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智慧妈妈的聊天魔法-电子书下载

学习教育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明明想好好说话,却总忍不住教训孩子;
好说歹说都不管用,孩子成了“滚刀肉”;
与孩子各执一词,后不欢而散……
这些亲子沟通难题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越做越错。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和孩子好好聊天呢?
本书收录了畅销书作家粲然与儿子米尼的十年温情对话。这些看似家常的聊天横跨了亲密关系、艺术、性别理论、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不仅有考试、成绩、交友等敏感话题,还有企业管理、财商、人生选择这些难聊话题。粲然把人生智慧隐藏在故事中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收获满满的好奇心、自驱力和思辨力。
书中包含54场真实情景对话,还附赠3大聊天锦囊,全景式展现合作式亲子沟通法,不鸡娃、不说教,让妈妈的话产生“开口间发生奇迹”的神奇效果,聊出家庭能量场。不仅能帮助父母解决“没话聊”“聊太浅”“不爱聊”等亲子沟通问题,还能教父母如何用聊天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解决孩子的成长困惑。

作者介绍

粲然
中国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组织“三五锄”创始人,知名畅销书作家,儿童阅读与写作研究专家。
出版书籍常年位居教育畅销榜单,代表作有《三五锄故事: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妈妈菩萨孩子佛》《旅伴》《骑鲸之旅》。其中《旅伴》荣获第十三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
新浪2017十大影响力文化大V,受《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言几又等邀请,每年举办近百场巡回讲座,影响线上线下数十万年轻父母。

部分摘录:
成人的因果,孩子的因果 “理解”不是一个短促的动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共同训练,一次又一次共同打破思维定式的联结。
自从米尼做了小学生,衔接过程颇为顺遂,但这一过程中,有一件近乎不值一提的事却令我印象深刻。
这件事发生在他第一天上学的晚上。我下班到家时,猴子(我先生的昵称)已早早把他接了回来,一进门,就见他仰着一张“我已经上小学了”的得意扬扬的脸,在房间里昂首阔步,叽叽喳喳地说话。我一面忙活着洗手吃饭,一面竖着耳朵听他们父子对话,听了一会儿,渐渐听出了破绽。
原来,下午放学猴子接米尼时,米尼劈头就喊:“我快饿死啦!爸爸你带吃的没?带吃的没?”米尼是个大胃王,一向饿不着。在三五锄时,他就以连吃几大碗饭,逼得阿姨藏电饭锅的事迹享誉全班。猴子见正午刚过不久他就饿得直叫唤,心里奇怪,就问他:“怎么?你中午没吃饱吗?”
米尼见问,支吾了好一会儿,才很不好意思地说:“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想大便!因为这地方我不熟,不想自己在里面擦屁股,就憋着。憋着大便可难受了,我都吃不下饭了。饭没吃完,我就把餐盘交还给老师了。”
猴子又是怒又是心疼,一时气儿不打一处来,提溜着米尼的小身板就回了家,然后和家里每个人打了招呼:“以后要训练他在所有地方都能大便!”
米尼对这样的判定显然颇不服气,但他太饿了,回家就忙着吞下一大堆食物,根本顾不上和爸爸争辩。
等及向晚,我回了家,猴子又在我面前说了这事。这次米尼已填饱了肚子,有了力气,顿时就火了,冲着他爸说:“你怎么老提这个。这事有什么关系?我都解决了呀!你看你还说个没完,真是的!”
说这话时,他的小脸上满是刚出去“混江湖”的自信,还略微带着点儿恼怒、屈辱和对成人絮叨的不解。他就站在窗前,腆着肚子,挥着小拳头,头一甩一甩的,一副愤世嫉俗、遗世独立的样子。
“怎么会没关系呢?”他爸爸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浑身散发着“这个世界再也无法阻挡我讲述人生道理”的气概,用一种近乎怜悯的耐心开始给自己的儿子解释:“你看,因为你不想在学校大便,就肚子难受,肚子难受就吃不下饭,不吃饭下午就饿坏了,没心情上课……”
“哎呀!”米尼说,“你到底懂不懂我在说什么?!这根本就是两件事!两件事!”因为百口莫辩,他的小脸涨得红红的。
“怎么会是两件事呢!你就是在逃避问题!”他爸爸也说。
米尼甩着手跑走了。
就着父子俩小小的拌嘴声,我一口一口喝完碗里的汤。做妈妈的,上班的忙累一退去,收拾残勇,就要纵身跃入一地鸡毛的家事中,比如解开两只猫腿上纠缠的毛线,各拍一下屁股,说:“嘘!别吵架,好好玩。”
米尼和猴子,时常就是那两只猫。
在人和人的日常社交中,常常隐藏着非常微妙的“自我理解设障”。无论何时,我们都喜欢运用简单、熟悉的因果关系链来解释事物。比如说,在“少吃午餐”这件事上,爸爸的推理链条是:如果“饿”取决于“少吃午餐”,而“少吃午餐”取决于“憋大便”,那么“饿”就取决于“憋大便”。也就是:如果“憋大便”引发了“少吃午餐”,“少吃午餐”引发了“饿”,那么“饿”一定是“憋大便”引发的。
在某些日常生活的理解中,人们将因果关系投入一种链状序列。每当看见这种序列,无论它有多长,许多人都会很自然地通过掐头去尾的方式,把内容压缩成一根单一的链条。这样的推理方式,在许多思维推理方面,能给我们省却很多功夫。比如,麻雀是鸟,鸟会飞,所以麻雀会飞。
然而,在其他问题上,尤其是对人的大量行为和选择的细微理解上,简单粗暴、掐头去尾式的推理链条却极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方向、错误的结论。
比如,在“少吃午饭”这件事上,米尼情绪激动,固然有“不愿意被成人指出弱点”的羞愧,同样蕴藏着对成人推理逻辑的不理解。
在孩子的表达逻辑里,一件事的陈述大都归结为一件事的陈述,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远没有那么强。按米尼的陈述,“少吃午餐”引发了“饿”,但“饿”和“憋大便”就八竿子打不着了。甚至他在“成功憋住大便”这件事上,心里还有点儿小得意,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在别人眼里,有了另一种解读。
也就是说,在米尼的话里,提出“帮助解决”之邀请的是:给我吃的。而他认为自己解决的问题是:因为不熟悉环境忍住了便意。因此,当他㨃爸爸时,这个未满7岁的孩子百口莫辩,只能不停地说“这是两件事!两件事!”。
如此近乎不值一提的生活误会,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泾渭分明,甚至接近“重大”的认知分歧——你能独立适应新生活吗?
很显然,米尼内心的答案是“能”,即使混杂着焦虑和紧张,“我进入另一个成长阶段”的愿望依然强烈。这个“能”,总归也有七八十分的自信。
但爸爸的反应,强调了他的“不能”:
● 你不能适应新生活。
● 你做得不好。
● 你惹了一堆事。
● 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 你还知错不改,逃避问题。
爸爸的反应在孩子心里隐约成霾,本来他只需要解决生理上的“饿”,但现在,他的对手变成“爸爸看不起我”。
而对成人而言,爸爸一定会说:“我不是看不起他啊,我是帮助他。他做不好,当然需要帮助了!”
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认知分歧到了青春期,很可能发展成一场又一场的弥天大战。
从“自我理解设障”“思维定式”到“误解循环”“关系死结”,这样充满挫败感的日常对话,仅仅在家庭中重复两三个月,就可能铸就几十年冤家的关系。
因为那些对话都是关乎心灵立场、关乎认知认定的“关、键、性、对、话”。
我们总说“要理解孩子”。“理解”不是溺爱和纵容,也不仅仅是体谅和关注。很大程度上,“理解”是呼唤成人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全然接受孩子对自己的表达与认定。
“理解”意味着,成人必须从对孩子的深度关注里学习退出,让孩子决定自己;意味着,在适当的时候,需要采用关键句式减少误解。例如:
● “我理解你表达的意思是……我有误解你吗?”
● “你想怎么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 “你需要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吗?”
“理解”意味着不必害怕表达失误、引发误解,只要在每一次误解后,为自己和孩子提供复盘的机会。
“理解”不是一个短促的动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共同训练,一次又一次共同打破思维定式的联结,是珍贵的“情商”学习。
写了那么多,但作为妈妈的我什么也没说。
“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这样的问题,不仅爸爸和孩子难以厘清,一向自诩为“翻译器”的妈妈也需要思考啊。举重若轻,减少判断,一样也是妈妈的大课业。
我放下饭碗,亲了亲靠过来的孩子气呼呼的小脸。
那天晚上,临近就寝时,米尼问我:“妈妈,我是非常棒的小学生吧?”他眼里闪烁着的笃定中又带着一点儿忐忑。
“你是。”我认真地说,“你是一个成长的惊喜。”
我想抱抱他,但他推开我,又去问猴子:“爸爸,我是非常棒的小学生吧?”猴子靠在床上,严肃地字斟句酌:“还行。除了憋大便这事都挺完美的。”
米尼顿了顿,忍了一晚上的气终于爆发了。他龇着小白牙,哇哇哇地哭起来,掉头扑进我怀里。真是可爱呀!
孩子香喷喷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因为这样崭新单纯的童心,我们得以看见天地的因果、成人的因果、孩子的因果。

下载地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