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80年冬天,约翰·列侬在突如其来的枪声中倒下,此后世界对他的种种构想与追忆从未停歇。
幼年的他已展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以异于常人的视角去感知这个世界;组建乐队,掀起披头士热潮,他一直用他生命所爱的音乐去剖析和表达自我;与小野洋子相遇后,他对社会和平运动倾注热情,想象着一个没有战火、充满可能性的美好世界……然而透过这些,我们也才看到他那么一点点。他天赋异禀的才华背后,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特立独行的个性下,其实也曾期待过温和平静的生活。
这本画传回顾了约翰·列侬的一生,收录了他从童年生活到披头士黄金时代,开始单飞生涯到参与社会运动的人生各个重要时期的故事,以及留下来的有关成长、生活、创作、情感经历的珍贵影像,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生命、爱与和平的不懈探索。对于世界来说,他可能仍处于迷雾之中,但只要还有理想主义在,他就将永远承载着人们的怀念,摇滚的信仰永不熄灭。
作者介绍
[英] 约翰 • 布莱尼
披头士乐队的狂热粉丝,他将历史学家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性带到写作中。曾做过平面设计师,从事过音乐零售业,目前,他是一家技术博物馆的馆长。还著有《出售披头士:他们的点金术》《保罗 • 麦卡特尼:他正在唱的歌》《乔治 • 哈里森:一个灵魂人物》等。
[意] 瓦勒丽亚 • 曼菲托 • 德 • 法比安尼斯
曾攻读人类学,并最终以哲学专业毕业于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曾在电视纪录片制作领域工作,还为意大利知名杂志撰写过多篇报道。图片编辑和影像创作方面的专家,撰写过大量摄影教材,还设计和创办过多个在国外大受欢迎的流动摄影展。1984 年,她和马塞洛 • 贝提涅第(Marcello Bertinetti)一起创立了白星出版社并担任编辑指导。
部分摘录:
约翰·列侬:在他生命中 看约翰·列侬的童年照片,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充满自信、幸福快乐,与旁人没什么不同的男孩子。和小狗一起玩耍,在一辆新自行车前特地摆出拍照的姿势,在母亲身旁露出开心的笑容,这些寻常的场景在任何一个家庭相册里都能看到。然而,不仅他自己,而且他的姨母咪咪(Mimi)以及他的老师们都发现了,列侬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但是在当时,没有人会想到有一天他的人生会如此非凡。
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曾说,出生在利物浦的人有着某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列侬身上就背负着这样的使命,在他成为这座城市的伟大明星之前,利物浦早就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而久远的烙印。列侬在利物浦这座城市中抱有深深的自卑感。长期的南北分裂,使利物浦在与伦敦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尽管如此,利物浦仍然是一个活力充沛的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等在利物浦这个港口城市里生活、交汇。艰辛的工作和不断的争吵反倒让那里的人们培养起一种独特的幽默感,正是这种幽默感使他们在残酷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一种解脱。(利物浦的杰出演员可能比英国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多。)除此之外,利物浦还拥有丰富的音乐遗产,否则披头士乐队就不会存在,也不会出现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更不会有19世纪60年代的摇摆乐(swinging)风格。成长于利物浦,这座城市给予了列侬丰富的多样性,但他也给予了利物浦很多,壮大了利物浦的宽容、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声誉。
在姨父姨母的抚养下,童年时代的列侬过着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这是他不断反抗的。列侬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工人阶级,列侬从未忘记这个身份,并且怀有强烈的认同感。虽然中产阶级的童年生活过得十分舒适,但是列侬始终站在被压迫者的一边,不分阶级、肤色和宗教信仰。他以自己的方式,告诉全世界一个具有无阶级观念、真正属于人民的人,一个天生的领导者以及一个不屈不挠的反抗者应该是怎样的。
虽然列侬十分聪慧,但是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他觉得上学毫无乐趣可言,便开始不断挑战老师的权威。在他眼里,他远远比学校里的人聪明,不能容忍那些愚蠢的行为。列侬身上一直散发着某些特质,比起学校里的功课,他更热衷于写作、音乐和艺术,尽管这些并未在战后的英国教育体系中受到重视。列侬经常在房间里一听收音机就是好几个小时,让他的想象力在音乐中自由飞驰。他很喜欢收听BBC的广播节目,尤其是《傻瓜秀》(The Goon Show)这个节目以及它所创造的超现实世界。他认为这个节目证明了现实世界是荒谬的,但是它本身的内在逻辑却是完全有意义的。列侬独特的世界观与这个节目的主要编剧斯派克·米利根(Spike Milligan)非常契合,从列侬创作的音乐和画作中就能明显地看出这个节目给他带来的影响。他敏锐的幽默感和富有洞察力的智慧使他和披头士乐队拥有其他人永远不可能效仿的优势。
列侬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各种矛盾:生母和养母;贫穷和富裕;顺从和反叛;艰苦和辉煌。正是这些矛盾塑造了他,让他成为一名艺术家。列侬以异于常人的视角去观看这个世界,但这并不总是一个优势。他与众不同的认知除了让他经常在学校陷入困境之外,还让他产生了很大的自我怀疑。他的父母从他出生起几乎就抛弃了他,而深爱着他的姨母很显然希望他顺从于周围,这不但不会消除他的自卑感,反而还会加剧他的不自信。但是,即使存在着众多自我怀疑,列侬却从小就坚信自己命中注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白日梦,或是他个人信念所投射的早期表现,但列侬经常希望在杂志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尽管他还没有写过一首歌或一本书。列侬的孩童时期几乎没有玩具,但他的姨父姨母培养了他对书籍的热爱。姨父教他读报纸,后来这个阅读习惯一直被他保留了下来。他经常从报纸上获得创作歌曲的灵感,《生命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的创作灵感正是在阅读中产生的。当他不读书的时候,他就会创作自己的漫画《每日嚎叫》(The Daily Howl),以供朋友们消遣娱乐。然而,他对此的兴趣很短暂,虽然他也出版了两本书,但这只不过是他灵活多变的思维转向新事物之前写下来的想法的记录。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喜欢快节奏的工作,当出现技术问题或工作中断的时候,他经常会变得沮丧。
虽然列侬没有和生母共同生活,但他也是在一个饱含着爱和温暖的家庭中成长的。就像他生命中的其他女性一样,姨母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和姨母一起在苏格兰的德内斯过暑假——列侬对这个地区一直保留着美好的回忆。他的生母朱莉亚(Julia)几乎每天都会来拜访咪咪,随着列侬慢慢长大,他们也变得亲密起来。他们对音乐和服饰的审美很相似,外表看起来多少都有点不合常规。对于音乐这件事,朱莉亚很支持列侬,但咪咪姨母对此持有相反的态度。朱莉亚还给予了列侬大胆表达自我的勇气,即使用一种不同于旁人的表达方式。母亲这种与众不同的爱,让列侬有勇气穿上当时最流行的“泰迪男孩”(Teddy Boy)风格的服装。“泰迪男孩”是出现得最早的纯粹出于风格和个人表现而打扮的英国亚文化。列侬开始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而不是像咪咪姨母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顺从的普通人。
朱莉亚是列侬整个世界的中心,她在列侬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母亲,还是朋友。保罗·麦卡特尼曾和列侬以及朱莉亚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他对列侬不得不离开朱莉亚而回到姨母家时的反应记忆犹新,“当我们从那里离开的时候,约翰总会流露出浓浓的悲伤。在回去的路上,我总能看出他有多舍不得离开,他很爱她,但不能和她生活在一起又让他陷入悲伤。我知道他也爱他的姨母,但她始终无法替代生母。”不幸的是,朱莉亚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去世,列侬一生都未能从这个巨大的悲剧中恢复过来。自母亲离世后,列侬就变了个人,好像有人把他身下的一床毯子突然抽走了。1980年,他说:“我失去过她两次,一次是我5岁的时候,我搬去和姨母住;一次是我17岁那年,她离开了这个世界……对我来说那是一个艰难的时期,让我万分痛苦。那时,我感到青年时期的我所肩负的某种潜在狂躁被放大了。”
列侬将他的痛苦压抑在内心深处,开始将自己扮演成一个冷酷、坚强的人,来掩饰心中的愤怒和自卑。有时候,这些情绪会演变成一些暴力行为,但更多时候,列侬选择用酒精来麻痹这些悲伤。当他成为一名音乐创作人之后,他会用最直接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恶魔驱赶出去。与他的音乐创作伙伴保罗·麦卡特尼不同,列侬会以一种非常坦诚的方式表露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而麦卡特尼则会在创作中掩盖他经常在写自己的事实。列侬非常诚实,坦率地打开他的内心,在音乐创作中展现本色。他的第一任妻子辛西娅(Cynthia)回忆道:“约翰把自己的形象打造成学校里最坚强的男生,但他的音乐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他的真性情。他需要把内心的温柔在他的音乐中释放出来。”在母亲去世11年后,列侬为她写了一首美丽的安魂曲《朱莉亚》,流露出他无限的柔情。
音乐在列侬的生命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罗尼·多内甘(Lonnie Donegan)和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让他生命的血液沸腾。披头士乐队在汉堡结识的朋友阿斯特丽德·基希赫尔(Astrid Kirchherr)回忆道:“他痴迷于摇滚乐,经常一遍又一遍地听杰瑞·李·刘易斯(Jerry Lee Lewis)、查克·贝里(Chuck Berry)和小理查德等创作人的音乐。”当他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后,如果受到其他音乐人的干扰,他会回顾他早年时期的那些歌曲。部分原因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自信的吉他手,而他早年时期的摇滚歌曲已经被铭记在他的记忆中,同时也因为它们对他来说意义重大。摇滚精神是有趣的,在“失落的周末”(lost weekend)期间,列侬录制了一张老歌专辑,只为那些老歌带给他的快乐。尽管他也对其他类型的音乐产生过兴趣,但他总是回归到摇滚乐上。
顺理成章地,列侬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并担任乐队的领导者。采石工乐队(The Quarrymen)是在他学校的朋友圈中创建起来的。他对乐队非常严格,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新成员来提升这支乐队。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的音乐和乐队在未来取得成功。当在圣彼得教堂宴会上遇见保罗·麦卡特尼时,他就知道麦卡特尼是乐队的不二人选,麦卡特尼也因此加入了乐队。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的加入同样也是为了让乐队变得更好。列侬做的唯一让步是让他最好的朋友斯图尔特·萨特克利夫(Stuart Sutcliffe)加入了乐队,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感情用事的时候。萨特克利夫并不是一个有天赋的音乐人,虽然他用攒下的钱买了一把贝斯这件事情对列侬所做的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促使列侬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因为他们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