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重口味心理学-电子书下载

人文社科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3) 169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 丧」「抑郁」「焦虑」「购物癖」「社交障碍」……怎样安放这些蠢蠢欲动的小怪兽? 超有趣心理学知识,全部使用真实案例,让你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教你如何一眼洞穿别人,如果真正了解自己!揭开16种“现代心理病”的终极奥秘!

作者介绍

姚尧,女,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生活在自己的内心城堡中,喜欢站在城堡的窗口观察周围世界,带着出世的心入世。一个能从自己的精神生活中找到巨大乐趣的简单主义者。

部分摘录:
第一章 疯癫的天才——“双相情感障碍”中隐藏的天才与疯子之间的秘密 有一句很知名的话,“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早在2000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凡是伟大的天才都带有疯狂的特征。”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比方说,精神分裂,画出“斑点密集”作品的日本画家草间弥生;“性格偏执,用明亮的色彩复仇”的文森特·凡·高;“从小就癫狂,把梦境转化为画作”的达利等。
那么天才与疯子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联系?它们又是怎样联系的?
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一种不为很多人熟知的心理疾病,叫作双相情感障碍。我们以这个病为例,来说明天才与疯子之间的秘密关系。
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包括——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躁狂发作是什么样子的?
天才与疯子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联系?
它们又是怎样联系的?
躁郁的“过山车” 有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抑郁症的升级版,其实也有几分道理。双相情感障碍又叫作躁郁症,顾名思义,是时而抑郁,时而躁狂。相较于抑郁症的单一状态,它还多了一层躁狂的折磨,所以这个病,要比抑郁症“刺激”得多。
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一会儿感到自己处于世界之巅,精力过人,一会儿却感到堕入黑暗深渊,孤僻、抑郁并且想自杀。躁狂和抑郁交替进行,就像坐上永不停止的过山车,从兴奋的巅峰跌入绝望的谷底,心境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充满了戏剧性。
“飞向无垠的苍穹” 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躁狂发作时的感受的,叫作“飞向无垠的苍穹”。这句话形容得非常到位,真的,当躁狂发作时,你恐怕这辈子都没有如此感觉良好过,这是你此生此世的高光时刻,你感觉自己正矗立在宇宙之巅,拥有全世界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最大的荣光。你甚至觉得此刻你与光同尘,你是万物之主,应该普度众生!所以,很多躁狂发作者会在这个时候捐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或者满大街撒钱。
除了这种巅峰体验外,躁狂发作时,患者的睡眠时间会大幅减少。此时,他们的身体就像开了挂,几乎不需要休息。比方说,即使三天加一起只睡了4个小时不到,仍然感觉神采奕奕,好像有着无穷无尽的旺盛精力,甚至可以在工作到深夜2点以后,还要到楼下跑上几个小时。
如果这个时候,你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交谈,一定会感到毛骨悚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在“讲人话”,或者说,你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表达什么。他们语速飞快、咄咄逼人,半个句子还未吐完,又开始挤出下一个表达,最后,整场谈话都变成无意义的断句和混乱的词。而这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己是全然不知的。他们这个样子,也是心理疾病中一个很典型的症状,不光出现在躁郁症中,更多的也出现在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中,这个症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思维奔逸。
思维奔逸,又称为意念飘忽。它会让患者的思维如脱缰之野马,流转之快,以至句子只不过说到一半,就忘记刚开始想要说的是什么。各种想法、影像和词的片段,在头脑当中不断徘徊盘旋,相互追逐。五花八门的念头从思维的缝隙中挤进来,纠缠不清。好像所有神经元都堆积在头脑的高速路上,你越想让思维的速度慢下来,就越会意识到自己无能为力。而且,这些思维最终的归宿,会融为一潭没有任何意义的死水,变成患者一个人的胡言乱语的狂欢。
以上这些还不算是躁狂发作时最恐怖的表现,躁狂发作时最恐怖的是出现幻觉。很多人都认为只有精神分裂症才会出现幻觉,殊不知,当躁狂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幻觉。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天傍晚,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站在客厅中,眺望着窗外如血的残阳。忽然感到一束奇怪的光从她的眼睛里射出,与此同时,她看到自己的头脑中闪现出一台巨大的黑色离心分离机。一个穿着及地晚礼服的苗条背影慢慢靠近分离机,手中拿着一大管鲜血。就在这个人慢慢转身的时候,这个患者惊恐地发现,那个人正是她自己!她的礼服、披肩和白色手套上沾满了血迹。患者看着头脑中的人影,小心地将这一大管血液倒入离心分离机后部的小孔,合上盖子,然后按下了机器前部的一个按钮。离心分离机开始运转。
令人恐惧的是,之前只存在于她头脑中的影像,现在却活生生地出现在她的周围。她害怕得无法动弹。离心分离机旋转的声音,玻璃管碰撞金属的声音越来越大,然后,整台机器忽然破裂成了几千块碎片。血溅得到处都是,溅在窗户玻璃上、墙上、油画上,甚至渗透到地下。这个患者望向窗外,却发现窗户上的血液已经与夕阳融为一体,根本无法分辨其中的界限。她开始用尽全力拼命喊叫。机器旋转得越来越快,她已无法从血腥的场景和机器的碰撞声中挣脱出来……
天才与疯子间的神秘联系 那么,天才与疯子之间是否真的存在某种联系?
有位心理学家碰上了一件两难又充满讽刺意味的事。一个人,被诊断为躁狂症而住进了医院。这个人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不善于交流,但是,他可以通过画笔,简单明了地把自己的状况描画出来。这位心理学家就通过这种画画的方式跟他交流。
平日里,这位患者画出来的图案主要就是简单的方块、圆圈、叉和钩。但当他躁狂发作时,随便就能画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盒子,并在里面画满了琳琅满目的水果。当医生让他还用画方块和圈来交流时,他全然不顾,受奔腾的想象力的驱使,他会在原有的画作上尽情舒展、发挥,很快就会在装着水果的盒子周围画上一群贪吃之人的众生相,然后又在这群人的背后画出光怪陆离、诡异夸张、莫可名状的他们出窍的“丑陋灵魂”……
无独有偶,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另一位躁狂症者身上。这位患者喜欢画树,但是在没有躁狂发作时,他画的常是小小的、看起来营养不良、弱不禁风的、光秃秃的一棵冬日里的树。而进入躁狂状态后,他整个人都活络起来,这时他画的树不仅粗壮高大,枝叶丰满,还充满华丽的装饰和线条,有细微的藤蔓和卷曲的花纹,还有些不知是什么的东西。整棵树几乎要被这庞大的、巴洛克式的巨细无遗的画面给占去,看不到原来树的样子了。
这种强烈的艺术表现性,就连不懂艺术的医护人员也被深深触动。
过了一阵子后,当心理学家再次见到这两位患者时,他们都相当安静,因为刚服过药物。心理学家要其中一个人再画点什么,那位患者就只画了一个圆圈和叉,他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即兴想象,他说:“我再也没有看到什么东西了,以前所见的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是不是我接受治疗后,这一切都不再回来了?”
这是一件多么矛盾、残酷又讽刺的事:我们内在的生命力与想象力,可能一辈子都深藏不露,除非因为某种疾病,才有办法唤醒它,释放它!同时也证明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天才与疯子之间,真的存在着某种联系!
精神疾病与天才之间“节奏的契合” 那么,疯子与天才,或者说精神疾病与天才之间又是怎样联系的呢?
它们之间的第一个联系,我们称之为“节奏的契合”。
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独特的周期性疾病节律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和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死亡与重生”“黑暗与光明”的更替,有着惊人的相似!
“忧闷始于秋季,到春天‘树木生长的时候’就转为兴奋”。早在2000多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观察到,双相情感障碍多发于春秋两季。到了现代,双相情感障碍的节律模式,从临床角度看更是如此:情绪昼夜变化,睡眠普遍受干扰,发作具有季节性周期。双相情感障碍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节律!
而绝大部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也遵循这种“节律”特点。
这里我们拿两个艺术家来举例。第一个就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凡·高。
凡·高是个有名的“病篓子”,可以说差不多被诊断出所有人类已知的病症,还远远不止。这些病症包括:癫痫、精神分裂症、梅尼埃病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身上所患的最典型的疾病,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
有人曾经列举出,他在1881—1890年的十年间,每一年的各个月份创作的油画、水彩画和素描的总量。结果发现,创作高峰总出现在夏秋两季,这与抑郁及躁狂发作的高峰有相当明显的重叠之处。凡·高自己也是一个懂得精神疾病、情绪及艺术创作上的“节奏”的人。
正是在秋季,整个星光照耀的苍穹和整个大地频繁地受到雷电震撼,因此,……形成雷电的种种条件才能共同促成。这时,一年中的回潮融合冷与热,这两者对在于寒冷中锻造雷电都是必需的!然后可能就有了对立的碰撞,被火与风烦扰的空气可能在狂暴的剧变中汹涌……这些就是一年中的紧要关头。
不管你有没有看懂,这段话归结起来的意思是秋季的重要。事实上,许多艺术家都把秋季看作他们最具灵感的季节。比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克莱尔写道:“缪斯在那个季节总是频频光顾。”有趣的是,有证据表明,很多重大的数学和科学发现,也倾向于出现在春秋季。
还有一个艺术家的例子,就是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
在成年后,舒曼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受到间歇性抑郁和躁狂的折磨。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性情中忧郁、沉默的一面愈发凸显,这也是他在遭受无情的、毁灭性的抑郁摧残后蓄积的结果。
有人总结了舒曼这一生的艺术创作情况后发现,他的情绪状态和他的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