上给他打电话。”雷伯恩说道,他指的是服务罗斯福总统多年的秘书。杜鲁门喝了一口酒,然后坐下,拨了白宫的总机——“国字号1414”(National 1414)。
“我是副总统。”杜鲁门说。
电话接通后,厄尔利的话简短直接,声音里透着紧张。他让杜鲁门“尽快悄悄”来白宫,走宾夕法尼亚大道的大门。雷伯恩注视着杜鲁门,他一直觉得杜鲁门脸白,现在“更白了一点[4]”。
“耶稣基督啊,杰克逊将军啊!”杜鲁门挂电话时大喊一声,他太震惊了,连掩饰都没有掩饰。他试图保持冷静。他对屋子里的其他人说自己要去一趟白宫,是“特召”。他立即起身朝门走去,接着把手放在门把手上,转身说道:“伙计们,就在这间屋子里。这里肯定有事。”
杜鲁门坚定地关上门,然后开始全速奔跑,穿过几乎空无一人的国会大厦。他从军政要员的雕像前冲过,从参议院理发室门前冲过,上楼回到副总统办公室,大理石走廊上回荡着他的脚步声。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抓起帽子,跟手下说自己要去白宫,但没讲是怎么回事。他没时间解释。再说了,除了要去白宫,别的他也不知道多少。
外面正在下雨。杜鲁门坐进自己的水星牌黑色公车里,吩咐司机汤姆·哈蒂(Tom Harty)开车。他再一次把特勤局的保镖甩了。天气不好又堵车,杜鲁门花了10多分钟才到白宫。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思考出了什么事。
罗斯福总统应该在佐治亚州的沃姆斯普林斯(Warm Springs)呀。他过去两周都在那里休养,之前在雅尔塔(Yalta)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开的战时峰会实在是让他太累了。
也许罗斯福已经回华盛顿了。他的老友,退休的圣公会主教朱利叶斯·阿特伍德(Julius Atwood)当天早些时候在华盛顿下葬了。总统是先参加了葬礼,然后想见杜鲁门吗?但他担任副总统快三个月了,只与罗斯福私下见过两次面。为什么现在要见呢?
5点25分,杜鲁门的车拐出宾夕法尼亚大道,穿过西北门,一直沿着白宫北廊开。正门有接待员迎接,他收好杜鲁门的帽子,然后带他去了总统专用的橡木镶板小电梯。
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正在二楼的私人书房等杜鲁门,她身边有女儿安娜(Anna)、女婿约翰·伯蒂格(John Boettiger)中校和史蒂夫·厄尔利。两位女士一身黑衣。
第一夫人走向杜鲁门,把手搭在他肩上,口中说道:“哈里,总统走了。”
杜鲁门惊得说不出话。他赶来白宫是为了见总统,现在,他突然发现自己成了总统。
他过了一会儿才稳住身子,问罗斯福夫人道:“我能帮你什么忙呢?”
“我们能帮你什么忙呢?”她答道,“现在有麻烦的人是你了。”
过了几分钟,5点47分,新闻简讯传遍了全美国和全世界:过去12年里引领美国度过大萧条和经历珍珠港事件,直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在即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因脑溢血逝世,享年63岁。
罗斯福去世后,一片寂寥的白宫突然热闹起来。6点15分召集内阁会议,杜鲁门要求国会大佬一同出席。首席大法官哈伦·斯通(Harlan Stone)应召来白宫主持总统就职宣誓典礼。杜鲁门还有一件事要做。
6点整时,他打电话给康涅狄格大道远端的朴素两室公寓里的妻子贝丝(Bess)。接电话的是女儿玛格丽特(Margaret)。她还没看到新闻,像往常一样跟他开起了玩笑。他打断她,让她找她妈妈接电话。
杜鲁门通常会把所有事情都告诉贝丝,但现在没时间了。他告诉她,罗斯福总统去世了,他已经派了车去接她和玛格丽特,以及和他们同住的丈母娘玛奇·华莱士(Madge Wallace)。他希望自己就职宣誓时有她们在身边。
杜鲁门挂了电话。这次通话让妻子深受震动,他听得出来。自从他去年夏天接受副总统提名以来,他就知道这是她最担心的事情——罗斯福活不到第四届任期结束。现在,他和他的家人都被抛入了让她恐惧的境地。
杜鲁门是第一个到内阁议事厅的[5],他在大桌子旁坐了下来。他身边很快就坐满了人。一位罗斯福的部下后来描述杜鲁门,说他“在硕大的皮椅上等待时[6]”看起来“就像一个小矮人”。但是当身在华盛顿的内阁成员到齐后,杜鲁门站起了身。“我希望你们全都留下来,继续干。”他告诉他们,“而且我万事都要秉承罗斯福总统的意愿。”
众人等了首席大法官一段时间。杜鲁门的家人也要从公寓楼外聚集的人群中挤出来。白宫职员在四处搜寻《圣经》,最后在白宫接待处处长的办公桌里发现了一本国际基甸会免费发的《圣经》。
7点9分,杜鲁门与首席大法官斯通站在内阁议事厅末端的壁炉架前,杜鲁门的家人和高官们在两人身后站成了一个半圆。“本人,哈里·希普·杜鲁门。”首席大法官开始领誓。他以为杜鲁门的中间名S是父亲姓氏希普(Shipp)的缩写,其实根本没有意义。
“本人,哈里·S. 杜鲁门。”杜鲁门在回应时纠正了首席大法官的错误。
典礼上的差错不止这一个。杜鲁门念完誓词后,首席大法官告诉他,他应该用左手托着《圣经》,右手放在上面。所以,他们必须重来一遍,这次是新总统举右手。就职宣誓终于结束时,杜鲁门先亲吻了《圣经》,然后转头亲吻了妻子和女儿。
宣誓后,杜鲁门与内阁成员做了简短交谈,他重申自己会延续罗斯福的方针。他说自己一直希望内阁成员坦率建言,但也明确提出最后的决定权属于他。一旦决定做出,他希望他们能全力支持。
散会后,其他官员都回家过夜了,只有一人没走——战争部长亨利·史汀生(Henry Stimson)。他请求与新总统单独谈话,谈论“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
时年77岁的史汀生是一位传奇人物,曾为五位总统服务。杜鲁门是他服务的第六位总统。史汀生与新总统坐在一起,说自己会长话短说。事情很复杂,他之后会提供更多细节。但他希望杜鲁门知道有“一项宏大的计划正在进行”,目的是开发“一种破坏力令人难以置信的新型炸弹”——只有寥寥数人了解此事。史汀生说,等过几天总统安顿好了,他再向总统做详尽汇报[7]。
他这就说完了。史汀生简短而神秘的汇报让杜鲁门一头雾水。但杜鲁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罗斯福的逝世,全国的反响,突然落到头上的领导欧洲与太平洋两个战场的责任。史汀生的“计划”不过是另一件现在归他管的事情罢了。而且他也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他后来说,那是“全世界向我压来[8]”的一天。
“我觉得最好先回家,尽可能多休息一会儿,然后面对现实[9]。”他在日记里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