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深海,是新世纪谈论的新题目。深海是地球系统中关键而又缺乏了解的部分。深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世界上较大的生物圈资源。从20世纪晚期起,人类开始进入海洋内部, 对于深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认识,这些认识正在成为科技发展和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 《深海浅说》从海洋的深度探测开始,从深海的基础知识,一直讲到深海的开发利用,层层深入,介绍了截至目前深海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如全球大洋深部结构与成因、海洋碳循环、海洋深部生物圈、深海洋中脊与海沟的地质、流体和生命过程、现代海底金属成矿、“蛟龙号”科学深潜等;展示了新的深海探测技术,如海洋探测系统、深海遥感、海洋地质钻探及采样技术、水下机器人、深潜器、海底观测网等;列举了深海前沿研究面临的科学挑战,如需要怎样的技术来提高海洋地质灾害的测年水平、变化着的海洋是如何影响冷泉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甲烷屏障的、深部生物圈细菌和古菌的能量利用机制是什么、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深海的影响究竟如何等。 本书荟萃了汪品先院士十余年深海科普工作的深厚成果,极为重视材料的趣味性和文字的可读性,通过实例剖析和历史回顾,让读者用尽量短的时间,对深海大洋获得相对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学术方面,本书也力求深入浅出,多用插图,争取既能反映国际科研的新进展, 又能追溯历史、揭示科学发现的过程。
作者介绍
汪品先,1936年生于上海,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工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主要研究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的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新观点。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同时,还成功地推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倡强化科学的文化内蕴,并身体力行促进海洋的科普活动。著有Geology of China Seas,《地球系统与演变》等大量著作。
1999年在南海主持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开我国深海科学钻探之先河。2011—201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该项目为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使南海进入国际深海研究前列。2018年深潜南海,发现深水珊瑚林。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欧洲地学联盟的米兰克维奇奖,以及伦敦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曾担任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联合会(SCOR)副主席、国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PAGES)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发起“亚洲海洋地质会议”系列,并主持全球季风等多个国际工作组。是第6、7届全国人大代表,第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
部分摘录:
深海采矿的起伏 目前已知的深海金属矿包括三大类: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金属硫化物。多金属结核俗称锰结核,像土豆形状的黑色铁疙瘩,几厘米到十多厘米大,是锰(约30%)和铁(约4%)的氧化物,并且含有镍、钴、铜等几十种元素,主要分布在4000—5000m深海平原的红黏土之上。富钴结壳全称富钴铁锰结壳,成分也是多金属氧化物,但是钴的含量可以高达1.7%,呈层状附着在岩石表面形成结壳,厚的可达25cm,分布在海山、海岭和海台的斜坡和顶部,水深为400—4000m。金属硫化物在第二章里已经提到,太平洋的热液黑烟囱和红海底的多金属软泥都是这一类的矿物。这里指的是块状硫化物矿,可称为多金属块状硫化物,包括方铅矿(铅)、闪锌矿(锌)和黄铜矿(铜),与包括金、银在内的其他金属硫化物一道,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海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以及大洋边缘的弧后扩张中心。
这三种深海金属矿可以归纳为两类: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的金属元素都是从海水里沉淀出来,可以说是“水成”的,都属于氧化物;而块状硫化物的金属来自岩浆,通过热液活动成矿,来源可以说是“火成”的,属于硫化物。多金属结核和结壳的成因并不清楚,看来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生长极慢,一块土豆大小的结核可能生长了几百万年,条件是没有矿物沉积,一旦被沉积物埋在地层里,结核的生长就到此为止。所以结核、结壳主要分布在大洋当中,硫化物主要沿洋脊分布(图7.1),各得其所。这三类金属矿都有巨大的分布面积和丰富的储量,人类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试图开发,但是直至今天,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商业开采成功的实例。既然海底金属矿是开发深海最早提出的天然资源,为什么时至今日还只有科研调查的支出,并得不到春华秋实的回报呢?这里所反映的,恰恰是深海开发的重大特色,极其值得我们借鉴。不妨从锰结核开采的历史说起。
三种深海金属矿,多金属结核发现得最早。19世纪的英国“挑战者号”环球考察,1874年就曾在太平洋海底首次采到了多金属结核,不过起决定作用的还是1965年美国梅罗(John Mero)《海洋的矿产资源》一书的描述,唤起了海底采矿的高潮。他在书里描绘了一幅聚宝盆式的图景:太平洋底上有上万亿吨的锰结核可以开采,而且增长的速度比采矿还快,因此海底里的锰、钴、镍、铜是用不尽的。于是学术界大受鼓舞,1960—1970年代组织了上百个航次前往太平洋,其中有美国30—40次,德国28次,法国42次,还有苏联派出了上百个航次做全球探索。
探索的目的当然是开采。1972—1978年是锰结核开发的黄金时期,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私人公司,在政府支持下组成联合体着手开采太平洋锰结核,试图在深海开发中“第一个吃螃蟹”。至少有6家联合体卷入,但是真正在海上试验成功的就一家,那就是德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公司组成的合资企业OMI(Ocean Management Incorporated),1978年初,从太平洋海底泵上了800t锰结核,可惜最后把整个采矿系统给弄丢了。声势更加浩大的是美国建造的51 000t的锰结核开采母船“格罗玛·探索者号”(Glomar Explorer),曾到太平洋进行锰结核开采。该船装有遥控的采矿系统,可以在水深6000m处作业,装载采矿系统的月池就有82m长。只是后来揭秘才知道:这场采矿其实是在演戏,真正的目的是打捞苏联沉没在太平洋的核潜艇,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请公司老板休斯(Howard Hughes)出面,以采矿做伪装,花去的8亿美元是为了军事目的。这应当是美国利用海洋科学做伪装,搞军事政治阴谋而规模最大的一例,我们在第八章里还要进一步讨论。
1970年代的高潮过后,开采锰结核的热度降了下来,1982年起,美、德、法等国实际停止了大洋锰结核的勘探开发,把注意力移向热液硫化物。锰结核热的降温有多方面原因,包括金属原料价格、国际政治背景和海底开发的环境影响等等。锰结核开采的目的不在锰,而在于镍、钴、铜等元素,但这些元素陆上的生产至少还可以对付几十年。加上1982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给国际海域的资源开采做出了种种规定,不允许发达国家为所欲为;相反,1980年代开始,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投入深海矿产的勘探。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对于深海开采的技术层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金属结核很重,要从5000m海底采上船来并不容易。采矿的方法可以是“流体提升”,也就是在管子里吸上来;也可以是“拖网采集”,也就是在采矿船上安装拖网斗。做起来都很不容易。两种方法还有一个共同后果,就是会破坏深海海底的生态环境。形象地说,从深海海底采集锰结核必然掀起海底沉积,将底栖生物活埋。
然而到了21世纪,深海金属矿开发的呼声再度高涨,主要原因在于高新技术发展对金属的需求发生变化,深海矿产中富含的一些金属元素变得格外重要,包括钴、锂和稀土元素,从手机到电动汽车都需要用,而且今后的需求必然继续增长,从而为深海金属矿产的开采注入了新的动力。当前的国际科技界正在再度动员起来探索开采的新途径,使深海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最近的一例是欧盟支持的“蓝色结核”(Blue Nodule)计划,包含一系列的新思路、新技术(图7.2B),与早年锰结核开采的技术设想(图7.2A)相比,已经大不相同。
从高新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陆上资源的局限性看,深海金属矿产开发必定大有可为,不确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金属硫化物三大深海矿都有前景,但是开发的启动会有先后。相比之下,多金属结核平铺海底,是“俯拾皆是”的“二维”矿产,但是深度最大;海山上的富钴结壳水浅,价值也高,有人估计仅太平洋一片海区的钴储量就达5000万t,相当于陆上储量的7倍,但是贴在岩石上的结壳只有几厘米厚,开采起来并不省事。
如此算来,最早实现商业开采的深海金属矿,最可能是金属硫化物,因为开采的技术比较可行,矿产的价值也比较可观。我们在第二章里介绍了热液口黑烟囱的发现,黑烟囱的成分就是金属硫化物和硬石膏,但是作为矿产开采的当然不是黑烟囱,而是热液喷口底下的矿体。与锰结核不同,热液矿是“三维”的矿山,需要钻探调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先后对4个不同类型的热液硫化物矿区进行了探索,其中1994年在大西洋中脊钻探的TAG热液区至今仍在活动,研究程度最高(图7.3)。这是个大型的、成熟的矿床,丘体直径200m、高50m,以玄武岩为围岩,活动热液流体最高温度超过360℃。据估计,全球热液喷口区估计有500到5000个,金属硫化物储量约为6亿t,含有约3000万t铜和锌,与陆地上发现的新生代硫化物矿总量相当。前景很好,但是开采从哪里开始呢?
图7.3 热液矿实例: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硫化物丘。A. 热液丘的形状与地形;B. 热液丘立体剖面图。
2. 深海采矿的瓶颈 新世纪带给金属硫化物开采者的一大喜讯,是西南太平洋的矿里发现金。位于西南太平洋的劳盆地(Lau)、马努斯盆地(Manus)等,都是板块俯冲带的弧后盆地,和大洋中脊一样具有热液活动形成的硫化物矿,但是大洋中脊是玄武岩的岩浆,弧后盆地却是有酸性的岩浆。调查发现,弧后热液的硫化物可以有较多的金、银等元素。2006年,加拿大“鹦鹉螺矿业公司”(Nautilus Minerals)用水下机器人等先进设施在马努斯盆地调查,发现这里的Solwara 1矿区最适合开采(图7.4B)。这里的矿石每吨含金7.2g,高的可达20g;铜的含量有7.5%,而陆地的铜矿平均只有0.6%。Solwara 1矿水深1600m,总矿量130万t,面积11.2万m2,相当于17个足球场大,这要比大西洋TAG矿大多了,TAG矿面积只相当于一个棒球场。鹦鹉螺公司总部设在多伦多,是个实力强大的公司,立志要当世界深海采矿的先锋。他们向深海油气开采取经,将其中一系列新技术引入深海金属矿的开采,准备将矿石以打碎成泥浆的形式泵上海面(图7.4A)。鹦鹉螺公司2007年启动勘察计划,2009年通过环境审查,2011年获得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的开采准许,被授予对59km2海域为期25年的开采权,该海域成为全球第一个硫化物开采的国际区块。2017年,鹦鹉螺公司在英国定制的三大海底采样设备已经运到,计划在2019年一季度开始生产。然而,这项雄心勃勃的宏伟计划不断遭遇困难,现在已经陷入奄奄一息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