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是欧洲著名的外交史学者、现代外交史学的重要奠基人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的代表作品,始于1878年《柏林条约》签订,终于1923年鲁尔危机,详细讲述了欧洲四十五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深入解读了巴尔干危机、“一战”、巴黎和会、国际联盟、欧洲失败的战后重建始末。作者带着深沉的感情,理智的思考,描绘了欧洲列强贪欲膨胀、走向战争,胜利国对战败国实行侮辱性的、敲骨吸髓式宰割,战后欧洲强国失去理性、陷入疯狂,从而使欧洲不断陷入恶性的至暗时刻的画面。
作者介绍
罗伯特·巴尔曼·莫厄特,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布里斯托大学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欧洲著名的外交史学者,现代外交史学的重要奠基人。
部分摘录:
1873年之后的法国 1870年9月4日,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当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仅仅建立了临时政府。随后几年,法国政府未能确定恢复帝制还是保留共和。1875年末,一切终于尘埃落定。1875年宪法确定法国实行共和制。时至今日,法国依然是共和国。
法国宪法与德国宪法的对比 1875年法国宪法与1871年德国宪法形成鲜明对比。德国宪法从1871年颁布一直沿用至霍亨索伦王朝灭亡。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普鲁士国王即德意志皇帝。德国实施联邦制,由二十五个独立邦国组成,各邦国实行自治。除此之外,德国还拥有帝国政府直接管辖的“帝国领土”——阿尔萨斯-洛林。德国政府实行非责任制,政府首脑是首相。首相只对帝国皇帝负责,不对帝国议会负责。
1875年法国宪法 根据1875年法国宪法,法国为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每七年选举一次。总统任期内,不得进行重新选举。法国总统像英国国王,宪法赋予其有限权力。总统要听取总理与内阁建议,不得干预政府。不过,在紧急情况下,总统可以签订职责范围内的条约。法国是单一制国家。八十七个地方政府(尽管有选举委员会)鲜有自治权,均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长官进行管理。总理虽然由总统任命,但只有得到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立法机关——议会——的信任与批准,才能行使职权。也就是说,法国实行的是责任政府制。
因此,法国与德国不同,法国更像英国,拥有责任政府。然而,法国又有别于英国。法国实行的是党派制度,而非政党制度。在英国议会,保守党或自由党,两者其一必定拥有多数票支持。因此,英国内阁由保守党或自由党组成。每隔几年大选过后,议会内部政党平衡经常发生变化。于是,英国内阁成员一般任期为四年。
法国党派制度 法国众议院不是拥有两个政党,而是拥有七个党派(有时更多)。因此,总统必须任命一位内阁总理。内阁总理从众议院七个党派中的四个选出值得信任的人组成内阁。然而,一旦没有进行大选,或者说,国家没有更换元首,四个党派中若有一个不满投反对票,内阁有可能会失去众议院的多数席位。这就意味着法国内阁极不稳定,常常由不同党派联合组建或重组而成。1879年至1887年,最后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统儒勒·格雷维任总统期间,先后出现了十一届内阁。1887年至1894年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任总统期间,先后出现了九届内阁。法国内阁变动频繁,造成国内外政策极不稳定。法国政治深受其扰。
波旁宫的法国众议院类似英国下议院,比卢森堡宫的法国参议院权力更大。内阁部长通常由众议院党派成员产生。不同党派通常在主席(大会主席或议会议长)对面半环形坐席的左侧区域或右侧区域分别落座以示区别,故而被称为左翼或右翼。右翼有两派:保王派和波拿巴派。保王派希望由古老的波旁王室或奥尔良王室后裔建立王国统治法国。波拿巴派希望由拿破仑家族后代建立帝国统治法国。然而,保王派和波拿巴派势力都不够强大,虽然能解散内阁,却无力重新组阁。从1875年到现在,法国历届政府均由左翼主导。
左翼是共和党,共和党各派观点不尽相同。观点最极端的是左翼社会党,但左翼社会党并非共产主义者。观点比较温和的是左翼激进社会党,最后才是左翼激进党。观点接近右翼的是比较保守的党派,有时自称“共和党”。左翼党派数目并不固定,名称不尽相同。作为代表党派,左翼党派很不稳定。各政党的思想各异,所以需要特定党首来确认身份。1878年,莱昂·甘必大和朱尔·阿曼德·杜弗尔做党首时,追随者众多。后来党首乔治·克里孟梭和雷蒙德·普恩加莱同样拥有众多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