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朱永新、王宁、康震、周益民推荐给孩子的靠谱趣味汉字书,帮孩子轻松搞定大语文汉字头一关。
汉字是个神器,能帮你轻松打开中国历史文化的所有秘密。《汉字就是这么来的》系列是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专家孟琢写给孩子的趣味汉字书,按新课标精选小学生常用、能体现造字逻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标准 ,选取了约400个神奇汉字。用300多幅全彩手绘、文物图,以及汉字树形结构,画说3000岁汉字的前世今生、演变历程;以5种字形演变、生动有趣又知识满满的语言,说透6大造字法,让孩子从根源杜绝易错字;更以一个个汉字穿起一条条知识线,带孩子读懂5000年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磅礴巨变。
全系列共六册:《走进汉字世界》《字里字外的天文地理》《字里字外的人体世界》《字里字外的衣食住行》《字里字外的动物王国》《字里字外的人文历史》。分册科学有逻辑、行文趣味超有料、内容专业有底蕴,让孩子换一种有趣的方式学汉字吧!
作者介绍
孟琢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专家,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古代汉语研究所副所长,师从知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曾发表汉字研究、普及类文章近百篇,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教育部级汉字重点项目。
作为大学老师,他积极面向社会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在学而思、博雅小学堂、b站、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尔雅等平台开设多门广受老师和学生好评的精彩课程,用趣味横生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古老的汉字世界。本系列图书就是在博雅小学堂“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音频课基础上策划的图书。
他喜欢书法和猫,有两只小猫,一只叫“求求”,一只叫“随随”。其中,“随随”的“随”可不是“随便”的“随”。买猫前他卜了一卦,为吉祥的随卦,因此有了这个名字。
部分摘录:
子·孙 血脉的延续 男女结为夫妻,组建家庭,生育孩子,我们的生命才能传承不息,民族的历史才能随之延续。所以,原始社会中的人们有强烈的生殖崇拜,封建社会中还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训诫。在这一讲,我要介绍两个和血脉延续密切相关的字—“子”和“孙”。
子/大头儿子/ “子”字的历史非常悠久。“子”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典型的象形字,画的是一个婴儿,这个孩子尚未长大,胳膊和腿都相对较细,但脑袋大大的——小孩子的身材比例和成年人不一样,脑袋往往会更大一些。“子”是一个惟妙惟肖的大头娃娃!
“子”在古代指婴儿,也就是刚出生的小宝宝。古人认为“子生三月则父名之”,孩子出生三个月之后,爸爸要给他起名字。在这句话中,“子”就是婴儿之义。
除此之外,“子”还引申出孩子、儿子的意思,后来又慢慢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我们熟知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这些历史上的大思想家,都被尊称为“子”。
孙/家族血脉,延续无穷/ 我们常说“子孙后代”,“孙”是儿子的儿子。在简体字中,“孙”左边是“子”,右面是“小”,可以被理解为会意字,比儿子还要小,那就是孙子了。
“孙”的繁体字写作“孫”,左边是“子”,右边是“系”。“系”有绳子的意思,有些人就认为,儿子忙着养孙子,就像被绳子拴住,不自由了。所以,能把儿子束缚住的就是“孫”。
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在古人看来,生孩子是大喜事,怎么能是一种令人无奈的束缚呢?那么,“孙”为什么“从子从系”呢?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系”的内涵。
大家看甲骨文,左边是“子”,右边的“系”就像一团丝线。金文和小篆也都是这样的形体。《说文解字》中说:“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孙”是由“子”和“系”组成的会意字。“系”是一团丝线,它有延续相传的特点。一个大家族,从父亲到儿子,从儿子到孙子,孙子之下又有曾孙、重孙,绵延不息,代代相传。“孙”从子从系,反映了家族传承的特点。这个特点,也体现在古代的传说里。
我们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家门口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他便下定决心,挖走这两座大山。有个聪明的老头叫智叟,跑过来嘲笑愚公:“你太傻了!就凭你老弱的身躯,怎么可能挖走两座大山呢?你连山上的草木都铲不动!”
愚公回答说:“你才傻呢!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继续挖。儿子能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我的家族代代传承,子孙无穷无尽,但山却不会再变高变大,总有一天能挖走!”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于是天帝派出两位大力神,搬走了两座大山。
我们讲这个故事时,多强调持之以恒的精神与毅力,其实它还暗含着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那就是在中国人眼中,家族的延续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是渺小的,但一个家族、一种传承是沛然而不可抵挡的。中国人注重家风、注重家世,都与这种传统观念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