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热点图书网

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电子书下载

小说文学 2022年6月27日

简介

二战期间,土耳其政府为了拯救其居住在法国的本国侨民和其他犹太裔受难者,为他们派出了一列穿越德国开往伊斯坦布尔的秘密列车。因为与犹太青年相爱结婚而在几年前与家庭决裂并远走巴黎的席娃和丈夫以及其他犹太人在惶恐中焦急地期待着,他们知道,只有搭上这班列车,才有可能挣脱命运的无情安排……被称为“帕慕克终结者”的土耳其国民作家艾雪•库林根据二战时期土耳其外交官的回忆录所写成的《开往伊斯坦布尔的最后列车》为您讲述一个鲜为人知的犹太人惊心动魄的逃亡故事。
本书为您揭秘二战时期身处英德俄三方夹击下的中立国土耳其不为人知的外交斡旋内幕;土外交部为何安排这列载满犹太人的列车横穿德国,这些犹太人如何在纳粹的魔掌下一路惊魂逃亡;.不被祝福的恋情、不伦的婚外情、暗流涌动的姐妹情、夹杂种族宗教冲突的父女情,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否从中脱身,实现自我的救赎与提升?
本书以一段罕为人知的真实历史为本,将历史事件与人们在追求自由与爱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浓烈情感成功融合在一起,讲述了一段令人惊喘的爱怨情仇。故事流畅、易读,且不落入犹太人大屠杀之历史俗套。书中对希望、勇气以及人性光辉的最深刻展示和对亲情、爱情、友情等人情的最完美诠释使得它成为一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同类题材文学作品的小说力作。

作者介绍

艾雪·库林,奥斯曼贵族后裔,当代最畅销、最受欢迎的土耳其国民作家,毕业于伊斯坦布尔的阿那乌特科伊(Arnavutköy)美国女子学院文学系。长于小说、剧本和散文等各种题材的创作,并长期参与影视工作,担任制片、摄影和编剧等角色。其小说作品常居排行榜冠军之位,并屡获重要奖项,多次改编成电视剧。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面向太阳》,传记作品《名字:艾林》《现时代》《桥》《午夜回声》等。

部分摘录:
早上出门之前,马西特已经告诉莎比哈他会晚些回家,可过了晚上八点,注重礼节的他还是有些坐立不安。他借故离开会议室,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给家里拨了个电话,黑色电话机的拨盘发出哗哗的声响。
“今晚我们又有一个会,晚饭不用等我了。”他说。
“又不回家,”他的妻子生气地说,“已经快三个星期了,我们连一顿晚饭都没在一起吃过。亲爱的,你们那些人都没有老婆孩子在家等着吗?”
“天哪,你说的是什么话?保加利亚的军队已经到我们家门口了,而你还一直在念叨吃晚饭的事!”
“真拿女人没办法!”他说着就把电话挂掉了。
他的妻子和他母亲一样,都是最典型的家庭妇女,把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准备晚餐看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我们的国父凯末尔想把她们培养成饱经世故的女人,根本就是白费工夫,”马西特心想,“显然,我们的妇女只擅长扮演母亲或者家庭主妇的角色。”然而,他现在连这一点也不禁怀疑起来,莎比哈似乎并没有担起多少母亲的职责,女儿都是丢给保姆来照顾的。仔细想想,近来马西特明显感觉到了妻子的反常。
起初马西特心中有些不平,他觉得妻子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也许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抗议丈夫那些一直开到凌晨的、无休无止的会议。可是,她又有什么权利生气?难道这场战争是他的错吗?凭什么责备他开会到深夜?要是土耳其真的陷入战争了,他们这群人之中,谁的妻子还能有机会见上丈夫一面?
不过,马西特心里也明白,莎比哈的态度并非完全出于私心。她的精神似乎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从前,只要赶上好天气,这个年轻女人就喜欢出去野餐或者看场赛马;要是碰上阴雨天,她就待在家里玩牌。可是现在,她好像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致。每晚回家,马西特总是看到她躺在床上睡觉。他要是想在床上抱一抱妻子,她准会翻过身去。偶尔两人可以同时就寝时,她也总会找个借口很快睡过去。很明显,她出了点儿状况。不过她的状况来得有些不是时候,现在马西特自己都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关照她呢?即使会议开到了午夜才结束,第二天早上七点前,马西特还是得准时回到外交部上班。
他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土耳其在列强的夹缝之中左右为难。一边是只顾自己利益,坚持要求土耳其参战的英国;另一边是不断威胁施压的德国。不仅如此,苏联也将她天鹅绒手套下的铁爪伸向了土耳其,她们觊觎着卡尔斯、阿尔达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好像高悬在土耳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土耳其站错了队,输掉了战争,苏联就会让它付出昂贵的代价,把海峡一带收入囊中。这噩梦一般的局势已经持续两年之久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让伊诺努总统尝到了站错队的代价,那真是惨痛的一课。这一次,他不惜一切也要知道胜者是谁。只可惜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预测战争结果的重任落在了外交部和总参谋部身上,在无数个开到深夜的会议中,他们讨论着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作为其中的重要成员,马西特深感荣幸。不过,意大利入侵希腊之后,战争的局势顷刻间变得紧张起来,政府官员和他们的家庭难免都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首都安卡拉又要迎来炎热的夏季。在土耳其,冬天大雪纷飞,极端寒冷,而夏天又酷暑难耐。显然,接下来的几个月要比地狱还难熬。
大约一周以前,德国大使费朗茨·冯·巴本给总理送来了一封希特勒的亲笔信。在政府官员的会议上,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专注地听着信的内容。马西特猜得很准:希特勒的这封信表面上充满善意,愿意提供给土耳其各类军事装备,帮助他们加强对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另外还许诺绝不会让德国士兵踏入土耳其的领土。然而,从字里行间又可以读出这样的暗示:现在是土耳其抉择的时候了,如果不站在德国这边,战后她一定会付出代价,这代价可能是土耳其的水上要道。
在漫长的会议结束时,伊诺努说:“德国人告诉我们,不要考验他们的耐心,他们随时可能在我们背后和苏联人达成协议。”他接着又说:“英国先前已经在利比亚溃败,现在又陷于希腊的战争,根本没有余力对我们施以援手,所以我们不能冒险激怒德国人。各位,咱们必须想出一个两全之策。”
他们在寻找拖延时间的方法,不给任何一边明确答复,要轻轻抚摩虎背,将两头同时安抚住。
那个长夜后的早晨,总理邀请英国大使会谈,向他解释土耳其的艰难处境。土耳其正在经历二战中最凶险的日子,这场战争就像一场森林大火,烧向四面八方,大战的双方都在盯着土耳其的动向。
在办公室里,马西特点燃了一支烟,吐出两团烟雾,随即将烟捻灭在水晶烟灰缸里。当他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外交部部长和秘书长已经不在了。他的助理说:“马西特先生,总统想要看看今天的评估结果,我已经帮你把报告准备好了,他正在办公室里等你。”
马西特匆匆回到了总统府的外交部办公室,为了及时向伊诺努总统递交报告和接受指示,他们已经在总统府办公了几个月。他从抽屉里取出几个小时前刚刚更新过的一摞报告,草草扫了一遍,就急忙向总统办公室走去。
伊诺努坐在一张巨大的办公桌后的皮椅里,这把他衬得个子矮小而且可怜兮兮的,他看起来比平时更加焦躁。秘书把马西特的报告递给伊诺努,他快速地翻阅起来,头脑中仿佛闪过无数个念头,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坐在桌旁的其他人同样一言不发。
他突然问马西特:“你们今天听广播了吗?”
“听了,总统先生,欧洲的各个电台同事们都在听,不久前我刚把我们写的报告交给秘书长。大家一刻也没有休息,这会儿又在收听保加利亚的广播,每半小时就准备一份报告。”
“总统先生,”另一个年轻官员说,“我们在保加利亚的情报员每天都给我们发回情报,可我们仍然不知道希特勒是准备南下,还是准备向北进攻苏联人。”
说完他便离开了,而马西特仍然留在办公室。
“在您的领导下,”外交部部长说道,“我们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预备措施,相信战火不会烧向我们。您此去亚洛瓦大可放心,我们会随时向您汇报最新的情况。”
马西特听到伊诺努喃喃自语:“真想知道德国人的动向。唉,真想知道。”
德国人和保加利亚达成了协议,这相当于德国已经和土耳其接壤。伊诺努不知道希特勒下一步的打算,他感到非常恐惧。希特勒装备精良的强大军队刚刚离开国境,他也许想要穿过土耳其进攻埃及,也可能是进军高加索。即使是希特勒身边的亲信,也不知道他的下一个目标究竟是哪里。所以土耳其必须做好准备,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最坏的情形就是德国和苏联达成协议,那将是土耳其的灾难。
等到总统读完报告,马西特就和秘书长一起回到会议室。又一个漫长的会议就要开始,有更多的报告要阅读、评估、整理,以便呈交给伊诺努。几个小时后,马西特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不禁忧虑起来,为了避免这场席卷世界的战火,政府正在付出高昂的代价。
物价飞涨,主妇们的抱怨像合唱一般此起彼伏。要是连安卡拉的公务员和他们的家人都觉得日子不好过,安纳托利亚的穷人们又如何呢?为了照顾公务员的生活,国家卖给他们低价的衣料、鞋子和糖。另外,为了抑制黑市交易和囤积居奇,政府开始推行配给制,这意味着每个人的身份证上都盖满了印章。不过,尽管有各种预防措施,黑市依然兴盛不衰。无良的商人趁着这个发财良机,赚得盆满钵满。大多数人都感到愤怒,却束手无策,他们就连最基础的生活物资也买不到或者买不起,只能靠面包和麦片勉强糊口。然而总统眼下关心的是生死存亡的大事,现在向他反映这些民生疾苦是没有意义的。他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恐怖,对他而言,避免土耳其卷入战争比一切都重要。
马西特已经筋疲力尽了。好在伊诺努已经确定第二天要到亚洛瓦去,那就意味着下周的会议可能不必再开到那么晚,他也许可以早些回家,暂时不用被莎比哈责备了。

下载地址

下载