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继《崔玉涛育儿百科》后,将医嘱延伸至养育生活的一部力作。崔玉涛医生在20年里对中国家庭养育行为进行了跟踪随访,从上千次的真实案例中提炼出65个真实诊疗案例,总结出31个当代常见的养育误区和盲区,为当代家长提供了一套更加科学的儿童健康管理方法,帮家长遵循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建立养育方案。这本书既是轻松风趣的儿科医生手记,又是严谨专业的养育科普。书后附录里的53条关于科学喂养、视力保护和口腔健康的专业指导,让这本书建立的科学养育法搭配前沿育儿技巧,带新手家长更快升级为孩子的健康管理师。
作者介绍
北京崔玉涛诊所院长,知名儿科医生,拥有超过800万微博粉丝,他的微博内容已成为育儿媒体经常选用的素材。已出版的畅销书《崔玉涛育儿百科》自2019年1月上市以来稳居各大畅销榜前十,销量过45万册。; 崔玉涛养育中心内容总编辑,曾任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副总裁,多年来配合崔医生组建内容团队、搭建知识内容体系,完成从儿童健康到女性健康、家庭健康知识的梳理、制作与输出。
部分摘录:
听见“自然”两个字,不少家长便会情不自禁地把它和“撒手不管”画等号,暗自庆幸这个主意好,可以省下自己不少精力。但事实上,自然养育与放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想要做到也需要父母调整心态、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诊室,写满故事的地方 做儿科医生30多年,诊室是我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地方,这里虽然不像急诊室,每天上演着各种惊心动魄与争分夺秒,让人时刻饱含着“冲锋陷阵”般的激情,但它却有种让我充满力量的温暖,大概是由于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总是充满温情的缘故吧。
而我喜欢诊室的另一原因,是因为这里充满了故事,每个带着孩子来看诊的家庭,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这些叙述里充满的喜与悲、笑与泪、关切与焦虑、懊悔与希冀,既是我不断积累临床经验的知识源泉,更是让我坚持健康科普的精神动力。我特别喜欢看家长离开诊室时,眉心舒展、满怀信心地和我说“谢谢,再见”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样的表情里,已经暗暗蕴藏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接下来要讲的就是个令人五味杂陈的故事。那天,是个特别普通的周四,诊所晨会刚刚开始,值班护士就打来电话说:“第一位患者已经到了。”我看了眼时间,8:30,离正式开诊还有整整半小时。一般在这种早高峰时段,来看诊的家庭都是迟到者居多,今天这家人会一反常态,估计不是住得远出门太早,就是情况特殊有点儿着急。
我站起身,拍了拍坐在旁边的黄大夫,示意他去换白大衣,准备出诊。黄大夫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得力助手,每次出诊他都负责帮我记录病例、开医嘱检查等,这样我能留出更多时间来和家长多说几句、多交代些事情。而后续随访时,黄大夫也能帮我不少忙,因为每个病例他都很熟悉,所以有时候我忙公司其他事情分身乏术时,他就能成为我和家长之间无障碍沟通的一座桥。
让妈妈心态崩塌的“怪病” 我和黄大夫刚进到诊室坐定,负责接诊的值班护士就推门进来报告诊前查体结果:女宝宝,21个月12天,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都不理想,最近四五个月的生长曲线接近水平状态。带孩子来看诊的是妈妈,主要想解决孩子最近排便性状不稳定的问题。护士说:“妈妈主要想查查孩子是不是吸收不好,不然吃得不少,怎么就是不长个儿,大便也不正常。好像还有些别的问题,没有细说,反正她整个人情绪不太好,有点儿焦虑。”
报告完毕,护士转身去候诊区把妈妈和孩子引了进来。小姑娘安静地趴在妈妈怀里,身形确实要比同龄孩子瘦小不少。她瞪着大眼睛四处看,显然在陌生环境里有点儿紧张,不过还算沉着,没用几秒钟就安定了下来,开始好奇地打量我和黄大夫。
母女二人刚刚落座,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叙述起女儿的症状。其实对于初次带孩子来看诊的家长,我一般都会主动提问,引导对方按照我的思路来陈述,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家长更有逻辑地描述孩子的情况;二是能让我更快地梳理清楚思路,尽可能迅速地找到问题的症结,在30分钟的问诊结束之前,给家长提供更多有用的指导。
不过,就像护士说的,眼前这位妈妈太焦虑了,完全没法开启交流模式,也不跟着我的思路走。我的提问仿佛完全被自动过滤了,她像是终于抓住了一个倾诉对象,开始滔滔不绝地倒出那些让她心烦的问题——孩子大便性状特别不稳定,有时候特别干,有时候又很稀,里面还总是能看见很多食物的颗粒,但是在吃的方面,自己已经很上心了,加工得很细致,为什么还会这样?每顿饭都特别注意营养搭配,从没让孩子亏过嘴,身高和体重怎么还都不长呢?孩子说话口齿不清,外人基本听不懂,自己也只能靠猜,会不会是智力发育有问题?夜里睡得特别不踏实,总醒,即使睡着了也会不停翻身,家里明明不热,孩子穿得也不多,睡眠质量这么差,不仅让人看着心疼,而且折磨得全家人也跟着睡不好……
妈妈越说情绪越激动,眼泪已经开始在眼圈里打转,感觉随时都会哭出来。而我在她略显凌乱的叙述过程中,迅速整理着自己的思路。听起来这个孩子从体重增长情况到消化吸收功能,到睡眠情况,再到语言发育水平,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怎么会这样,到底是什么情况?
终于,这位妈妈绷不住开始擦眼泪,她看了我一眼,语气里充满了绝望:“崔大夫,我这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啊?我就想着……”是时候打断她了,我说:“大概情况我已经知道了,咱们先别着急,我先洗手来给孩子做下详细检查,也有些问题还想再详细问问您,然后咱们再来一起找原因。”
水落石出,令人意外的病因 一番检查花了些时间,这个过程中妈妈的情绪平复了些,而我的心里也安定了不少,因为查体过程中并没发现孩子存在身体上的疾病,不过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查口腔时我发现她的牙齿偏小、上颌略突出,也就是有点儿我们常说的“天包地”。我总对大家说,医生做诊断有些像警察破案,要善于抓住蛛丝马迹,把各种线索汇总归拢到一处,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才能最终查出元凶。
其实,这个比喻不是我原创的,而是源自我的导师——中国儿科急救先驱樊寻梅教授,她曾说:“好的医生面对复杂的症状时,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能看透症状间的联系,从一个病根上去找原因。”的确,万事皆有根源,所有的症状都只是表象,这一切的背后,肯定有个症结所在。所以后来每当面对复杂的症状时,我就会想起这番话,而现在直觉告诉我,在孩子嘴里发现的这些问题,应该是我“破案”的突破口。
我开始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包括喂养、日常养育方式等。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真的是细心又耐心,几乎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她回答问题时,偶尔会需要翻出些照片,我发现她的手机相册里除了孩子日常的可爱瞬间,就是各种性状的大便,还有每天每顿饭的记录。然而,就这样翻着翻着,问题的症结突然就暴露出来了——孩子的日常饮食大多都是粥、烂面条。
妈妈说,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吃稀软的食物,但凡遇到需要嚼的饭菜就会拒绝,如果被强行要求吃下,小姑娘咽下去后就会干呕,一定要吐出来才罢休。这种情况下,家人也就不敢再强迫孩子吃大颗粒的食物了,全家最后甚至还达成了一个共识:不着急,长大了就愿意嚼了。而且,她还有吃手的习惯,很多张照片里小姑娘的拇指都塞在嘴里。大概就是这两个原因导致孩子出现了牙齿偏小、上颌外凸的问题。
而说到这里,所有的谜团也就都解开了——排便问题、长得不好、睡觉不踏实、说话不清楚,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孩子吃的东西太软烂,咀嚼能力锻炼不够造成的!不出所料,听到这个结论之后,孩子妈妈有点儿蒙,于是我开始解释:“因为孩子一直没有机会锻炼咀嚼能力,所以导致牙齿和口周肌肉都发育不良,这是导致说话吐字不清楚的根本原因;而牙不好,东西嚼不烂,自然消化吸收就会出问题,所以大便性状总是不对劲,身长体重的增长也不好;至于睡不踏实,和消化吸收不良也有关系,你想,孩子肚子不舒服,夜里自然睡不踏实。”
听了我的话,妈妈脸上浮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有释然,有尴尬,也有些懊悔,我大概能读懂这表情背后的意思:她释然的是,孩子并没有得什么怪病、智力也没有问题;而尴尬与懊悔的是,这一切问题的根源竟然是自己的养育方式,也就是说,孩子的种种症状都是自己无意间亲手造成的。
我安慰妈妈说,现在发现问题还不晚,一切都“有救”,当务之急就是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而且要先让她有咀嚼的意识和习惯。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口味比较香甜的磨牙饼干,或者造型可爱的小馒头,让她尝试啃咬,而且吃饭的时候大人要刻意做示范来嚼,日常给孩子准备饭,从比较有嚼劲儿的小颗粒开始慢慢过渡……我说一条,妈妈在手机上记一条,我看见她眼睛里开始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
领悟自然养育的真谛 其实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解释我一直跟家长说的“自然养育”究竟是什么。自然养育是我想到的一个词,我觉得没有别的表达比它更能恰当地概括我所主张的养育观念了。所谓自然养育,就是要求家长了解孩子、接受他先天的特点、尊重和顺应他的需求。而父母的作用,就是努力为孩子提供辅助和引导,帮他变得更好。坚持自然养育观,其实更像是在养育过程中寻求一个度或者一个平衡点——既不过分干预,企图控制孩子,改变他的生长发育规律;也不完全将孩子的生长发育置之不理的方式。
就比如这个带孩子来看诊的妈妈,她需要知道孩子的发育规律,明白21个月的宝宝需要学会并且习惯咀嚼,否则会对生长发育不利。她还需要了解不能靠人为过度加工食物来干扰孩子练习咀嚼。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孩子有抗拒咀嚼的表现时,作为家长应该引导,抱着“长大就好了”这样的心态将问题置之不理,就会耽误孩子的生长发育。
当然了,这位妈妈虽然贡献了一个不适合被效仿的例子,但却不应该被批判,毕竟父母都在用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是错误的养育行为,父母的初衷也都是善良的。我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分享,让家长用更科学的方式将对孩子的那份爱传递出去,不会本末倒置,不会揠苗助长,而是真正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助力,让他带着健康的体魄和心灵走向美好的未来。
干货总结 自然养育就是将孩子作为一个整体去了解,接受他原本的特点,同时也能带着尊重的心态,在顺应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朝社会公共秩序的方向进行引导,而不是完全按家长自己的想法、遵照某种“标准”,去努力改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