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经典系列(套装共7册)-电子书下载

学习教育 2022年6月24日

简介

“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是一套在全世界销量高达千万册的畅销图书。思维导图一经出现,即在全球教育界和商界刮起了一场风暴。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3亿人在使用它,并从中受益。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之《思维导图》,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结合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等科学,将发散性思维与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大脑瑞士军刀”。《思维导图》提供了大量实用练习、颇具启发性的图片,以及演示这种技巧的原创性思维导图。作为全新典藏版,并特别由东尼·博赞本人更新了为国际培训课程全新研发和改进的一系列实用训练实例。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之《超级记忆》将会极大提升你的记忆能力,增强思考和想象力并最终创造人生!人类大脑的容量及记忆的能力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但时至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记忆力的开发仍远远不够。在这本有史以来关于记忆法的最经典的书中,东尼·博赞通过各种独特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人的名字和面孔,数字、日期、表格,以及演讲、文章、诗歌,甚至一整本书!书中还有专门章节讲授如何将记忆法运用到牌技中、新语言的学习与考试应对中,以及梦境的记忆等。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之《快速阅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照相式记忆”阅读的革命性速读理论和学习系统,提升人们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并且驾驭专注力,给出了达到水平的超级引导术。根据书中的设计和步骤训练,学生、教师、经理人以及想要改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人士,均可以高效地利用眼睛/大脑系统,驾驭专注力,培养理解力,锻炼记忆力,彻底改变并优化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之《启动大脑》是一本最大限度开发大脑潜能的终极指南,《启动大脑》将从我们人类认识、使用大脑的过程中提炼总结出大脑工作的本质,剖析大脑在记忆、阅读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工作原理,告诉我们如何驾驭大脑的操作引擎。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系列之《博赞学习技巧》是东尼·博赞专为那些需要大量阅读思考的职业人士,以及应付各种考试、课堂测验、学期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学生专门编著的,目的是提高他们应对能力。书中包含博赞有机学习技巧(BOST)专题。《博赞学习技巧》是东尼·博赞在学习技巧、脑力、学习后回忆、发散性思维、专注力、多维记忆工具和思维导图等领域40多年经验的总结。
在《思维导图实践版》中,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和博赞在线联合创始人兼CEO克里斯·格里菲斯将向我们展示,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不同的商务目标,包括时间管理、会议规划、项目管理、谈判、演示、销售、团队管理、创新、战略思考等。你将会发现许多思维导图在商务应用中的模板,如SWOT分析、麦肯锡7S模型、平衡计分卡,本书不仅是一本商务运用手册,其功能在于通过举例进行指引,并通过众多案例分析来展示思维导图在世界各地的商务应用情况。
如何激活沉睡的大脑,释放人类更大的智力潜能?“思维导图之父”东尼•博赞在《博赞创新思维技巧》中提出:关键在于开发大脑的创造力。《博赞创新思维技巧》给读者提供了多元智能的测试平台,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记忆力、创造力等脑力科学训练方案,并总结出如何像天才一样使用大脑,告诉我们如何显著改善记忆力和创造力。

作者介绍

东尼·博赞(Tony Buzan)
1942年出生于伦敦,1964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学位。
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作家,已出版100多部专著及合著,“思维导图”系列图书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销量突破1000万册。
全球的公众媒体人物,在英国和国际电视台出现的累计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拥有超过3亿的观众和听众。
1991年,与雷蒙德·基恩共同创立世界记忆锦标赛(亦称“世界脑力锦标赛”)。
世界脑力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

部分摘录:
高效学习的障碍 你拥有这么神奇的大脑、这么令人敬畏的智力,那么对于学习你还有什么可害怕和担忧的呢?
每个人都经历过为考试而学习和复习的艰难,本章将对这些加以总结,从而使你接受和克服对考试、测验、评定、学期论文、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恐惧——十分合理的恐惧。影响学习成功的主要障碍有:
● 勉强的学习者。
● 高效学习的思维障碍。
● 过时的学习方法。
2.1 勉强的学习者 你可能对这种人很熟悉:他每天晚上6点开始,一直勤奋地学习到午夜。6点钟,他走到书桌前,认真仔细地作学习前的准备。一切就绪后,他再次谨慎地把东西整理一次——这使得他为推迟学习找了借口。过后他想起早上还没有来得及细看的报纸。接着他认为,在定下心来干完手头工作前,最好把这样的琐事处理一下。
于是他离开书桌,拿起报纸浏览,并且发现有太多的趣闻值得去看。看完后,他又注意到娱乐版。这时,他认为今晚最好该进行第一次休息了——也许8点钟到8点30分之间有档不错的电视节目。
他从报纸上查到了那档节目,节目实际上从7点就开始了。他安慰自己说:“好了,今天我够辛苦的了,节目刚开始不久,我也该放松一下,这样我才能定下心来看书。”接下来的节目比他原先想象的要有趣得多,所以等他回到书桌旁时,已经是7点45分了。
但他仍在书桌旁转来转去,泰然地用手指敲着书本。突然他想起该给一个朋友打个电话,这也像报纸上的趣闻一样,最好在正儿八经的学习开始前先处理一下。
他和朋友在电话里谈得很投机,谈话的时间又比预计的长,之后这位无畏的学习者又回到书桌旁,这时已是8点30分。
到现在,他真的坐下来了,翻开书,决心好好看看。他是真的开始看书了(通常是第1页),可没一会儿,他突然感到又饥又渴,这真糟糕,如果花太长时间去弄吃的、喝的,就没法集中精力看书,太影响学习了。
吃点儿快餐显然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一有这个念头,他头脑里立刻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围着饥饿而来的美味,于是快餐最终变成了盛宴。
扫除这最后一道障碍,他又回到书桌旁,想着再没什么会干扰学习了,于是又盯着第1页书的前两行。此时胃沉甸甸的,肚子一阵胀痛,睡意也悄悄袭来,还是看半小时的电视为好,等看完节目,食物该消化了,也休息好了,这回可以真正下定决心来看书了。
午夜,我们发现这位学习者在电视机前进入了梦乡。
即使在这时,如果有人走进房间惊醒了他,他会马上想到,事情还不太糟,毕竟他休息好了,也吃好了,还看了一些有趣的节目,又跟朋友保持了联络,看了今天的报纸,一切障碍都扫除了,那么明天晚上6点……
图2-1 对学习(认真对待)的恐惧是合理的。
目前,人们更注重知识,而不是人。结果,勉强的学习者就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中,几乎被知识“压垮”。当今,信息与出版物仍然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在增长,但是个人驾驭知识的能力仍被忽视。要想适应目前的形势,该掌握的不是更多的“硬性的事实”,而是处理知识及学习知识的新方法,即用天赋去学习、思考、记忆、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新方式。
2.2 高效学习的思维障碍 上面所讲的一个小故事你可能觉得耳熟,也很好笑,但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却很深远,很严肃。
一方面,它令人振奋。因为这个人人都有过的经历证实了那些长久以来被人怀疑的事实:人人都有创造与发明的能力,担忧自己没有创造力是毫无必要的。在这位勉强的学习者的身上,他的创造力只是应用不当。为了逃避学习,他为自己编造了花样百出的种种理由。而这恰好又说明,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天赋,只是要用到正途上!
另一方面,这个故事也包含着令人沮丧的一面。因为它让我们看到我们在面对学习材料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普遍的、潜在的畏惧感。
这种勉强与恐惧源自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学生被强制学习学校选定的教材。他们知道,教材比故事书、小说难多了,而且还意味着大量的作业;他们还知道,将来会有许多的考试来检验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所以:
1. 教材太难,让人沮丧。
2. 教材意味着作业,也让人沮丧。因为学生从直觉上感到他们不可能读好书、记好笔记,也不能将所有的一切都记住。
3. 在这三种困难中,考试是最可怕的。我们已经知道,这种恐惧会干扰大脑正常的工作能力。所以,很多人在考试时难以下笔,尽管他们对课本的复习很透彻。也有些人完全有能力解答一些题目,但是他们的思维停顿了,所学的知识几乎全都遗忘了。还有一些极端的情形,老师看到他们整整2小时奋笔疾书,以为他们在忙着答题,拿过试卷却发现满篇不过是反反复复地写着姓名或某个词语。
在这种恐惧心理的压迫下,学生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坚持学习,正视恐惧心理;要么放弃学习,准备面临另外一种后果。如果坚持学习但结果仍然很糟糕,他就认为自己是“无能的”“傻瓜”“白痴”“笨蛋”。而事实上,他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这种教育体制不合理。
如果他放弃学习,情况会大不相同。尽管考试仍不及格,他却能安慰自己:他之所以考砸了,是因为他没有学习,也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
他是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 他回避了考试和恐惧对他自尊心的伤害。
● 他为不及格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 他在同学们中间赢得了尊重,因为只有他敢于反抗这一切。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种学生常常会成为“孩子王”。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