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电子书下载

经营管理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723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 投资是一场反人性的游戏。想要通过投资成功来积累财富,核心在于改变自己的认知。投资家的思维方式与心性修养与常人大有不同,如果你不能掌握同样的投资认知体系,那么即便你拥有大量的知识,也只是“有知识的小白”,不免沦为“韭菜”。本书对核心的投资认知原则条分缕析,明确点出12个认知误区与12个破解之道,帮助读者有效避开投资中的陷阱,在学会赚钱之前,先学会如何确保不亏钱。
1. 以“自知者明” 破解“过度自信”
2. 以“理性自律”破解“贪婪与嫉妒”
3. 以“长期主义”破解“急于求成”
4. 以“安全边际”破解“禀赋效应”
5. 以“变亦不变”破解“锚定效应"
6. 以“未来思维”破解“损失厌恶”
7. 以“逆向思维”破解“过度悲观”
8. 以“独立精神”破解“盲目从众”
9. 以“周期思维”破解“线性思维”
10.以“概率思维”破解“故事思维”
11.以“谨慎小心”破解“黑天鹅”
12.以“财富善念”破解“财不配位”
● 创新性设计12篇老子与巴菲特的跨时空对话,穿插于12章之中,老子与巴菲特、芒格虽然相差2500岁,但他们的智慧却高度相通,毫无时空隔膜,作者以趣味性的对话,深入浅出,让每个专业与非专业投资者轻松领悟到核心的投资哲学。
● 诚意梳理内含60本图书的财富认知书单,从大师之书、历史之书、思维之书、风险之书、金融之书、进化之书、心性之书七大维度,帮助读者进化财富认知,按图索骥,早日抵达投资认知之堂奥。

作者介绍

舒泰峰
重阳投资合伙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陆家嘴读书会特聘导师。2014年加入重阳投资。此前在一线媒体拥有十年工作经验,曾任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笔、《财经》杂志资深记者、《东方周报(筹)》副总编辑。《新京报》、新浪网、东方网特约评论员,著有政经畅销书《中国大趋势3》《村治之变》等。浙江衢州人,兰州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由人文到新闻,由新闻入投资,且行且悟,深度感受跨界碰撞的思维妙趣。

部分摘录:
认知陷阱1:过度自信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 如果评选世界上最聪明的投资团队,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财富》曾发表文章评论说,长期资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IQ密度。
来看看长期资本拥有的IQ密度: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加盟长期资本之前,先后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他提出的著名的“默顿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风险资产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工作中,并为当今蓬勃发展的金融工程学奠定了基础。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著名的期权定价方程B-S公式的创建者。
· 戴维·马林斯(David Mullins),美联储原副主席,曾被视为格林斯潘的继任者。
· 其他人还有埃里克·罗森菲尔德(Eric Rosenfeld),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后任哈佛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威廉·克拉斯克尔(William Krasker),哈佛商学院教授;华人金融大牛黄奇辅,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后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等。
将这些“大神”拢到一起的是长期资本创始人约翰·梅里韦瑟(John Meriwether),一个被誉为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务套利之父”,在创立长期资本之前,曾是华尔街大投行“所罗门兄弟”的副总裁。
这样的阵容后面有没有来者不好说,前无古人是肯定的。罗伯特·默顿曾经抱怨说,梅里韦瑟挖走了整整一代学术精英,没想到后来自己也加入了长期资本。这样的投资天团,战绩怎么样呢?
一开始,长期资本可以说战无不胜。长期资本的认购门槛是1 000万美元,业绩提成比例高达25%,比一般的对冲基金要高出5个百分点。然而,这样的门槛不仅没有吓住投资者,反而还吸引了许多业界一流机构,美林、贝尔斯登、科威特投资局、台湾银行等都是长期资本的客户。
长期资本的旗舰基金于1994年2月正式成立,募集规模为12.5亿美元,是当时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在成立10个月后,该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就达到20%,1995年其投资回报率是43%,1996年其投资回报率更是达到41%,当年的盈利就达到21亿美元,远超麦当劳在全球一年卖10亿个汉堡包的利润。更不可思议的是,长期资本的最大月回撤仅为2.9%,并且所有季度盈利都是正的。《经济学人》评论说,长期资本把风险管理从博弈变成了科学。
可惜这只是故事的一半。在金融领域有个“定律”,赚钱的策略有效期都很短。原因是金融领域都是高智商的聪明人,一个策略一旦被发现管用,很快就会被别人模仿,跟风的人多了,这个策略也就失效了。长期资本也不能例外,由于效仿的人太多,到1997年,长期资本费后的回报率就跌到了17%。不得已,长期资本最终决定将27亿美元退还给初始投资者。
然而这一决定却埋下了长期资本溃败的导火索。由于套利空间日益收窄,而27亿美元已经退还给投资者,长期资本只好不断提升组合的杠杆,从18倍提升到28倍,这意味着每一个点的波动将产生4 000万美元的潜在盈亏。极端的时候,长期资本的杠杆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00倍!
拥有“超级大脑”的长期资本对自己的模型有“迷之自信”,他们认真计算了组合中每一笔交易的风险敞口,认为风险完全可控。比如,他们计算的1998年8月组合的每天最大可能亏损仅为3 500万美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在8月21日当天,他们就损失了5.5亿美元,截至8月底,他们当年亏损了19亿美元,组合回撤达到了52%。9月,长期资本的收益继续直线般坠落,9月10日亏损5.3亿美元,11日亏损1.2亿美元,14日5 500万美元,15日8 700万美元,16日1.2亿美元,21日5.5亿美元……
亚洲金融危机很快波及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家。进入1998年之后,俄罗斯大量外资流出、外汇储备几乎干涸、石油价格暴跌了33%,股票市场8个月内跌了75%,短期利率飙升至200%。8月17日,俄罗斯突然发表声明,他们不会考虑偿还外国债务,卢布马上就会贬值。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政府,俄罗斯政府竟然堂而皇之地宣告自己违约了,这给了长期资本致命的一击。
短短150天,长期资本的资产净值就下降了90%,仅余5亿美元。兵败如山倒,长期资本的亏钱速度比赚钱速度更快。百般无奈,梅里韦瑟只得向美联储求助。1998年9月23日,美联储破天荒地召集了各大金融机构的头目,共同救助长期资本。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美联储主导了长期资本的收购案,联合了14家华尔街的银行以36亿美元收购了90%的股权。又过了2年,长期资本彻底被清算,投资史上最著名的豪华天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1
“每个人都相信人终有一死,除了他自己” 长期资本败在哪里?答案是过度自信。首先,他们对自己的理论和模型过度自信。默顿和斯科尔斯信奉市场有效理论,认为如果价格出现了偏差,市场一定会把它纠正过来,价差一定会收敛。长期资本的方法本质上就是利用高杠杆赚价格收敛的钱。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其他人避之不及,他们却大举杀入,正是因为信奉这样的哲学。不料这时候人人都想卖出有风险的资产,有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之间的价差越拉越大,他们的亏损也相应地越来越大。
其次,他们错误估计了俄罗斯政府的信用。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作为主权国家的俄罗斯的政府会宣布违约。
长期资本的模型十分复杂,少有投资者能够听懂,有人戏称他们的模型可能是用来造原子弹的。然而精密的模型却无法测度人性,在极端情形下,人性的贪婪与恐惧轻松击穿了他们的模型。他们也没有正视自己的人性,过度自信与恐惧或贪婪一样,都是投资的大敌。
芒格的一段评论可以说十分到位:“一个名叫长期资本的对冲基金最近因为对自己的杠杆交易模式过于自信而遭受了溃败,虽然他们的主要成员平均智商都有160。聪明、勤奋工作的人们并不能在由于过分自信而导致的专业失败中得到豁免。通常他们只是在自己选择的更复杂的航行中触礁,所依赖的无非是他们有更高的天赋和更好的方法这样一种自我评价。”2
不光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多数人都会犯过度自信的毛病。一项研究对受试者进行了胆固醇测试,数月后追踪受试者对测试结果的记忆情况。测试结果表明,胆固醇偏高、最有可能患病的受试者记错测试结果的概率最高。在他们的记忆中,测试结果比实际结果更好,也就是他们自认为比较健康,而实际情况要坏得多。3
心理学家发起的不同心理测试,反映出大同小异的结果:82%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84%的法国男人声称自己是高出平均水准的好伴侣;2 994个公司创始人认为自己创业成功的概率为70%,但他们却认为别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只有39%;甚至大多数吸烟者认为,他们染上与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也要比别人小。我们的过度自信还表现在当我们取得成功的时候,往往相信这是来源于自己的能力;而失败时,又往往把责任归咎于运气、环境或者他人。
简而言之,每个人似乎都认为自己属于统计数据以外的人,或者说是得到命运垂青的幸运儿。对此,18世纪英国诗人爱德华·杨格(Edward Young)讽刺道:“每个人都相信人终有一死,除了他自己。”亚当·斯密也曾写过:“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对自己会交好运的愚蠢假设过分自负。”4然而真相是残酷的。我们尊敬的芒格先生也是一位不留情面的“毒舌先生”,他曾辛辣点评:“生活中亘古不变的规律是,只有20%的人能跻身前五分之一。”
“欺人者自欺以欺人” 人为什么会过度自信呢?这可能要从人类的进化机制中寻找答案。试想我们那些处于丛林时代的先祖,刀耕火种,面对的是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不但要躲避野火、洪水等自然灾害,还要直面凶猛的野兽,甚至要猎杀野兽以获取优质蛋白等生命元素。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点勇气自然是不行的。正是生存的本能鼓励人类的先祖养成自信甚至是过度自信的性格。武松要不是有点过度自信(酒精在其中也发挥了作用),很难想象他敢徒手打老虎。而从发展的角度看,过度自信的人往往比实际上显得更强壮和有实力,这也有利于在配偶竞争中胜出,从而增加基因繁衍的机会。我们观察现实生活发现,自信的人的确比不自信的人能获得更多的朋友以及更好的发展机遇。
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说,“自欺”为人类精神生活核心中“令人叹为观止的矛盾”。过度自信正是自欺的一种。自我欺骗不仅仅是内向的、防御的,而且具有更多外向性和自我服务性。来看一下“懦夫游戏”,它的规则是两个人相向驱车笔直急速而行,先转向的一方告败。如果在游戏中,一方拆掉方向盘并举起方向盘向对手挥舞示意,同时加速向对方猛冲过去,对手看他视死如归,一般都会先转向,把胜利让给对手。拆掉方向盘相当于限制了自己的选择,这通常不是明智之举。但是为什么在游戏中能够奏效呢?经典决策理论认为:自我毁灭就其自身而言是毫无价值的,其价值在于让其他参与者确信你想毁灭自我。在懦夫游戏中,你之所以获胜,并非是因为你无法转向,而是因为对手相信你无法转向。换句话说,你想成功欺骗别人,就必须先自我欺骗,所谓“欺人者自欺以欺人”。5
这么看下来,自我欺骗竟是人类漫长进化史所带来的一项精神遗产,某种程度上它是我们的生存本能甚至发展的秘诀。一项针对竞技游泳运动员的研究显示,懂得自我欺骗的运动员在重要赛事中往往表现更佳,应了中国古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所以,不必将过度自信一棍子打死,因为这一基因密码可以激发人类面对危险时的勇气和对于未来的探索激情。这正是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的重要命题“动物精神”,在他看来,“我们之所以积极行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瞬间的积极心态而不是以数字衡量的期望。无论这种乐观是道德方面的还是经济方面的。我们在乐观心态的影响下所做的决定,其结果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这种决定行为只能被看作是动物的精神的产物”。6
喜欢幻想并勇于行动的埃隆·马斯克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他那看起来有些疯狂的自信使他完成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芒格先生多数时间都在教导人们要保持理性,但是他也讲过一句非常不一样的话,他说,“千万不要低估那些高估自己的人”。7
但是搞发明创造是一回事,做投资却是另一回事。在投资中如果总是过度自信,迟早会被市场痛击。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