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了解欧洲、欧盟、欧元区的前世今生,这一本书就足够了!
德国变天:从欧洲的细节中探寻欧盟中心——德国之未来走向
书中预见默克尔时代完全不同的欧洲政治格局
在本书中,你将从深层次理解到英法德三大国之间为何会出现延续千年的血雨腥风
畅销书《德国的细节》《日本的细节》姊妹篇!
再续欧洲的社会、历史、科技、教育、经济的可圈可点之处!
——————————————
本书主要从历史细节、城市细节、文化细节、经济细节和教育细节5方面出发,阐述被英、法、德三国围绕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个小国,是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独树一帜,成为欧洲联盟,乃至整个欧洲排头兵,并用文化、经济和教育引领全世界风潮的。
近现代世界第一的聚集之地:
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共和国
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
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
世界上第一家政权交易所
人均收入世界第一的国家
人均GDP全球第一的国家
世界第一大花卉出口国
世界上第一家奶酪交易中心
世界上第一只股票出现的地方
第一个填海造地的国家
全球博物馆密度最高的地方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国家
“欧罗巴合众国”的中心所在,没有她欧盟就无法运作:
欧盟的“首都”所在地
欧盟委员会所在地
北约总部所在地
欧洲法院所在地
国际法庭所在地
欧洲统计局所在地
欧洲投资银行总部所在地
你可能知道,安特卫普不仅包揽了全世界80%的钻石制造业
你也可能知道,风车是荷兰的象征,至今还有大量风车在运行中
你还可能知道,欧洲的大学城星罗棋布
但你是否知道,这些细节中蕴藏着哪些你绝对不知晓的秘密?
安特维普的钻石全部由手工磨制与雕刻!
正是风车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更进一步令第一个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成为可能!
一座大学城能同时将两座城市包含在内!
……
欧洲到底还有哪些从未对中国人公开的细节?
这里没有走马观花的旅游团式点到为止,
这里只有欧洲生活与社会细节的全方位细节实录!
发人深省的欧洲历史细节之书、经济细节之书、社会细节之书、教育细节之书、文化细节之书,让我们看到真实的欧洲其实是这样的……
作者介绍
叶克飞,现供职于中山日报,专栏作家,历史畅销书作家。自称业余旅行者,痴迷欧洲尤其是中东欧,专注于欧洲人文写作,以至于被朋友们怀疑上辈子是个东欧人。著有《金庸政治学》《故人何寂寞》《残酷世界和最爱的你》和《为恋爱平反》等。每本都销量不俗。
部分摘录:
风车带来的土地和国家 儿子仰着头,在烈日下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站在面前的“老师”。
此“老师”可不是人,而是一架名为“老师”的风车。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架造纸用风车,尽管外观平淡无奇,却已有数百年历史,几百年来它一直在生产优质纸张。它生产的最著名的产品诞生于1692年,据说就是那年制造的纸张后来流入美国,成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用纸。
年幼的儿子当然不懂美国《独立宣言》的意义何等重大,他一心只对这座风车的样子感兴趣。
这里是荷兰赞丹的桑斯安斯,是荷兰最负盛名的风车村。
“老师”当然不是这里唯一的风车,它往往会被大多数游客错过,因为它并未跟游客必去的风车群在一起,而是远远矗立在田野边。
在这个距离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不过几十千米、风景如画的小村里,目前仍有数架风车,部分风车现已成为博物馆。其中,“戴皇冠的坡伦堡”是荷兰仅存的5架锯木风车之一,可惜不对外开放。“猫”是研磨矿物的磨坊,生产各种染色材料,向游客开放。“追寻者”和“斑点母鸡”都是榨油磨坊,至今仍在运转使用。此外,还有风车用于制造芝士或用于锯木。
这些各司其职的风车,当年令这座小镇异常繁荣。甚至因为这些风车的存在,赞丹还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区。在这一带,鼎盛时曾有800多架风车。一架架风车与一个个手工作坊,完美地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宁静而美丽,绝无后世工业区的污染。
也是在这座小镇中,还有一栋名叫“沙皇彼得之家”的房屋。它建于1632年,曾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居住过的地方。彼得一世在年轻时有感于俄国的守旧落后,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前往西欧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回国后,他全面推行西化改革,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和教育,最终奠定了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这座“沙皇彼得之家”就是当年彼得一世在桑斯安斯学习造船时的住所,如今已被改造成为博物馆。
“老师”风车
站在小小的博物馆里,我们每个人都难免心潮澎湃。那个统治着庞大却落后帝国的年轻沙皇,将这座小镇当成自己的修行之地,只因为那时荷兰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或者说,风车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
人们认为荷兰有三大标志——风车、郁金香和红灯区。在我看来,三者其实都是经济符号。郁金香曾是世界经济史上最大的泡沫,极具代表性。红灯区则代表着荷兰对自由的领悟,红灯区的存在并未导致荷兰色情行业泛滥和社会风气淫靡,反而使其成为世界上风气最健康的国家之一。这两点我们后面还会提到。这种自由开放的态度也体现在经济领域,几百年来,荷兰一直是世界上最尊重市场的国家。
风车呢?如今散落在荷兰各处,变成景点的风车,曾是几百年前荷兰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更是荷兰精神的见证。或者说,只有弄懂风车经济学,才能弄懂荷兰这个国家。
荷兰的风车经济学,随时代而变,各具特点。根据其特点,我觉得至少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即“争地”时代、“海上马车夫”时代和现代文明时代。
荷兰是个低地之国,近1/4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还有1/3的面积仅仅高于海平面一米左右。千百年来,荷兰人一直筑坝围堤,与海争地,终于造就出今日的宜居之国。
风车的出现并非偶然,尼德兰地区位于西风带,又濒临大西洋,别的不多,就是风多。最初,荷兰人用手工磨制谷物,后来改用“马拉踏车”和水车,再之后他们发现并开始利用风力。
1229年,世界上第一架以风为动力的风车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因其造价低廉且坚固耐用,很快便得到普及。当时,风车除了碾磨谷物之外,还可加工大麦、锯木、榨油……
不过风车最重要的功能还是抽水。1414年,荷兰人发明了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用于排水的风车。1450年前后,风车在荷兰南部已随处可见。就像那句谚语所说:“上帝创造了人,风车创造了荷兰。”也正是依靠风车,荷兰才从海洋中获取了近1/4的国土。
为了适应尼德兰地区湿润多雨、风向多变的气候,荷兰人不仅创造而且改造了风车。他们给风车配上活动顶篷,进而将顶篷安在滚轮上,使之能够利用不同风向工作。这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荷兰式风车。
在斯托克豪森的《荷兰风车》一书中,专门提及中世纪时期荷兰对风车的重视。当时,为了不影响风力,风车附近禁止修建房屋和种植树木。
风车甚至是一种恩赐。《荷兰风车》还收录了一封书信:“1299年圣·尼古拉斯日后的星期四,布拉班特省和林堡省大公约翰一世在赐给阿诺德斯封地外,另赐予他可以在哈默德·冯·罗德镇(今圣乌登罗德镇)和斯金利镇(今斯海恩德尔镇)之间,挑选一处最佳地点修建一架风车的权利。同时允许其世代免交风车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风车是尼德兰地区贸易中心及城镇居民才有的特权。阿姆斯特丹、海牙、乌得勒支和哈勒姆等城市莫不如是。那些足有几层楼高、拥有宽阔翼展的风车,曾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建筑。
接着,1588年,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