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要想了解中国茶文化,有两部经典不能不读,一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一是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陆羽《茶经》分上、中、下三卷,由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和十之图组成,详细介绍了茶的来源、茶具、茶的制造、茶器、煮茶之法、品茶、茶事、茶的产地等诸多方面,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茶文化的综合性著作。《茶经》使茶的品饮从粗放性走向程序和艺术化,成为茶文化著作的开山之作,陆羽也因此被誉为“茶神”“茶仙”。 自唐至清的数百年间,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茶经》中提到的茶具、茶器和品饮方法等已不可行。陆廷灿《续茶经》延续《茶经》体例,通过搜集唐以后茶文化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订定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的著作。《续茶经》在“续”中有创新,在《九之略》中突破《茶经》体例,收录《茶事著述名目》《诗文名目》《诗文摘句》等篇章,极大丰富了《续茶经》内容。《十之图》中收录《茶具十二图》等三组图版,使我们能目睹其形制。附录中的《茶法》清晰梳理自唐榷茶制度建立后其在宋元明清诸朝的发展情况。《续茶经》虽名为“续”,实则是一部独立的著述,通过它可以了解唐以后茶文化的发展。 从《茶经》到《续茶经》,大致拼接勾勒出了一部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史。同时,两部书中记录的茶人、茶事、茶诗文,展示了茶与人的关系,从中可以见到民生、民俗、宗教、医药、养生、社交等各方面的资料,可以说这是以茶为中心的一部缩略的社会史。
2.选用权威底本,并参校其他版本,文本准确可靠。注释中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原文中省略的信息做了必要补充,引证丰富而要言不烦,切实贯彻无障碍阅读的理念。陆羽之名“季疵”有什么来历?陆羽不仅写了《茶经》,也曾作《毁茶论》,仅仅是因着装而引发的抗争吗?驸马爷因为贩茶被处死,你能想象私贩茶叶的后果吗?苏轼名句“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说的又是个什么梗?翻开这本书,你会找到答案。
3.从茶文化史与社会史的层次,将两部经典茶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注译讲解,在各章节的题解撰写中,既有横向的关联,也有纵向的对比,通过它可以清晰了解茶叶形态、制茶方式、品饮之法的变迁,以及与之相关的茶具、茶器形制的变化,可以启发读者进行深度思考。
4.从本书中可以了解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品茶是如何从文人雅趣下沉到民间的“比屋而饮”?煮茶、点茶、冲泡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判断茶叶质量、选择烹茶之水、判定煮茶火候等时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榷茶制度建立之后,给茶农带来哪些负累?等等。
作者介绍
杜斌,1976年生。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副研究馆员。现已整理出版《饮流斋说瓷》(中华书局)、《古玉图考》(中华书局)、《儒林外史》(河北大学出版社)、《陶说》(山东画报出版社)、《匋雅》(山东画报出版社)、《茗壶图录》(山东画报出版社)、《泉志》(山东画报出版社)、《古泉汇》(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国陶瓷四书》(齐鲁书社)等多部专著。
部分摘录:
“源”,本作“原”,指水流所从出。引申为事物的来源。《茶经》从茶源头写起,“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明确指出茶的产地在中国南方,以及茶所具有的善和美的特性。“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这是最早记载中国野生茶树的资料。“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说明茶树生长的土壤环境。上等茶生在岩石充分风化的烂石土壤中,中等茶生在含有碎石子的黏性土壤中,下等茶生在土质松软的黄色黏土中。“野者上,园者次”,可以理解为生长在山野里的野生茶品质较好,茶园里人工培育的茶品质较差。陆羽曾有入山采摘野生茶、几宿不归的亲身经历。他的友人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及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等诗中有“远远上层崖”“时宿野人家”“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等诗句,“野者上,园者次”看法的形成,当与陆羽入山采摘野生茶的亲身经历有关。
“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则论及茶树的不宜移植性。古人对茶树习性的认识仍有局限性,认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所以茶树过去一直有“艺茶必下种”“移植不复生”的说法。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为坚贞不移、从一而终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
“法如种瓜,三岁可采”,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瓜第十四》中详细讲了种瓜的方法,可与唐韩鄂《四时纂要》记载的“种茶法”对应来看。唐代距离北魏时间较近,唐代在种瓜和种茶时,在整地、挖坑、施肥及播种等方面与北魏确有相似之处,“三岁可采”的说法也基本正确。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叙述了茶的性味至寒,并特别强调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与“君子比德于玉”有异曲同工之妙。把饮茶与人的品德修养相联系,认为饮茶人应品行端正、俭约,饮茶不是单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从而提升了饮茶的境界,并最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茶最初是因具有药用价值而进入人类生活,以后才慢慢发展成为一种保健饮料。除本章提到可治“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和“百节不舒”等病症外,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认为茶还具有“能诵无忘”的功用,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茶具有“消食”“去痰”“少睡”“利水道”“益意思”“轻身”等功用。此外,“醒酒”和“除烦去腻”的功用也常被提到。
本章结尾将选用茶叶的困难与选用人参相比。人参,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人参有“明目”“益智”“消食”“止渴”“止烦躁”“治头痛”“去痰”“能诵不忘”等几十种功用,这与茶的功用大体相同。本章开头将茶称为“嘉木”,结尾把茶与人参作比,一头一尾,遥相呼应,可见茶在陆羽心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1]。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2]。其巴山峡川[3],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4]。其树如瓜芦[5],叶如栀子[6],花如白蔷薇[7],实如栟榈[8],蒂如丁香[9],根如胡桃[10]。瓜芦木,出广州[11],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12],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13],兆至瓦砾[14],苗木上抽。
【译文】
茶树,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种。高度在一尺、二尺甚至几十尺不等。在巴山峡川一带,有需两个人才能合抱的大茶树,要砍掉其枝条,才能采摘茶叶。茶树的外形像瓜芦木,叶子像栀子叶,花朵像白蔷薇花,果实像棕榈子,蒂像丁香蒂,根像胡桃根。瓜芦木产于广州,外形像茶,味道极为苦涩。栟榈属蒲葵类植物,其种子很像茶籽。胡桃和茶树的根系都向下很深处生长,碰到硬土层时,苗木才开始向上生长。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15]。从木,当作“”,其字出《本草》[16]。草木并,作“荼”[17],其字出《尔雅》[18]。
【译文】
“茶”字的结构,或从草部,或从木部,或者草、木两部兼从。从草部,应当写作“茶”,这个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从木部,应当写作“”,这个字出自《唐本草》。草、木两部兼从,应当写作“荼”,这个字出自《尔雅》。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19],三曰[20],四曰茗[21],五曰荈[22]。周公云[23]:“槚,苦荼。”扬执戟云[24]:“蜀西南人谓茶曰。”郭弘农云[25]:“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耳。”
【译文】
茶的名称:第一为茶,第二为槚,第三为,第四为茗,第五为荈。周公说:“槚,就是苦荼。”扬雄说:“蜀地西南的人称茶为。”郭璞说:“早采摘的称为荼,晚采摘的称为茗,或称为荈。”
其地,上者生烂石[26],中者生砾壤[27],下者生黄土[28]。艺而不实,植而罕茂[29]。法如种瓜[30],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31],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32],芽者次[33];叶卷上,叶舒次[34]。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35],结瘕疾[36]。
【译文】
茶树生长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烂石土壤为最好,含有碎石子、黏性土壤为次,土质松软的黄色黏土最差。如果种植茶树时土壤不踩踏结实,植株很少能生长得茂盛。种植茶树的方法和种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摘。茶叶的品质,以山野间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人工栽种的稍差。在向阳山崖,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呈绿色的稍差;茶的嫩芽肥硕长大、状如竹笋的为好,芽头短促瘦小的较次;叶片成卷状的质量好,舒展平直的质量差。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状凝结不散,饮用后会使人得腹中结块的病。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37]。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38],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39]。
【译文】
茶的功用,因为它的味至寒,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饮用。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各个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茶,其效果同喝了醍醐与甘露不相上下。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40],饮之成疾。茶为累也[41],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42],中者生百济、新罗[43],下者生高丽[44]。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45],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46],使六疾不瘳[47]。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译文】
茶叶如果采摘不合时节,制作技法不精细,且夹杂着野草,喝了就会生病。茶对人产生的妨害,也如同人参。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人参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人参出产在高丽。出产在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的人参,作为药用没有任何疗效,更何况还有不如它们的呢!假如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人参对人的妨害,茶对人的妨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之具 【题解】
生产工具一向是为人们所重视的。《论语·卫灵公》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语,指工匠要做好工作,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本章详细介绍了从事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封茶等活动所需的十多种器具,从形状、质地、尺寸到用法、功能,一一详细列举。通过这一系列的采制工具,可知当时饼茶制作已具有一定规模,说明当时社会对茶叶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
采茶工具为籝,也就是所谓的竹篮。我国古代产茶地,一般都产竹,用竹制篮,质轻价廉。竹篮通风透气,可负可系,方便采摘,“茶人负之以采茶”。陆羽这里提出的“茶人”,应是指从种植、采摘、制造、煎煮到饮用全过程参与的人,当今茶人则分为种茶采茶人、研制加工茶叶的人、经营茶叶生意的人、研究茶叶文化的人和茶叶消费者等,这与陆羽“茶人”的概念有很大不同。“负”,当是人背负竹篮采茶,但比陆羽稍晚的唐皮日休《茶人》诗中却说“腰间佩轻篓”,“佩”是“系”或“挂”的意思,可见当时至少有“负”和“佩”两种携带方式。具体是“负”还是“佩”,应与茶树的高度和人们的采摘习惯有关。
蒸茶工具有灶、釜、甑、箄和叉。灶,唐陆龟蒙《茶灶》诗中有“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指的是没有烟囱的茶灶。釜,就是没有唇口的锅。唇口,指器口边缘凸起一道厚边,线条浑圆似嘴唇,故名。甑,相当于现在的蒸锅。箄,就是竹制的篮子状的蒸笼。捣茶工具有杵臼。杵臼,指木杵和石臼。木杵为棒槌,石臼即指捣茶专用的茶臼。拍茶工具有规、承、檐、芘莉。规,就是模子,用铁制成,有圆形、方形和花形。承,就是放置模具的砧礅,用石头制成。如果用槐木、桑木制作,就要把下半截埋进土中,使它不能摇动。檐,此指铺在砧上的布,用以隔离砧与茶饼。以便取出制好的茶饼。芘莉,大体就像种菜人用的土罗,将捣拍后的茶饼放在上面晾晒,使茶饼成型。
焙茶工具有棨、扑、贯、焙、棚。棨,此指用以穿茶饼中间孔洞的锥刀,用来把焙干的团茶打孔眼以方便穿茶。扑,用竹条制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于搬运。贯,贯穿茶饼用以焙茶的长竹条。焙,烘烤茶饼用的土炉。焙的设计:“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唐皮日休《茶焙》诗:“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焙上置木制的棚,编木两层,高一尺,用以焙茶。把串在贯上的饼茶,搁在棚上分层烘焙。
穿茶工具为穿。穿,是计数单位,类似于“串”。封茶工具为育。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