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韩昌黎文集校注(全三册)-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本书是根据近代古文名家桐城马其昶的遗稿编辑而成的,马氏以其研究心得,并采集了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各家的评说,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各方面,对旧注作了许多订正和补充,对旧本字句讹夺的地方也作了细心的校勘。本书所涉及的资料有些是未刊的传抄本和手稿,马氏对各种说法折中去取,文字上亦删繁节芜,关于文学欣赏方面,书中有各家评语,多反映了桐城派的文学眼光。
本书底本择取万历东雅堂本《昌黎先生集》,旧本诗文并有,本书去诗存文,并为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遗文一卷,附录集外文三篇,集传一卷。韩愈之文章,向为古文绝唱,而马其昶和马茂元又皆为桐城派正宗,故本书搜罗文章全面完善,校勘精深,对读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部分摘录:
淮南子以原道首篇。许氏笺云:“原,本也。”公所作原道、原性等篇,史氏谓其奥衍宏深,与孟轲、扬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诚哉是言!东坡尝曰:“自孟子后,能将许大见识寻求古人,其断然曰:‘孟子醇乎醇;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若非有见识,岂千余年后便断得如此分明?”伊川亦曰:“退之晚年作文,所得甚多,如曰:‘轲之死,不得其传。’似此言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撰得,必有所见。”二先生之论,岂轻发者哉!山谷尝曰:“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后以此概求古人法度,如老杜赠韦见素 诗,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厅堂房室,各有定处,不可乱也。韩文公原道,与书之尧典盖如此。”石介 守道曰:“孔子之易 春秋,自圣人以来未有也。吏部原道、原性、原毁、行难、禹问、佛骨表、诤臣论,自诸子以来未有也。”苏子由曰:“愈之学,朝夕从事于仁义、礼智、刑名、度数之间,自形而上者,愈所不知也。原道之作,遂指道德为虚位,
而斥佛老与杨 墨同科,岂为知道哉?韩愈工于文者也。”张芸叟曰:“张籍尝劝愈排佛老不若著书。愈亦尝以书反复之。既而原道、原性等篇,皆激籍而作。其原道也,大抵言教;其原性也,大抵言情。”云云。子由所云释氏,柳子厚在当时于送僧浩初序已有此论,而芸叟指摘纷然,盖少作也。今其画墁集删之矣。学者其审之。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一〕:故道有君子小人〔二〕,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三〕。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四〕;彼以煦煦为仁〔五〕,孑孑为义〔六〕,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七〕。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八〕,一人之私言也〔九〕。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 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一〇〕,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一一〕。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一二〕;入者附之,出者污之〔一三〕。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一四〕。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一五〕。
〔一〕杨诚斋曰:“道德之实非虚也,而道德之位则虚也。韩子之言,实其虚者也。其曰:‘仁与义,为定名。’又曰:‘吾之所谓道德者,合仁与义言之也。’而后道德之虚位可得而实矣。”张无垢曰:“此正是退之辟佛老要害处。老子平日谈道德,乃欲捶提仁义,一味自虚无上去,曾不知道德自仁义中出;故以定名之实,主张仁义在此二字。既言行仁义,后必继曰:‘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亦未始薄道德也。特恶佛老不识仁义即是道德,故不得不表出之。”杨龟山曰:“韩子意曰:由仁义而之焉,斯谓之道;充仁义而足乎己,斯谓之德。所谓道德云者,仁义而已。故以仁义为定名,道德为虚位。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仁义,性所有也,则舍仁义而言道者,固非也。道固有仁义,而仁义不足以尽道;则以道德为虚位者,亦非也。”
〔二〕“子”下,或有“有”字。
〔三〕〔补注〕何焯曰:“首辟老者,探源之论也。”
〔四〕“非天”下,或有“之”字。下“小”字,或作“罪”,云:尸子曰:“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今按:韩公未必用尸子语,正使用之,作“罪”,亦非文意。
〔五〕“煦”,音诩。
〔六〕〔补注〕沈钦韩曰:庄子 骈拇篇:“屈折礼乐,呴俞仁义。”老子 上篇:“大道废焉有仁义。”
〔七〕或无“其所谓德”四字,非是。
〔八〕〔补注〕沈钦韩曰:彼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九〕“公言”“私言”下,或皆有“者”字,或惟下句有之。
〔一〇〕或无“黄”字。“晋魏梁隋”,诸本作“晋宋齐梁魏隋”。文苑作“晋梁魏隋”。蜀本作“魏晋宋梁齐”,方从阁、杭本云:南举晋、梁,北举魏、隋也。
〔一一〕“墨”下,诸本有“不入于墨,则入于老”二语。
〔一二〕“必”上或有“则”字。“主”,或作“王”。今按:作“主”乃与下文三韵皆叶,作“王”非是。
〔一三〕二“者”字,或皆作“则”。“附”,或作“隆”。皆非是。
〔一四〕一本“尝”下无“师之”二字。
〔一五〕〔补注〕案:以上第一节。唐时崇尚老子,别有佛学流入中国,去人伦,无职业,昌黎尤恶之。著原道之篇,以谓佛原于老,求其端,讯其末,然后知圣人之道为常道,彼佛老则怪而已矣。篇中论圣道,论佛老,皆求端讯末之事,所谓“原”也;故前三节皆由老以递入于佛。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一〕。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二〕;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壹郁〔三〕;为之政,以率其怠勌;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四〕。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五〕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六〕。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七〕。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八〕。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 汤 文 武 周公 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 汤 文 武 周公 孔子也〔九〕。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