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王气黯然-电子书下载

历史传记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本书为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三位学术大家主编之14卷《陕西通史》(1997年出版)中秦晖所撰写的部分内容,也即《宋元卷》全卷(秦晖为第一作者)、《明清卷》明代半卷、明清文化一章、清初抗清运动一节(秦晖为该卷第一作者),现将此两卷中秦晖所撰写的内容合为一本,并由秦晖重新撰写序言而成。
宋元明的陕西,处于辽宋夏金元百年战争的最前线,犹如装满的火药桶,兵戈不断,也因此,这一时期的陕西史,实则辽宋夏金元各政权间的关系史和战争史,当然,更是一部各王朝的政治史。正如秦晖自己所说,“我写宋元明的陕西,其实也是把陕西作为中国的一个缩影来写的,其内容表达了我的不少自有观点,和我同时期发表的其他一些著作(如《田园诗与狂想曲》等)也有着逻辑上的联系”。
1.本书名为陕西史,实则辽宋夏金元各政权间的关系史和战争史,当然,更是一部各王朝的政治史。
2.陕西作为当时各国纷争的舞台,作者详细刻画了各个时期统治者对陕西的统治政策,如种家将抗夏、狄青的崛起、范仲淹治陕、木华黎经略陕西、廉希宪治陕,甚至还有马可·波罗眼中的陕西,细节完备,考证严密。
3.正如作者所说,他在写作宋元明陕西史时,“是把陕西作为中国的一个缩影来写的,其内容表达了我的不少自有观点,和我同时期发表的其他一些著作(如《田园诗与狂想曲》等)也有着逻辑上的联系。”因此,本书也不仅仅只是陕西的历史,更是各王朝的一个缩影。

作者介绍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已退休)、博士生导师。

部分摘录:
一 从“陕西路”到“陕西省”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年初,后周王朝的禁军首领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他自己一手导演的“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以“受禅”的方式从年幼的后周恭帝手中夺取了政权,登基建国,南面称尊,从而开始了两宋赵氏王朝300多年的统治。
赵宋立国之初继承的是后周的版图,原隶后周的关中与陕北大部分地区在“陈桥兵变”后即归附新主。位于今陕西极北一隅的麟、府、丰3州(今神木、府谷2县境)当时在行政地理上属河东(今山西),五代时由汉化的党项族土豪折氏家族统治,受中原王朝册封为永安军节度使等职,实则爵禄世传,割据一方,土人呼为“折王”[1]。北宋建立的次年(建隆二年即961年)折德扆入朝赵匡胤,归顺宋朝,朝廷允其后世子孙世袭知府州事。[2]但宋朝为制约折氏,特置麟府军马司以监视其动静,势凌知府之上,折氏势力受其牵制而削弱,加上赵宋兵权分立制度之影响,事实上已消除了五代时这里的割据状态。
麟、府以西的银、夏、绥、宥4州(今陕北榆林、横山、绥德、靖边等地及其交界的内蒙古地区)是另一支更强大的党项族豪强李氏的势力范围。李氏先祖是唐末助唐镇压黄巢起义的党项首领拓拔思恭,他以此“功”受赐姓,世袭定难军节度使,其后裔在后周时又加号西平王。赵宋立国时,太祖赵匡胤授定难军节度使李彝兴以太尉的荣衔,表示承认李氏的地位。建隆三年(962年),李彝兴向宋朝进贡马300匹以示臣服。这时定难李氏与赵宋的关系与麟府折氏十分类似,史称:“折氏据有府谷,与李彝兴之居夏州,初无以异。”[3]而宋朝对定难军也如同对麟府一样,力图强化控制能力。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夏州党项人发生内讧,拓拔部首领李继捧率领部落头人270余人、民户5万余帐投附宋朝,迁居东京。宋朝封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并遣使至夏州护送李继捧举族内迁。其他党项贵族如夏州李克文、绥州李克宪等也相继效法继捧,献土投宋,只有继捧弟李继迁率领随从数十帐逃入沙漠中的地斤泽,抗宋自立。宋军遂进驻银、夏、绥、宥四州,取消了定难军,设立了直属朝廷的流官政权。
今陕南汉中一带在赵宋立国时尚属后蜀版图。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二月(965年1月)下诏伐蜀,以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统帅的3万宋军由凤州(今凤县)南下,连拔乾渠、万仞、燕子诸寨,攻下兴州(今略阳县),败蜀军7000人,获军粮40余万石。蜀刺史蓝思绾逃到西县(今勉县境内)。宋军乘胜进击,连破石圌等20余寨。先锋史延德追至三泉(今宁强县),击溃蜀军数万,获粮30万石,蜀将招讨使韩保正、副使李进皆束手就擒。残余蜀军烧毁栈道退入葭萌关。宋军遂全部占领了今陕南地区。
这样,通过对后周的继承,对藩属的控制和对邻国的征讨,到宋太宗时,今陕西全境均已在宋朝控制下,自唐末以来的乱世终告结束,陕西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作为正式政区的“陕西”一词的出现,是这新的一页的一个象征。本来“陕西”之称早在汉魏时已见于史籍。《后汉书·郡国志》弘农郡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有“陕陌”,刘昭注引《博物记》曰“二伯所分”。[4]即西周初以周公主陕东、召公主陕西,顾炎武称此为“陕东”、“陕西”之分的由来。[5]《水经注·河水》称:“河水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陕西七里。”这里讲的“陕西”都是泛指陕州以西。这样的用法一直延续到唐,如《宋书·柳元景传》:“庞季明率军向陕西七里谷”;《北史·魏孝武帝纪》:“高昂率劲骑及帝于陕西”;《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一年九月丁亥,河溢,坏陕西河北县”;《肃宗纪》:“乾元三年四月庚申,以右羽林大将军郭英乂为陕州刺史、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使”;《肃宗诸子传》:“杞王倕可充陕西节度大使”;《李渤传》:“泽潞节度使郗士美卒,渤充吊祭使,路次陕西”;《回纥传》:“郭子仪领回纥兵马与贼战于陕西”,等等。这些史料所说的“陕西”都与今之陕西无关。但潼关既为陕州以西的一大要隘,所以也有人以潼关以西即关中地区为陕西的,如《晋书·宣帝纪》即云:“西屯长安,……受陕西之任,有白鹿之献。”不过这一含义并不固定,东晋南朝时人就常以江左两大镇——荆、扬分称二陕,而以荆州为陕西。[6]
入宋之后,“陕西”的概念才有了固定的含义。宋初沿后周政区,袭用唐以来的道制,分全国为10道,今陕西境内除陕南及陕北神、府一隅外,大部分地区属关西道。不久宋朝改“道”为“路”,关西道改称“陕西路”,这是历史上“陕西”正式成为一级政区地理名称之始。从此历金、元、明、清以至今日,“陕西”一词便一直载于中国版图。当然,那时的“陕西”范围与现今不同,它包括今甘、宁、青等省区的大片土地以及豫西地区,而不包括今之陕南。但就其主体部分而言,关中即陕西,则是始自宋元而至今一贯的概念了。
宋初的陕西路,“东尽殽函,西包汧陇,南连商洛,北控萧关”,幅员极广。到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时,把陕西路一分为二,东为永兴军路,西为秦凤路,各以京兆(今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为治。但时人仍习惯地以陕西相称,号为“陕西二路”。而在此以前的庆历新政时期,陕西路已从军事上被划为五个防区,也以“路”名之,即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秦凤路与泾原路,于是又有“陕西五路”之总称。熙、丰年间,王韶开边后又增设熙河路,并前五而为“陕西六路”。这时陕西便有两套“路”制的划分同时并存。“陕西二路”中的永兴军路辖境相当于“陕西五(六)路”中的永兴军、鄜延、环庆三路,而“二路”中的秦凤路则相当于“五(六)路”中的秦凤、泾原以及后设的熙河等三路。这种两套“路”制并存的体制当时在全国仅见于与辽为邻的河北和与夏为邻的陕西,而以陕西更为典型。[7]我们后面将提到这是一种战时行政体制的特点。到北宋后期,今陕西省境除陕北横山—无定河上游地区为西夏占有外,都分属北宋的永兴军、秦凤、利州、京西南、河东等五路,其中前两路辖境按“陕西二路”计。它们在今省境内的辖区如下:
永兴军路,今陕西绝大部分地区均属之。元祐四年(1089年)该路在今省境内共辖2府:京兆(今西安)、延安(今市);10州:华州(今华县)、同州(今大荔)、耀州(今耀县)、醴州(今乾县)、邠州(今彬县)、泾州(今甘肃泾川,辖及今陕西长武县境)、商州(今市)、坊州(今黄陵)、鄜州(今富县)、丹州(今宜川);4军:清平军(今周至县境内)、定边军(今县)、保安军(今志丹)、绥德军(今县)。以上共辖属40县。
秦凤路,今陕西宝鸡地区大部均属之。元祐时在今省境内共辖1府:凤翔(今县);2州:陇州(今县北)、凤州(今县凤州镇)。共辖属14县。
河东路,路境主要在今山西,元祐时在今陕西境内有麟、府2州与晋宁军(今佳县),共辖属4县。
利州路,今陕西汉中地区大部均属之。元祐时设治在兴元府(今汉中),除该府外尚在今省境内辖洋州(今洋县西)、兴州(今略阳东南),共1府2州,下辖9县。
京西南路,大部辖区在今湖北、河南,在今陕西境内只有金州(今安康)1州,下属5县。
北宋灭亡后,陕西六路陷于金军。金除了把陕北的麟、府二州及定边军送给西夏外,其余地区先交伪齐统治,后又并入金版图。金朝沿用了北宋陕西两种路制并存的体制,改“陕西二路”为陕西东路、陕西西路,分治京兆与平凉,各依宋制置转运使。又并“陕西六路”为四路:永兴军路改京兆府路;熙河、秦凤二路并为熙秦路;环庆、泾原二路并为庆原路;鄜延路依旧,并改宋之经略安抚司为总管府。到金后期,又把熙秦路分为凤翔(大体上相当于宋之秦凤路)、临洮(大体上即宋之熙河路)二路,从而形成了金朝的“陕西五路”。同一时期,南宋则在其控制下的陕南设置了利州东路,并把今略阳、凤县等一小块地区划归了主要辖境在今甘、川接壤处的利州西路。
直到蒙元崛起,相继灭掉夏、金与南宋后,又分陕西为10路,并在10路之上设置了陕西行省。从此也就有了沿用至今的“陕西省”之名。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