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热爱 读书 2年前 (2022-06-25) 178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简介

本书是一本诗歌赏析书,也是一本中国诗歌史。从神话、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诗跨越七个时代,解读47位诗人,涵盖20个主题,旁征博引200余首诗歌。帮我们厘清文学史对部分诗歌的误读和偏见: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吗?日本为什么称为“扶桑国”?杨贵妃真的终老日本吗?除了“窈窕淑女”,我们还能怎样称颂美人?织女竟然出轨,移情于通西域的张骞?……充满人性温暖的诗歌鉴赏方法:《古诗十九首》中感悟生命的短暂,及时行乐的畅快;从《上邪》中感悟爱到世界末日的浪漫;或与孟浩然一起渡过求之不得的中年危机……通过这本书,我们将充分感受到台大优秀教授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欧丽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自2012年在台大开放式课程陆续开设《红楼梦》《中国文学史》以来,广受海内外华人欢迎,让读者重新认识古典文学的精髓。2015年荣获全球开放教育联盟“杰出开放教育奖”(The Open Education Awards for Excellence)的“教学者奖”(Education Award)。著有《杜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唐诗选注》《历代诗选注》《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大观红楼》等。。

部分摘录:
东汉时期,民间悄悄地酝酿了五言诗,也就是我们现在最熟悉的诗歌形式,每一个文句都是由五个字所构成。虽然汉赋仍然是文学的主流,但是东汉开始有一些无名的文人默默作了一些五言诗,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唐代的六百多年之间,五言诗大盛,唐代的杰出诗人更是登峰造极,从此以后,五言诗就以最高的质量,成为许多杰作的宝库,《红楼梦》里那些贵族小姐们的吟诗作诗也是以五言诗最多,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至于宋朝,这个阶段的代表性文学其实不是所谓的词,依然还是诗。整个宋代的诗篇创作数量高达二十七万首,远远超过五万首的唐诗,可见宋代的作家最重视、也真正用心投入的还是诗,虽然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在这里必须特别澄清一下,很多人以为中国文学史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主轴,好像这几个朝代的文学类型不同,各有重点,但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其实,诗歌一直都是每一个时代的最大宗,词、曲、小说只是随着各个朝代的演化而形成的新文学,它们只是额外的补充,在文坛上偏重于小众,从来也没有变成文人创作的主流,抒情诗始终牢牢占据着文学书写的核心。要了解宋、元、明、清的心灵内涵,诗歌还是最重要、最逼近的窗口,如果我们以为词、曲、小说代表了宋朝、元朝和明清两代的文学成就,以为词、曲、小说可以反映宋、元、明清文人的内在高度,这些古人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愤愤不平,觉得被无知的后人给大大冤枉了。
话说回来,即使宋代的词、元代的曲相对于诗处于末流,但是宋词、元曲仍然都有固定的格律、押韵的要求,产生了更有音乐性的节奏感,内容也以抒情居多,都可以算是广义的诗。到了明清时代,文人们写作时采用的还是赋、诗、词、曲等形式,相关作品更是蔚为大观,无论是从质和量等方面来说,都比戏曲小说重要得多;相比较而言,戏曲、小说是属于庶民文学,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所以说“中华民族流着诗歌的血液”,这个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三千年来,最杰出的人才留下来这么庞大的文学资产,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为什么要读诗,尤其是古典文学、古典诗词?文学看起来和实际的生活没有关联,也不能帮助人飞黄腾达,许多人就因此忽视它,以为那是没有用的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但是,事实完全不是如此,只要看看世界上文明先进、文化发达的国家,例如法国、德国,它们的政府和国民是如何地重视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不但给予郑重的传承,整个社会也弥漫着谈文说艺的风气。由此可以知道文学与文化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有多么重要。
表面上,读文学不能直接增加收入,只是职场上拼搏之余的闲情逸致,用来调剂一下身心而已;但你可知道,当诗歌与文学进入一个人的内在以后,会对心灵产生多么深刻的影响?古人早就体认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诗书的深度、诗词的情韵,都会让一个人由内而外焕发出一种恢宏、优雅的气质。先秦的思想家荀子也发挥这个道理,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篇》)只要山里面埋藏着玉,连草木都会长得特别翠绿滋润,生机勃勃;倘若水渊中的蚌壳生出了珍珠,外围的山崖同样也会感染到珍珠的高洁润滑,不会干枯贫瘠并看起来空洞乏味。这都是在说明精神涵养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地方的改变。
至于所谓的“三日不读书,则言语乏味、面目可憎”,则是从反面说明读书的重要,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多多读书、多多读诗,就会言语有深度,连面孔都会优美可爱一点。这种由内而外的改造,让人充实而有光辉,比起用珠光宝气包装自己,其实更是持久,也不会流于肤浅。这么一来,怎么能说读书、读诗是没有用的?读书、读诗带给人的,是真正的大用,只是人们短视近利的时候看不到而已。
当然,读书、读诗并不只是有美化的功能,甚至还能减轻或解决人生的问题。南朝一位诗歌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便阐述道:“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他认为,要让人在贫穷卑贱的处境中感到平和安定,在孤独寂寞的时候不觉得烦闷,没有比诗更有用的了。因为文学、诗歌所碰触的是人类最内在的心,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了解人性最复杂幽微的层次;其他的吃喝玩乐只是表面上暂时地逃避问题而已,时间一久,还是会回到同样的问题里,因此不是解决之道。而文学、诗歌所碰触的人类最内在的“心”,它是一个小宇宙,无所不包,人生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心”是人类存在的终极核心,即使一个人吃饱穿暖,甚至飞黄腾达,但只要这颗心没有感到满足,那么这个人依然是彷徨的、空虚的、不快乐的,他还是会想要探索心灵的奥秘,想要破解各式各样人生的困惑。尤其是当一个人面临极大的精神困境,痛苦得无以复加却无法从现实中获得抚慰时,可以读读古人的诗篇,这时你就会发现,人竟然可以从古人那里寻得慰藉,因为你的痛苦古人都经历过,你对人生的感慨古人都咏叹过,而且他们的境界比你更深刻,你其实并不孤独!
再进一步言之,西方思想家曾经赞美说:“诗人是人类的感官。”这真是一针见血!意思是说,诗人比一般人更敏锐,看到的更多、听到的更细致、品味的更丰富,即使是快乐、寂寞和痛苦这一类的情绪,也比大多数的人体验得更透彻。
诗人会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例如:他们会看到红花在燃烧,杜甫就说“山青花欲燃”(《绝句二首》之二),在青山碧绿色的映衬之下,怒放的花就像要燃烧起来似的;于是韩愈就形容桃花盛开时,“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桃源图》),整个平原陆地远远近近弥漫着一片红色的灿烂,就像天上的彩霞掉落到地面一样,于是整片大地云蒸霞蔚,无比辉煌。
还有,诗人会听到一般人听不到的。例如,在无比寂静专注的聆听里,他们会听到花开的声音,甚至还能听到天上的云朵飘过时,发出流水的声音。唐朝的诗人李贺在《天上谣》中就说:“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星星就像微小的船只一样,浮在云层水面上漂动旋转,银河中还似乎隐隐传来淙淙的水声。再有诗仙李白,也曾经听到“春风语流莺”(《春日醉起言志》)。当时喝醉的李白才有点儿清醒,懵懵懂懂中“借问此何时”,问现在几点钟,春风刚好吹来,听到李白的喃喃自语,于是把答案告诉了飞过的黄莺!
你看,诗人带领我们去看我们原来没看到的,去听我们原来没听到的,从此学会可以怎么看、怎么听,世界就发生了改变;最重要的是,诗人还可以把我们感受得到却说不出口或说得不好的体验,那么深刻传神地表达了出来,比我们自己说得还要好,像是直接从我们心里掏出来似的。譬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这样的后悔莫及,两千年前的汉朝人就已经给了我们如此言简意赅的座右铭;到了唐代,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一千多年来,数不尽的读者在异乡过节的时候,脑海里便自动浮现了这一句诗;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也把情人之间的难舍难分写得入木三分,难怪会成为爱情的代言人;而杜甫的“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看起来很平易的文字、很简单的对比,却是张力十足,洞察了喜新厌旧的人性阴暗面。再看清朝诗人黄仲则所感慨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杂感》)其中有对自己坚守高洁人格的骄傲,也有对于个人力量十分渺小的悲哀,读了之后,让人禁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所以说,这些诗歌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甚至应该说,这些诗歌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是可以一起谈心的知己。
最重要的是,诗人不仅用诗歌告诉我们各式各样的人生滋味,还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活着,可以有怎样美好的姿态。当诗人往世界的真、善、美走去,也会带领读者一起探测世界的奥秘,诗人通过诗歌的锻炼,把这个世界的真、善、美打磨得更加晶莹剔透,甚至连那些令人痛苦的阴暗面,也过滤掉粗糙的成分,焕发出泪的光彩,以至于在现实中让人苦不堪言、难以忍受的悲哀伤痛,写进诗歌的时候却升华了,映照出几分优雅与美感。而在这个书写的过程中,那些沉重的伤痛悲哀也获得了纾解,这就是所谓的文学治疗的功能;同样的,读诗的人也被带到那个升华的世界,又因为共鸣的效果,让自己的重担卸下来一部分,或者从诗里面得到了领悟,让诗人的智慧指引一条出路,当下的困惑可以稍稍开解。
这就难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J. C. F. Holderlin,1770~1843)领悟到:“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在劳苦之中,人仍然还是可以诗意地以美好的姿态存在于人间。而白居易读了李白、杜甫的诗以后,更深深赞叹道:“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诗人用好诗把天意带到了人间,人间只要有好诗,人们也就可以领略到神秘莫测的天意,也就是宇宙万物人生的奥妙。这么说来,诗歌简直泄漏了天机,诗人简直就是天神的代言人。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诗歌历经了三千年的累积与筛选,累积的艺术含量、情感含量都十分饱满,才会产生出这么多杰作;又因为三千年的筛选,在时间极其严格的考验下只留下最好的珍品,让后人不必寻寻觅觅、浪费太多过滤的时间,处处都是宝藏。以“取法乎上”的原则来说,听听中国古代的诗歌在唱什么,可以说是一条通往艺术与性灵的快捷方式,一路风光无限。

下载地址

下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